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慶余年2》火到海外:中國文化出海,成功打開了一個缺口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慶余年2》火到海外:中國文化出海,成功打開了一個缺口

數字基建出海。

文|正解局

最近,年度古裝大劇《慶余年2》正式上映。

這部電視劇,不僅在央視、騰訊視頻上線,還在國際流媒體巨頭Disney+同步播出。

《慶余年2》在國際流媒體巨頭Disney+上的推廣貼圖

近年來,中國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在線影視劇等數字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中國文化出海,成功打開了一個缺口。

古往今來,對于一個大國來說,經濟總量、科技創(chuàng)新等“硬實力”與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軟實力”,兩者缺一不可。

一個國家實力的海外傳播,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產品出口實現的。

我國連續(xù)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取代了“老三樣”(服裝、家具、家電)成為出口的主角,既體現了中國制造迭代升級,也彰顯了中國的硬核實力。

1999-2022年中國貨物出口額

相對而言,中國軟實力在海外的傳播,滯后于硬實力。

中國外文局調研報告發(fā)現,英文國家的國民對中文的認知里面排名在前面的是武術、陰陽、功夫這樣的詞匯。

這不僅反映了海外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更暴露了中國文化傳播的不足。

讓人欣喜的是,以游戲、影視、網絡文學等為代表的中國數字內容行業(yè),正在為中國文化海外傳播打開一個缺口。

《中國數字文化出海年度研究報告》顯示,網絡文學、網絡動漫、在線影視劇、網絡游戲、網絡音樂、短視頻及直播等六大業(yè)態(tài)加速出海,游戲、影視劇在海外關注度和認同度呈現出顯著優(yōu)勢,以六大業(yè)態(tài)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游戲是海外群雄逐鹿的代表。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xié)會游戲工委發(fā)布的《2023年中國游戲產業(yè)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自研產品海外實銷收入163.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0億元),規(guī)模連續(xù)四年超千億人民幣。

在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競爭最激烈的市場,策略類游戲暢銷榜前10名常年有半數以上來自中國游戲公司。

2023年12月中國手游收入TOP30

中國網絡游戲,不僅給海外玩家?guī)順O致的娛樂體驗,還傳播了中國文化。

騰訊游戲的《王者榮耀》,將名著、歷史人物、民間故事等中國元素融入游戲中,既豐富了游戲的文化內涵,也激發(fā)了海外玩家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米哈游的《原神》,人物角色設定堅持使用中文名而非英文名,在海外掀起了學習拼音的熱潮。

中國網絡文學以瑰麗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強烈的代入感,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讀者。

海外博主講解王者榮耀背后的中國神話故事

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guī)模超40億元,海外原創(chuàng)作品約62萬部,海外訪問用戶約2.3億。

此外,在線影視劇、網絡動漫、短視頻等數字文化產品在海外的影響力也愈加凸顯。

比如,正在熱播的《慶余年2》,在第一季完播不久后,就被迪士尼預購了第二季的海外獨家發(fā)行權。

《慶余年2》劇照

又如,中文在線旗下小說網站《民國復仇千金》改編的短劇《招惹》在YouTube的播放量破千萬。

再如,閱文IP改編的動畫作品在YouTube頻道日均上線1集,年瀏覽量超過2.7億。

研究國際傳播的專家告訴正解局,這些數字新業(yè)態(tài)為中國文化出海打開了一個缺口,已經成為海外了解現代中國的主要渠道。

雖然中華文化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哲學思想,但在海外傳播上面臨不少挑戰(zhàn)。

對此,有學者曾一針見血指出,我們的文化存在“布點多、深耕少,重復多、創(chuàng)意少,灌輸多、互動少,務虛多、務實少,入眼多、入心少,官方多、民間少,自娛多、出圈少,產品多、精品少”的瓶頸。

中國數字文化產品的出海之路,又是如何打破瓶頸、乘風破浪的?

