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蕉下“蹭”戶外運動概念,開千平方米大店講新故事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蕉下“蹭”戶外運動概念,開千平方米大店講新故事

蕉下的“輕量化戶外”之路并不好走。

圖片來源:蕉下官方公眾號

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賣防曬衣的蕉下想在戶外領域站穩(wěn)腳跟。

近日,蕉下在深圳龍崗開出了首家輕量化戶外體驗店。這家近1000平方米的大店內(nèi)除了商品陳列區(qū),也設置了咖啡廳和模擬戶外環(huán)境的綠化區(qū)域。

1000平方米通常是快時尚品牌門店才有的規(guī)模,如果以銷售為主要目的,需要大量且頻繁更新的SKU支撐。就蕉下的情況來看,開大店的意義更多是打造品牌形象。

不過截至目前,蕉下官方暫未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有關該新店的宣傳內(nèi)容。界面新聞聯(lián)系蕉下方面詢問有關戶外體驗店的更多信息,截至發(fā)稿前未獲回復。

另外,蕉下內(nèi)部管理頗大震蕩,界面新聞從蕉下前員工及內(nèi)部人士處獲悉,蕉下已將品牌部門完全裁撤。

蕉下從2016年開始布局線下門店,到目前已在線下開設了多種店型,包括標準店、概念店和無人零售商店。標準店是蕉下最常見的門店形態(tài),陳列裝修相對簡單;概念店強調(diào)體驗感,在空間設計上更有特色;無人零售商店主要以自動販賣機的形式出現(xiàn)。據(jù)蕉下官方公眾號最近一次更新的門店信息,截至2023年9月中旬,蕉下在線下共有81家標準店、10家概念店和17家無人零售商店,合計108家門店。

蕉下此次新開的輕量化戶外體驗店更像是面積更大、體驗感更強的升級版概念店,兩者都旨在通過門店設計向消費者強化品牌的“輕量化戶外”定位。

圖片來源:深圳大運中心公眾號

蕉下做大防曬品類后,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或許也為了趕上如今大熱的戶外風潮,同時與專業(yè)戶外品牌形成區(qū)別,避開正面競爭,它在2022年時提出了“輕量化戶外”的自我新定位。

根據(jù)蕉下的說法,戶外運動分為硬核戶外和輕型戶外兩部分,后者的運動強度、專業(yè)度和入門門檻都較低,覆蓋的人群也更廣,比如跑步、騎行、飛盤、露營等都屬于輕型戶外運動。

蕉下按戶外活動半徑,將輕量化戶外場景劃分為一公里生活圈、城市戶外、城郊戶外、山野戶外。在前三種輕量化戶外活動半徑內(nèi),日曬防護都是用戶的首要防護需求;在山野戶外場景中,日曬防護需求也僅次于疲勞防護。

換言之,按照這一邏輯,“防曬”這一蕉下過往的發(fā)展軌跡實際上從未離開過戶外領域。這一暗藏的邏輯有助于蕉下充分利用過往的品牌資產(chǎn)。

蕉下概念店 圖片來源:蕉下官方小紅書

但這一定位能為蕉下開拓出多大的增量空間,仍待驗證。

盡管蕉下聲稱,輕量化戶外人群在中國20-59歲人群中占比超六成,相較于硬核戶外是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但這當中能產(chǎn)生多少購買專門防曬用品的需求,而蕉下又能拿下其中多少份額,則是另一回事。

為撐起輕量化戶外的定位,蕉下的確在開拓更豐富的產(chǎn)品組合,比如已經(jīng)上架的褲裝、泳衣、內(nèi)衣、露營裝備、速干衣、戶外鞋靴、沖鋒衣、保暖內(nèi)衣等非防曬品類。不過從目前蕉下在電商平臺上的銷售數(shù)據(jù)來看,防曬衣、防曬帽、防曬口罩、冰袖等依然是銷售占比最大產(chǎn)品。

一定程度上這與季節(jié)有關,但它也能反映出蕉下當前所面臨的處境。

盡管蕉下在概念上做出了創(chuàng)新,但落實到產(chǎn)品層面,輕量化戶外所對應的其他品類賽道上已經(jīng)擠滿了競爭對手,無論是傳統(tǒng)戶外品牌、新消費品牌抑或是快時尚品牌,都或多或少推出了相關品類。消費者的可選項很多,而這類以功能性為主的單品復購率不會高,況且蕉下在價格上也并無明顯優(yōu)勢。

蕉下已經(jīng)很難像在初創(chuàng)時期那樣,找到如防曬衣這樣相對空白的藍海品類,通過爆品策略做到細分賽道中的頭部位置。甚至在蕉下的主陣地防曬衣領域,也有不少品牌在發(fā)起進攻。

據(jù)祈飛觀察發(fā)布的《抖音2024防曬服市場趨勢洞察報告》,2023年防曬服市場熱賣的價格帶是0-200元,占比76.8%,其次是200-500元價格帶,占比22%。蕉下在這兩個價格帶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為第6和第2。在0-200元價格帶,蕉下排在眾多白牌甚至是自己的擦邊品牌如“蕉下森林”、“蕉下檸檬”之后;在200-500元價格帶,則被2019年成立的國貨品牌茉尋超越。

如今的蕉下同時面臨進攻的難題和防守的壓力。而目前距離蕉下最后一次獲得C輪融資已經(jīng)過去三年多,蕉下曾在2022年兩度向港交所遞表,但在第二份招股書失效后,蕉下至今未再更新招股書,其上市目標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仍要被擱置。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蕉下

  • 蕉下又找周杰倫“帶貨”了,這次是滑雪服
  • 蕉下回應完全裁撤品牌部:已新成立“公共事務部”,正招聘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蕉下“蹭”戶外運動概念,開千平方米大店講新故事

