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五年老將離職,2年虧損20億,光大永明人壽能否扭轉頹勢?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五年老將離職,2年虧損20億,光大永明人壽能否扭轉頹勢?

董事長將身兼總經理。

文 | 獨角金融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近日,據自媒體“觀潮財經”報道,即將任滿五年的劉鳳全,要卸任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一職,公司董事長孫強代行總經理職責。

一面是不脛而走的人事變動消息,另一面則是白紙黑字的暗淡業(yè)績。

數據顯示,光大永明人壽已經連續(xù)兩年業(yè)績虧損。背靠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光大集團”),光大永明人壽該如何重振旗鼓?

1、五年老將離職,2年虧損20億

光大永明人壽由中國光大和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共同投資,于2002年4月22日成立。官網資料介紹,目前光大永明人壽的注冊資本金為54億元,現有股東包括光大集團、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中兵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2月,劉鳳全加入光大永明人壽,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同年4月出任公司總經理,2020年1月出任公司董事。

簡歷顯示,劉鳳全曾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擔任多個職位。兼任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資金運用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聲譽風險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如今,即將任滿五年的劉鳳全卻要卸任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此番變動緣何而起?

獨角金融梳理光大永明人壽年報發(fā)現,劉鳳全上任之后,2019年至2021年,光大永明人壽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35.98億元、165.68億元及179.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304.1萬元、1.23億元及1.5億元。

轉折點發(fā)生在2022年,光大永明人壽營業(yè)收入199.69億元,虧損約13.57億元;2023年其營業(yè)收入下降為194.73億元,虧損約6.48億元。換言之,最近兩年光大永明人壽虧損已達20億元。

截圖:光大永明人壽償付報告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稱,雖然劉鳳全是市場化招聘,但仍屬于國企體系內的人員,因此到齡退任符合人事制度,但在其任職期間光大永明業(yè)績表現不佳,此時提前卸任也不排除光大有意借此對保險業(yè)務進行重大調整、改善經營狀況。

業(yè)績的虧損,繞不開居高的退保率及退保金額。光大永明人壽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2年,光大永明附加光明財富年金保險A款(分紅型)、光大永明光明財富年金保險A款(分紅型)兩款產品的退保率已超過85%,該年光大永明人壽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約19.73億元;2023年,光大永明安鑫二號年金保險的退保率超過80%,其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約11.5億元。

由此看來,如何降低退保率是光大永明人壽亟待解決的問題。

截圖:光大永明人壽償付能力報告

除此之外,分季度看,光大永明人壽2023年的分紅賬戶業(yè)務凈現金流均為負值,并且數額巨大,依次為-44.69億元、-48.8億元、-49.65億元及-50.2億元。

沈萌表示,大量分紅意味著人壽產品進入償付期,會對保險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形成不利的影響。現金凈流出是產品設計中存在問題,需要補充新的保險客戶,才能減緩現金凈流出。

2、轉型扭虧進行時?

劉鳳全卸任后,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孫強將代行總經理職責。

實際上,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的職位已數次更替,過去十年間,已變更五任董事長。從解植春、劉珺到吳富林、張玉寬,再到如今的孫強。

簡歷顯示,孫強于2020年9月出任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此前曾任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行長助理等職。兼任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理事代表、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第五屆人身保險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卸任之外,背后光大集團的金融版圖體系,今年以來已多次人事變陣。

2024年1月,光大銀行行長王志恒被任命為黨委書記;2月,吳利軍出任光大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獲核準;3月8日,光大集團總經理崔勇當選光大銀行副董事長;同月,光大銀行黨委委員王罡擬任光大信托董事長。

如今孫強要親自管理的光大永明人壽,除業(yè)績失速外,還面臨違規(guī)處罰問題。

2022年度,光大永明人壽旗下分公司累計受到監(jiān)管處罰3次,罰款金額37.5萬元,具體情形包括存在給予保險消費者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的行為、存在違規(guī)接受投保人使用信用卡對保單貸款進行還款的違法行為、存在跨省經營保險業(yè)務的行為。

2023年8月21日,光大永明人壽陜西分公司因存在銷售誤導、投保人電話號碼不真實、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經批準或備案的保險條款的行為,被陜西監(jiān)管局處以三十三萬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處以警告并合計罰款三萬元。

此外,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光大永明人壽掉出A類風險綜合評級,最近一期的風險綜合評級則為BB。不過,光大永明人壽背靠光大集團,已在努力扭轉不利局面。

2023年,光大永明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隨季度攀升,分別為146.09%、150.02%、186.95%及210.94%。2023年第四季度,光大永明人壽還成功發(fā)行12.7億永續(xù)債,鞏固了公司的資本實力。

此外,光大永明人壽與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重大再保險合同,險種類型為壽險;保險責任包括身故保險金責任、高度殘疾保險金責任、退保金責任;合同于2023年8月31日起生效,未約定終止時間。光大永明人壽分出保費約10.68億元,攤回賠款約184.53萬元。

光大永明人壽還在2023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將持續(xù)對償付能力進行追蹤和預測,提前做好預警工作,積極研究通過股權結構優(yōu)化等方式維持資本的充足性,推動公司高質量轉型。

對于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卸任,以及這家險企未來的轉型發(fā)展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中國光大控股

  • 中信保誠人壽再獲增資25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虧損近32億元
  • 中國光大控股:安雪松獲委任為執(zhí)行董事兼本集團分管財務副總裁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五年老將離職,2年虧損20億,光大永明人壽能否扭轉頹勢?

