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A股年底“保殼”大招頻出,26家公司仍踩凈資產為負“紅線”,誰能活下來?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A股年底“保殼”大招頻出,26家公司仍踩凈資產為負“紅線”,誰能活下來?

即使保殼成功也不意味著從此安全著陸。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匡達

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距離2023年結束僅剩一個月,在財務類退市指標線徘徊的上市公司更加“坐立難安”

界面新聞記者統(tǒng)計,若不考慮審計意見,綜合來看,有29家公司在去年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后,今年前三季度財務數據依舊面臨“營收+凈利潤”組合指標、凈資產指標不及格風險。29家公司均為*ST類公司,其中282022年審計報告均被出具非標準意見。

退市警報拉響,各家“中招”公司進入11月來密集打響保殼戰(zhàn)??毓晒蓶|成不可或缺“救星”,不僅承接嚴重虧損資產、提供無擔保借款,有的甚至直接豁免10億元級別債務。而29家中超一半的公司則寄希望于通過破產重整避免觸及退市指標,緊鑼密鼓謀重整,就在11月,多家*ST公司陸續(xù)公告重整計劃獲法院裁定批準。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注冊制下上市流程更加簡易,“殼資源”較審核制時期理應面臨“貶值”,但受最近上市收緊的影響,“殼資源”價值出現了上升行情。

26家公司仍踩凈資產負數紅線

根據退市新規(guī)中財務類指標相關規(guī)定,滬深上市公司若是連續(xù)兩年年度營收低于1億元且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或連續(xù)兩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將被終止上市。

界面新聞記者據同花順數據統(tǒng)計,2022年歸母凈資產為負數的上市公司有28家,26家上市公司2022年審計報告被出具非標準意見,27家為*ST類公司。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這28家中僅*ST金山(600396.SH)實現了歸母凈資產為正,除了上市未滿四年的科創(chuàng)股神州細胞-U(688520.SH),其余均在凈資產為負數的紅線上“捉襟見”。

“營收+凈利潤”組合指標方面,2022年,A股市場有建元信托(600816.SH)、*ST左江(300799.SZ)、*ST和科(002816.SZ)、*ST天山(300313.SZ)、*ST民控(000416.SZ)等10家公司(2022年以前完成上市的)扣非前/后凈利潤為負數且總營收小于1億元。今年三季報顯示,上述10家公司中5家得以實現營業(yè)收入或凈利潤的“翻盤”。

例如,*ST園城(600766.SH)、建元信托成功同時扭轉營收和凈利潤,截止到第三季度末,扣非前后凈利潤均為正且營收突破1億元;*ST天山前三季度實現突破營收億元大關;*ST民控、*ST中期(000996.SZ)則在今年前三季度成功扭虧。

余下的5家公司中,除了前沿生物-U(688221.SH)、迪哲醫(yī)藥-U(688192.SH)兩家科創(chuàng)板U”的公司,*ST同達(600647.SH)、*ST和科、*ST左江前三季度營收凈利仍“憂心忡忡”。

而今距離2023年會計年度結束僅剩一個月,上述淪陷財務指標的上市公司也密集拋出花式“保殼術”,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成“保殼”戰(zhàn)中不可或缺的“救星”。

控股股東為“保殼”買單

向控股股東剝離劣質資產以減輕上市公司負荷的操作屢見不鮮。

11月21日,*ST天沃(002564.SZ)發(fā)布《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擬以1元價格向控股股東方出售連續(xù)多年虧損嚴重的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80%股權。

無獨有偶,今年早前,*ST金山(600396.SH)向控股股東子公司出售兩家公司股權,成功扭虧并實現凈利潤轉正,提前化解退市風險。*ST中期向控股股東出售前景不明的汽車銷售業(yè)務,而將盈利能力較強、發(fā)展?jié)摿^大的期貨相關業(yè)務資產注入公司,同時配套募資不超25億元。

