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硅兔賽跑 Eric
編輯|梓
古有“點石成金”的神話故事,現在有款APP能幫你實現“點字成畫”的夢。它就是「Wombo Dream」。
輸入幾段文字后,APP里頭的AI技術能將枯燥的文本,瞬間變成創(chuàng)意十足的畫作,而且畫的主題跟文本內容十分吻合。
新奇的玩法讓它的口碑迅速上升,下載量接連上漲,掀起新一輪的“AI創(chuàng)作”熱潮。
01 Wombo Dream,掀起新一輪創(chuàng)作熱潮
很多人可能還記得,TikTok、抖音上有個火爆一時的“對口型唱歌”短視頻。一些名人的靜止照片,變成了滑稽十足的唱歌視頻。
像馬斯克、拜登等名人,紛紛中招,被網友惡搞了一番。
這種視頻效果背后,有一家名叫「Wombo」的公司在提供技術支持。它通過AI等技術,將聲音與照片中的人物自動對上口型,并且配上動態(tài)表情。
趁著火熱勢頭,這家公司推出了另一款APP「Wombo Dream」。
這是一款智能繪畫工具,能夠讓你腦海中的奇思妙想,變成肉眼可見的藝術圖片,人人都能成為“藝術家”。
操作方法很簡單。首先,在APP中隨意輸入一個關鍵詞或一段描述,比如“元宇宙”。再從中選擇一個藝術風格,包括神秘、巴洛克、幻想藝術、蒸汽朋克等等。
筆者選擇的是“蒸汽朋克”,隨后APP就自動生成了與設定對應的圖片。
元宇宙主題
成就感滿滿有木有。
網友也紛紛秀出了自己的“畫作”:
龍主題
皮卡丘主題
目前來看,「Wombo Dream」 生成的圖片,主要是偏抽象風格,并不是那么精確和具體。
另外,經過多次測試,即便輸入的關鍵詞和選擇的風格都一樣,每次生成的圖片也會不同。它完美地詮釋了:世界上沒有一片葉子是完全相同的。
在照片生成結束后,你可以將作品下載到本地,然后去裝飾書籍、房間或網站,無需聘請專業(yè)插畫師。
在普通用戶、專業(yè)設計師以及投資大咖那里,「Wombo Dream」都獲得非常不錯的口碑。
截至去年年底,「Wombo Dream」用戶已經生成了超過1000萬張圖片,這個數字已經顯露它極高的流行度。
另外有高級設計師認為,當缺乏靈感時,「Wombo Dream」在顏色、線條、形狀和風格等方面,能激發(fā)出創(chuàng)意,給用戶提供非常大的幫助。
在一些資本大佬那里,這款APP也備受青睞。投出Uber、Twitter的風投大咖Chris Sacca,對「Wombo Dream」評價道:“這可能將是我用過的最令人興奮的APP?!?/p>
Y Combinator前總裁、Open AI現任CEO Sam Altman,在用過「Wombo Dream」后發(fā)推稱:“我現在已經對AI驅動的創(chuàng)意工具,有了足夠的了解。它們會比AI樂觀主義者想象的還要好得多?!?/p>
事實上,類似「Wombo Dream」這種利用AI生成圖片的軟件并不新鮮,像DALL-E、Artbreeder等都擅長制作虛構圖片。
只是相對而言,「Wombo Dream」的響應速度、圖片質量和可訪問性更強一些,這為它贏得更佳口碑。
02 被200多家VC拒絕后,靠口碑起家
回顧Wombo的發(fā)展路徑,它誕生的時候并不被資本看好。
它能一路起勢,靠的就是積攢的口碑。
Wombo的CEOBen-Zion Benkhin,曾是多倫多大學的一名學生。他在2020年8月,構思了“對口型唱歌視頻”的種子想法,并毅然輟學加入創(chuàng)業(yè)浪潮。
隨后,Benkhin 招募了幾名大學生,包括Wombo現在的運營主管Paul Pavel 和人事主管Angad Arneja。
Arneja認為Benkhin設想中的「對口型唱歌視頻」,能夠滿足當時公眾的心理需求:“當人們因為COVID-19被困在家里,他們想要一些能讓自己開懷大笑的東西。”
不過,Arneja也提醒Benkhin,輟學創(chuàng)業(yè)是有風險的。而Benkhin卻不這么認為,他表示如果自己不這樣做,其他人就會去做,時間不等人。
Benkhin很自信,他將4萬加元的積蓄投入到創(chuàng)業(yè)當中,Pavel的父母也投入了數千美元。
為了增加Wombo的開發(fā)資源,Benkhin決定向投資者推銷。現實卻給他當頭一棒,據Benkhin回憶:他被200多家VC拒絕了。
在VC看來,Benkhin 雖然有AI知識,但幾乎沒有商業(yè)經驗,而且也沒有成熟的策略讓人們使用該APP。
Benkhin沒有放棄。