其一,強大的實力。

以游戲產業(yè)為例,20年前,中國游戲產業(yè)不過40多億,今天已經突破了3000億元。20年前,中國游戲企業(yè)靠引進海外游戲與技術為生,今天靠自研游戲立足。

知名分析公司Newzoo發(fā)布的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戲企業(yè)排行榜中,中國企業(yè)占了兩家。

其中,騰訊更是力壓索尼、動視暴雪、藝電、任天堂等巨頭,排名全球第一。

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戲企業(yè)排行榜

以騰訊、網易、米哈游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已經有了與國際巨頭掰一掰手腕的實力。

強大的實力,是中國數字文化成功出海的基礎。

其二,成熟的工業(yè)化體系。

文化靠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要想持續(xù)發(fā)展,必須依托成熟的工業(yè)化體系。

就拿網絡文學來說,僅2023年一年,閱文集團平臺就新增作家數量38萬名,新增作品超過67萬本,新增字數高達390億字。

如此龐大、海量的內容創(chuàng)作,傳統(tǒng)手工作坊式的生產體系顯然難以勝任。

為此,閱文集團通過產業(yè)鏈協(xié)作加強,建立起IP評估、長期規(guī)劃、開放運營等精細化的工業(yè)化制作流程。

成熟的工業(yè)化體系,既能保障高產出、高品質,還便于整合資源,實現可復制性循環(huán)。

其三,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

誠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然而,中國文化要想超越國界、語言,贏得海外受眾的喜歡,需要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

以《王者榮耀》為例,游戲中大多數的英雄人物都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歷史人物或中國神話,美術形象、武力技能、語言臺詞也根植于中國文化,這是民族性。

在玩法和價值觀上,《王者榮耀》強調的“守護家園”、“團隊合作”,放之四海皆準,這是世界性。

以中國故事,傳遞全人類共同價值觀,這是中國文化成功打動海外用戶的底層邏輯。

《披荊斬棘的大小姐》在WeTV上熱播引發(fā)海外觀眾熱議

其四,深耕本地化。

作為“外來者”,面對愈發(fā)激烈的行業(yè)競爭和語言、文化、政策等差異,中國企業(yè)要想在海外立足,必須深耕本地化,克服“水土不服”。

為了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騰訊游戲于2012年底推出海外品牌Level Infinite,為海外工作室提供從研發(fā)、發(fā)行等一系列支持。

閱文集團在網絡文學本地化上更進一步,將成熟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輸出海外,搭建起了海外本土作者創(chuàng)作、本土受眾閱讀、本土讀寫互動的國際化寫作新模式。

起點國際首頁截屏

截至2023年10月,起點國際培養(yǎng)了約40萬名海外網絡作家,上線海外原創(chuàng)作品約61萬部。

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推出了東南亞本地原創(chuàng)劇集計劃。僅2022年就一口氣上線40多部東南亞的本土劇集。

這些海外創(chuàng)作者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并大多結合自身的文化語境進行創(chuàng)作,中西合璧的風格頗受海外讀者歡迎。

