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科文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7月25日,片仔癀發(fā)布2024年上半年業(yè)績預告。業(yè)績預告顯示,2024年上半年,片仔癀實現(xiàn)營收56.5億元,同比增長11.99%;實現(xiàn)凈利潤17.2億元,同比增長11.61%。
營收與凈利潤仍保持兩位數(shù)增幅,片仔癀看似交出了不錯的業(yè)績答卷,但實際上,其增長勢頭已是疲軟盡顯。而對于這份成績單市場也不買賬,7月25日,片仔癀報價207元/股,大跌7.59%。
計算可知,片仔癀交出了近7年來最差的半年度增速。
片仔癀半年度營收增幅已從2018年的37.14%降至2024年的11.99%。此次增幅甚至還差于受新冠大流行影響最深的2020年。

片仔癀半年度凈利潤增幅下滑更為明顯,已從2018年的42.55%降至2024年的11.61%%。此次增幅也低于受新冠大流行影響最深的2020年。

其二,最更為致命的是,片仔癀收獲近五年內最差二季度營收增幅。2024年二季度,片仔癀實現(xiàn)營收24.8億元,增幅首次降至個位數(shù),為2.58%。此次增幅也還遠低于于受新冠大流行影響最深的2020年。

凈利潤更是近7年來首次出現(xiàn)負增長,報告期內實現(xiàn)凈利潤7.45億元,增幅為-3.48%。

為何如此,片仔癀解釋,公司核心片仔癀系列產品及化妝品的銷售收入實現(xiàn)較大增長,但重要原材料成本的上漲對利潤空間造成了壓縮。
片仔癀的業(yè)績增長主要依靠片仔癀系列產品。無論片仔癀如何解釋,從營收下滑來看,片仔癀系列產品已不好賣。
片仔癀主要靠給片仔癀系列產品提價,拉動業(yè)績增長。但如今這一招已不再管用。
一是,片仔癀系列產品價格已實在太高昂,甚至比黃金還貴。提價的做法實際上是將上漲的成本轉嫁給了消費者,對于本身就不算大的片仔癀產品消費群體,這種拉動業(yè)績的方式或即將接近天花板。
據(jù)界面新聞統(tǒng)計,2004年至2023年,片仔癀錠劑產品提價共20次,零售價從最初的325元/粒升至760元/粒。
二是,片仔癀系列產品的成本端不斷升高,持續(xù)擠壓著片仔癀靠提價才維持的毛利。
天然麝香和天然牛黃是片仔癀的兩大核心原料成本,兩者所占原材料成本的比重達到90%。以天然牛黃為例,據(jù)中藥材天地網(wǎng),截至今日,天然牛黃價格已漲到140萬元/公斤,而就在10年前,2014年,天然牛黃價格為20萬/公斤。
據(jù)年報,2019年至2023年,片仔癀肝病用藥(主要為片仔癀)業(yè)務毛利率為78.79%,已連續(xù)5年下滑,同比分別下降1.03%、0.03%、0.16%、0.89%、2.11%。
片仔癀也并非沒看到公司業(yè)務結構上的問題,其正急迫地尋求多元化。
一是,追求片仔癀系列產品的多元。片仔癀一直試圖將仔癀系列產品適應證拓展到肝癌領域,打開更大市場。界面新聞曾報道,片仔癀要聯(lián)合PD-1治肝癌。不過,該臨床為單臂試驗,是一項充滿爭議的研究。即,若PD-1和片仔癀聯(lián)用確實給患者帶來獲益,其中有多大大作用由片仔癀貢獻,是不可知的。
二是,不僅依靠片仔癀系列產品。片仔癀一直試圖化妝品和保健品轉型。但比起云南白藥、江中藥業(yè)等前輩,片仔癀在這方面表現(xiàn)還很一般。
以化妝品業(yè)務為例,從2021年起,片仔癀的化妝品業(yè)務營收開始走低,從2020年的9.05億元降至2022年的6.34億元,再到2023年7.07億,其在公司總營收的占比也從2020年13.90%的高點持續(xù)降至2023年的7.03%。
以保健品業(yè)務為例,從2022年年報起,片仔癀就不再單獨把保健食品業(yè)務業(yè)績披露。據(jù)2021年年報,片仔癀的食品業(yè)務貢獻營收4488.67萬元,毛利率僅為14.63%。由此可見,片仔癀想發(fā)力的保健食品并不是一個簡單好賺錢的生意。
片仔癀想再試一次。在2023年年報中片仔癀表示,保健食品對標國內先進企業(yè),以自有“藍帽子”產品(注:蘆筍顆粒、珍立片/膠囊、雙孢蘑菇提取物片、西洋參三七丹參顆粒等)為重點,形成大健康產品矩陣。但最終成果如何只能靠市場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