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紀瑤
多家國際頂級投資機構的2025年投資策略已出爐。
在外資機構看來,中國政府近期出臺的一攬子利好政策已經發(fā)揮效應,隨著時間的推移,政策效率會進一步顯現,明年中國經濟仍存進一步上行空間,從而提振資本市場表現。
富達國際多資產投資管理全球主管 Matthew Quaife表示,中國迎來政策轉折,探索一種穩(wěn)健且可持續(xù)的經濟增長模式。
“這種增長模式會更加聚焦國內消費和高端制造業(yè)。中國制造業(yè)特別是新興產業(yè)正在穩(wěn)步升級,資本支出和外部需求上升為整體增長提供了支持,然而消費尚未出現大幅回升。2024年底,中央政治局會議釋放政策轉向信號,預示了政府決心采取行動提振內需,措施涵蓋穩(wěn)定房地產行業(yè)、緩解地方政府債務、提振股市和消費者信心等方面?!盡atthew Quaife說。
景順首席全球市場策略師Kristina Hooper表示,對于中國經濟,相關的刺激政策或將是影響經濟增長預期的重要考量。2025年中國政府將繼續(xù)提供財政政策支持,并且可能實施更多針對性的財政措施,將對2025年中國乃至全球的經濟增長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2024年9月以來,一系列增量措施對釋放消費潛能至關重要,這些舉措有助于進一步提振中國金融市場,點燃經濟增長加速預期,進而利好全球經濟及股市。
瑞銀資產管理在2024年終報告中指出,中國是分散投資策略中的萬能牌。“無論是政策刺激還是企業(yè)的資本配置決策等,中國從許多方面都有潛力給投資者帶來驚喜?!比疸y資產管理全球投資總監(jiān)BarryGill表示。
在經濟基本面向好的預期下,外資機構判斷A股優(yōu)質公司有望實現估值修復。
施羅德基金固定收益總監(jiān)單坤表示,通過不斷加速培育新經濟模式的驅動力,強調內循環(huán)的重要性,很多結構性的行業(yè)和個股的投資機會有望隨之浮現。
摩根資產管理中國副總經理兼投資總監(jiān)杜猛認為,A股的優(yōu)質公司或已擺脫A股低迷情緒的束縛,2025年有望實現估值修復與業(yè)績增長的“戴維斯雙擊”。
具體看,科技、消費、股東回報等主題受到外資機構重點關注。
瑞士百達資產管理多元資產高級投資經理郭韶瑜強調,中國一些優(yōu)秀的互聯網、平臺類和消費類企業(yè)在過去幾年內表現出色,預示著未來這些企業(yè)可能獲得更好的估值。在中國經濟穩(wěn)步復蘇的背景下,這一領域的投資機會值得把握。
富達國際基金經理Jochen Breuer表示,對于偏好亞洲區(qū)域的投資者,可留意必需消費品板塊。Jochen Breuer認為,這類企業(yè)更聚焦于國內市場并具有防御屬性,估值較其他行業(yè)具有吸引力。房地產板塊也存在機會,投資者可以關注擁有可持續(xù)租金收入的物業(yè)所有者。
高盛也認為,明年整個投資策略是以消費為主的配置。
高盛首席中國股票策略師劉勁津還表示,另一個主題是股東回報主題,包括分紅或回購明年可能所有的中國上市公司給股東提供的現金回報超過3萬億元的總量。關注那些派息和回購做得比較多的公司,可以在股票市場里獲得額外收益。
股東回報方向受到摩根士丹利關注,摩根士丹利建議采取防御性策略,高配電信和公用事業(yè)板塊,低配消費和房地產板塊。同時,將銀行和醫(yī)療保健的評級從低配升級到持有。
野村東方國際證券同樣看好消費,野村建議關注較強估值彈性的食品飲料行業(yè)、較強業(yè)績彈性的房地產行業(yè)、較強政策彈性的醫(yī)藥行業(yè),以及與內需消費升級相關的服務消費行業(yè)、品質必需消費與潮玩可選消費行業(yè)。還建議關注的是周期品行業(yè),尤其是鋼鐵、煤炭、鋁等,以及科技景氣題材機遇。
科技板塊受到摩根資管看好。摩根資產管理中國權益成長組組長郭晨回顧A股過往表現活躍的階段,認為科技板塊行情大概率有所表現,經濟企穩(wěn)后,科技板塊更具潛力。細分來看,半導體、新能源、信息技術應用創(chuàng)新等領域精彩紛呈,而核心聚焦點在于AI。
聯博基金投資總監(jiān)朱良指出,若中國市值管理治理結構改革長期化、制度化,將對市場產生正面推動,尤其在低利率環(huán)境下,若公司不斷提升分紅比例且業(yè)績穩(wěn)定,將吸引更多投資者回歸資本市場,提升中國資本市場可投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