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7折出售匯友相互股權,長安保險“瘦身”償債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7折出售匯友相互股權,長安保險“瘦身”償債

“姻緣”將盡!

文 | 獨角金融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保險”)“瘦身健體”。

2024年9月23日,長安保險所持匯友財產相互保險社(下稱“匯友相互”)16.67%股權將在阿里資產拍賣網(wǎng)開始拍賣,起拍價7413.7萬元,為評估價七折。一位接近長安保險人士透露,該筆股權拍賣是由于長安保險信保業(yè)務的歷史遺留問題。

據(jù)“財新”了解,在監(jiān)管協(xié)調下,安徽國元金融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國元金控”)確定作為牽頭方,主導長安保險的風險處置工作。

2018年,因踩雷P2P履約保證保險業(yè)務,造成虧損18.33億元后,長安保險業(yè)績就“開倒車”。近期,除售賣資產之外,已確認有國資牽頭幫助長安保險消化風險,這家險企能否扭轉虧損的局面?

1、7折拍賣資產

據(jù)法院此前立案執(zhí)行信息顯示,長安保險此番拍賣所持匯友相互股權所得,將用以清償長安保險的債務。

具體來看,2023年5月,杭州金投行網(wǎng)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投行小貸”)與長安保險的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依據(jù)判決書,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長安保險采取了資產凍結措施,包括2000萬元存款、四處不動產以及價值3.7億元的資產管理計劃款項。

今年6月3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執(zhí)行,執(zhí)行標的為4.185億元及債務利息,執(zhí)行費為48.4萬元。由此,法院裁定,查封、凍結、扣押、扣留、劃撥、提取長安保險4.19億元及債務利息或相應價值的其他財產。現(xiàn)金不能履行的部分,則通過拍賣、變賣長安保險名下相應價值的財產以清償債務。

長安保險所持匯友相互股權即為被凍結的財產之一,該筆股權凍結期為3年,自2023年5月24日起至2026年5月23日止。

從拍賣信息來看,以2024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匯友相互16.67%股權評估價為1.06億元。此次拍賣的起拍價7413.7萬元,相當于是評估價的7折。

作為我國首批試點的3家相互保險社之一,匯友相互成立于2017年6月,專注于建筑業(yè)保險細分市場,由濰坊峽山中駿創(chuàng)新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和長安保險分別持股83.33%、16.67%。

匯友相互前任總經理劉昆曾向《國際金融報》表示,匯友相互主營住建及工程領域各類保證保險,屬于建設工程履約保證的形式之一,保障建筑業(yè)企業(yè)根據(jù)施工合同約定按期按要求完成工程建設等,涵蓋工程招投標、工程建設和使用等環(huán)節(jié)。

成立之初,匯友相互定下了一個小目標:“用三到五年時間,成為國內住建及工程領域,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保險企業(yè)。”

但由于業(yè)務領域偏冷門,匯友相互的保費規(guī)模并不大,根據(jù)年報,2017年至2023年,匯友相互保險業(yè)務收入分別為0.05億元、0.35億元、0.95億元、1.57億元、2.01億元、1.4億元、1.29億元。

截至2024年上半年,匯友相互資產總額10.73億元,同比上升8.23%;實現(xiàn)保費收入0.77億元,同比上升20.14%;同期凈利潤0.08億元,同比下滑47.6%。

保證保險仍為匯友相互的第一大險種,2024年上半年該險種簽單保費收入6454.36萬元,已占公司總簽單保費收入的84%。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yè)導師支培元表示,“保證保險,特別是與信貸等金融產品緊密關聯(lián)的業(yè)務,承載著顯著的賠付風險,一旦合作方違約,將對保險公司財務造成重大沖擊?!?/p>

支培元表示,“股權出售有望為長安保險帶來顯著的財務流入,有助于緩解由信保業(yè)務引發(fā)的財務壓力,進而提升整體財務穩(wěn)健性;通過股權剝離,長安保險也可能進一步審視并調整其業(yè)務組合,集中資源于核心業(yè)務領域,以增強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p>

2、7年虧35億,調整業(yè)務結構實現(xiàn)扭虧?

