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踩雷3億元信托,鄭煤機為何如此熱衷購買理財?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踩雷3億元信托,鄭煤機為何如此熱衷購買理財?

長期以來,鄭煤機的庫存現金只維持在幾十萬元的水平。

文|翠鳥資本

在與“華軟系”有糾紛后,仍購買其相關產品,如今導致3億元巨額信托無法贖回,鄭煤機(601717.SH)此舉,確有太多可疑之處。

日前,鄭煤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認購的受托方為中國外貿信托、投資顧問為華軟新動力的3只理財產品存在無法按期兌付、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目前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上述3只產品認購總金額為3億元,除已提前贖回2956.34萬元外,鄭煤機還面臨超2.7億元的風險敞口。

有意思的是,早在今年3月時,鄭煤機就明知上海華軟資金鏈出現問題,但公司仍在5月以自有資金1億元購買了“華軟系”3只理財產品,這實在過于蹊蹺。

不到半年之間,就大肆投了3億元。在監(jiān)管介入之下,鄭煤機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

3月份已現風險

鄭煤機所購買的3只產品受托人均為外貿信托,投資顧問均為華軟新動力。

根據公告,3只產品投資金額合計3億元,公司已提前贖回信托1號產品的信托資金2956.34萬元。

信息顯示,公司于今年5月向外貿信托分別認購了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1號單一資金信托、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2號單一資金信托、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3號單一資金信托,3個信托理財均分別認購金額1億元。

雖然說信托暴雷在當前環(huán)境之下不是新鮮事,但最蹊蹺的是,鄭煤機明知是坑,仍往里跳的迷之操作。

今年3月30日,鄭煤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將上海華軟應收股權轉讓款6552.62萬元全部確認減值,原因是上海華軟資金鏈出現問題,現有資產已被質押,且公司通過訴訟也未能收回款項。

注意了,就在一天之前,鄭煤機剛剛通過投資理財產品的議案。

根據公告,公司于2023年3月29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使用閑置資金投資金融理財產品的議案》,為合理利用閑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意公司在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投資購買理財產品。

兩個月后的5月29日,鄭煤機一口氣與外貿信托簽訂了三份資金信托信托合同,投資資金共3億元人民幣。

信托合同主要條款顯示,委托人/受益人為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受托人為外貿信托,投資顧問為北京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款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5%,到期日在明年5月下旬。

合同約定,受托人根據委托人的意愿聘請華軟新動力作為信托投資顧問,為信托提供出具投資建議的服務,受托人根據華軟新動力的投資建議定向投向匯盛資產量化對沖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如今,公司只提前贖回信托1號產品的信托資金2956.34萬元,其余存在無法按期兌付、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

公司大肆購買理財

值得注意的是,鄭煤機酷愛購買理財,而且是幾乎用盡了自身資金,這也讓人十分不解。

長期以來,鄭煤機的庫存現金只維持在幾十萬元,買短長期理財及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資產合共超過百億元,占比權益資產高達80%。

要知道,鄭煤機的總資產近500億,而現金僅有幾十萬,這種狀況實在不對等。

截至2023年9月,鄭煤機總資產合計為484.86億元,但有75.24%的資產是流動資產,其中經營性的應收及存貨合計占比僅為47.57%。

從半年報上可以看出,鄭煤機包括現金、存款及計入收益/損益的金融資產的金融性資產達158.2億元,占比流動資產43.74%,占比總權益達80.54%。

在鄭煤機37.1億元的現金等價物中,僅有17萬元的庫存現金,其他均購買了3個月期限內的銀行存款,而其披露的銀行存款則是期限3個月以上的。

在計入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中,有30.1億元為應收票據,這是鄭煤機持有應收票據至到期或背書或貼現的投資,而在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有47.6億元用于委托證券公司資產管理。

如此折騰,鄭煤機的理財收益情況如何呢?

從報表來看,鄭煤機的資產管理收益波動較大。2023年前三季,利息收入為0.91億元,按理財金額算收益率僅為1.22%。

同時,公司投資收益為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波動巨大,前者為1.11億元,同比下滑53.4%,后者為0.81億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兩項合計收益1.92億元,占比計入損益及收益金融資產2.29%。

這意味著,鄭煤機如此熱衷于投資理財,但其實效果并不好,而且還面臨著大幅波動的風險。

對于此次信托的暴雷,鄭煤機表示,公司已指定專人負責項目跟蹤,積極聯系督促各相關方盡快向公司兌付上述信托理財產品的投資本金及收益,盡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

面對鄭煤機聲稱“最大程度減少公司的潛在損失”,投資者更關心的是,為何在3月份明知風險的情況下還要硬往上踩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鄭煤機

1.7k
  • 大族激光智能裝備集團與鄭煤機集團簽約合作
  • 減持速報丨邁信林(688685.SH)股東計劃減持總股本的1.31%,獅頭股份(600539.SH)股東擬減持總股本的3%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踩雷3億元信托,鄭煤機為何如此熱衷購買理財?

