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李昊
繼斥巨資購買礦企后,光伏玻璃龍頭福萊特(601865.SH)又擬60億元投資產線。
3月2日晚福萊特公告稱,擬投資60億元建設兩期日熔化量7200噸的項目。在行業(yè)高景氣度的2021年,公司已賺得盆滿缽滿。但光伏玻璃價格已明顯回調,擴產還是明智之舉嗎?
已多次擴張建設產線,布局上游礦業(yè)公司存疑點
2021年“雙碳”目標大幅推高了光伏行業(yè)的景氣度,福萊特也沒有停下擴產的步伐。
3月2日晚福萊特公告稱,投資約60億元人民幣建設6座日熔化量1200噸光伏組件玻璃項目。本次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為南通福萊特投資建設4座日熔化量1200噸光伏組件玻璃項目;二期為南通福萊特投資建設2座日熔化量1200噸光伏組件玻璃項目。
上述兩期項目合計將為福萊特帶來日熔化量7200噸的產能。其中,一期項目的預計點火時間為2023年,二期項目的預計點火時間為2024年。
中信證券研報指出,福萊特加快推進安徽三期5×1200t/d以及嘉興2×1200t/d新項目建設,預計2022年底產能有望增至19400-20600t/d,2022年有效產能較2021年或增長約80%,市占率有望升至30%以上。
除了自身擴產,福萊特還通過收購上游巖礦資源來降低成本。
早在2021年下半年,福萊特就在籌劃收購兩家礦企,以增加公司石英巖礦資源的儲量。近年來隨著環(huán)保、安全生產監(jiān)管的不斷加強,達不到安全生產條件或環(huán)保不能達標的企業(yè)被關閉停產,石英巖礦石產量有所下降,而市場需求量卻因其應用領域廣而不斷擴大,造成石英巖原礦及加工產品供需缺口加大。
石英砂是生產光伏玻璃和浮法玻璃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福萊特表示,此次收購兩礦企有助于提升玻璃用石英巖礦資源的儲量,降低上市公司對外購石英砂的依賴,降低石英砂原材料波動對公司產品成本及業(yè)績的影響。
2月16日,福萊特披露更多收購巖礦細節(jié)。
福萊特擬通過支付現金和承擔債務的方式購買三力礦業(yè)100%股權及大華礦業(yè)100%股權。該次交易總價款為33.44億元。由于標的公司應付原股東的借款金額合計5.39億元,經交易雙方協(xié)商確定,標的股權的交易價格合計為28.05億元。
大華礦業(yè)和三力礦業(yè)的石英巖礦與福萊特主要生產子公司安福玻璃同處鳳陽,就地開采及加工可降低了運輸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福萊特該次收購存在小插曲。
2021年10月,福萊特對兩家礦企的初步協(xié)商價格為不超過36.5億元,此次交易構成重大資產重組。今年年初,經雙方協(xié)定后交易價格便為28.05億元,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2月16日上交所對此下發(fā)問詢函,要求福萊特說明相關方是否存在未披露的利益安排,是否存在規(guī)避重大資產重組等情形。這份問詢函應在五個交易日內回復,但公司多次延期,目前仍未回復。
產品已降價,高增長能持續(xù)嗎?
福萊特2021年業(yè)績很美好,但主要產品價格已大幅回調。
目前福萊特尚未發(fā)布2021年業(yè)績快報,但多家機構看好其業(yè)績表現。iFind數據顯示,華鑫證券于2月6日預計公司2021年凈利潤為23.10億元,近幾個月多家券商對公司的凈利潤預測也都在23億元以上。以華鑫證券預測進行計算,公司2021年凈利潤同比增長約42%。

福萊特的主要產品包括光伏玻璃、工程玻璃、家具玻璃等,其中光伏玻璃為最主要業(yè)務,約占公司2020年總營收的83%。由于產品較為單一,光伏玻璃的價格變動直接影響了公司的業(yè)績。
2021年一季度光伏玻璃價格處于高位,福萊特的凈利潤保持在高位;當年第二、三季度光伏玻璃價格出現回調,公司凈利潤也直接腰斬。從毛利率表現來看,公司毛利率從2021年一季度的58.24%下降至2021年三季度的31.70%。

對于光伏玻璃未來價格走勢,天風證券近期研報認為,全行業(yè)平均利潤目前或仍處于底部區(qū)間,目前價格水平下部分小窯爐已無利可圖,判斷價格下行空間有限。后續(xù)若需求加速好轉,光伏玻璃價格仍有望階段性調漲,繼續(xù)看好龍頭公司未來量價齊升的邏輯。
不過也有多家機構提示光伏玻璃存在產能過剩的可能。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由于行業(yè)景氣度提升以及光伏玻璃限產能政策的調整,許多企業(yè)加速產線布局。2022年上半年,預計有27條新增產線點火,新增產能共計25530t/d;2022年下半年,預計有35條產線點火,新增產能共計36850t/d。若全部產線按期投產,產能將嚴重過剩。隨著產能的釋放,2022-2023年行業(yè)將進入價格競爭階段,企業(yè)間更多的比拼在成本。
成本方面,純堿和天然氣是影響光伏玻璃成本的重要因素,各自約占成本的20%左右。國開證券預計2022年純堿供應相對偏緊,純堿價格將在中高位震蕩。天然氣方面,短期擴產難度較大,預計2022年天然氣供需仍然偏緊,隨著供給陸續(xù)增加,供需匹配情況有望逐年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