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執(zhí)政的葡萄牙總理安東尼奧·科斯塔突然宣布辭職。原因與其在發(fā)放鋰礦勘探許可證和綠氫生產特許權時涉嫌貪腐直接關聯(lián)。此前葡萄牙警方已經對科斯塔的府邸和環(huán)境與基礎設施建設部展開搜查。
根據葡萄牙檢察官辦公室的公告,科斯塔的幕僚長Vítor Escária、錫尼什市長Nuno Mascarenhas以及科斯塔的私人顧問Diogo Lacerda Machado均已被捕。
雖然對貪腐行為感到吃驚并否認參與其中,且本人也并未被列為嫌疑人,但科斯塔依然通過電視講話宣布自己立即辭職并在未來不再競選總理一職。
葡萄牙的新能源夢
此次涉嫌貪腐的項目包含葡萄牙北部Barroso和Monatelgre鋰礦勘探許可證的發(fā)放,以及該國南部錫尼什港制氫工廠和數據中心的大筆投資。目前已知嫌疑人利用科斯塔的名義來處理與合同交易相關的流程,但科斯塔本人究竟是否知情或涉嫌被動腐敗、影響力操縱等罪名仍有待該國最高法院裁定。
這些項目之所以能夠引發(fā)葡萄牙政壇大地震,與以鋰、氫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yè)在葡萄牙經濟中占據的愈發(fā)重要角色密不可分。
根據美國地質調查局的數據,葡萄牙擁有歐洲最大、全球第八大的鋰儲量,已探明儲量至少超過6萬噸,且葡萄牙先前已開始小批量開采本土鋰礦并建設配套產業(yè),目前該國已是歐洲第一大鋰礦物生產國。
隨著歐盟近年來堅持推行“去風險化”戰(zhàn)略,作為電動汽車產業(yè)鏈關鍵原材料的鋰礦物已被歐盟委員會列入重點關注對象。今年歐盟又相繼公布了《關鍵原材料法案》和《歐盟電池法案》,其中要求來自單個第三方國家每種戰(zhàn)略原材料的年消耗量不得超過歐盟年消耗量的65%,而目前歐盟大約60%的鋰加工自中國。
為此歐盟正大力支持涉及關鍵項目的戰(zhàn)略項目,相比于瑞典年初發(fā)現(xiàn)的稀土礦和德國萊茵河谷的鋰礦,此次處于風暴眼的葡萄牙北部Barroso鋰礦儲量最大、進展也最順利。
自從2017年英國礦業(yè)公司Savannah全資收購Barroso鋰礦之后,該礦就被視為西歐最重要的鋰項目并被投資者普遍看好。Savannah時任首席執(zhí)行官Dale Ferguson曾表示,該項目將能夠年產25000噸氫氧化鋰,足以供應50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組。此外,Barroso鋰礦距離葡萄牙第二大城市和港口波爾圖僅145公里,物流條件明顯優(yōu)于智利和加拿大鋰礦。
位于葡萄牙北部的另一座Montalegre鋰礦的勘探和開采權則由葡萄牙本土公司Lusorecursos獲得,該公司計劃投資6.5億歐元建立年產量達1500至3000萬噸氫氧化鋰的生產基地。
作為兩大鋰礦的配套,葡萄牙能源巨頭Galp Energia還與瑞典動力電池制造商Northvolt計劃投資7億歐元在該國南部錫尼什建立歐洲最大的綜合鋰轉化廠,預計年產量達35000噸電池級氫氧化鋰,足以滿足70萬輛電動汽車的電池需求。
錫尼什同時也是此次貪腐問題涉及的另一個項目——綠氫生產基地的所在地。
與坐擁歐洲最大鋰礦這一自然稟賦類似,伊比利亞半島充足的日照條件使得西班牙和葡萄牙兩國在氫能領域享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
一般而言,根據電解制氫的電力來源不同,氫氣可以被分為可再生能源制得的綠氫、將天然氣通過蒸汽甲烷重整而制得的藍氫、使用核電制得的黃氫、通過化石燃料發(fā)電制得的灰氫等。其中碳排放最少的綠氫早在2020年歐盟委員會公布的《歐洲氫能戰(zhàn)略》之中就被列為重點項目。