中國數字科技企業(yè)形成產品、投資和技術三位一體的雁陣優(yōu)勢,成功出海。

同樣是出海,《流浪地球2》在海外影院上映,觀影人次100多萬。李子柒在YouTube頻道上的單條視頻平均播放量超過了2900萬。

這當然是一次“不對等”的比較。

正解局想說的是,傳播量的落差,凸顯的是渠道的差異。

《流浪地球2》的出海渠道是電影院,李子柒的出海渠道是網絡視頻平臺。

李子柒YouTube頻道訂閱量及海外網友留言

渠道不同,決定了受眾的多寡。

數字文化產品的傳播渠道,不再是電影院、電視、紙質圖書等傳統(tǒng)渠道,而是APP、網站、小程序等“數字基建”。

中國數字文化產品成功出海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正是乘上了“數字基建”的東風。

相對于實體游戲,數字游戲的發(fā)行更簡單,也更容易大規(guī)?;?。

影視劇的出海渠道,也在轉向數字基建。

以前,中國影視劇大多與海外頭部發(fā)行企業(yè)合作,出售播映權給電視臺。

今天,中國影視劇已經開始與Netflix、Disney+等海外流媒體平臺合作。

前段時間熱播的網劇《新生》,就登頂全球流媒體平臺Netflix日榜,超過了霸榜多日的韓劇《眼淚女王》。

《新生》登頂Netflix日榜

中國數字文化產品出海,一靠內容為王,這是吸引用戶的關鍵;二靠渠道創(chuàng)新,這是抵達用戶的基建。

借助海外成熟的數字基建,中國企業(yè)在發(fā)行上與海外企業(yè)“并跑”。

未來,中國企業(yè)要想“領跑”,必須從“借船出?!鞭D向“造船出海”。

“造船出?!钡暮锰幨?,平臺掌握在自己手里,擁有充足的自主權。

這意味著,中國數字基建必須出海。

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應用市場,中國涌現了一大批原創(chuàng)、成熟、經過市場考驗的數字基建,并開始在海外嶄露頭角。

抖音Tiktok、快手海外版Kwai等短視頻APP以國內創(chuàng)新的互聯網玩法和產品體驗迅速占領全球市場,深受海外年輕人的喜愛。

WeTV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與網飛、迪士尼形成了影視劇行業(yè)“三足鼎立”的格局,WeTV在泰國和印尼的市場占有率均排名第二,且用戶以年輕人居多,內容品類涵蓋電視劇、綜藝、電影、紀錄片、動漫等。

去年以來,ReelShort、GoodShort、MoboReels、Mini Episode等多個中國短劇APP在海外上線。

2024年2月海外市場短劇應用內購收入榜Top10

中國數字基建在海外開疆拓土,既向世界展示中國現代數字生活方式,也為中國數字文化產品出海提供了便利。

數字化時代,數字基礎設施不僅僅是傳統(tǒng)基礎設施的延伸,更是推動經濟發(fā)展、提升社會治理效率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關鍵驅動力。

從這個視角看,中國數字基建出海,意義更為重大。

作為數字基建之一,云計算被認為是數字產業(yè)化和產業(yè)數字化的重要生產力。

當前,中國云服務廠商已“云游四?!?,以本地化的云服務為各國搭建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基礎設施。

正解局注意到,像華為、阿里、騰訊這些云服務商在幫助海外國家推進數智化轉型的同時,也在為中國企業(yè)出海提供有力支撐。

在印度尼西亞,中國云廠商發(fā)揮音視頻與AI技術優(yōu)勢,助力中國團隊創(chuàng)辦的在線求職招聘平臺KUPU,上線一年就獲得200多萬用戶,穩(wěn)居市場前列。

除了云技術,移動支付、電商、小程序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基建也在加速出海。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數字基建出海并非孤軍奮戰(zhàn),而是與中國企業(yè)聯動,為中國企業(yè)全球化布局提供全面的生態(tài)服務。

SHEIN、Temu等跨境電商通過數字化工具打通了產業(yè)鏈上下游的全鏈路,為中國賣家出海搭建了一條高速通路。

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跨境支付服務商為中國企業(yè)提供合規(guī)、有效、便捷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

要致富,先修路。

當中國數字基建在海外開辟一條條新航道,中國企業(yè)的大航海之旅將更加通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慶余年2》火到海外:中國文化出海,成功打開了一個缺口

數字基建出海。

文|正解局

最近,年度古裝大劇《慶余年2》正式上映。

這部電視劇,不僅在央視、騰訊視頻上線,還在國際流媒體巨頭Disney+同步播出。

《慶余年2》在國際流媒體巨頭Disney+上的推廣貼圖

近年來,中國網絡游戲、網絡文學、在線影視劇等數字文化在海外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中國文化出海,成功打開了一個缺口。