長安保險成立于2007年9月,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牽頭、十部委共同支持組建,注冊資本32.5億元,經營業(yè)務范圍涵蓋責任險、車險、財產損失險、信用與保證保險、短期健康險和意外險及上述業(yè)務的再保險等業(yè)務。

2015年,長安保險開始涉足P2P信用保證業(yè)務,一旦借款人違約,保險公司首先代替借款人償還債務,賠款墊付后形成代位追償資產,在沒有違約事件發(fā)生的前提下,該類產品收益可觀。

2018年,眾多P2P公司陸續(xù)爆雷,長安保險也未能幸免。2018年年報中,長安保險曾稱,公司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較上年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為承保虧損,尤其是信保業(yè)務虧損嚴重。這也是導致2018年償付能力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涉及這類業(yè)務的保險公司也并非長安保險一家。據(jù)《證券時報》報道,在2017年、2018年涉足P2P業(yè)務的保險公司至少有十余家。2018年有超過6家財險公司信保業(yè)務出現(xiàn)虧損,其中有險企最高虧損超過3億元。

長安保險信保業(yè)務對凈利潤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xù)。

除前述金投行小貸與長安保險的糾紛外,根據(jù)長安保險年報,2022年,長安保險因訴訟糾紛向蘇州安融車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安融”)合計支付1.46億元;2023年,長安保險又向蘇州安融合計支付5855.51萬元。

2023年4月,安徽興泰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將長安保險訴至法庭,涉案金額6830.42萬元;2023年6月,長安保險被金華銀行起訴,原因也是貸款履約保證保險糾紛,訴訟標的總額5120.47萬元。

此外,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長安保險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2017年至2022年,長安保險分別虧損1.95億元、18.33億元、0.58億元、1.31億元、1.13億元、4.68億元。另據(jù)長安保險第一大股東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厚資產”)公告披露,2023年長安保險凈虧損7.66億元,凈資產為-8.63億元。

換言之,長安保險7年時間累計虧損35.64億元。

在此之際,此前在匯友相互擔任總經理的劉昆表示,2023年7月已回到長安保險出任臨時負責人。據(jù)《北京商報》旗下“保險秘聞”報道,劉昆有豐富的保險業(yè)務拓展及企業(yè)管理經驗。長安保險做出相關調整,是由于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綜合考慮年齡等原因。

從業(yè)務上看,作為長安保險的前三大險種,車險、責任險和意外傷害保險長期未能擺脫承保虧損的困境。2020年至2022年,其車險業(yè)務分別虧損1.14億元、1.45億元、2.11億元;責任險分別虧損4653萬元、5891萬元、1.02億元;意外傷害保險分別虧損4045萬元、290萬元、839萬元。

不過,一位接近長安保險人士透露,目前長安保險的主要業(yè)務仍為車險,業(yè)務品質在嚴格把控中。當前,長安保險進行了業(yè)務結構優(yōu)化調整,經營狀況正在逐步好轉,已經連續(xù)幾個月實現(xiàn)盈利。

3、國資牽頭消化風險

作為保險公司的重要指標之一,長安保險的償付能力狀況也常年“亮紅燈”。

自2018年3季度,長安保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41.5%,償付能力不達標,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長安保險就走上了增資補血之路。

2019年6月,國厚資產以每股1元的價格認購10.3億股長安保險股份,增資后股權占比31.68%,成為第一大股東;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認購6億股長安保險股份,增資后股權占比18.45%,成為第二大股東。

國厚資產的董事長李厚文,目前擔任長安保險的副董事長,并暫時代理董事長職務。國厚資產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冊資本27.92億元,是安徽首家地方AMC。官網(wǎng)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1500億元,涉及工農中建等數(shù)十家銀行和近千家企業(yè);參與管理各類基金100余只,規(guī)模達1000億元。

不過,國厚資產2023年虧損了6.67億元,虧損金額達到上年末凈資產的13.46%。對于虧損原因,國厚資產解釋稱,由于聯(lián)營企業(yè)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凈利潤虧損7.65億元,致使國厚資產計提其他資產減值損失4億元。

