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瀝金
盲盒不新鮮,但是花錢看別人開盲盒就很新鮮了。
最近,抖音流行起一股“直播開盲盒”的風(fēng)潮,形式非常簡單,就是用戶掏錢,看主播幫自己開盲盒。
盡管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謝謝惠顧”,但如果真開出了什么隱藏款,主播、圍觀直播的用戶都會羨慕嫉妒恨,這種被注視的“歐皇”氣氛實在讓人欲罷不能。
開的東西有用嗎?基本沒有。
除了游戲卡牌、動漫吧唧這類二次元商品,對于粉絲群體多少還有點收藏價值以外,其他商品基本都是過氣的美甲片、粗制濫造的工藝品或小玩具、廉價的文具或生活用品。
——并沒有歧視的意思,但對于真的需要這些廉價商品的人群來說,相較于直接買,掏錢抽盲盒似乎成本過高。
這種玩法的核心機制是什么,為什么這么讓人上癮?
為啥買到的都是這種“沒用的東西”,用戶卻前赴后繼拼命砸錢?
這種“直播電商”的業(yè)態(tài),可以持續(xù)嗎?
上癮的奧秘,賭博式解壓
盡管都知道抽來的東西沒啥大用,獲得的只有短暫快感后還想再來一單的沖動,以及幾天后家里堆滿的沒什么實用價值的貨品。
為啥這樣還要抽?
因為比起所開盲盒的具體內(nèi)容,“抽盲盒” 本身的玩兒法才是本質(zhì)。
抽中許愿色加抽一包,出現(xiàn)相同顏色再加抽一包,買的越多加抽的概率便越大,直播間瘋狂刷屏的“歐氣滿滿”便成為了消費者們的狂歡。
一通操作猛如虎,掏錢的觀眾和免費圍觀的看客都從中獲得了極大的滿足。
甚至,主播為了增強游戲的爽感,還會有意識地降低難度,主動加送你幾包,讓你稱心如意地開出“隱藏款”,滿意離去。
主播不怕虧本嗎?
當(dāng)然不怕。
第一,盲盒成本極低,消費者購買的金額完全抵得過成本,甚至盈利空間頗大。這些小商品在直播間20元拆10包,但在拼多多卻能買到100個。
第二,這種增加“爽感”的直播技巧,可以有效賦予直播間內(nèi)容屬性。
在直播場景之外,消費者中獎的片段可以剪輯成短視頻進行二次傳播,這種看著別人逆風(fēng)翻盤走大運的橋段,能精準(zhǔn)戳到人們的爽點上,從而吸引大量新粉關(guān)注,進而讓更多的人進入直播間參與開盲盒,一舉多得。
抽盲盒的體驗才是讓用戶付費的關(guān)鍵,至于抽到的是什么,根本不重要。
審丑也是審美,辣眼睛也能吸睛
當(dāng)然,玩法只能解釋為什么有人會反復(fù)付費,卻沒法解釋第一次付費。
吸引消費者下單的,除了借助時下火熱的IP,也會依靠獵奇的視覺沖擊。
比如今年很火的一種美甲產(chǎn)品“穿戴甲”,這個品類今年跑出了極有號召力的品牌,大有潛力。
本來,方便好看才是穿戴甲的核心,但在盲盒直播間里,卻是一家賽一家的丑。
天雷滾滾的土氣設(shè)計讓觀眾欲罷不能,刺激消費的正是對下一個未知款式的期待,這種對審丑的獵奇心理成為了主要消費動機。
獵奇“審丑”產(chǎn)品 圖源:小紅書平臺
關(guān)鍵在于,一個好看的產(chǎn)品只能激起少部分同類審美人群的共鳴,但一個丑東西可以戳中主流大眾的笑點,更大的輻射人群下,生意機會自然也越大。
方才說了,除了審丑,借助IP的影響力也是一種途徑。
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看起來廉價的卡牌,其生意體量已經(jīng)遠超想象,甚至部分高卡位卡牌因其稀缺性,還衍生出了二手卡牌交易和卡牌評級機構(gòu),甚至曾出現(xiàn)評級后的卡牌賣到21萬元的案例。
24年6月,抖音平臺卡牌市場銷售額已突破一億元,銷量近500萬件,同比增長243.4%。無論是品牌數(shù)、商品數(shù)、還是直播數(shù)都在持續(xù)增長。
果然氪金游戲有多逼氪,線下開卡就有多燒錢。
為娛樂形式買單能走多遠
既然直播盲盒的本質(zhì)如此簡陋粗鄙,為啥還有一茬接一茬的韭菜涌入?
因為凡是這種游戲,都是同樣的行為,卻反饋不確定的刺激,而這就是成癮的機制。
生活的焦慮和不確定性,讓熱衷玄學(xué)的年輕人在快節(jié)奏的消費中表達著對好運的期許,抽中了意味著好運眷顧,抽不中就埋怨自己非酋附體,然后再來一包。
往積極點的方面看,這是花錢滿足情緒價值。
往消極的方面看,這種商業(yè)模式在危險的邊緣試探。
無論有多少這樣的直播間,踩在灰色的分界線上,這種業(yè)態(tài)都很難長久。
只能祝愿每個今晚抽卡的觀眾,在下單前默念兩遍,久賭必輸、怡情為主,千萬別上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