*ST同達則在控股股東“幫助”下獲優(yōu)質資產。11月24日,*ST同達官宣,接受“朗詩系”優(yōu)質建筑公司股權贈與,上述贈與零對價,為捐贈方的無償且不可撤銷的捐贈行為。

另不乏控股股東直接從現金債務方面出手為上市公司紓困。

11月28日,*ST惠天(000692.SZ)公告,決定向控股股東潤電熱力申請無擔保借款5.9億元,若借款后2個月內提前還款則免收利息;11月29日,*ST佳沃(300268.SZ)也宣布,控股股東同意豁免公司的債務本金約8.39億元及應付利息約2.42億元,同時控股股東下屬子公司決定合計豁免*ST佳沃下屬子公司9993萬美元的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注冊制改革以來,監(jiān)管部門加大退市監(jiān)管力度,上述“保殼”意圖明顯之舉自然迎來監(jiān)管“亮劍”。近期*ST同達、*ST天沃、*ST佳沃、*ST園城、*ST左江均收到監(jiān)管關注函。

以*ST同達為例,截至今年三季度營收僅百萬元,虧損695.5萬元。自2022年以來,*ST同達三次謀劃重大資產重組但均以失敗告終。*ST同達11月公告第三次重大資產重組失敗后不到一周,就“緊急”接受優(yōu)質資產“白送”。對此,監(jiān)管要求上市公司說明是否能將標的公司實施控制并納入合并報表,上市公司后續(xù)經營計劃等問題。

賣出控制權引入“金主”

除倚仗控股股東,不少觸及財務紅線公司從外部引入“金主”接盤謀求“換帥。

不過,由于接盤方身份“來路不明”,*ST園城就遭到監(jiān)管問詢。11月20日,*ST園城發(fā)布“控制權擬發(fā)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誠東擬以3.54億元天津天機同升科技有限公司出讓其所持上市公司11%的股份,交易完成后,*ST園城控股股東、實控人將由徐誠東變更為王煥成。

據天眼查顯示,該接盤方公司僅成立一周。1120日盤后,上交所火速問詢該控制權變更事項,要求說明上述接盤方支付轉讓款的資金來源是否具備實際履約能力等問題。

接盤“殼資源”向來不乏地方國資的身影

11月29日,*ST煉石(000697.SZ)公告,擬向四川發(fā)展航空產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fā)行股票募資不超10.9億元的定增獲批,募資將償還有息負債及補充流動資金,發(fā)行對象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四川省國資委將成為實控人今年8,*ST目藥(600671.SH)通過定增和股權轉讓的方式引入青島國資

有的公司則只能“靠自己”,意圖通過折價賣資產、增厚營收的方式緩解壓力。例如,*ST越博(300742.SZ)今年兩次折價變賣存貨、資產解決營運資金和支付員工工資,有最貴ST股之稱*ST左江今年兩度公告銷售“大單”。

重整“保殼”隊伍龐大

資本市場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提到,在注冊制下上市流程更加簡易,“殼資源”較審核制時期理應面臨“貶值”,但受最近上市收緊的影響,“殼資源”價值出現了上升行情。

相較于上述“花樣百出”,通過破產重整“大招”避免退市危機的上市公司數量穩(wěn)居首位。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上述今年前三季度依舊在“營收+凈利潤”指標或凈資產指標“紅線”標準下掙扎的29家公司中,有19公司正在進行重整或已經申請重整。

各*ST公司重整進度

進度走在前列的是*ST金一(002721.SZ)、*ST正邦(002157.SZ),兩家公司均在7月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目前*ST金一重整計劃執(zhí)行完畢并終結重整程序,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保殼”成功,*ST正邦重整計劃已進入執(zhí)行階段。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涉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如果通過重整、債務重組等方式避免觸及退市新規(guī)中的財務“紅線”,可以避免退市風險,但前提是在次年年報出具之前完成相應工作?!叭绻f今年沒有完成重整計劃的通過,那這類公司可能還是存在比較大的退市風險”。