由于氫氣理論上可以通過現(xiàn)有天然氣管道傳輸,已并入歐洲天然氣管道網絡的西葡兩國在制氫領域明顯比光照條件更佳的北非諸國更有優(yōu)勢。為此西葡法三國在2022年底就成立了H2Med項目,以連接三國的氫氣網絡、并為未來擴展為泛地中海管網打下基礎。
該項目發(fā)起企業(yè)之一的西班牙Enagás預估,到2030年H2Med每年可從伊比利亞半島向其他歐洲國家運輸200萬噸氫氣。作為氫氣最大消耗國,德國已簽署協(xié)議愿意接受全部氫氣用于該國制造業(yè)。根據計算,德國2030年將消耗高達 130 太瓦時的氫氣,其中五成至七成需要進口,H2Med可以基本覆蓋所有進口。
作為葡萄牙未來氫能制造基地的核心,錫尼什生產基地群已經吸引到三批投資者并計劃建立三個制氫設施,其中包括由加拿大可再生能源公司NeoGreen和葡萄牙開發(fā)商Frequent Summer共同投資的10億歐元、哥本哈根基礎設施基金葡萄牙開發(fā)商Madoqua Renewables和荷蘭咨詢公司Power2X投資的10億歐元、以及風電巨頭維斯塔斯和葡萄牙能源巨頭Galp的另一筆投資。
三筆投資計劃分別對應兩座500兆瓦和一座100兆瓦的電解槽,年產至少10萬噸氫氣??紤]到葡萄牙本國的氫能戰(zhàn)略中規(guī)劃計劃到2030年建設至少1吉瓦的綠氫生產設施,相當于錫尼什生產基地群就貢獻了該國110%的制氫目標。
葡萄牙政局何去何從
葡萄牙在鋰資源和氫能源領域的雄心也并非沒有挑戰(zhàn)。其中北部的兩座鋰礦開采尤為困難。
雖然葡萄牙環(huán)境保護局APA已有條件批準了兩個項目,但這未能平息環(huán)保組織和當地居民的強烈抵制。例如Barroso當地的行政長官Fernando Queiroga就表示:“如果鋰礦開采得到批準,我們這一地區(qū)將被摧毀?!?/span>Queiroga擔憂鋰礦開采將嚴重打擊當地的畜牧業(yè)和蜂蜜產業(yè),而且預計該鋰礦將在十年后開采完畢,而對當地的生態(tài)影響卻是不可逆的。
由于鋰礦開采充滿爭議,現(xiàn)任葡萄牙環(huán)境部長Duarte Cordeiro和前任環(huán)境部長Jo?o Pedro Matos Fernandes都被監(jiān)察機構納入重點調查對象。不過至今未有環(huán)境部施壓環(huán)境保護局對項目開綠燈的確切證據。
而另一個重點項目錫尼什氫能基地,葡萄牙政府則被懷疑為加快投資速度而由國家出面成立了由法國電力EDF和葡萄牙能源巨頭Galp構成的財團,最終兩家公司因涉嫌財務造假而導致財團解體。
雖然科斯塔辭職之后葡萄牙對于新能源領域的重視程度并不會減少,但并不排除該國北部兩大鋰礦的開采許可被暫時凍結,以及錫尼什基地一筆投資打水飄的可能性。不過考慮到Barroso鋰礦附近的村莊人口僅有100人,而錫尼什基地的投資較為多元化,該系列項目完全告吹的概率并不大。
科斯塔辭職更大的影響則體現(xiàn)在政治層面。
自2015年執(zhí)政以來,科斯塔和他領導的社會黨長期把持著葡萄牙政壇。雖然社會黨目前仍控制著議會的絕對多數席位,且葡萄牙總統(tǒng)德索薩理論上可以要求科斯塔繼續(xù)擔任看守總理或在黨內直接選擇繼任總理,但實際上考慮到科斯塔內閣多名成員以及幕僚都在此次貪腐風波中被一網打盡,德索薩總統(tǒng)可能難以找到一名合格的繼任總理。
一旦德索薩總統(tǒng)不得不宣布解散議會并提前大選,最大反對黨——右翼的社會民主黨大概率將獲得勝利。
與帶領葡萄牙走出經濟危機、并成為歐洲經濟增長熱點的科斯塔不同,社會民主黨和其黨魁Luís Montenegro在經濟政策上與科斯塔政府大相徑庭,該黨一直在努力擺脫歐盟施壓的保持財政緊縮政策的壓力。
根據葡萄牙盧薩社面向經濟學家的問卷調查顯示,該國三季度經濟同比增速將在1.7%至2.4%之間,明顯強于法國、德國等歐洲核心經濟體。至于曾經被詬病的債務問題,預計葡萄牙的債務與GDP占比將從頂峰的134.9%下跌至今年年底的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