蕉下的“輕量化戶外”之路并不好走。

圖片來源:蕉下官方公眾號

界面新聞記者 | 朱詠玲

界面新聞編輯 | 許悅

賣防曬衣的蕉下想在戶外領域站穩(wěn)腳跟。

近日,蕉下在深圳龍崗開出了首家輕量化戶外體驗店。這家近1000平方米的大店內(nèi)除了商品陳列區(qū),也設置了咖啡廳和模擬戶外環(huán)境的綠化區(qū)域。

1000平方米通常是快時尚品牌門店才有的規(guī)模,如果以銷售為主要目的,需要大量且頻繁更新的SKU支撐。就蕉下的情況來看,開大店的意義更多是打造品牌形象。

不過截至目前,蕉下官方暫未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有關該新店的宣傳內(nèi)容。界面新聞聯(lián)系蕉下方面詢問有關戶外體驗店的更多信息,截至發(fā)稿前未獲回復。

另外,蕉下內(nèi)部管理頗大震蕩,界面新聞從蕉下前員工及內(nèi)部人士處獲悉,蕉下已將品牌部門完全裁撤。

蕉下從2016年開始布局線下門店,到目前已在線下開設了多種店型,包括標準店、概念店和無人零售商店。標準店是蕉下最常見的門店形態(tài),陳列裝修相對簡單;概念店強調(diào)體驗感,在空間設計上更有特色;無人零售商店主要以自動販賣機的形式出現(xiàn)。據(jù)蕉下官方公眾號最近一次更新的門店信息,截至2023年9月中旬,蕉下在線下共有81家標準店、10家概念店和17家無人零售商店,合計108家門店。

蕉下此次新開的輕量化戶外體驗店更像是面積更大、體驗感更強的升級版概念店,兩者都旨在通過門店設計向消費者強化品牌的“輕量化戶外”定位。

圖片來源:深圳大運中心公眾號

蕉下做大防曬品類后,為了進一步拓寬市場,或許也為了趕上如今大熱的戶外風潮,同時與專業(yè)戶外品牌形成區(qū)別,避開正面競爭,它在2022年時提出了“輕量化戶外”的自我新定位。

根據(jù)蕉下的說法,戶外運動分為硬核戶外和輕型戶外兩部分,后者的運動強度、專業(yè)度和入門門檻都較低,覆蓋的人群也更廣,比如跑步、騎行、飛盤、露營等都屬于輕型戶外運動。

蕉下按戶外活動半徑,將輕量化戶外場景劃分為一公里生活圈、城市戶外、城郊戶外、山野戶外。在前三種輕量化戶外活動半徑內(nèi),日曬防護都是用戶的首要防護需求;在山野戶外場景中,日曬防護需求也僅次于疲勞防護。

換言之,按照這一邏輯,“防曬”這一蕉下過往的發(fā)展軌跡實際上從未離開過戶外領域。這一暗藏的邏輯有助于蕉下充分利用過往的品牌資產(chǎn)。

蕉下概念店 圖片來源:蕉下官方小紅書

但這一定位能為蕉下開拓出多大的增量空間,仍待驗證。

盡管蕉下聲稱,輕量化戶外人群在中國20-59歲人群中占比超六成,相較于硬核戶外是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但這當中能產(chǎn)生多少購買專門防曬用品的需求,而蕉下又能拿下其中多少份額,則是另一回事。

為撐起輕量化戶外的定位,蕉下的確在開拓更豐富的產(chǎn)品組合,比如已經(jīng)上架的褲裝、泳衣、內(nèi)衣、露營裝備、速干衣、戶外鞋靴、沖鋒衣、保暖內(nèi)衣等非防曬品類。不過從目前蕉下在電商平臺上的銷售數(shù)據(jù)來看,防曬衣、防曬帽、防曬口罩、冰袖等依然是銷售占比最大產(chǎn)品。

一定程度上這與季節(jié)有關,但它也能反映出蕉下當前所面臨的處境。

盡管蕉下在概念上做出了創(chuàng)新,但落實到產(chǎn)品層面,輕量化戶外所對應的其他品類賽道上已經(jīng)擠滿了競爭對手,無論是傳統(tǒng)戶外品牌、新消費品牌抑或是快時尚品牌,都或多或少推出了相關品類。消費者的可選項很多,而這類以功能性為主的單品復購率不會高,況且蕉下在價格上也并無明顯優(yōu)勢。

蕉下已經(jīng)很難像在初創(chuàng)時期那樣,找到如防曬衣這樣相對空白的藍海品類,通過爆品策略做到細分賽道中的頭部位置。甚至在蕉下的主陣地防曬衣領域,也有不少品牌在發(fā)起進攻。

據(jù)祈飛觀察發(fā)布的《抖音2024防曬服市場趨勢洞察報告》,2023年防曬服市場熱賣的價格帶是0-200元,占比76.8%,其次是200-500元價格帶,占比22%。蕉下在這兩個價格帶市場份額排名分別為第6和第2。在0-200元價格帶,蕉下排在眾多白牌甚至是自己的擦邊品牌如“蕉下森林”、“蕉下檸檬”之后;在200-500元價格帶,則被2019年成立的國貨品牌茉尋超越。

如今的蕉下同時面臨進攻的難題和防守的壓力。而目前距離蕉下最后一次獲得C輪融資已經(jīng)過去三年多,蕉下曾在2022年兩度向港交所遞表,但在第二份招股書失效后,蕉下至今未再更新招股書,其上市目標可能在未來一段時間里仍要被擱置。

未經(jīng)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