古往今來,對于一個大國來說,經濟總量、科技創(chuàng)新等“硬實力”與價值觀念、思想文化等“軟實力”,兩者缺一不可。

一個國家實力的海外傳播,很大程度上是通過產品出口實現的。

我國連續(xù)7年保持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新三樣”(電動載人汽車、鋰電池、太陽能電池)取代了“老三樣”(服裝、家具、家電)成為出口的主角,既體現了中國制造迭代升級,也彰顯了中國的硬核實力。

1999-2022年中國貨物出口額

相對而言,中國軟實力在海外的傳播,滯后于硬實力。

中國外文局調研報告發(fā)現,英文國家的國民對中文的認知里面排名在前面的是武術、陰陽、功夫這樣的詞匯。

這不僅反映了海外對中國的“刻板印象”,更暴露了中國文化傳播的不足。

讓人欣喜的是,以游戲、影視、網絡文學等為代表的中國數字內容行業(yè),正在為中國文化海外傳播打開一個缺口。

《中國數字文化出海年度研究報告》顯示,網絡文學、網絡動漫、在線影視劇、網絡游戲、網絡音樂、短視頻及直播等六大業(yè)態(tài)加速出海,游戲、影視劇在海外關注度和認同度呈現出顯著優(yōu)勢,以六大業(yè)態(tài)為代表的數字文化產品和服務成為中華文化“走出去”的一支重要力量。

中國游戲是海外群雄逐鹿的代表。

中國音像與數字出版協(xié)會游戲工委發(fā)布的《2023年中國游戲產業(yè)報告》顯示,2023年我國自研產品海外實銷收入163.6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80億元),規(guī)模連續(xù)四年超千億人民幣。

在美國、日本、韓國、德國等競爭最激烈的市場,策略類游戲暢銷榜前10名常年有半數以上來自中國游戲公司。

2023年12月中國手游收入TOP30

中國網絡游戲,不僅給海外玩家?guī)順O致的娛樂體驗,還傳播了中國文化。

騰訊游戲的《王者榮耀》,將名著、歷史人物、民間故事等中國元素融入游戲中,既豐富了游戲的文化內涵,也激發(fā)了海外玩家對中國文化的興趣。

米哈游的《原神》,人物角色設定堅持使用中文名而非英文名,在海外掀起了學習拼音的熱潮。

中國網絡文學以瑰麗的想象、精彩的故事、強烈的代入感,深深吸引了世界各地的讀者。

海外博主講解王者榮耀背后的中國神話故事

2023年,中國網絡文學出海市場規(guī)模超40億元,海外原創(chuàng)作品約62萬部,海外訪問用戶約2.3億。

此外,在線影視劇、網絡動漫、短視頻等數字文化產品在海外的影響力也愈加凸顯。

比如,正在熱播的《慶余年2》,在第一季完播不久后,就被迪士尼預購了第二季的海外獨家發(fā)行權。

《慶余年2》劇照

又如,中文在線旗下小說網站《民國復仇千金》改編的短劇《招惹》在YouTube的播放量破千萬。

再如,閱文IP改編的動畫作品在YouTube頻道日均上線1集,年瀏覽量超過2.7億。

研究國際傳播的專家告訴正解局,這些數字新業(yè)態(tài)為中國文化出海打開了一個缺口,已經成為海外了解現代中國的主要渠道。

雖然中華文化擁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和哲學思想,但在海外傳播上面臨不少挑戰(zhàn)。

對此,有學者曾一針見血指出,我們的文化存在“布點多、深耕少,重復多、創(chuàng)意少,灌輸多、互動少,務虛多、務實少,入眼多、入心少,官方多、民間少,自娛多、出圈少,產品多、精品少”的瓶頸。

中國數字文化產品的出海之路,又是如何打破瓶頸、乘風破浪的?

