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東阿阿膠再換掌舵人,“東阿系”老人繼續(xù)淡出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東阿阿膠再換掌舵人,“東阿系”老人繼續(xù)淡出

2019年底至今,東阿阿膠董事長六年四換,總裁也換過三人。高管的頻繁變動中也可看出兩個趨勢,一為高管團隊更加年輕化,二為“東阿系”進一步淡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0月22日盤后,東阿阿膠連發(fā)數(shù)條高管人員任職變動公告,包括程杰辭任公司總裁,接任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一職,孫金妮接任程杰成為公司總裁。

10月23日,東阿阿膠收盤價報60.56元/股,微漲0.68%,當下市值390億元。

具體而言,東阿阿膠稱,公司董事會收到白曉松、鄧蓉、程杰、任輝、王延濤五人的辭職報告。

因工作變動原因,白曉松辭去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鄧蓉辭去董事、戰(zhàn)略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程杰辭去公司總裁職務,任輝、王延濤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

辭職后,除程杰外,其余四人不再擔任東阿阿膠及其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其中,程杰繼續(xù)擔任東阿阿膠黨委書記、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戰(zhàn)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白曉松繼續(xù)擔任華潤醫(yī)藥董事會主席,鄧蓉繼續(xù)擔任華潤醫(yī)藥首席財務官。任輝、王延濤則將分別前往東阿阿膠關聯(lián)單位、華潤醫(yī)藥任職。

同時,公司董事會選舉程杰為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聘任孫金妮為公司總裁,并同意控股股東提名申勁鋒、王小躍為第十一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此外,公司監(jiān)事會成員亦有一輪變動。

在這其中,新任董事長程杰、總裁孫金妮此前均有華潤集團內的工作經歷。

出任東阿阿膠董事長前,程杰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任東阿阿膠總裁。其還曾在華潤三九、澳諾(中國)制藥、三九賽諾菲任高管。孫金妮此前則任華潤醫(yī)藥戰(zhàn)略管理部總經理。

實際上,2019年底至今,東阿阿膠董事長六年四換,總裁也換過三人。高管的頻繁變動中也可看出兩個趨勢,一為高管團隊更加年輕化,二為“東阿系”老人進一步淡出。

具體而言,自2019年末2020年初,東阿阿膠老一輩掌舵人董事長王春城、總裁秦玉峰先后離任,東阿阿膠開始進入新老換代時期。

此后,公司董事長分別由60后韓躍偉、70后高登鋒、白曉松、程杰擔任,四人上任時的年齡分別為51歲、49歲、52歲、45歲。總裁一職上,高登鋒、程杰和80后孫金妮的上任年齡則分別為47歲、43歲、41歲。

2022年1月,東阿阿膠宣布高登鋒、程杰分別接任公司董事長、總裁時,更年輕的新高層被資本市場看好,公司股價還在第二天聞訊漲停。

實際上,這背后也是華潤集團及市場對東阿阿膠的轉型期待。2019年,東阿阿膠靠提價拉升業(yè)績的思路不再奏效,反而導致渠道庫存持續(xù)積壓、業(yè)績暴雷。

此后,公司一邊清理庫存、淡出毛驢養(yǎng)殖等低值領域,改變收入結構,一邊提出“藥品+健康保健品”的雙輪模式,培育新增長點。

這其中,阿膠及系列產品依舊是公司營收的基本盤。但阿膠塊為傳統(tǒng)產品,增長空間或將有限。由此,公司在2022年啟動復方阿膠漿大品種戰(zhàn)略,在臨床上驗證產品有效性,以進一步擴大市場空間。

同時,在健康保健品領域,公司主打桃花姬阿膠糕等“阿膠+”“+阿膠”類產品。其主要針對年輕群體,意在公司品牌年輕化,并為未來阿膠塊的持續(xù)增長打下基礎。更年輕的高管團隊或將與這一思路更加適配。

高管團隊另一方面的變化則體現(xiàn)在“東阿系”進一步淡出。伴隨回血轉型,前述數(shù)次高管變動中,多名關鍵人物由“華潤系”空降。而2023年2月辭任董事長的高登峰、本次辭任副總裁的王延濤則出身“東阿系”。

公開信息顯示,高登鋒1995年起即在東阿阿膠參加工作,從銷售代表做起,歷任公司市場部經理/總監(jiān)、人力資源部總監(jiān)、副總裁等職務。辭職前,其董事長任期本該至2024年6月結束。

王延濤則先后任東阿阿膠質量管理部部長、黨委辦公室主任、戰(zhàn)略管理部總監(jiān)、人力資源部總監(jiān)、助理總裁、黨委委員、副總裁等職。

以東阿阿膠官網顯示的管理團隊看,本次變動后,出身“東阿系”的還有劉廣源、李新華兩名副總裁。另在2021年,東阿阿膠管理團隊由聊城東阿搬至濟南辦公,重心也逐漸向省會轉移。

業(yè)績方面,東阿阿膠此前公告稱,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預計為11億元-11.75億元、10.15億元-10.9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0%–50%、45%–56%。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東阿阿膠

3.5k
  • 東阿阿膠(000423.SZ):2024年年報凈利潤為15.57億元、同比較去年同期上漲35.29%
  • 東阿阿膠:2024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5.29%,擬10派12.7元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東阿阿膠再換掌舵人,“東阿系”老人繼續(xù)淡出

