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專訪】姚洋:編制宏觀資產負債表是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的唯一辦法 | 深讀三中全會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專訪】姚洋:編制宏觀資產負債表是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的唯一辦法 | 深讀三中全會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認為,一方面應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監(jiān)管與指導;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地方債務公開透明化進程。

2024年7月30日,北京,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攝影:孫曉旭/界面新聞

記者 王珍 辛圓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優(yōu)化各類存量結構調整。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宏觀資產負債表能夠為政府提供關于國家經濟狀況的全面、清晰的視圖,幫助其更好地把握經濟運行態(tài)勢,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政策,同時也是加強地方債務管理、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的唯一辦法。 

“過去嘗試過的多種控制地方債務的方法效果都有限,例如,官員離任審計等措施并未能有效遏制地方債務的增長?!币ρ笤诮邮芙缑嫘侣剬TL時說。

他表示,對于地方債務問題,一方面,應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監(jiān)管與指導,規(guī)范舉債程序與用途;另一方面,應加快推進地方債務公開透明化進程,通過編制并公布地方資產負債表等方式,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監(jiān)督地方債務管理工作,促進地方政府規(guī)范舉債行為。

姚洋認為,本次三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重申了“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非常重要的概念。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就是穩(wěn)定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要把過去四十多年做對的東西固定下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以及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奠定制度基礎。

“從更宏觀的角度說,上一輪全球化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但新時代以來已表明,中國不會向美國的制度趨同,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守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實就是這樣的目標,這是終極目標?!币ρ笳f。

在談到當前經濟形勢時,他表示,穩(wěn)住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支出是提振消費的兩大關鍵。目前對房地產的政策支持力度尚顯不足,建議成立房屋儲備銀行,發(fā)行3萬億至5萬億元的長期債券,籌資所得以低息貸款的形式支持地方政府收儲房屋,用于建設保障房和廉租房。

姚洋還表示,當前地方政府普遍面臨財政緊張狀況,不僅影響了公共服務的提供,還加劇了企業(yè)間的三角債問題,進而影響到就業(yè)和居民消費。他建議發(fā)行4萬億元特別國債,用于償還地方拖欠企業(yè)的債務,從而激活消費市場,促進經濟循環(huán)。

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采訪實錄

界面新聞:《決定》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優(yōu)化各類存量結構調整。“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是指什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編制難點在哪里?

姚洋:當前,我國宏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已有初步進展,特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張曉晶團隊已持續(xù)近十年致力于此項研究。然而,這項工作目前仍屬于民間性質,尚未獲得政府正式認可與采納。與此同時,國家統(tǒng)計局也在積極探索與實物統(tǒng)計相對應的金融統(tǒng)計體系,但鑒于經濟活動中的實物產出與貨幣流動的復雜對應關系,這一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

宏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能夠為政府提供關于國家經濟狀況的全面、清晰的視圖,助力政府更好地把握經濟運行態(tài)勢,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政策;同時,也是加強地方債務管理、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的唯一辦法。通過公開透明的資產負債表,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參與監(jiān)督,促進地方政府規(guī)范舉債行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與穩(wěn)定。

對于地方債務問題,建議政府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加以應對。一方面,應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監(jiān)管與指導,規(guī)范舉債程序與用途;另一方面,應加快推進地方債務公開透明化進程,通過編制并公布地方資產負債表等方式,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監(jiān)督地方債務管理工作。過去嘗試過的多種控制地方債務的方法效果都有限,例如,官員離任審計等措施并未能有效遏制地方債務的增長。

界面新聞:《決定》在提到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第一個任務就是“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并提出三點要求,即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在“兩個毫不動搖”之外,還增加了后面三點要求,您對此有何理解?

姚洋:我認為這是三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重申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的理解是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就是穩(wěn)定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要把過去40多年做對的東西固定下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以及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奠定制度基礎。

從更宏觀角度說,上一輪全球化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但新時代以來已表明,中國不會美國的制度趨同,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守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實就是這樣的目標,這是終極目標。三中全會目標不是破,而在于立,要先立住過去做對的東西。

所有要素平等進入市場,這點非常重要,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這次三中全會公報沒再提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相結合,這點很重要。我覺得既然沒提,相當于承認了按要素分配,即按要素的邊際貢獻分配,這為我們打開了大門。我們理論上沒解決從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如何過渡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按要素分配問題,但公報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們可以去探討。