不難發(fā)現,進入11月來,重整保殼來到緊鑼密鼓階段,*ST廣田(002482.SZ)、*ST明誠(600136.SH)、*ST京藍(000711.SZ)、*ST西鋼(600117.SH)均公告重整計劃獲得法院裁定批準,*ST全筑(603030.SH)、*ST商城(600306.SH)已簽署重整投資協議,尋得“白衣騎士”。

此外,*ST豆神(300010.SZ)、*ST中捷(002021.SZ)、*ST凱撒(000796.SZ)、*ST東洋(002086.SZ)、*ST新聯(000620.SZ)等公司的重整申請獲法院受理,開啟正式“保殼”之路。ST吉藥(300108.SZ)啟動預重整程序,*ST愛迪(002740.SZ)正在進行庭外重組。

對比之下顯焦灼的是,凈資產截至今年三季度依舊不達標的*ST柏龍(002776.SZ)重整申請未獲得受理,主要是債權人提交的重整申請不符合相關資料規(guī)定;*ST泛海(000046.SZ)債權人預重整申請尚未獲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通過重整實現“保殼”之后,并不意味著從此“安全著陸”。

王智斌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即便公司完成重整避免退市,后續(xù)公司是否能夠穩(wěn)健運營取決于重整方案,引入投資人后可能還會存在一些資產的問題等等。投資者應該全新判斷,重整是公司臨時保殼的舉措,還是對公司長遠發(fā)展確實有利。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正邦科技

2.9k
  • 正邦科技(002157.SZ):公司2月生豬銷售收入4.63億元,環(huán)比下降32.15%
  • 正邦科技(002157.SZ):2025年1月銷售生豬57.14萬頭,環(huán)比下降3.75%

泛??毓?/h4>

  • 民生銀行回應恒大集團等貸款情況:已進行撥備計提
  • 泛海集團:出售若干海外上市證券權益,股票復牌

金一文化

  • ST金一:擬4.13億元收購開科唯識43.18%股權并取得控制權
  • ST金一:開科唯識的工作系統(tǒng)沒有接入DeepSeek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A股年底“保殼”大招頻出,26家公司仍踩凈資產為負“紅線”,誰能活下來?

即使保殼成功也不意味著從此安全著陸。

圖片來源:界面新聞/匡達

界面新聞記者 | 馮雨晨

距離2023年結束僅剩一個月,在財務類退市指標線徘徊的上市公司更加“坐立難安”

界面新聞記者統(tǒng)計,若不考慮審計意見,綜合來看,有29家公司在去年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后,今年前三季度財務數據依舊面臨“營收+凈利潤”組合指標、凈資產指標不及格風險。29家公司均為*ST類公司,其中282022年審計報告均被出具非標準意見。

退市警報拉響,各家“中招”公司進入11月來密集打響保殼戰(zhàn)??毓晒蓶|成不可或缺“救星”,不僅承接嚴重虧損資產、提供無擔保借款,有的甚至直接豁免10億元級別債務。而29家中超一半的公司則寄希望于通過破產重整避免觸及退市指標,緊鑼密鼓謀重整,就在11月,多家*ST公司陸續(xù)公告重整計劃獲法院裁定批準。

有市場人士認為,在注冊制下上市流程更加簡易,“殼資源”較審核制時期理應面臨“貶值”,但受最近上市收緊的影響,“殼資源”價值出現了上升行情。

26家公司仍踩凈資產負數紅線

根據退市新規(guī)中財務類指標相關規(guī)定,滬深上市公司若是連續(xù)兩年年度營收低于1億元且扣非前后凈利潤孰低者為負值,或連續(xù)兩年期末凈資產為負,將被終止上市。

界面新聞記者據同花順數據統(tǒng)計,2022年歸母凈資產為負數的上市公司有28家,26家上市公司2022年審計報告被出具非標準意見,27家為*ST類公司。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這28家中僅*ST金山(600396.SH)實現了歸母凈資產為正,除了上市未滿四年的科創(chuàng)股神州細胞-U(688520.SH),其余均在凈資產為負數的紅線上“捉襟見”。

