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發(fā)電集團之一國電電力(600795.SH)去年凈利大增。
2024年,國電電力營收1791.82億元,同比微降1.00%;歸母凈利潤達98.31億元,同比大增75.28%,略超預告上限。
這份收入持平利潤大增的業(yè)績,主要原因在于投資收益。國電電力2024年投資收益達73.33億元,2023年同期則為15.85億元。2024年公司完成轉讓控股子公司國電建投內蒙古能源有限公司50%股權,反映到投資收益超50億元。另外,公司聯營企業(yè)投資收益增加至22.85億元,聯營企業(yè)包括上海外高橋第二發(fā)電公司、浙江浙能北侖發(fā)電有限公司等。
不過,投資收益的貢獻難以持續(xù)。疊加電價下降預期,未來國電電力的業(yè)績難有高增長。
電價持續(xù)下行
2024年全國新能源發(fā)電裝機首次超過火電,達14.5億千瓦。新能源比重不斷上升,伴隨著電力市場化價格波動與收益不確定性。2月9日,國家發(fā)改委與能源局發(fā)布136號文,明確新能源項目(風電/光伏)“上網電量全部入市、電價市場化”,打破以往“保障上網+定價”模式。
同為五大發(fā)電集團的華能國際(600011.SH)表示,由于新能源出力不穩(wěn)、消納受限,以及電源調峰需求上升,新能源電價存在下降風險。大唐發(fā)電(601991.SH)也指出,公司煤電占比較高,而煤機利用小時正逐年下降,未來將面臨電量下降壓力。
2024年,全年入爐綜合標煤單價為922.17元/噸,較上年下降12.79元/噸。受此影響,國電電力火電發(fā)電設備平均利用達5137小時,同比下降 26 小時,這導致公司火電業(yè)務利潤增厚但收入縮減。公司火電板塊實現歸母凈利潤41.15億元,同比增加34.05%。
火電成本持續(xù)走低,必將傳導至定價上,2025年,全國電力市場價格已經下降。廣東省2025年度交易成交均價為391.86元/兆瓦時,同比下降約15.84%;江蘇省成交均價為412.45元/兆瓦時,同比下降約8.94%。
電力供過于求將影響價格走勢,這也將抹去煤炭低位運行帶來的成本優(yōu)勢。
未來火電將向“容量模式”轉變。2025年起,中國煤電價格機制由單一制向兩部制轉變,電量電價通過市場化方式形成,容量電價執(zhí)行國家核定標準。例如,浙江省規(guī)定非統調公用煤電機組的容量電價為每年每千瓦100元。煤電容量電價機制的實施,有助于煤電企業(yè)回收固定成本,但收入端的收縮趨勢難以扭轉。
因此國電電力裝機結構改革將持續(xù)。2024年,公司新能源裝機快速擴張至 1789萬千瓦,其中風電929萬千瓦、光伏860萬千瓦,權益口徑下當年新增風光裝機合計約428.53萬千瓦;不過,因電價下滑、利用小時下降等因素,風電與光伏板塊歸母凈利潤分別下降22.76%和18.84%。
具體看,年度風電利用小時完成 2122 小時,同比下降 174 小時;光伏利用小時完成 1061 小時,同比下降 100 小時。 風電平均上網電價為474.20元/兆瓦時,下滑5.52%,光伏為408.22元/兆瓦時,下滑15.11%,反映了市場出現供過于求或需求錯配的情形。受此影響,2024年新能源板塊收入123.49億元,同比增加15.28%,但毛利率下滑7.68個百分點。
水電外送有懸念
國電電力水電板塊盈利明顯超出其他板塊,水電板塊累計完成發(fā)電量 594.68 億千瓦時,上網電量 590.27 億千瓦時,較上年分別增長 7.93%和 7.99%。來水量增長促成發(fā)電增長,公司全年水電利用小時完成 3978 小時,同比增長 292 小時。業(yè)績層面,公司水電板塊收入126.50億元,毛利率高達49.36%,同比增加1.61個百分點。
盡管國電電力擁有優(yōu)質水電資源,但大渡河流域長期存在嚴重棄水。2020年四川省棄水電量達202億千瓦時,其中超半數來自大渡河干流,國電電力被國家能源局點名批評。
棄水根源在于“送出”能力不足,電力無法外送。這一癥結隨著川渝特高壓交流網架工程于2024年12月27日正式建成投運有望得到緩解。
該項目新增四座1000千伏變電站和658公里雙回線路,年最大輸電能力達350億千瓦時,將大幅釋放西南清潔能源的消納能力。國電電力現有大渡河流域水電裝機達1109.8萬千瓦,占公司水電比例逾80%。在建項目包括雙江口、金川、枕頭壩、沙坪等多個電站合計新增裝機近300萬千瓦,川渝特高壓投運將改善這些電站的外送局面。
即將投產的電站中,雙江口作為大渡河上游龍頭水庫,具備19.17億立方米庫容的年調節(jié)能力,在區(qū)域水電中稀缺。該庫投運后,可為下游電站增發(fā)枯水期電量66億度,其中歸屬國能大渡河部分為44億度。年調節(jié)水庫能夠改善棄水狀況,提升負荷時段出力,有效支持四川電網“冬高夏低”的用電負荷曲線,增強穩(wěn)定性和靈活性。
當前國能大渡河公司年凈利潤約20億元,度電利潤0.04元,隨著棄水減少、電價提升及裝機擴容,其利潤具備一定上升空間。據公開交易數據,四川省內交易均價為0.226元/千瓦時,重慶備案外送均價為0.271元,價差達0.045元。按目前國能大渡河年發(fā)電量450億度測算,若外送比例逐步提升至15%、30%,利潤增厚約2.4億元、4.8億元。
不過最終外送比例、乃至外送電力定價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在電價整體下浮的背景下,市場預期可能需要調低。未來,隨著水電比重上升,火電比重下降,公司更向一家新能源電力公司轉型,估值差異有縮減空間。目前國電電力市盈率和市凈率分別僅為8.4倍和1.48倍,遠低于龍頭長江電力22.1倍和3.49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