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勞動價值論,因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存在剝削,剝削的原因是資本代表一種生產關系,即資本對勞動的權力關系,資本稀缺而勞動力多,資本就可剝削勞動力,剝削實質是權力不對等。

社會主義要改變這種情況,基礎是勞動價值論,所有價值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勞動應獲得和資本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勞動是所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但從勞動價值論過渡到要素分配論有鴻溝要跨越,需要理論上去解決,這給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提出了巨大任務,他們不能再固守經典著作說資本就是剝削關系,下一步工作就是從勞動價值論過渡到按要素分配。

界面新聞: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愿,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yǎng)老、育幼、家政等消費。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刺激消費的措施不少,但效果似乎不佳,在您看來,提振消費的堵點在哪里?

姚洋:我認為政治局會議的定調是完全正確的。今年第一季度我們的經濟實際增速是5.3%,但由于通縮1.1個百分點,名義增速實際上只有4.2%,到了第二季度,實際GDP增速下降到4.7%,名義增長速度是4%,名義增速更低了。很明顯,整個經濟進入了下行通道,而且我們沒有看到價格指數(shù)由負轉正的跡象。我們不能聽任這樣的趨勢繼續(xù)下去。

所以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的經濟政策定調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方向。

消費是個難題,因為消費是由老百姓自己決定的,無數(shù)人自己做主,要調控老百姓消費難度太大。怎么去鼓勵大家消費,我覺得一些小的舉措作用有限。比如以舊換新,只能在邊際上有一定改善,大家不會因為一點獎勵就趕緊去換輛車。車是耐用消費品,一輛車中國人至少要開5年,不會因為一個政策就把開了兩年的車換掉,中國人還沒到那一步。所以這樣小規(guī)模的邊際政策作用不大,我覺得還是得關注房地產和地方政府的支出。

房地產已連續(xù)三年下降,每年降幅20%-30%。房地產不僅涉及鋼筋水泥,還與消費高度相關。購買房子后需要裝修,無論幾線城市,裝修費用往少了說也得二三十萬,而且裝修時通常會更換家具電器等,需求很大。一些大賣場銷售額腰斬,有些甚至快經營不下去了,可見房地產帶動效應之大,若房地產下降態(tài)勢不止住,消費要提升難度很大。

目前我們對房地產的政策力度還不夠。央行此前設立了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預計可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但這個數(shù)字太小且不夠用。更關鍵的是讓地方政府、國有企業(yè)借錢收儲房子,這不可行。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不能亂借債,另一方面又讓其借商業(yè)性債務去買房子收儲后變?yōu)楸U戏俊?/p>

雖然收儲房子方向是對的,但方式需要重新考慮。比如我和任澤平一直呼吁成立房屋儲備銀行,即國家政策銀行,發(fā)行3萬億或5萬億元長期債券,只還利息不用還本金,把錢便宜貸給地方政府讓其收儲房子,用于提供保障房、廉租房等,這才是正確辦法。

地方政府支出也不容忽視,有人測算過,地方政府支出相當于GDP的35%,這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字。白重恩計算過,疫情期間地方政府累計欠錢4.2萬億元。我們一直在呼吁給地方政府直接發(fā)4萬億元特別國債,讓他先把欠的錢先還掉,消費一下子就能起來了。因為這是一連串的事件,地方政府沒錢給企業(yè),導致企業(yè)間三角債,拖死一批企業(yè),然后大家開始裁員,那大家怎么可能有信心呢。我認為下半年中央政府若采取措施,不能忘記要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這兩個部門有堅決的大規(guī)模政策以穩(wěn)定住它們。

界面新聞:您剛才提到保障房,是否有其他國家的相關經驗可供借鑒?例如新加坡的組屋。

姚洋:我們北大的保障房,五六年前,在五環(huán)外的邊上,賣28000元一平米,像我們這樣的人能負擔得起,但年輕的老師們是買不起的,他們需要父母的資助。那時候那邊的房子一平米是50000塊錢,保障房價格已經超過了商品房的一半,還能叫保障房嗎?

其實,保障房這個事,其他國家試過,基本全都失敗了,最終都服務了中產階級。現(xiàn)在回過頭搞保障房,用處不大。因為在北京這種需要保障房的地方,戶籍人口96%以上基本都有房。如果真要提供保障房,就得開放戶口,很多沒戶口且需要住房的人,保障房對他們用處不大,他們也買不起,得給他們提供廉租房,廉租房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界面新聞:房地產市場是否已經觸及底部,以及您對未來幾年該行業(yè)發(fā)展的看法如何?我們是否能期待一個能夠接替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主要增長引擎的新領域出現(xiàn)?如果是,那么這個新的增長點可能是什么?