“營收+凈利潤”組合指標方面,2022年,A股市場有建元信托(600816.SH)、*ST左江(300799.SZ)、*ST和科(002816.SZ)、*ST天山(300313.SZ)、*ST民控(000416.SZ)等10家公司(2022年以前完成上市的)扣非前/后凈利潤為負數且總營收小于1億元。今年三季報顯示,上述10家公司中5家得以實現營業(yè)收入或凈利潤的“翻盤”。

例如,*ST園城(600766.SH)、建元信托成功同時扭轉營收和凈利潤,截止到第三季度末,扣非前后凈利潤均為正且營收突破1億元;*ST天山前三季度實現突破營收億元大關;*ST民控、*ST中期(000996.SZ)則在今年前三季度成功扭虧。

余下的5家公司中,除了前沿生物-U(688221.SH)、迪哲醫(yī)藥-U(688192.SH)兩家科創(chuàng)板U”的公司,*ST同達(600647.SH)、*ST和科、*ST左江前三季度營收凈利仍“憂心忡忡”。

而今距離2023年會計年度結束僅剩一個月,上述淪陷財務指標的上市公司也密集拋出花式“保殼術”,上市公司控股股東成“保殼”戰(zhàn)中不可或缺的“救星”。

控股股東為“保殼”買單

向控股股東剝離劣質資產以減輕上市公司負荷的操作屢見不鮮。

11月21日,*ST天沃(002564.SZ)發(fā)布《重大資產出售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擬以1元價格向控股股東方出售連續(xù)多年虧損嚴重的中機國能電力工程有限公司80%股權。

無獨有偶,今年早前,*ST金山(600396.SH)向控股股東子公司出售兩家公司股權,成功扭虧并實現凈利潤轉正,提前化解退市風險。*ST中期向控股股東出售前景不明的汽車銷售業(yè)務,而將盈利能力較強、發(fā)展?jié)摿^大的期貨相關業(yè)務資產注入公司,同時配套募資不超25億元。

*ST同達則在控股股東“幫助”下獲優(yōu)質資產。11月24日,*ST同達官宣,接受“朗詩系”優(yōu)質建筑公司股權贈與,上述贈與零對價,為捐贈方的無償且不可撤銷的捐贈行為。

另不乏控股股東直接從現金債務方面出手為上市公司紓困。

11月28日,*ST惠天(000692.SZ)公告,決定向控股股東潤電熱力申請無擔保借款5.9億元,若借款后2個月內提前還款則免收利息;11月29日,*ST佳沃(300268.SZ)也宣布,控股股東同意豁免公司的債務本金約8.39億元及應付利息約2.42億元,同時控股股東下屬子公司決定合計豁免*ST佳沃下屬子公司9993萬美元的債務。

值得注意的是,注冊制改革以來,監(jiān)管部門加大退市監(jiān)管力度,上述“保殼”意圖明顯之舉自然迎來監(jiān)管“亮劍”近期*ST同達、*ST天沃、*ST佳沃、*ST園城、*ST左江均收到監(jiān)管關注函。

以*ST同達為例,截至今年三季度營收僅百萬元,虧損695.5萬元。自2022年以來,*ST同達三次謀劃重大資產重組但均以失敗告終。*ST同達11月公告第三次重大資產重組失敗后不到一周,就“緊急”接受優(yōu)質資產“白送”。對此,監(jiān)管要求上市公司說明是否能將標的公司實施控制并納入合并報表,上市公司后續(xù)經營計劃等問題。

賣出控制權引入“金主”

除倚仗控股股東,不少觸及財務紅線公司從外部引入“金主”接盤謀求“換帥。

不過,由于接盤方身份“來路不明”,*ST園城就遭到監(jiān)管問詢。11月20日,*ST園城發(fā)布“控制權擬發(fā)生變更的提示性公告”,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徐誠東擬以3.54億元天津天機同升科技有限公司出讓其所持上市公司11%的股份,交易完成后,*ST園城控股股東、實控人將由徐誠東變更為王煥成。

