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上海報業(yè)集團 | 界面?財聯社主辦的【界面?財聯社財經年會】在上海盛大舉辦,論壇圍繞時代變局下的“重啟、信心、機遇”,多角度、多維度探討當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新挑戰(zhàn)與新機遇。
作為一家老牌期貨公司,和合期貨獲得了界面·財聯社頒發(fā)的卓越機構大獎。同時,和合期貨資管子公司——和合資產管理(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泓量代表和合期貨接受了界面新聞的采訪,探討了如何在資管新規(guī)下進行產品創(chuàng)新、投資者教育,以及公司未來的發(fā)展機遇。
界面新聞:2020年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在新冠疫情突如其來之時,金融市場也加劇動蕩。對于和合期貨而言,怎樣平衡長期目標和短期利益?和合期貨今年在風控措施方面有什么新的舉措?
王泓量:由于全球面臨新冠疫情影響,全球的政治、軍事上面臨更大的動蕩,大宗商品的價格劇烈波動,同時,期貨市場本身就是屬于一個比較高度專業(yè)的,是一個整體風險的集散地,所以,在巨大的交易量以及巨大的利益當中如何權衡是非常重要的。
事實上,公司的短期利益跟公司的長期目標是一致的,我們在這段時間做了更多的對于客戶服務品質上的提升,例如,升級整個后臺制度、提升風控系統(tǒng),保證我們交易通道的安全、穩(wěn)定、高效的運行,同時我們也充分發(fā)揮了更多的道德機制等方面的一些約束,制定了巡視員制度,派出巡視員到全國各地的分公司做檢查,防止夸大其獲得的收益,避免引導投資人進行一些不必要的交易,我們加強了員工職業(yè)道德的教育,也更重視風險提示、風險偏好的評估,提醒投資者必須要理性投資。
界面新聞:您認為和合資管現在處于什么樣的一個市場地位?和合資管在面對同行的競爭方面有什么獨特的優(yōu)勢?
王泓量:我們在牌照的資質上面有最大的一個優(yōu)勢——期貨全牌照。在全國范圍內,有150家期貨公司,這150家期貨公司當中僅僅有85家有100%控股的期貨風險管理子公司,只有25家擁有本身有100% 控股的期貨資管子公司,只有17家擁有基金銷售資格。在期貨行業(yè),和合資管是全國范圍內僅有的兩家牌照最齊全的期貨公司其中之一。因此,我們可以憑借這樣的牌照優(yōu)勢,設計出更好的產品,我們預計在即將推出“固收+ ”產品,預計對于整個公司未來的發(fā)展都會有非常大的幫助。
界面新聞:目前和合已經布局了全國多個地區(qū),在跨區(qū)域發(fā)展中又遇到了哪些問題,和合是如何異地管理,如何調整戰(zhàn)略來適應當地的市場?
王泓量:和合目前在全國將超過30個城市已經建立或籌備了新的營業(yè)部。在異地管理方面,我們制定了各個區(qū)域的分區(qū)管理制度,我們有針對于線上、線下的定時會議,同時,也有針對當地的分公司主管的產品教育、投資者教育、交易結算教育,并做了整體規(guī)劃,所以,整個全國業(yè)務的管理推進還是相當不錯的。當下,我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則是人才的問題,期貨公司是一個高度專業(yè)的金融機構,在三四線城市拓展市場,期貨人才的獲取是我們目前面臨的主要瓶頸。
界面新聞:自2018年7月以來,資管新規(guī)逐步落地,您認為兩年以來資管新規(guī)對公司業(yè)務產生了哪些影響?未來您認為中國的期貨資管行業(yè)還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和機遇呢?
王泓量:我們非常清楚資管新規(guī)引導“非標轉標”的趨勢,這也是我們這個行業(yè)的一個共識,但是在轉化過程,我們面臨的一個比較大的挑戰(zhàn)就是客戶的思維,過往他們在投資理財產品時,偏向固收類商品,這樣的固收思維就造成了“剛性兌付”的概念,這樣一個投資過程造成收益跟風險上的扭曲,因此,要讓客戶接受打破剛兌這個理念,依然需要一段時間,所以這個也是對我們的一個挑戰(zhàn)。因此,我們推出“固收+”這個較為凈值化的產品,會讓我們尋求更大的一些發(fā)展的空間。
界面新聞:企業(yè)文化有助于激發(fā)員工的使命感和責任感,和合一直也關心著公益事業(yè),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和合的企業(yè)文化和在企業(yè)責任方面做的一些事情?
王泓量:其實我們企業(yè)的愿景是要成為一家社會價值驅動的責任型的持牌金融機構,“和你一起,合作共贏”是公司的使命。
面對2020年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合期貨迅速行動,為中小學校、一些國家重點單位,甚至一些部隊,在疫情初期便總共捐出了超過230萬只的口罩。此外,雖然受到疫情影響,但和合資管依然沒有停止公益捐贈的傳統(tǒng)。
截至目前,和合期貨已經在山西省的11所學校,總共建設了11所和合書院,為偏遠地區(qū)的小孩總共捐出了4萬冊的新書。近期,我們還向駐京某部,捐贈了第12所和合書院,捐贈近6000冊新書。我們希望為社會貢獻出公司的力量,這也是我們剛才提到的“和你一起、合作共贏”。未來,和合資管將繼續(xù)帶動客戶、員工一起履行社會責任,并將把社會公益事業(yè)做得更好。
(采訪文字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