姚洋:從目前情況來看,不能說房地產已經見底,但房地產的調整在我看來已經基本到位。預計今年房屋銷售面積可能為8億平米,而最高峰時達18億平米。很多地方房價已下跌40%甚至更多,這樣的調整基本到了可能超調的程度,需要政府趕緊出手穩(wěn)定。

房地產即便規(guī)模縮小,仍是國民經濟的一大產業(yè),衣食住行永遠是大產業(yè),不能否定房地產的作用,不能認為房地產不用做了,比如老城改造就有很多事要做。有人計算過,我國城市中有4億人的房子需要更新,這是巨大的市場。所以房地產不會消失,仍是國家重要產業(yè)。

能替代房地產的產業(yè)可能只有汽車業(yè)。這個替代產業(yè)的產業(yè)鏈要足夠長,汽車產業(yè)鏈較長,但其實還是不如房地產的產業(yè)鏈長,房地產是最長的,涵蓋眾多方面,但房地產目前有所下滑,要看汽車能否頂上去。國內汽車(年)銷售量最高可能達到4000萬輛,加上出口近6000萬輛,這樣的話,汽車對GDP的貢獻達到8%以上,相當于日本的水平,那時我國經濟結構也基本成熟,汽車可能會替代房地產成為最大的產業(yè)。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專訪】姚洋:編制宏觀資產負債表是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的唯一辦法 | 深讀三中全會

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認為,一方面應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監(jiān)管與指導;另一方面要加快推進地方債務公開透明化進程。

2024年7月30日,北京,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接受界面新聞專訪。攝影:孫曉旭/界面新聞

記者 王珍 辛圓

 《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決定》(下稱《決定》)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優(yōu)化各類存量結構調整。北京大學博雅特聘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表示,宏觀資產負債表能夠為政府提供關于國家經濟狀況的全面、清晰的視圖,幫助其更好地把握經濟運行態(tài)勢,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政策,同時也是加強地方債務管理、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的唯一辦法。 

“過去嘗試過的多種控制地方債務的方法效果都有限,例如,官員離任審計等措施并未能有效遏制地方債務的增長?!币ρ笤诮邮芙缑嫘侣剬TL時說。

他表示,對于地方債務問題,一方面,應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監(jiān)管與指導,規(guī)范舉債程序與用途;另一方面,應加快推進地方債務公開透明化進程,通過編制并公布地方資產負債表等方式,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監(jiān)督地方債務管理工作,促進地方政府規(guī)范舉債行為。

姚洋認為,本次三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是重申了“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一非常重要的概念。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就是穩(wěn)定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要把過去四十多年做對的東西固定下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以及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奠定制度基礎。

“從更宏觀的角度說,上一輪全球化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但新時代以來已表明,中國不會向美國的制度趨同,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守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實就是這樣的目標,這是終極目標?!币ρ笳f。

在談到當前經濟形勢時,他表示,穩(wěn)住房地產和地方政府支出是提振消費的兩大關鍵。目前對房地產的政策支持力度尚顯不足,建議成立房屋儲備銀行,發(fā)行3萬億至5萬億元的長期債券,籌資所得以低息貸款的形式支持地方政府收儲房屋,用于建設保障房和廉租房。

姚洋還表示,當前地方政府普遍面臨財政緊張狀況,不僅影響了公共服務的提供,還加劇了企業(yè)間的三角債問題,進而影響到就業(yè)和居民消費。他建議發(fā)行4萬億元特別國債,用于償還地方拖欠企業(yè)的債務,從而激活消費市場,促進經濟循環(huán)。

以下是界面新聞整理的采訪實錄

界面新聞:《決定》提出,探索實行國家宏觀資產負債表管理,優(yōu)化各類存量結構調整?!皣液暧^資產負債表”是指什么?提出的背景是什么?編制難點在哪里?

