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瀝金
前兩年在全世界掀起B(yǎng)M風的女裝品牌Brandy Melville一定不知道,自己有這么多兄弟姐妹。
BF、BL、OM、WM... 如今在社交平臺一看到這些與BM極其相似的店名縮寫,馬上條件反射,這一定又是一家新的女裝集合店。
這兩年,這些女裝集合店如雨后春筍般在一二線城市冒出,走的路子可謂是復制粘貼。
首先,要有一串看起來就很chill、長長的英文店名,看起:比如W.Management、Basement FG、Mustoff Warehouse等等,用諸如此類令人費解的英文單詞和組合得當?shù)拇笮懽帜肝溲b起整個店的門面。
其次,占地要大,畢竟是“倉儲式”女裝店;裝修要潮,最好是怎么拍都上鏡的奶油風、ins風,畢竟這其實是它們賴以生存的資本:在社交平臺上搜索這些店,數(shù)據(jù)最好的都是美女們精挑細選的打卡照,而不是衣服分享。
最后,店里拋頭露面的每一位店員都必須得是高顏值,得在社交平臺發(fā)同一個拍攝角度的打工日記;再時不時請一些糊豆和顏值博主來當一日店長,吸引粉絲們來為愛買單。
這些毫無差別的女裝店,為啥能夠一家接一家的開?
是BM風還沒過時,還是顏值即正義?
何解成本,唯有暴利
產(chǎn)品高售價、低成本,這對集合店來說不是秘密。
試想一下,一二線城市、超大平方的店鋪、時薪高達70的店員、時不時請的顏值小網(wǎng)紅,哪點不是花錢如流水?但卻能夠一家接一家的開,其中的暴利不言而喻。
在小紅書上搜衣服,吐槽質(zhì)量差的帖子占據(jù)大量篇幅,線頭多、起球、面料粗糙,完全沒有做到符合吊牌價格的品質(zhì)。
如果要談設計,那更是荒謬了,集合店鼻祖bm的紀錄片直接承認他們大多的衣服來源于打版,而店里大多數(shù)衣服在版型上幾乎都是基礎款,上面再印點字母。
那為啥還有那么人買單?這涉及到巧妙的產(chǎn)品定價和店鋪選址。
第一,對于消費者而言,衣服價格處于有點小貴,但咬咬牙能消費的起的水平。
比如100多元的T恤、200多元一件的牛仔褲,單件價格聽起來雖然比網(wǎng)上貴,但還處于可以接受的價格區(qū)間范圍,對于其中的溢價,消費者還會安慰自己這是實體店,貴點嘛沒關系。
第二,集合店大多開在熱門商圈,這里的其他女裝店單件價格上千上萬都是常態(tài)。
在集合店里,夏季一套穿搭搭配下來價格400+,秋冬款700+,但都處于千元價格區(qū)間以內(nèi),來到三里屯太古里消費的女孩們不可能空手而出,這時相對來說更便宜的集合店便成為消費優(yōu)選。
價格、地點到位,再通過一些刺激手段,消費者沖動消費簡直是自然而然的事。
逛集合店,太city了
女裝集合店專門為一二線城市女孩,量身打造出逛店“city感”。
首先,是在店里設置n個小紅書爆款打卡點。
這不是普通的女裝店,更像一個拍照景點,進來后到處拍照才算不枉此行;超大落地全身鏡、樓梯、試衣間、收銀臺,每一處都是出片點。
其次,是打造一個可以讓消費者虛榮心得到滿足的氛圍。
每個店都有自己獨特的香氛環(huán)繞,進店后好像就“高級”了起來;而帥哥美女們環(huán)繞左右,不消費兩件都覺得自己無法真正融入白瘦美群體。
消費結束后,衣服都裝進顯眼包顏色、大大logo的購物袋,這個購物袋和消費者未嘗不是種雙向奔赴:一方面,拎著它走來走去的人們免費為品牌在街頭打起了廣告;另一方面,它就像一種認證,給足了消費者面子,拎著它走在三里屯太古里,感覺自己也是身材好有品位的潮人一枚。
顯眼包購物袋 圖源:小紅書
最后,是讓消費者陷入自證而不自知。
走進一個全是高顏值同輩的店需要很大的勇氣,而是否能穿上這些看起來碼數(shù)很小的衣服,成為了好身材的檢驗標準;如果你在店里收到店員邀約,更說明顏值、身材、穿搭都是頂級。
所以,一個又一個女孩為了證明自己,鼓起勇氣走進店里,再被店里的氛圍影響消費。
總的來說,靠打造概念,促使消費者產(chǎn)生一些跟風+一些虛榮+一些自證的情緒,這樣的city感,讓這些沒有設計的衣服成為了潮流。
當今女裝線上市場價格越卷越低,線下市場由于高昂的開店成本只能不斷提價,在款式和質(zhì)量并沒有優(yōu)于線上市場,品牌力也尚未打響時,似乎也只有打造概念,猛猛營銷這條路,才能脫穎而出,收獲消費者的歡心了。
活到老,瘦到老
大多數(shù)人都沒有找到自己的穿衣風格,并不懂什么適合自己,所以就會盲目的follow博主穿搭。
但社交平臺上的微胖類穿搭博主,她們的身材曲線都不是普通人能擁有的,她們穿搭出來的視覺效果,其實很少人能夠達到,這就導致了大多數(shù)人即便跟著那些博主進行穿搭,也很難變得和他們一樣好看。
但瘦子不同了,穿衣服不用考慮會不會顯得虎背熊腰,似乎是天然的衣架子,這就導致了整個社會的審美無論如何多元,最后看到瘦瘦的女孩還是會感嘆:還是這樣好看哇。
所以女孩子們的內(nèi)心其實都很矛盾:一方面,大家有意識地抵制身材焦慮,另一方面,大家看到瘦瘦的、穿什么都好看女孩子,內(nèi)心又忍不住羨慕。
線下女裝集合店就利用了大家的這種心理,將穿什么都好看的瘦子們放在同一個空間里,在這樣一個被瘦環(huán)繞的環(huán)境里,哪怕你并沒有身材焦慮,也會不由自主的被影響,渴望成為這樣的人。
所以即便穿不下這些小碼衣服,也會忍不住狠心消費,以此激勵自己減肥。
如今很多人認為,瘦是自己認為的美,所以想更瘦其實是自己的選擇,減肥也是為了取悅自己,這不算審美焦慮,但又怎么確定,這種審美是自己選擇的,不是被社會和輿論引導而選擇的?
說到底,大多數(shù)人在意的終歸還是他人眼中的自己是否足夠完美,但其實人生根本沒有這么多的觀眾,不管你是什么樣的,都值得被欣賞、被尊重。
愿大家早日能夠不被這些“女孩規(guī)矩”裹挾,大膽而又自信地,活出各自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