此外,今年以來,國厚資產還接連出現(xiàn)債務違約、重大訴訟及資產凍結、被證監(jiān)會處罰、被降級等一系列負面事件。

目前,長安保險最新償付能力報告停留在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實現(xiàn)保費收入25.21億元,綜合成本率118.48%,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58%,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32.48%。

而2023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長安保險共有16家股東,主要是民營企業(yè)。其中,6家股東的股權已被質押或凍結。此外,公司與泰山金建公司、中方榮信公司的股權糾紛至今仍懸而未決。

2022年,長安保險就在其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正在積極推進增資擴股。如今,前述接近長安保險人士透露,長安保險增資擴股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外,據(jù)“金融我聞”報道,在監(jiān)管協(xié)調下,國元金控已確定作為牽頭方,主導長安保險的風險處置工作。

國元金控集團是以金融業(yè)為主體的安徽省屬國有獨資大型投資控股類企業(yè),官網(wǎng)披露,截至2022年底,國元金控合并總資產1657.29億元,其中金融資產占比95.62%;凈資產518.58億元,較成立之初分別增長15.57倍和16.28倍。

據(jù)介紹,國元金控金融版圖龐大,旗下?lián)碛凶C券、信托、保險、期貨、股權托管交易、公募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保險經紀、保理、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典當、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等金融資產。

中國民協(xié)新質生產力工委常務副會長及秘書長吳高斌表示,“在政府支持和監(jiān)管協(xié)調下,長安保險有望度過難關。但關鍵在于公司能否抓住機遇,切實調整業(yè)務結構,實現(xiàn)盈利?!?/p>

你認為,長安保險即將拍賣的股權能否成功找到買家,除此以外,險企的償債方式還有哪些?評論區(qū)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7折出售匯友相互股權,長安保險“瘦身”償債

“姻緣”將盡!

文 | 獨角金融 謝美浴

編輯 | 付影

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長安保險”)“瘦身健體”。

2024年9月23日,長安保險所持匯友財產相互保險社(下稱“匯友相互”)16.67%股權將在阿里資產拍賣網(wǎng)開始拍賣,起拍價7413.7萬元,為評估價七折。一位接近長安保險人士透露,該筆股權拍賣是由于長安保險信保業(yè)務的歷史遺留問題。

據(jù)“財新”了解,在監(jiān)管協(xié)調下,安徽國元金融控股集團(以下簡稱“國元金控”)確定作為牽頭方,主導長安保險的風險處置工作。

2018年,因踩雷P2P履約保證保險業(yè)務,造成虧損18.33億元后,長安保險業(yè)績就“開倒車”。近期,除售賣資產之外,已確認有國資牽頭幫助長安保險消化風險,這家險企能否扭轉虧損的局面?

1、7折拍賣資產

據(jù)法院此前立案執(zhí)行信息顯示,長安保險此番拍賣所持匯友相互股權所得,將用以清償長安保險的債務。

具體來看,2023年5月,杭州金投行網(wǎng)絡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投行小貸”)與長安保險的保證保險合同糾紛案在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庭。

依據(jù)判決書,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對長安保險采取了資產凍結措施,包括2000萬元存款、四處不動產以及價值3.7億元的資產管理計劃款項。

今年6月3日,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立案執(zhí)行,執(zhí)行標的為4.185億元及債務利息,執(zhí)行費為48.4萬元。由此,法院裁定,查封、凍結、扣押、扣留、劃撥、提取長安保險4.19億元及債務利息或相應價值的其他財產?,F(xiàn)金不能履行的部分,則通過拍賣、變賣長安保險名下相應價值的財產以清償債務。

長安保險所持匯友相互股權即為被凍結的財產之一,該筆股權凍結期為3年,自2023年5月24日起至2026年5月23日止。

從拍賣信息來看,以2024年6月30日為評估基準日,匯友相互16.67%股權評估價為1.06億元。此次拍賣的起拍價7413.7萬元,相當于是評估價的7折。

作為我國首批試點的3家相互保險社之一,匯友相互成立于2017年6月,專注于建筑業(yè)保險細分市場,由濰坊峽山中駿創(chuàng)新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和長安保險分別持股83.33%、16.67%。

