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黃華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8月31日,海利生物公告了兩則資產處置計劃。一是,公司擬以支付現金方式,向美倫管理購買其持有的瑞盛生物55%股權,作價9.35億元;二是,公司擬向藥明生物出售其持有的藥明海德30%股權,作價1.085億美元。
同日,海利生物還公告擬向控股股東上海豪園借款2.5億元。9月2日開盤,海利生物開盤漲超8%。
海利生物成立于1981年,前身為上海松江生物藥品廠,2015年5月于A股主板上市,董事長為張海明。公司最出名的業(yè)務為獸用生物制品,旗下擁有家禽、家畜兩大類產品線,共計23個產品。例如,政府采購專用豬瘟活疫苗(細胞源),商品名為“瘟畢凈”;豬細小病毒病油乳劑滅活疫苗,商品名為“細小凈”。
在前述兩起交易中,瑞盛生物的全稱為“陜西瑞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主營口腔組織修復與再生材料。海利生物表示,公司看好口腔醫(yī)療領域的增長空間,尤其是隨著種植牙市場下沉,市場需求將持續(xù)釋放和增長,預計口腔生物修復材料會隨之增長。
依據業(yè)績承諾,瑞盛生物2024年、2025年、2026年的扣非凈利潤應分別不低于人民幣1.25億元、1.37億元、1.51億元,累計實現的經審計凈利潤不低于4.14億元。
另外,據海利生物披露的《重大資產購買及重大資產出售報告書(草案)》,在2023年9月之前,瑞盛生物曾有IPO計劃,但因國內資本市場環(huán)境變化,美倫管理回購了瑞盛生物15%的股權,美倫管理也由此持有瑞盛生物100%股權。
在2021年-2023年,瑞盛生物實現的收入為6611.3萬、1.17億元、2.25億元,復合增長率84.59%。同時,2022年和2023年,瑞盛生物的期間費用合計為4700.29萬元、7491.12萬元,期間費用增速不及收入增速。
另外,2022年、2023年、2024年前4個月,瑞盛生物的凈利潤分別為5064.97萬元、1.12億元、3429.36萬元。照此數據觀測,若是瑞盛生物經營持續(xù)向好,確實可以為海利生物貢獻不俗的利潤。
和希望收購的瑞盛生物相比,海利生物想要脫手的藥明海德在資本市場的知名度更高。不過,海利生物對藥明海德的業(yè)務表現似乎并不滿意。
對于出售原因,海利生物在當前公告中表示,公司將預計短時間難以達到上市公司盈利預期且難以控制經營決策的相關資產進行剝離,獲取投資回報,聚焦可控資源,為上市公司創(chuàng)造更多流動性,并加強上市公司的抗風險能力。
在2018年7月,海利生物與藥明生物合作,成立了藥明海德,希望能提供疫苗合同定制研發(fā)生產(CDMO)服務。2020年2月,藥明海德宣布與某全球疫苗巨頭達成戰(zhàn)略合作伙伴關系,簽署了長達20年的疫苗生產供應合同,還將在愛爾蘭建廠,合同總金額約30億美元。2022年11月,海利生物、藥明海德還與和鉑醫(yī)藥達成協議,決心承接和鉑醫(yī)藥位于蘇州的產業(yè)化基地。
依據海利生物歷年年報,藥明海德(開曼藥明海德)2021-2023年的營收分別為12.71億元、10.53億元、9.83億元;凈利潤分別為3610.43 萬元、3210.55 萬元、3829.68萬元。今年1-4月,藥明海德的凈利潤為-2094.33萬元。
在海利生物忙著處置資產的背后,是公司不盡如人意的業(yè)績表現。當前,企業(yè)業(yè)績正在疾速下滑。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收1.08億元,同比下滑9%;實現歸母凈利潤1512.5萬元,同比下滑81.5%;扣非凈利潤出現虧損,數額是1302.97萬元。
對于業(yè)績變動,海利生物表示,主要系相關資產剝離、對外投資的藥明海德業(yè)績下滑以及計提員工股權激勵費用所致,若扣除股權激勵的影響,則歸母凈利潤為3537.84萬元,扣非凈利潤為722.38萬元。
另外,自上市以來,海利生物已經多次出現過虧損。在2019年和2020年,該公司的扣非凈利潤都呈現虧損狀態(tài)。當時,公司解釋稱系行業(yè)周期波動、新冠疫情等因素影響。
在過去三年,海利生物的盈利水平也已出現下滑。2021年-2023年,該公司實現營收3.47億元、3億元、2.41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5385.7萬元、1.22億元、6287萬元,實現扣非凈利潤2271.9萬元、2481.4萬元、1182.2萬元。
從業(yè)務板塊來看,海利生物除了經營動保業(yè)務,還在開展體外診斷(IVD)業(yè)務。2018年6月,海利生物完成對人用體外診斷試劑企業(yè)上海捷門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簡稱“捷門生物”)的全資收購,企業(yè)業(yè)務也更加多元化。在新冠疫情期間,捷門生物還引發(fā)過輿論關注。
然而,目前無論是動保業(yè)務還是IVD業(yè)務,其發(fā)展都在面臨挑戰(zhàn),這在造成海利生物業(yè)績下滑的同時也逼迫該公司進一步優(yōu)化資產并加碼新業(yè)務。
海利生物稱,今年上半年,動保業(yè)務競爭更加激烈,上游養(yǎng)殖業(yè)的虧損仍在持續(xù),“先打后補”覆蓋面更廣,政府采購將逐步減少。不過,口蹄疫疫苗公司楊凌金海在引進新的管理層之后,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yè)收入5620.3 萬元,比同期增長15.4%,虧損較去年同期在進一步減少,但凈利潤虧損額依舊達1984.52萬元。
而在IVD業(yè)務板塊,海利生物認為,全國IVD集采和終端檢驗項目套餐解綁給公司產品銷售帶來了壓力。IVD公司捷門生物期內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5139.6萬元、1920.66萬元。
此外,今年初,由于公司信披問題,海利生物、時任董事長張海明、時任董事長張悅、時任總經理陳曉、時任財務負責人林群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措施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