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劉婷
法國議會選舉震動法國乃至歐洲金融市場,過去三周,市場一直擔心,若法國極右翼政黨獲勝,可能增加法國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概率,并進一步威脅歐元前景。
自6月9日法國總統(tǒng)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宣布提前進行國民議會選舉以來,這種擔憂情緒導致法國股債雙殺。法國債市一度創(chuàng)下2009年歐債危機以來最大跌幅,10年期法國國債相對于德國國債的收益率溢價擴大至86個基點,創(chuàng)2012年以來新高;法國股市市值蒸發(fā)近2000億歐元,“歐洲最大股市”的桂冠落入英國手中。
資金流向監(jiān)測機構EPFR的數(shù)據(jù)顯示,最近一周,法國股票基金的贖回規(guī)模創(chuàng)近四周新高。美國花旗銀行策略師David Groman認為政治風險正在促使資金流出歐洲基金,法國大選是一個關鍵導火索?;ㄆ煦y行最近還將歐陸股票評級下調至中性,理由是政治風險上升。其他投資銀行也紛紛下調了對法國藍籌股公司的盈利預期。
法國國民議會選舉不會威脅到總統(tǒng)的地位,但與新總理的產生密切相關。根據(jù)法國憲法,總統(tǒng)由全民直選,總理一般來自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得多數(shù)議席的政黨代表人物。法國總統(tǒng)主要負責國防和外交,總理主要負責內政。如果總統(tǒng)和總理來自不同的政黨,可能會影響到政治穩(wěn)定性,進而影響到?jīng)Q策效率。
正在法國調研的對外經(jīng)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研究員、巴黎索邦大學博士生導師趙永升對界面新聞表示,市場的擔心源于馬克龍宣布提前進行議會選舉,“這猶如晴天霹靂,過于突然”。馬克龍解散議會進行提前選舉,意在表明自己傾聽到了選民不滿的聲音,他主動把議會選擇權交給民眾,最好的結果是變被動為主動,其所在政黨獲得絕對多數(shù),進而更持久執(zhí)政。
但現(xiàn)在看來結果可能難如馬克龍所愿。當?shù)貢r間6月30日晚,法國國民議會選舉第一輪投票結束,初步結果顯示,極右翼“國民聯(lián)盟”以33%的得票率領先,左翼聯(lián)盟“新人民陣線”以28.5%的得票率排名第二,馬克龍領導的中間派聯(lián)盟以22%的選票數(shù)位居第三。
第二輪投票將于7月7日舉行,這輪投票至關重要,如果國民聯(lián)盟在第二輪選舉中確認獲得國民議會多數(shù)席位,該黨主席年僅28歲的若爾當·巴爾代拉將成為總理的熱門人選。這意味著,自二戰(zhàn)以來,法國內政很可能首次由極右翼政黨主持。
法國國民聯(lián)盟(Rassemblement National)是歐洲極具代表性的右翼民粹主義政黨。該政黨的第一任主席讓 - 瑪麗· 勒龐(Jean-Marie Le Pen,老勒龐)以激進的反移民、反歐盟和反全球化言論聞名?,F(xiàn)任的第二任主席瑪麗娜· 勒龐(Marine Le Pen,小勒龐)相對溫和,放棄了脫歐立場,但主張弱化歐盟主導權、加強法國自主權。
小勒龐主張取消低收入和中產階級的直接遺產稅、提高子女在個人所得稅中的減免份額、要求企業(yè)提高工資、降低能源增值稅等。在歐盟層面,主張退出歐洲電力市場,限制移民、削減促進移民流入的支出等。
左翼聯(lián)盟“新人民陣線”的政策主張包括將最低工資標準從每月1400歐元提高到1600歐元、增加住房補貼、每年建造20萬套公共住房、加強對高收入群體的征稅等。在歐盟層面,主張修改歐洲競爭法、允許公共壟斷、取消歐盟與加拿大之間的自由貿易條約等。
親歐盟的馬克龍則主張控制赤字,提出到2027年將預算赤字削減到GDP的3%以下,同時改革養(yǎng)老金制度,計劃將退休年齡由目前的62歲提高至65歲,這遭到了很多法國人的反對。
與馬克龍所在的中間派聯(lián)盟相比,國民聯(lián)盟和左翼“新人民陣線”的政策均有擴大政府赤字的風險。
華泰證券分析師易峘指出,根據(jù)法國智庫蒙田研究所的測算,2022年國民聯(lián)盟所公布的政策措施將導致法國每年新增支出1010億歐元,相當于2023年法國GDP的3.6%?!靶氯嗣耜嚲€”要求控制食品和能源價格、提高最低工資和房屋補貼、恢復財富稅等,馬克龍團隊認為這些措施的成本將高達2866億歐元,超過GDP的10%。按照歐盟委員會的測算,2024-2025年法國財政赤字均在5%以上,已經(jīng)高于歐元區(qū)平均水平,也顯著高于德國。在法國財政壓力已經(jīng)較大的情況下,國民聯(lián)盟和左翼“新人民陣線”將加大法國所面臨大的財政風險,且可能在財政問題上與歐盟發(fā)生沖突。
同時,法國宏觀政策不確定性會推高法國乃至歐洲資產的風險溢價。易峘表示,盡管馬克龍仍然在歐洲理事會中代表法國,但是其權力將受到約束,因為法國總理雖然主要名義上負責內政,但移民、援烏、國防等涉及到國家財政支出的議題都需要通過議會,因此如果極右翼國民聯(lián)盟控制政府,仍可能對歐盟層面的政策產生影響。
不過,分析人士認為,目前來看,法國宏觀政策不確定性對歐洲整體的外溢影響還比較有限,歐債危機重演的可能性較低。
易峘指出,首先,歐洲極右翼政黨已經(jīng)放棄退歐的主張,為了長期執(zhí)政也可能進一步軟化其他極端政策立場。其次,法德利差放寬邊際上拖累法國債務可持續(xù),但影響目前仍然可控。根據(jù)歐盟委員會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的預測,2023年法國政府債務的平均利率僅為1.6%,未來5年平均名義GDP增速為3.4%,名義增速遠高于政府債務平均利率。第三,如果出現(xiàn)法德利差的無序放寬,與歐債危機時期不同,現(xiàn)在的歐央行可以通過一些貨幣政策工具降低法債收益率。
鑒于法國金融市場的動蕩,關于歐洲央行會否干預國債市場的猜測也越來越多。意大利央行行長法比奧·帕內塔表示,歐央行應該做好準備,“以應對國家內部政治不確定性增加所造成沖擊的后果”。皮克泰資產管理公司經(jīng)濟學家薩布麗娜·薩卡尼切表示,如果法國市場風險上升到令人擔憂的程度,歐央行將在必要時進行干預。
趙永升也表示歐債危機再現(xiàn)的可能性較低。他指出,與英美體系高風險高收益的特點不同,歐洲金融體系是中低風險和中低收益,法國及其所屬的歐盟層面,對金融市場的監(jiān)管非常嚴格和審慎。
“幾十年來,沒有一場金融危機是從歐洲大陸爆發(fā)的,包括2009年的歐債危機,其發(fā)源地也是在美國華爾街,然后波及到歐洲?!壁w永升說,從經(jīng)濟現(xiàn)狀來看,法國乃至歐盟發(fā)生經(jīng)濟動蕩的可能性很小,歐盟經(jīng)濟基本盤問題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