其一,強大的實力。

以游戲產業(yè)為例,20年前,中國游戲產業(yè)不過40多億,今天已經突破了3000億元。20年前,中國游戲企業(yè)靠引進海外游戲與技術為生,今天靠自研游戲立足。

知名分析公司Newzoo發(fā)布的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戲企業(yè)排行榜中,中國企業(yè)占了兩家。

其中,騰訊更是力壓索尼、動視暴雪、藝電、任天堂等巨頭,排名全球第一。

全球收入最高的游戲企業(yè)排行榜

以騰訊、網易、米哈游為代表的中國企業(yè),已經有了與國際巨頭掰一掰手腕的實力。

強大的實力,是中國數字文化成功出海的基礎。

其二,成熟的工業(yè)化體系。

文化靠創(chuàng)意,文化產業(yè)要想持續(xù)發(fā)展,必須依托成熟的工業(yè)化體系。

就拿網絡文學來說,僅2023年一年,閱文集團平臺就新增作家數量38萬名,新增作品超過67萬本,新增字數高達390億字。

如此龐大、海量的內容創(chuàng)作,傳統(tǒng)手工作坊式的生產體系顯然難以勝任。

為此,閱文集團通過產業(yè)鏈協(xié)作加強,建立起IP評估、長期規(guī)劃、開放運營等精細化的工業(yè)化制作流程。

成熟的工業(yè)化體系,既能保障高產出、高品質,還便于整合資源,實現可復制性循環(huán)。

其三,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

誠然,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然而,中國文化要想超越國界、語言,贏得海外受眾的喜歡,需要堅持民族性與世界性的統(tǒng)一。