姚洋:當前,我國宏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工作已有初步進展,特別是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張曉晶團隊已持續(xù)近十年致力于此項研究。然而,這項工作目前仍屬于民間性質,尚未獲得政府正式認可與采納。與此同時,國家統(tǒng)計局也在積極探索與實物統(tǒng)計相對應的金融統(tǒng)計體系,但鑒于經濟活動中的實物產出與貨幣流動的復雜對應關系,這一工作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

宏觀資產負債表的編制能夠為政府提供關于國家經濟狀況的全面、清晰的視圖,助力政府更好地把握經濟運行態(tài)勢,制定科學合理的經濟政策;同時,也是加強地方債務管理、控制地方債無序擴張的唯一辦法。通過公開透明的資產負債表,社會各界能夠共同參與監(jiān)督,促進地方政府規(guī)范舉債行為,維護國家經濟安全與穩(wěn)定。

對于地方債務問題,建議政府采取更加積極、主動的態(tài)度加以應對。一方面,應加強對地方政府舉債行為的監(jiān)管與指導,規(guī)范舉債程序與用途;另一方面,應加快推進地方債務公開透明化進程,通過編制并公布地方資產負債表等方式,讓社會各界共同參與監(jiān)督地方債務管理工作。過去嘗試過的多種控制地方債務的方法效果都有限,例如,官員離任審計等措施并未能有效遏制地方債務的增長。

界面新聞:《決定》在提到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時,第一個任務就是“堅持和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并提出三點要求,即保證各種所有制經濟依法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在“兩個毫不動搖”之外,還增加了后面三點要求,您對此有何理解?

姚洋:我認為這是三中全會最重要的成果之一,它重申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即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我的理解是高水平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就是穩(wěn)定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市場經濟體制,要把過去40多年做對的東西固定下來,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崛起以及未來幾十年乃至上百年奠定制度基礎。

從更宏觀角度說,上一輪全球化是以美國為主導的全球化,但新時代以來已表明,中國不會美國的制度趨同,中國要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堅守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其實就是這樣的目標,這是終極目標。三中全會目標不是破,而在于立,要先立住過去做對的東西。

所有要素平等進入市場,這點非常重要,可能很多人沒注意到,這次三中全會公報沒再提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配形式相結合,這點很重要。我覺得既然沒提,相當于承認了按要素分配,即按要素的邊際貢獻分配,這為我們打開了大門。我們理論上沒解決從馬克思主義的勞動價值論如何過渡到市場經濟條件下的按要素分配問題,但公報打開了一扇門,讓我們可以去探討。

我們作為社會主義國家,必須堅持勞動價值論,因為在資本主義條件下存在剝削,剝削的原因是資本代表一種生產關系,即資本對勞動的權力關系,資本稀缺而勞動力多,資本就可剝削勞動力,剝削實質是權力不對等。

社會主義要改變這種情況,基礎是勞動價值論,所有價值是勞動創(chuàng)造的,勞動應獲得和資本同等甚至更高的地位,勞動是所有價值的創(chuàng)造者。但從勞動價值論過渡到要素分配論有鴻溝要跨越,需要理論上去解決,這給馬克思主義研究者提出了巨大任務,他們不能再固守經典著作說資本就是剝削關系,下一步工作就是從勞動價值論過渡到按要素分配。

界面新聞:7月30日召開的政治局會議強調,要以提振消費為重點擴大國內需求,經濟政策的著力點要更多轉向惠民生、促消費,要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強中低收入群體的消費能力和意愿,把服務消費作為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支持文旅、養(yǎng)老、育幼、家政等消費。最近一段時間關于刺激消費的措施不少,但效果似乎不佳,在您看來,提振消費的堵點在哪里?

姚洋:我認為政治局會議的定調是完全正確的。今年第一季度我們的經濟實際增速是5.3%,但由于通縮1.1個百分點,名義增速實際上只有4.2%,到了第二季度,實際GDP增速下降到4.7%,名義增長速度是4%,名義增速更低了。很明顯,整個經濟進入了下行通道,而且我們沒有看到價格指數(shù)由負轉正的跡象。我們不能聽任這樣的趨勢繼續(xù)下去。

所以政治局會議為下半年的經濟政策定調為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我覺得這是正確的方向。

消費是個難題,因為消費是由老百姓自己決定的,無數(shù)人自己做主,要調控老百姓消費難度太大。怎么去鼓勵大家消費,我覺得一些小的舉措作用有限。比如以舊換新,只能在邊際上有一定改善,大家不會因為一點獎勵就趕緊去換輛車。車是耐用消費品,一輛車中國人至少要開5年,不會因為一個政策就把開了兩年的車換掉,中國人還沒到那一步。所以這樣小規(guī)模的邊際政策作用不大,我覺得還是得關注房地產和地方政府的支出。