匯友相互前任總經理劉昆曾向《國際金融報》表示,匯友相互主營住建及工程領域各類保證保險,屬于建設工程履約保證的形式之一,保障建筑業(yè)企業(yè)根據(jù)施工合同約定按期按要求完成工程建設等,涵蓋工程招投標、工程建設和使用等環(huán)節(jié)。

成立之初,匯友相互定下了一個小目標:“用三到五年時間,成為國內住建及工程領域,最具競爭力和影響力的保險企業(yè)。”

但由于業(yè)務領域偏冷門,匯友相互的保費規(guī)模并不大,根據(jù)年報,2017年至2023年,匯友相互保險業(yè)務收入分別為0.05億元、0.35億元、0.95億元、1.57億元、2.01億元、1.4億元、1.29億元。

截至2024年上半年,匯友相互資產總額10.73億元,同比上升8.23%;實現(xiàn)保費收入0.77億元,同比上升20.14%;同期凈利潤0.08億元,同比下滑47.6%。

保證保險仍為匯友相互的第一大險種,2024年上半年該險種簽單保費收入6454.36萬元,已占公司總簽單保費收入的84%。

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管理學院碩士生企業(yè)導師支培元表示,“保證保險,特別是與信貸等金融產品緊密關聯(lián)的業(yè)務,承載著顯著的賠付風險,一旦合作方違約,將對保險公司財務造成重大沖擊。”

支培元表示,“股權出售有望為長安保險帶來顯著的財務流入,有助于緩解由信保業(yè)務引發(fā)的財務壓力,進而提升整體財務穩(wěn)健性;通過股權剝離,長安保險也可能進一步審視并調整其業(yè)務組合,集中資源于核心業(yè)務領域,以增強運營效率和市場競爭力?!?/p>

2、7年虧35億,調整業(yè)務結構實現(xiàn)扭虧?

長安保險成立于2007年9月,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牽頭、十部委共同支持組建,注冊資本32.5億元,經營業(yè)務范圍涵蓋責任險、車險、財產損失險、信用與保證保險、短期健康險和意外險及上述業(yè)務的再保險等業(yè)務。

2015年,長安保險開始涉足P2P信用保證業(yè)務,一旦借款人違約,保險公司首先代替借款人償還債務,賠款墊付后形成代位追償資產,在沒有違約事件發(fā)生的前提下,該類產品收益可觀。

2018年,眾多P2P公司陸續(xù)爆雷,長安保險也未能幸免。2018年年報中,長安保險曾稱,公司核心、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較上年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即為承保虧損,尤其是信保業(yè)務虧損嚴重。這也是導致2018年償付能力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

而涉及這類業(yè)務的保險公司也并非長安保險一家。據(jù)《證券時報》報道,在2017年、2018年涉足P2P業(yè)務的保險公司至少有十余家。2018年有超過6家財險公司信保業(yè)務出現(xiàn)虧損,其中有險企最高虧損超過3億元。

長安保險信保業(yè)務對凈利潤的負面影響仍在持續(xù)。

除前述金投行小貸與長安保險的糾紛外,根據(jù)長安保險年報,2022年,長安保險因訴訟糾紛向蘇州安融車業(y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安融”)合計支付1.46億元;2023年,長安保險又向蘇州安融合計支付5855.51萬元。

2023年4月,安徽興泰融資租賃有限責任公司將長安保險訴至法庭,涉案金額6830.42萬元;2023年6月,長安保險被金華銀行起訴,原因也是貸款履約保證保險糾紛,訴訟標的總額5120.47萬元。

此外,年報數(shù)據(jù)顯示,近年來長安保險一直處于虧損狀態(tài)。2017年至2022年,長安保險分別虧損1.95億元、18.33億元、0.58億元、1.31億元、1.13億元、4.68億元。另據(jù)長安保險第一大股東國厚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厚資產”)公告披露,2023年長安保險凈虧損7.66億元,凈資產為-8.63億元。