董事長將身兼總經理。

文 | 獨角金融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近日,據自媒體“觀潮財經”報道,即將任滿五年的劉鳳全,要卸任光大永明人壽保險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一職,公司董事長孫強代行總經理職責。

一面是不脛而走的人事變動消息,另一面則是白紙黑字的暗淡業(yè)績。

數據顯示,光大永明人壽已經連續(xù)兩年業(yè)績虧損。背靠中國光大集團股份公司(以下簡稱“光大集團”),光大永明人壽該如何重振旗鼓?

1、五年老將離職,2年虧損20億

光大永明人壽由中國光大和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共同投資,于2002年4月22日成立。官網資料介紹,目前光大永明人壽的注冊資本金為54億元,現有股東包括光大集團、加拿大永明人壽保險公司、中兵投資管理有限責任公司和鞍山鋼鐵集團有限公司。2019年2月,劉鳳全加入光大永明人壽,任公司黨委副書記,同年4月出任公司總經理,2020年1月出任公司董事。

簡歷顯示,劉鳳全曾在中國人壽保險公司、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擔任多個職位。兼任光大永明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資金運用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聲譽風險管理專業(yè)委員會常務委員。

如今,即將任滿五年的劉鳳全卻要卸任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此番變動緣何而起?

獨角金融梳理光大永明人壽年報發(fā)現,劉鳳全上任之后,2019年至2021年,光大永明人壽的營業(yè)收入分別為135.98億元、165.68億元及179.02億元,凈利潤分別為8304.1萬元、1.23億元及1.5億元。

轉折點發(fā)生在2022年,光大永明人壽營業(yè)收入199.69億元,虧損約13.57億元;2023年其營業(yè)收入下降為194.73億元,虧損約6.48億元。換言之,最近兩年光大永明人壽虧損已達20億元。

截圖:光大永明人壽償付報告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稱,雖然劉鳳全是市場化招聘,但仍屬于國企體系內的人員,因此到齡退任符合人事制度,但在其任職期間光大永明業(yè)績表現不佳,此時提前卸任也不排除光大有意借此對保險業(yè)務進行重大調整、改善經營狀況。

業(yè)績的虧損,繞不開居高的退保率及退保金額。光大永明人壽償付能力報告顯示,2022年,光大永明附加光明財富年金保險A款(分紅型)、光大永明光明財富年金保險A款(分紅型)兩款產品的退保率已超過85%,該年光大永明人壽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約19.73億元;2023年,光大永明安鑫二號年金保險的退保率超過80%,其退保金額居前三位的產品累計退保約11.5億元。

由此看來,如何降低退保率是光大永明人壽亟待解決的問題。

截圖:光大永明人壽償付能力報告

除此之外,分季度看,光大永明人壽2023年的分紅賬戶業(yè)務凈現金流均為負值,并且數額巨大,依次為-44.69億元、-48.8億元、-49.65億元及-50.2億元。

沈萌表示,大量分紅意味著人壽產品進入償付期,會對保險公司的自由現金流形成不利的影響。現金凈流出是產品設計中存在問題,需要補充新的保險客戶,才能減緩現金凈流出。

2、轉型扭虧進行時?

劉鳳全卸任后,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孫強將代行總經理職責。

實際上,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的職位已數次更替,過去十年間,已變更五任董事長。從解植春、劉珺到吳富林、張玉寬,再到如今的孫強。

簡歷顯示,孫強于2020年9月出任光大永明人壽董事長、執(zhí)行董事。此前曾任中國光大銀行副行長、行長助理等職。兼任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理事代表、中國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第五屆人身保險專業(yè)委員會委員。

值得注意的是,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卸任之外,背后光大集團的金融版圖體系,今年以來已多次人事變陣。

2024年1月,光大銀行行長王志恒被任命為黨委書記;2月,吳利軍出任光大銀行董事長的任職資格獲核準;3月8日,光大集團總經理崔勇當選光大銀行副董事長;同月,光大銀行黨委委員王罡擬任光大信托董事長。

如今孫強要親自管理的光大永明人壽,除業(yè)績失速外,還面臨違規(guī)處罰問題。

2022年度,光大永明人壽旗下分公司累計受到監(jiān)管處罰3次,罰款金額37.5萬元,具體情形包括存在給予保險消費者保險合同約定以外利益的行為、存在違規(guī)接受投保人使用信用卡對保單貸款進行還款的違法行為、存在跨省經營保險業(yè)務的行為。

2023年8月21日,光大永明人壽陜西分公司因存在銷售誤導、投保人電話號碼不真實、未按照規(guī)定使用經批準或備案的保險條款的行為,被陜西監(jiān)管局處以三十三萬元罰款,對相關責任人處以警告并合計罰款三萬元。

此外,從2022年四季度開始,光大永明人壽掉出A類風險綜合評級,最近一期的風險綜合評級則為BB。不過,光大永明人壽背靠光大集團,已在努力扭轉不利局面。

2023年,光大永明人壽的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隨季度攀升,分別為146.09%、150.02%、186.95%及210.94%。2023年第四季度,光大永明人壽還成功發(fā)行12.7億永續(xù)債,鞏固了公司的資本實力。

此外,光大永明人壽與中國人壽再保險有限責任公司簽訂重大再保險合同,險種類型為壽險;保險責任包括身故保險金責任、高度殘疾保險金責任、退保金責任;合同于2023年8月31日起生效,未約定終止時間。光大永明人壽分出保費約10.68億元,攤回賠款約184.53萬元。

光大永明人壽還在2023年第4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公司將持續(xù)對償付能力進行追蹤和預測,提前做好預警工作,積極研究通過股權結構優(yōu)化等方式維持資本的充足性,推動公司高質量轉型。

對于光大永明人壽總經理卸任,以及這家險企未來的轉型發(fā)展你有什么看法?歡迎留言評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