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0月20日,港股上市公司科倫博泰公告稱,于當日下午一時起短暫停止交易。截至當日午盤,科倫博泰72.55港元/報,跌7.23%。
據中新經緯報道,科倫博泰母公司科倫藥業(yè)對此的解釋為,在10月20日早上默沙東與第一三共發(fā)布合作后,香港市場上出現了有關科倫博泰的不實傳言,對其股價造成較大負面影響,基于此,科倫博泰向交易所申請短暫停牌。
截至10月20日收盤,科倫博泰尚未對此事做出澄清公告,也沒有回應任何“不實傳言”。
無論是默沙東、第一三共,還是科倫博泰,無疑都是當前國內投資者們最為熟悉的ADC(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 drug conjugates)玩家。而在當前和第一三共合作之前,默沙東也大手筆投資了科倫博泰。在科倫博泰上市前,默沙東持有科倫博泰6.95%的股份,是其第二大股東。今年7月,科倫博泰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從公開消息看,默沙東此次和第一三共的合作意志較為強烈。這起合作官方宣布的潛在合作金額將達到220億美元。其中,默沙東給第一三共支付的前期付款就有40億美元,并將在隨后24個月支付15億美元,未來可能支付的商業(yè)化里程碑付款也高達165億美元。
從產品方面看,默沙東此次選擇了第一三共的三個抗體偶聯候選藥物——patritumab deruxtecan(HER3-DXd)、ifinatamab deruxtecan(I-DXd)和raludotatug deruxtecan(R-DXd)。合作權益方面,默沙東爭取的是這些產品在全球范圍內開發(fā)權益,第一三共保留了日本的獨家權利并將全權負責產品生產和供應。
作為對比,默沙東此前和科倫博泰的前三次合作中,2022年5月和2022年7月的兩款產品早期付款都在千萬美元水平,即使是2022年底一次打包7款候選ADC藥物的首付款,數額也是1.75億美元。不過,前述合作的潛在里程碑數額也在百億美元水平。
面對默沙東和第一三共的大額合作,科倫博泰是否感到威懾不得而知。但在當前,抗體偶聯藥物是頭部藥企之間的競爭焦點。在這場競爭中,隨著越來越多企業(yè)的參與,優(yōu)勝劣汰的結局也只會越來越清晰。
產品進度方面,科倫博泰8月中旬公布,其TROP2-ADC(SKB264,又稱MK-2870)對比研究者選擇方案用于治療既往經二線及以上標準治療的不可手術切除的局部晚期、復發(fā)或轉移性三陰性乳腺癌患者的隨機、對照、開放性、多中心III期臨床試驗達到了主要研究終點。截至目前,科倫博泰尚未有產品獲批消息。
需要說明的是,雖然ADC藥物目前被廣泛關注,但這一類藥物并非新生事物。而在以往的藥物中,也沒有出現療效特別驚艷的產品。截至目前,全球獲批上市ADC藥物有15個,中國也獲批了7個。截至目前,國產ADC中,只有榮昌生物的靶向HER2的維迪西妥單抗被獲批上市。
另外,今年2月24日,德曲妥珠單抗(商品名:優(yōu)赫得)正式在國內獲批。其首次獲批的適應癥為:單藥適用于治療既往接受過一種或一種以上抗HER2藥物治療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HER2陽性成人乳腺癌患者。德曲妥珠單抗就是此前的DS-8201,正是這一藥物的出現促成了當前國內外ADC藥物“熱炒“的局面。
7月12日,該產品的新增適應癥也獲批,也就是單藥適用于治療既往在轉移性疾病階段接受過至少一種系統(tǒng)治療的,或在輔助化療期間或完成輔助化療之后6個月內復發(fā)的,不可切除或轉移性HER2低表達(IHC 1+或 IHC 2+/ISH-)成人乳腺癌患者。
而如果從默沙東的處境觀測,該公司也有進一步投資ADC領域的動機。目前,頭部企業(yè)中,輝瑞、阿斯利康等藥企都更早的參會了ADC競賽。今年3月,輝瑞宣布430億美元收購生物技術公司Seagen,成為疫情之后生物醫(yī)藥行業(yè)最為矚目的交易之一。而在輝瑞之前,默沙東也曾被傳出有意收購Seagen,但最終失敗。
阿斯利康方面,該公司在2019年就與第一三共簽訂的69億美元的授權合作,獲得DS8201非日本區(qū)權益。目前,基于DS-8201在ADC領域標桿性地位,阿斯利康在ADC領域的地位也獲得提升。同時,阿斯利康不滿足于從第一三共引進的DS-8201和DS-1062,目前還出手收購了康諾亞/樂普的Claudin 18.2 ADC。這些無疑都也給默沙東造成了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