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縱向青年 肆夕
編輯|路子甲
當代年輕牛馬一邊痛罵老板,一邊在虛擬世界里偷偷成為“老板”。
對待游戲比完成KPI還認真,堅持不了每天準時上班打卡,但絕對忘不了游戲里的每日任務和簽到領獎勵;平時不會輕易發(fā)一條朋友圈,但為了贏取額外游戲道具可以連發(fā)3條求助力。
白天是牛馬,晚上在游戲里享受當老板的感覺。玩經營類游戲上癮的年輕人,都在游戲里便捷體驗了一次擁有平行人生的感覺。
初期年輕人只是在手機上當大廚、當空姐、當保姆和當造型師,很快就進階成在電腦上當分毫必較的房地產商、掌控整個城市的市長、和登基早朝后宮一條龍的皇上。
玩得時間越長,游戲在玩家身上留下的思想鋼印就會愈發(fā)明顯。
模擬人生&重啟人生
余雨覺得自己在過一種雙重人生的感覺,白天是渾水摸魚的打工族,晚上是《都市天際線》里受人民愛戴的好市長。
在這款Steam游戲里,玩家可以從0搭建起一個屬于自己的城市。
從平原到河灣,從海濱、森林到沙灘,可以選擇在任何一種氣候下定居??梢栽诔鞘欣锝⒆约旱纳鐓^(qū),基礎設施和經濟系統(tǒng),只要現實中有東西都可以在游戲里實現。
余雨下班的時候特意拍下上海的地鐵路線平面圖,在《都市》里肝了300個小時,她準備為自己城鎮(zhèn)的居民修設幾條地鐵線路。
上班畫C4D苦不堪言,下班搞城市基建甘之如飴
遵循“如果你不喜歡一個世界,那就建造一個新的”的原則,余雨和絕大多數玩家一樣,起初都想打造一個宜居城市。
要讓全市居民都接受良好教育,健康有保障,基礎建設和娛樂建設也要同樣發(fā)達,更要保證所有市民都開心,最好幸福指數居高不下。
余雨做了無數次城市規(guī)劃,試圖完成衣食住行全面保障,最終有一天在下班打開游戲后突然崩潰——自己能做的都做了,市民的“住宅幸福度”后面還是一個紅色的哭臉。
她暗罵了一句“這幫刁民”,然后選擇了提高了這片區(qū)域的稅收。
在網上查了一圈攻略,發(fā)現想要讓市長不破產,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不要對市民心慈手軟。
提高稅收只是第一步,覺得稅率過高的居民自然而然就會搬走,留下比較合適的韭菜;之后再把這片區(qū)域稍稍一番新,馬上就會變成“低密度美學住宅小區(qū)”;緊接著就是把通往停車場的路修成“8”字跑道型,每一個拐彎處都增設一個收費站。
廁所可以建在游樂園外,游客想上趟廁所再進來就要重新買次門票。建好的醫(yī)院沒人去,那就在居民區(qū)附近加上垃圾填埋場——沒有病人就手動創(chuàng)造病人。
“我那么在乎市民幸福感,誰能在乎一下我的幸福感嗎?”
很快余雨就發(fā)現,變成“活閻王”后,她的城市終于開始有盈利的跡象。
把自己置于那個位置,就會自然而然想要作出對自己利益最大化的決定。
實際上角色扮演型游戲都是這樣大同小異,余雨就表示:如果玩過一段時間的“皇上模擬器”類游戲,就會明白人類的本質都是利己。
連上幾天朝,終于明白為什么領導難當
孤家寡人的位置不歡迎任何慈善家和戀愛腦。
如果選擇“英才為上不拘一格”就要做好哪天心腹大臣變心腹大患的可能,賞罰分明有可能降低忠誠度,上早朝先權衡利弊和生死,比上班開早會還累上一倍。
選妻子就是選對方背后的母家,誰當皇后都一樣,小說里的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毫無依據,那些動不動就為了女主顛覆天下的皇帝也不存在。反正后宮三千佳麗的紙片人都同樣漂亮,最后玩家連皇子有幾個都記不清,只怕和親的時候公主會不會不夠用。
有時玩家也會隱隱察覺到這個游戲的劣根性,但為了逆耳忠言的老臣少跳出來兩次,為了蠻邦夷族少造反多納貢,哪怕是皇帝也總會選擇那個最“方便”的選項。
當掌控了游戲里的所有人命運后,心理變化也從“讓所有人都安居樂業(yè)”變成“我想怎么樣就怎么樣”。
透過虛擬世界,折射出真實的人性?