據天眼查顯示,該接盤方公司僅成立一周。1120日盤后上交所火速問詢該控制權變更事項,要求說明上述接盤方支付轉讓款的資金來源是否具備實際履約能力等問題。

接盤“殼資源”向來不乏地方國資的身影。

11月29日,*ST煉石(000697.SZ)公告,擬向四川發(fā)展航空產業(yè)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發(fā)行股票募資不超10.9億元的定增獲批,募資將償還有息負債及補充流動資金,發(fā)行對象將成為公司控股股東,四川省國資委將成為實控人。今年8,*ST目藥(600671.SH)通過定增和股權轉讓的方式引入青島國資。

有的公司則只能“靠自己”意圖通過折價賣資產、增厚營收的方式緩解壓力。例如,*ST越博(300742.SZ)今年兩次折價變賣存貨、資產解決營運資金和支付員工工資,有最貴ST股之稱*ST左江今年兩度公告銷售“大單”。

重整“保殼”隊伍龐大

資本市場人士向界面新聞記者提到,在注冊制下上市流程更加簡易,“殼資源”較審核制時期理應面臨“貶值”,但受最近上市收緊的影響,“殼資源”價值出現了上升行情。

相較于上述“花樣百出”通過破產重整“大招”避免退市危機的上市公司數量穩(wěn)居首位。

界面新聞記者梳理發(fā)現,上述今年前三季度依舊在“營收+凈利潤”指標或凈資產指標“紅線”標準下掙扎的29家公司中,有19公司正在進行重整或已經申請重整。

各*ST公司重整進度

進度走在前列的是*ST金一(002721.SZ)、*ST正邦(002157.SZ),兩家公司均在7月被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目前*ST金一重整計劃執(zhí)行完畢并終結重整程序,申請撤銷退市風險警示,“保殼”成功,*ST正邦重整計劃已進入執(zhí)行階段。

上海明倫律師事務所王智斌律師告訴界面新聞記者,涉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公司如果通過重整、債務重組等方式避免觸及退市新規(guī)中的財務“紅線”,可以避免退市風險,但前提是在次年年報出具之前完成相應工作?!叭绻f今年沒有完成重整計劃的通過,那這類公司可能還是存在比較大的退市風險”。

不難發(fā)現,進入11月來,重整保殼來到緊鑼密鼓階段,*ST廣田(002482.SZ)、*ST明誠(600136.SH)、*ST京藍(000711.SZ)、*ST西鋼(600117.SH)均公告重整計劃獲得法院裁定批準,*ST全筑(603030.SH)、*ST商城(600306.SH)已簽署重整投資協議,尋得“白衣騎士”。

此外,*ST豆神(300010.SZ)、*ST中捷(002021.SZ)、*ST凱撒(000796.SZ)、*ST東洋(002086.SZ)、*ST新聯(000620.SZ)等公司的重整申請獲法院受理,開啟正式“保殼”之路。ST吉藥(300108.SZ)啟動預重整程序,*ST愛迪(002740.SZ)正在進行庭外重組。

對比之下顯焦灼的是,凈資產截至今年三季度依舊不達標的*ST柏龍(002776.SZ)重整申請未獲得受理,主要是債權人提交的重整申請不符合相關資料規(guī)定;*ST泛海(000046.SZ)債權人預重整申請尚未獲受理。

需要注意的是,上市公司通過重整實現“保殼”之后,并不意味著從此“安全著陸”

王智斌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即便公司完成重整避免退市,后續(xù)公司是否能夠穩(wěn)健運營取決于重整方案,引入投資人后可能還會存在一些資產的問題等等。投資者應該全新判斷,重整是公司臨時保殼的舉措,還是對公司長遠發(fā)展確實有利。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