以《王者榮耀》為例,游戲中大多數的英雄人物都來源于中國傳統(tǒng)歷史人物或中國神話,美術形象、武力技能、語言臺詞也根植于中國文化,這是民族性。

在玩法和價值觀上,《王者榮耀》強調的“守護家園”、“團隊合作”,放之四海皆準,這是世界性。

以中國故事,傳遞全人類共同價值觀,這是中國文化成功打動海外用戶的底層邏輯。

《披荊斬棘的大小姐》在WeTV上熱播引發(fā)海外觀眾熱議

其四,深耕本地化。

作為“外來者”,面對愈發(fā)激烈的行業(yè)競爭和語言、文化、政策等差異,中國企業(yè)要想在海外立足,必須深耕本地化,克服“水土不服”。

為了更好地開拓海外市場,騰訊游戲于2012年底推出海外品牌Level Infinite,為海外工作室提供從研發(fā)、發(fā)行等一系列支持。

閱文集團在網絡文學本地化上更進一步,將成熟的網絡文學生產機制輸出海外,搭建起了海外本土作者創(chuàng)作、本土受眾閱讀、本土讀寫互動的國際化寫作新模式。

起點國際首頁截屏

截至2023年10月,起點國際培養(yǎng)了約40萬名海外網絡作家,上線海外原創(chuàng)作品約61萬部。

騰訊視頻海外版WeTV推出了東南亞本地原創(chuàng)劇集計劃。僅2022年就一口氣上線40多部東南亞的本土劇集。

這些海外創(chuàng)作者深受中國文化影響,并大多結合自身的文化語境進行創(chuàng)作,中西合璧的風格頗受海外讀者歡迎。

中國數字科技企業(yè)形成產品、投資和技術三位一體的雁陣優(yōu)勢,成功出海。

同樣是出海,《流浪地球2》在海外影院上映,觀影人次100多萬。李子柒在YouTube頻道上的單條視頻平均播放量超過了2900萬。

這當然是一次“不對等”的比較。

正解局想說的是,傳播量的落差,凸顯的是渠道的差異。

《流浪地球2》的出海渠道是電影院,李子柒的出海渠道是網絡視頻平臺。

李子柒YouTube頻道訂閱量及海外網友留言

渠道不同,決定了受眾的多寡。

數字文化產品的傳播渠道,不再是電影院、電視、紙質圖書等傳統(tǒng)渠道,而是APP、網站、小程序等“數字基建”。

中國數字文化產品成功出海的另一個關鍵因素,正是乘上了“數字基建”的東風。

相對于實體游戲,數字游戲的發(fā)行更簡單,也更容易大規(guī)?;?。

影視劇的出海渠道,也在轉向數字基建。

以前,中國影視劇大多與海外頭部發(fā)行企業(yè)合作,出售播映權給電視臺。

今天,中國影視劇已經開始與Netflix、Disney+等海外流媒體平臺合作。

前段時間熱播的網劇《新生》,就登頂全球流媒體平臺Netflix日榜,超過了霸榜多日的韓劇《眼淚女王》。

《新生》登頂Netflix日榜

中國數字文化產品出海,一靠內容為王,這是吸引用戶的關鍵;二靠渠道創(chuàng)新,這是抵達用戶的基建。

借助海外成熟的數字基建,中國企業(yè)在發(fā)行上與海外企業(yè)“并跑”。

未來,中國企業(yè)要想“領跑”,必須從“借船出?!鞭D向“造船出?!?。

“造船出?!钡暮锰幨?,平臺掌握在自己手里,擁有充足的自主權。

這意味著,中國數字基建必須出海。

作為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應用市場,中國涌現了一大批原創(chuàng)、成熟、經過市場考驗的數字基建,并開始在海外嶄露頭角。

抖音Tiktok、快手海外版Kwai等短視頻APP以國內創(chuàng)新的互聯網玩法和產品體驗迅速占領全球市場,深受海外年輕人的喜愛。

WeTV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與網飛、迪士尼形成了影視劇行業(yè)“三足鼎立”的格局,WeTV在泰國和印尼的市場占有率均排名第二,且用戶以年輕人居多,內容品類涵蓋電視劇、綜藝、電影、紀錄片、動漫等。

去年以來,ReelShort、GoodShort、MoboReels、Mini Episode等多個中國短劇APP在海外上線。

2024年2月海外市場短劇應用內購收入榜Top10

中國數字基建在海外開疆拓土,既向世界展示中國現代數字生活方式,也為中國數字文化產品出海提供了便利。

數字化時代,數字基礎設施不僅僅是傳統(tǒng)基礎設施的延伸,更是推動經濟發(fā)展、提升社會治理效率和改善民生福祉的關鍵驅動力。

從這個視角看,中國數字基建出海,意義更為重大。

作為數字基建之一,云計算被認為是數字產業(yè)化和產業(yè)數字化的重要生產力。

當前,中國云服務廠商已“云游四海”,以本地化的云服務為各國搭建數字經濟發(fā)展的基礎設施。

正解局注意到,像華為、阿里、騰訊這些云服務商在幫助海外國家推進數智化轉型的同時,也在為中國企業(yè)出海提供有力支撐。

在印度尼西亞,中國云廠商發(fā)揮音視頻與AI技術優(yōu)勢,助力中國團隊創(chuàng)辦的在線求職招聘平臺KUPU,上線一年就獲得200多萬用戶,穩(wěn)居市場前列。

除了云技術,移動支付、電商、小程序等具有中國特色的數字基建也在加速出海。

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數字基建出海并非孤軍奮戰(zhàn),而是與中國企業(yè)聯動,為中國企業(yè)全球化布局提供全面的生態(tài)服務。

SHEIN、Temu等跨境電商通過數字化工具打通了產業(yè)鏈上下游的全鏈路,為中國賣家出海搭建了一條高速通路。

支付寶、微信支付等跨境支付服務商為中國企業(yè)提供合規(guī)、有效、便捷的跨境支付解決方案。

要致富,先修路。

當中國數字基建在海外開辟一條條新航道,中國企業(yè)的大航海之旅將更加通暢。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