因為“性格決定命運”,所以玩家為《模擬人生》新角色設置性格的時候絲毫沒有手軟。
余雨起初想在模擬人生里捏造幾家幸福家庭,轉念想了想又放棄?!拔沂窃煳镏?,是女媧,不是他們爹媽?!?/p>
按玩家定律來說,模擬人生里的第一個小人,和自己同一個性格或是完全相反性格的概率很大。但隨著角色越來越多,就需要一部分不同性格的人物作為平衡。
性格,模擬角色的真正分水嶺
一個城鎮(zhèn)不能全是樂觀者,否則全城就全將是亢奮傻蛋,總要有悲觀、笨拙、幼稚的人作為平衡。
有了一個“不擅調情”性格的居民,為了不讓他孤獨終老,玩家作為賽博女媧就要相應為他量身訂造捏制一個“浪漫派”。
站在更高的視角,的確可以看出世界上每種性格存在的意義。
但不管什么性格,哪怕是虛擬人生中的人物,也要打工掙錢,模擬人生世界里也有自己的牛馬。
很多新手攻略里,就包括“把幾個人鎖進俱樂部畫畫寫作,維持基本吃喝拉撒,再把他們的作品轉手賣錢”這種聽起來有些熟悉的狠招。
游戲里的角色住上別墅雇了管家,也會在管家房間大小上斤斤計較,只為少占幾塊地磚。如同現實中克扣阿姨的東家,到了游戲里也沒有絲毫憐憫心。
余雨看著在游戲攻略中別的玩家發(fā)出的照片發(fā)現——里面管家的房間,和她花2800租下的loft青年公寓上床下桌沒有區(qū)別。
“我的房間不如有錢人廁所大”最直觀體現
網上各平臺其實都有關于《模擬人生》游戲細思極恐的觀察。
有人懷疑操縱的小人是有生命體,哪怕游戲里的小人只是運行的代碼,但我們能看到模擬人生里每個小人的情感變化。
與其說是同情小人,不如說是透過小人在同情自己。畢竟牛馬和嗎嘍都和游戲里被控制的一方差不多。
掌握不了自己的人生,就去游戲里掌握他人的。
余雨在游戲中掌握到權力的滋味后,開始毫不留情操縱她的“市民”。偶爾給點甜頭提升下幸福值,作為一個成熟的市長、只有會自貢獻數據的市民,才是真正的五星好市民。
痛恨資本家,理解資本家,成為資本家,有時只需要玩幾十個小時的游戲。
在這場游戲中,誰才是被模擬的角色?
虛擬網絡游戲,實際并不是第一個資本家養(yǎng)成器。
從小時候第一次玩“大富翁”,就已經開始學會壟斷贏家地位的第一課。玩家在入身這個游戲后,人人都只想著贏。
到成年后很久才懂,成為大富翁的前提是本金和運氣缺一不可。
小時候玩大富翁害怕自己破產,后來玩4399小游戲擔心皇位不穩(wěn),長大發(fā)現連《模擬人生》里都有天價贍養(yǎng)費要付?!抖际刑祀H線》的Steam游戲要先花錢先買下才有得玩,玩家花錢買官當市長,日子過得也是戰(zhàn)戰(zhàn)兢兢。
當游戲里的破產越來越真實,每次登入游戲都有一種“如果再不做點什么,過去花費無數小時經營的一切將付之一炬”的恐懼。
這時,玩家就會選擇把現實賺到的錢充進虛擬世界,還是在給現實的資本家上貢。
也有人在經過一系列“資本家模擬器”的洗禮后,會定期來一場自我譴責,甚至開始把游戲里的小人當作一個獨立個體來看待,但也僅此為止,不會賦予漲工資或讓小人休息幾天的實質行動。
當游戲中的模擬小人偶爾發(fā)出一些眼熟的抱怨。玩家也常常會在這個時候恍惚:這些經營和角色扮演類的熟悉玩法,到底模擬的誰的人生?
老實當一個宇宙循環(huán)中的人肉電池或許是最好的結局,誰能看看我的頭上有沒有人生晶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