實習記者 | 劉相君
繼2021年11月和今年1月闖關港交所的招股書失效之后,KK Group Company Holdings Limited(簡稱:KK集團)于7月31日第三次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
KK集團是由多個零售品牌所推動的知名生活方式消費品潮流零售商,擁有KKV、THE COLORIST 調色師、X11和KK館四個零售品牌。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擁有696家門店,覆蓋中國31個省及印度尼西亞的22個城市。
按GMV計算,2022年前五大參與者的總市場規(guī)模為318億元,占中國生活方式消費品潮流零售市場GMV的約14.2%。據招股書,2022年KK集團是中國第三大生活方式消費品潮流零售商。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以2022年的GMV計算,在中國生活方式消費品潮流零售市場中,KKV及KK館共同位列精品集合分部第二名,市場份額約為2.9%;THE COLORIST在美妝分部中名列第三;X11在潮流玩具分部中名列第四。
界面新聞發(fā)現,報告期內(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KK集團累計虧損超75億元,加盟店數量斷崖式下跌,報告期內關閉197家,公司還存在曾向加盟商提供貸款的情形。

脫離疫情風波后,仍有盈利之困
2020年至2022年,KK集團收入分別為16.46億元、35.24億元和35.5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0.17億元、-56.81億元、0.62億元,累計虧損76.36億元;經營虧損分別為1.43億元、2.38億元和3.23億元;經調整的凈虧損分別為1.71億元、3.04億元和4.12億元。

對于2020年至2022年的連年虧損,KK集團把主要原因歸為疫情的影響。2023年第一季度,公司業(yè)績明顯回暖,收入達14.46億元,經營利潤為1.31億元,凈利潤7765.4萬元。報告期內,公司累計經營虧損5.73億元。
然而,短期的復興并不能補全連年的虧損。2020年和2021年公司虧損的門店就有126和148家,2022年年底虧損門店數量更是高達248家,占總門店數量的35%。雖然2023年一季度公司業(yè)績回暖,但仍有92家門店虧損。

2020年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加盟店直接從424家減少至95家,呈斷崖式下跌,門店總數也從2021年起不斷減少。
部分店鋪轉為自營店是加盟店驟減的原因之一,但報告期內有197家加盟店虧損關閉也是不爭的事實。在這種情況下,KK集團仍擬增加門店數量。
公司在招股書中表示,2023年預期會開設250家至300家門店,包括80家至90家位于中國的KKV門店及約30家位于印度尼西亞的KKV門店、120家至129家THE COLORIST門店、19家至50家X11門店及約一家KK館門店。預計將于2024年及2025年各年開設約250家新門店。

公司作為生活方式消費品潮流零售商,提出以千禧世代(1981年至1995年出生的一代)和Z世代(1996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為主要的客戶畫像,公司認為千禧世代和Z世代已成為中國生活方式消費品市場多個分部的主力軍。
近年來,由于受到疫情的影響,許多年輕人的消費觀念也隨之改變。界面新聞隨機采訪了幾名符合千禧世代和Z世代年齡段的顧客,“比起線下買東西,我更喜歡上網搜同款,線下的精品店通常都是只逛不買”“我一般是和朋友買杯奶茶開始逛,沒有急用的剛需產品就基本不會消費”。

市場對所售商品需求的非預期下降可能導致存貨積壓,并且公司可能不得不通過折扣或開展促銷活動來處理滯銷存貨,有時價格甚至低于成本。有人對界面新聞表示:“THE COLORIST調色師的一些店鋪有臨期商品柜臺,有的產品離保質期還有幾個月就能低價入手,有時候還能‘撿漏’1-3折的產品。”
在這種環(huán)境下,維持最佳存貨水平對于業(yè)務成功至關重要。報告期內,公司存貨分別占流動資產總值的61.1%、39.8%、48.5%及37.3%,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196天、154天、175天及96天。公司在招股書中也明確表示正面臨存貨風險,“因為許多相關因素超出了我們的控制范圍,包括不斷變化的消費趨勢和客戶喜好以及競品的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在未來發(fā)展中可能需要額外營運資金,以在開設新增零售店的過程中購買及補充額外存貨、支付租賃押金、翻新及購置設備及聘用額外員工,而新增零售店可能無法令經營凈現金流入實時增加。
曾向加盟商提供貸款
界面新聞注意到,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公司曾向加盟商提供無擔保并計息的貸款,主要用作新門店開業(yè)及翻新現有門店的初始資本開支。公司在報告期內提供給加盟商貸款分別為2.72億元、8190萬元、950萬元及630萬元。
根據《貸款通則》第21條及第61條,僅有持牌金融機構可合法從事放貸業(yè)務,非金融機構的公司之間的貸款則被禁止。盡管截至最后實際可行日期公司并未收到任何有關向關聯方提供貸款的申索或處罰通知,但公司也提到:無法保證中國人民銀行未來不會對公司處以可能為貸款墊付活動所產生收入(即所收取利息)一至五倍的罰款。

報告期各期,公司銷售及分銷開支分別為3.95億元、10.98億元、13.13億元和4.22億元。不難注意到,2021年和2022年房屋租金、員工成本和物流成本大幅增加導致整體銷售費用增加,對此公司稱:與我們整體業(yè)務增長大致相符。

從2017年8月到2021年6月,KK集團先后完成了A輪到F輪的融資,但報告期內公司的負債凈額依然高居不下,分別為27.1億元、81.72億元、83.63億元及83.32億元。
其中,非流動負債由2020年的49億元增加至2021年的125億元,主要歸因于公司按公平值計入損益的金融負債增加,2022年至2023年一季度,公司的非流動負債為123億元和122億元。報告期內,KK集團流動負債分別為9.58億元、13.14億元、14.12億元和13.38億元。
另外,報告期內,公司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分別為1.68億元、4.66億元、2.48億元和5.67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