房地產已連續(xù)三年下降,每年降幅20%-30%。房地產不僅涉及鋼筋水泥,還與消費高度相關。購買房子后需要裝修,無論幾線城市,裝修費用往少了說也得二三十萬,而且裝修時通常會更換家具電器等,需求很大。一些大賣場銷售額腰斬,有些甚至快經營不下去了,可見房地產帶動效應之大,若房地產下降態(tài)勢不止住,消費要提升難度很大。

目前我們對房地產的政策力度還不夠。央行此前設立了3000億元保障性住房再貸款,預計可帶動銀行貸款5000億元,但這個數(shù)字太小且不夠用。更關鍵的是讓地方政府、國有企業(yè)借錢收儲房子,這不可行。一方面要求地方政府不能亂借債,另一方面又讓其借商業(yè)性債務去買房子收儲后變?yōu)楸U戏俊?/p>

雖然收儲房子方向是對的,但方式需要重新考慮。比如我和任澤平一直呼吁成立房屋儲備銀行,即國家政策銀行,發(fā)行3萬億或5萬億元長期債券,只還利息不用還本金,把錢便宜貸給地方政府讓其收儲房子,用于提供保障房、廉租房等,這才是正確辦法。

地方政府支出也不容忽視,有人測算過,地方政府支出相當于GDP的35%,這是一個巨大的數(shù)字。白重恩計算過,疫情期間地方政府累計欠錢4.2萬億元。我們一直在呼吁給地方政府直接發(fā)4萬億元特別國債,讓他先把欠的錢先還掉,消費一下子就能起來了。因為這是一連串的事件,地方政府沒錢給企業(yè),導致企業(yè)間三角債,拖死一批企業(yè),然后大家開始裁員,那大家怎么可能有信心呢。我認為下半年中央政府若采取措施,不能忘記要對房地產和地方政府這兩個部門有堅決的大規(guī)模政策以穩(wěn)定住它們。

界面新聞:您剛才提到保障房,是否有其他國家的相關經驗可供借鑒?例如新加坡的組屋。

姚洋:我們北大的保障房,五六年前,在五環(huán)外的邊上,賣28000元一平米,像我們這樣的人能負擔得起,但年輕的老師們是買不起的,他們需要父母的資助。那時候那邊的房子一平米是50000塊錢,保障房價格已經超過了商品房的一半,還能叫保障房嗎?

其實,保障房這個事,其他國家試過,基本全都失敗了,最終都服務了中產階級?,F(xiàn)在回過頭搞保障房,用處不大。因為在北京這種需要保障房的地方,戶籍人口96%以上基本都有房。如果真要提供保障房,就得開放戶口,很多沒戶口且需要住房的人,保障房對他們用處不大,他們也買不起,得給他們提供廉租房,廉租房是可以起到一定的保障作用。

界面新聞:房地產市場是否已經觸及底部,以及您對未來幾年該行業(yè)發(fā)展的看法如何?我們是否能期待一個能夠接替房地產作為中國經濟主要增長引擎的新領域出現(xiàn)?如果是,那么這個新的增長點可能是什么?

姚洋:從目前情況來看,不能說房地產已經見底,但房地產的調整在我看來已經基本到位。預計今年房屋銷售面積可能為8億平米,而最高峰時達18億平米。很多地方房價已下跌40%甚至更多,這樣的調整基本到了可能超調的程度,需要政府趕緊出手穩(wěn)定。

房地產即便規(guī)??s小,仍是國民經濟的一大產業(yè),衣食住行永遠是大產業(yè),不能否定房地產的作用,不能認為房地產不用做了,比如老城改造就有很多事要做。有人計算過,我國城市中有4億人的房子需要更新,這是巨大的市場。所以房地產不會消失,仍是國家重要產業(yè)。

能替代房地產的產業(yè)可能只有汽車業(yè)。這個替代產業(yè)的產業(yè)鏈要足夠長,汽車產業(yè)鏈較長,但其實還是不如房地產的產業(yè)鏈長,房地產是最長的,涵蓋眾多方面,但房地產目前有所下滑,要看汽車能否頂上去。國內汽車(年)銷售量最高可能達到4000萬輛,加上出口近6000萬輛,這樣的話,汽車對GDP的貢獻達到8%以上,相當于日本的水平,那時我國經濟結構也基本成熟,汽車可能會替代房地產成為最大的產業(yè)。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