換言之,長安保險7年時間累計虧損35.64億元。

在此之際,此前在匯友相互擔任總經理的劉昆表示,2023年7月已回到長安保險出任臨時負責人。據(jù)《北京商報》旗下“保險秘聞”報道,劉昆有豐富的保險業(yè)務拓展及企業(yè)管理經驗。長安保險做出相關調整,是由于提升經營管理效率,綜合考慮年齡等原因。

從業(yè)務上看,作為長安保險的前三大險種,車險、責任險和意外傷害保險長期未能擺脫承保虧損的困境。2020年至2022年,其車險業(yè)務分別虧損1.14億元、1.45億元、2.11億元;責任險分別虧損4653萬元、5891萬元、1.02億元;意外傷害保險分別虧損4045萬元、290萬元、839萬元。

不過,一位接近長安保險人士透露,目前長安保險的主要業(yè)務仍為車險,業(yè)務品質在嚴格把控中。當前,長安保險進行了業(yè)務結構優(yōu)化調整,經營狀況正在逐步好轉,已經連續(xù)幾個月實現(xiàn)盈利。

3、國資牽頭消化風險

作為保險公司的重要指標之一,長安保險的償付能力狀況也常年“亮紅燈”。

自2018年3季度,長安保險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和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41.5%,償付能力不達標,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長安保險就走上了增資補血之路。

2019年6月,國厚資產以每股1元的價格認購10.3億股長安保險股份,增資后股權占比31.68%,成為第一大股東;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認購6億股長安保險股份,增資后股權占比18.45%,成為第二大股東。

國厚資產的董事長李厚文,目前擔任長安保險的副董事長,并暫時代理董事長職務。國厚資產成立于2014年4月,注冊資本27.92億元,是安徽首家地方AMC。官網(wǎng)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末,累計收購不良資產超1500億元,涉及工農中建等數(shù)十家銀行和近千家企業(yè);參與管理各類基金100余只,規(guī)模達1000億元。

不過,國厚資產2023年虧損了6.67億元,虧損金額達到上年末凈資產的13.46%。對于虧損原因,國厚資產解釋稱,由于聯(lián)營企業(yè)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23年度凈利潤虧損7.65億元,致使國厚資產計提其他資產減值損失4億元。

此外,今年以來,國厚資產還接連出現(xiàn)債務違約、重大訴訟及資產凍結、被證監(jiān)會處罰、被降級等一系列負面事件。

目前,長安保險最新償付能力報告停留在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實現(xiàn)保費收入25.21億元,綜合成本率118.48%,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58%,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132.48%。

而2023年三季度償付能力報告顯示,長安保險共有16家股東,主要是民營企業(yè)。其中,6家股東的股權已被質押或凍結。此外,公司與泰山金建公司、中方榮信公司的股權糾紛至今仍懸而未決。

2022年,長安保險就在其償付能力報告中表示正在積極推進增資擴股。如今,前述接近長安保險人士透露,長安保險增資擴股已取得實質性進展。

此外,據(jù)“金融我聞”報道,在監(jiān)管協(xié)調下,國元金控已確定作為牽頭方,主導長安保險的風險處置工作。

國元金控集團是以金融業(yè)為主體的安徽省屬國有獨資大型投資控股類企業(yè),官網(wǎng)披露,截至2022年底,國元金控合并總資產1657.29億元,其中金融資產占比95.62%;凈資產518.58億元,較成立之初分別增長15.57倍和16.28倍。

據(jù)介紹,國元金控金融版圖龐大,旗下?lián)碛凶C券、信托、保險、期貨、股權托管交易、公募基金、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保險經紀、保理、小額貸款、融資租賃、典當、互聯(lián)網(wǎng)金融等金融資產。

中國民協(xié)新質生產力工委常務副會長及秘書長吳高斌表示,“在政府支持和監(jiān)管協(xié)調下,長安保險有望度過難關。但關鍵在于公司能否抓住機遇,切實調整業(yè)務結構,實現(xiàn)盈利?!?/p>

你認為,長安保險即將拍賣的股權能否成功找到買家,除此以外,險企的償債方式還有哪些?評論區(qū)聊聊吧。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