長期以來,鄭煤機的庫存現金只維持在幾十萬元的水平。

文|翠鳥資本

在與“華軟系”有糾紛后,仍購買其相關產品,如今導致3億元巨額信托無法贖回,鄭煤機(601717.SH)此舉,確有太多可疑之處。

日前,鄭煤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認購的受托方為中國外貿信托、投資顧問為華軟新動力的3只理財產品存在無法按期兌付、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目前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

上述3只產品認購總金額為3億元,除已提前贖回2956.34萬元外,鄭煤機還面臨超2.7億元的風險敞口。

有意思的是,早在今年3月時,鄭煤機就明知上海華軟資金鏈出現問題,但公司仍在5月以自有資金1億元購買了“華軟系”3只理財產品,這實在過于蹊蹺。

不到半年之間,就大肆投了3億元。在監(jiān)管介入之下,鄭煤機需要一個合理的解釋。

3月份已現風險

鄭煤機所購買的3只產品受托人均為外貿信托,投資顧問均為華軟新動力。

根據公告,3只產品投資金額合計3億元,公司已提前贖回信托1號產品的信托資金2956.34萬元。

信息顯示,公司于今年5月向外貿信托分別認購了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1號單一資金信托、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2號單一資金信托、外貿信托-華軟新動力精選3號單一資金信托,3個信托理財均分別認購金額1億元。

雖然說信托暴雷在當前環(huán)境之下不是新鮮事,但最蹊蹺的是,鄭煤機明知是坑,仍往里跳的迷之操作。

今年3月30日,鄭煤機發(fā)布公告稱,公司將上海華軟應收股權轉讓款6552.62萬元全部確認減值,原因是上海華軟資金鏈出現問題,現有資產已被質押,且公司通過訴訟也未能收回款項。

注意了,就在一天之前,鄭煤機剛剛通過投資理財產品的議案。

根據公告,公司于2023年3月29日召開會議,審議通過《關于使用閑置資金投資金融理財產品的議案》,為合理利用閑置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同意公司在董事會審議通過之日起12個月內投資購買理財產品。

兩個月后的5月29日,鄭煤機一口氣與外貿信托簽訂了三份資金信托信托合同,投資資金共3億元人民幣。

信托合同主要條款顯示,委托人/受益人為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受托人為外貿信托,投資顧問為北京華軟新動力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3款產品預計年化收益率5%,到期日在明年5月下旬。

合同約定,受托人根據委托人的意愿聘請華軟新動力作為信托投資顧問,為信托提供出具投資建議的服務,受托人根據華軟新動力的投資建議定向投向匯盛資產量化對沖4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

如今,公司只提前贖回信托1號產品的信托資金2956.34萬元,其余存在無法按期兌付、無法全額兌付的風險。

公司大肆購買理財

值得注意的是,鄭煤機酷愛購買理財,而且是幾乎用盡了自身資金,這也讓人十分不解。

長期以來,鄭煤機的庫存現金只維持在幾十萬元,買短長期理財及資產管理產品等金融資產合共超過百億元,占比權益資產高達80%。

要知道,鄭煤機的總資產近500億,而現金僅有幾十萬,這種狀況實在不對等。

截至2023年9月,鄭煤機總資產合計為484.86億元,但有75.24%的資產是流動資產,其中經營性的應收及存貨合計占比僅為47.57%。

從半年報上可以看出,鄭煤機包括現金、存款及計入收益/損益的金融資產的金融性資產達158.2億元,占比流動資產43.74%,占比總權益達80.54%。

在鄭煤機37.1億元的現金等價物中,僅有17萬元的庫存現金,其他均購買了3個月期限內的銀行存款,而其披露的銀行存款則是期限3個月以上的。

在計入全面收益的金融資產中,有30.1億元為應收票據,這是鄭煤機持有應收票據至到期或背書或貼現的投資,而在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有47.6億元用于委托證券公司資產管理。

如此折騰,鄭煤機的理財收益情況如何呢?

從報表來看,鄭煤機的資產管理收益波動較大。2023年前三季,利息收入為0.91億元,按理財金額算收益率僅為1.22%。

同時,公司投資收益為公允價值變動收益波動巨大,前者為1.11億元,同比下滑53.4%,后者為0.81億元,去年同期則為虧損,兩項合計收益1.92億元,占比計入損益及收益金融資產2.29%。

這意味著,鄭煤機如此熱衷于投資理財,但其實效果并不好,而且還面臨著大幅波動的風險。

對于此次信托的暴雷,鄭煤機表示,公司已指定專人負責項目跟蹤,積極聯系督促各相關方盡快向公司兌付上述信托理財產品的投資本金及收益,盡最大努力保障公司利益。

面對鄭煤機聲稱“最大程度減少公司的潛在損失”,投資者更關心的是,為何在3月份明知風險的情況下還要硬往上踩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