2019年底至今,東阿阿膠董事長六年四換,總裁也換過三人。高管的頻繁變動中也可看出兩個趨勢,一為高管團隊更加年輕化,二為“東阿系”進一步淡出。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界面新聞記者 | 陳楊

界面新聞編輯 | 謝欣

10月22日盤后,東阿阿膠連發(fā)數(shù)條高管人員任職變動公告,包括程杰辭任公司總裁,接任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一職,孫金妮接任程杰成為公司總裁。

10月23日,東阿阿膠收盤價報60.56元/股,微漲0.68%,當下市值390億元。

具體而言,東阿阿膠稱,公司董事會收到白曉松、鄧蓉、程杰、任輝、王延濤五人的辭職報告。

因工作變動原因,白曉松辭去公司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董事、戰(zhàn)略委員會主任委員職務,鄧蓉辭去董事、戰(zhàn)略委員會、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及審計委員會委員職務,程杰辭去公司總裁職務,任輝、王延濤辭去公司副總裁職務。

辭職后,除程杰外,其余四人不再擔任東阿阿膠及其控股子公司任何職務。

其中,程杰繼續(xù)擔任東阿阿膠黨委書記、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戰(zhàn)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委員職務。白曉松繼續(xù)擔任華潤醫(yī)藥董事會主席,鄧蓉繼續(xù)擔任華潤醫(yī)藥首席財務官。任輝、王延濤則將分別前往東阿阿膠關聯(lián)單位、華潤醫(yī)藥任職。

同時,公司董事會選舉程杰為第十一屆董事會董事長,聘任孫金妮為公司總裁,并同意控股股東提名申勁鋒、王小躍為第十一屆董事會非獨立董事候選人。此外,公司監(jiān)事會成員亦有一輪變動。

在這其中,新任董事長程杰、總裁孫金妮此前均有華潤集團內的工作經歷。

出任東阿阿膠董事長前,程杰于2022年1月至2024年10月任東阿阿膠總裁。其還曾在華潤三九、澳諾(中國)制藥、三九賽諾菲任高管。孫金妮此前則任華潤醫(yī)藥戰(zhàn)略管理部總經理。

實際上,2019年底至今,東阿阿膠董事長六年四換,總裁也換過三人。高管的頻繁變動中也可看出兩個趨勢,一為高管團隊更加年輕化,二為“東阿系”老人進一步淡出。

具體而言,自2019年末2020年初,東阿阿膠老一輩掌舵人董事長王春城、總裁秦玉峰先后離任,東阿阿膠開始進入新老換代時期。

此后,公司董事長分別由60后韓躍偉、70后高登鋒、白曉松、程杰擔任,四人上任時的年齡分別為51歲、49歲、52歲、45歲。總裁一職上,高登鋒、程杰和80后孫金妮的上任年齡則分別為47歲、43歲、41歲。

2022年1月,東阿阿膠宣布高登鋒、程杰分別接任公司董事長、總裁時,更年輕的新高層被資本市場看好,公司股價還在第二天聞訊漲停。

實際上,這背后也是華潤集團及市場對東阿阿膠的轉型期待。2019年,東阿阿膠靠提價拉升業(yè)績的思路不再奏效,反而導致渠道庫存持續(xù)積壓、業(yè)績暴雷。

此后,公司一邊清理庫存、淡出毛驢養(yǎng)殖等低值領域,改變收入結構,一邊提出“藥品+健康保健品”的雙輪模式,培育新增長點。

這其中,阿膠及系列產品依舊是公司營收的基本盤。但阿膠塊為傳統(tǒng)產品,增長空間或將有限。由此,公司在2022年啟動復方阿膠漿大品種戰(zhàn)略,在臨床上驗證產品有效性,以進一步擴大市場空間。

同時,在健康保健品領域,公司主打桃花姬阿膠糕等“阿膠+”“+阿膠”類產品。其主要針對年輕群體,意在公司品牌年輕化,并為未來阿膠塊的持續(xù)增長打下基礎。更年輕的高管團隊或將與這一思路更加適配。

高管團隊另一方面的變化則體現(xiàn)在“東阿系”進一步淡出。伴隨回血轉型,前述數(shù)次高管變動中,多名關鍵人物由“華潤系”空降。而2023年2月辭任董事長的高登峰、本次辭任副總裁的王延濤則出身“東阿系”。

公開信息顯示,高登鋒1995年起即在東阿阿膠參加工作,從銷售代表做起,歷任公司市場部經理/總監(jiān)、人力資源部總監(jiān)、副總裁等職務。辭職前,其董事長任期本該至2024年6月結束。

王延濤則先后任東阿阿膠質量管理部部長、黨委辦公室主任、戰(zhàn)略管理部總監(jiān)、人力資源部總監(jiān)、助理總裁、黨委委員、副總裁等職。

以東阿阿膠官網顯示的管理團隊看,本次變動后,出身“東阿系”的還有劉廣源、李新華兩名副總裁。另在2021年,東阿阿膠管理團隊由聊城東阿搬至濟南辦公,重心也逐漸向省會轉移。

業(yè)績方面,東阿阿膠此前公告稱,2024年前三季度,公司歸母凈利潤、扣非凈利潤分別預計為11億元-11.75億元、10.15億元-10.9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40%–50%、45%–56%。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