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重點績效評價是零基預算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據安徽日報消息,安徽省2025年省級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啟動。2025年,安徽省財政廳結合年度重點保障事項清單,選取28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社會關注度高、實施期長的政策和項目作為財政重點績效評價對象,初步統(tǒng)計涉及資金約621.64億元。
據了解,近年來,安徽省財政廳每年圍繞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遴選30個左右省級重大政策和項目開展財政重點績效評價,重點關注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和效率。評價結果嚴格與預算安排、完善政策、改進管理掛鉤,2019年以來,省本級累計統(tǒng)籌壓減和清理收回資金約23.2億元。
2025年,省財政廳緊扣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評價對象聚焦“三地一區(qū)”戰(zhàn)略、防范化解債務風險和財政資金投入較多的領域,涉及鄉(xiāng)村振興、生態(tài)環(huán)保、科技創(chuàng)新、醫(yī)療保險、農村公路、新興產業(yè)引導基金等多個重點領域,并覆蓋“四本預算”,涵蓋項目、政策、部門整體等不同對象,以及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府購買服務和政府采購項目等不同類型。
錨定績效新領域,選擇公共事業(yè)、行政運行等領域項目,開展成本預算績效管理。2024年全省共對108個項目開展成本績效分析試點,分析結果應用于預算編制,節(jié)資率達16%;2025年,安徽省財政廳將結合財政部財政科學管理試點,進一步健全完善具有“安徽味”的成本預算績效管理體系,推動預算績效管理更加精細化、標準化。
注重評價方式集成性,繼續(xù)采取安徽特色的“財政人員+第三方”評價模式,向第三方借智引力,發(fā)揮財政人員業(yè)務專業(yè)和第三方人員客觀獨立的優(yōu)勢。評價指標體系和評價方案、評價結果等均與被評價部門(單位)充分溝通協(xié)同,確保財政評價評得實、評得準、評得有用。
來源:安徽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