在一次推銷會上,他被推薦給了 Launch House。這是一個專注于聯(lián)系和支持企業(yè)家的私人社區(qū),位于加利福尼亞比佛利山莊的豪宅中。Launch House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Jacob Peters,看到了 Benkhin想法的潛力。
一個月后,Benkhin就帶領團隊搬進了Launch House。他與其他19 位初創(chuàng)公司創(chuàng)始人一起,進行了多場頭腦風暴。2021年2月底,Wombo正式上線后迅速火爆,第一周下載量為50萬,第二周達到900萬。
有了這些初始成績,Wombo開始被更多投資者注意到,口碑迅速建立起來。
比如,McIsaac是Global Founders Capital 的多倫多合伙人,他在宣傳資料中發(fā)現Wombo后,覺得很有趣。他直言,自己花了一個周末制作Wombo視頻,發(fā)給朋友后對方都被逗笑,這讓他意識到Wombo具備群眾基礎。于是,他便在 LinkedIn上聯(lián)系了Benkhin,兩人的談話讓他對Wombo的印象更加深刻。緊接著,Global Founders Capital與Sofreh Capital 一起,領投了 Wombo的600萬美元融資。
這輪融資當中,其他投資者包括演員 Ashton Kutcher 的Sound Ventures、Product Hunt CEO Josh Buckley創(chuàng)立的風險投資公司Buckley Ventures等。
如今,依靠「Wombo」和「Wombo Dream」兩款APP,Wombo每月?lián)碛谐^1000 萬活躍用戶,創(chuàng)作者從Z世代到90多歲的老年人都有。
03 沾上NFT,Wombo Dream風評受損
就在「Wombo Dream」勢頭正熱之時,它卻遭到不少用戶的吐槽。這源于它的一項計劃——布局NFT。
有用戶發(fā)現,Wombo的官方推特名稱以.eth 結尾,即以太坊的簡稱。因此質疑它是否計劃把用戶制作的圖片,包裝成NFT進行銷售。
另外,該用戶還質疑,目前服務條款上沒有具體說明,平臺是否保留了用戶作品的版權。
在部分人看來,“AI圖片形成的NFT”會成為Wombo賺取巨額收入的重要來源。
首先,“AI藝術畫”已經能創(chuàng)造出非常高的溢價。早在2018年,英國拍賣行佳士得售出了其首幅由計算機生成的藝術畫,名為《Edmond Belamy的肖像》。這件藝術品的最終售價高達43.25萬美元,大約是其估價的45倍。
另外,NFT的價值也在與日俱增。2021年,全球NFT銷售額達到176億美元,較2020年的8200萬美元飆升21000%。(數據來源:Nonfungible.com)
當“AI藝術畫”遇上NFT,無疑是個巨大的金礦。對于用戶的質疑,Wombo很快進行了回復,大概有三重意思:
其一,平臺的確有計劃把用戶創(chuàng)作的畫作,打造成NFT。
其二,平臺會把選擇權交給用戶,即用戶可以把畫作鑄造成NFT進行買賣,也可以不予處置。
其三,在作品版權問題上,平臺會進行更清晰的解釋,但用戶得等一陣子。
對于Wombo的解釋,很多用戶發(fā)表了自己的觀點。筆者梳理下來,大部分人都持反對態(tài)度,主要集中在:
環(huán)境和版權問題。比如有人表示:
“允許NFT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材料,而未經原所有者許可,已經構成了侵犯?!?/p>
“絕對不要提供NFT服務,它對環(huán)境非常不友好,我肯定會停止使用你的APP?!?/p>
“請不要提供NFT。能源成本太高了。圖像很漂亮,我們很多人都喜歡玩這個APP。但如果提供NFT,我將永遠不會再使用它。”
據研究人員估算,每件NFT藝術品將帶來200kg的碳排放,相當于一輛典型的美式汽車行駛500km。當然,NFT是否會造成能源嚴重消耗、環(huán)境嚴重破壞,行業(yè)還沒有個準確說法。
能確定的是,AI創(chuàng)作的藝術品,在美國不會受到版權保護。這或許成為Wombo打造NFT業(yè)務路上,最大的攔路虎。
今年2月,Steven Tahler博士試圖為名為《最近進入天堂》的畫作申請版權保護,該作品是由AI創(chuàng)作的。
然而,美國版權局拒絕了這項請求。版權局委員會一致認定:人類作者身份是美國版權保護的先決條件,因此該作品不能注冊。
美國官方對待“AI藝術品”的消極態(tài)度,讓Wombo的NFT業(yè)務陡然增加較多不確定性——它不僅會在口碑上受挫,而且極有可能被制度約束。
雖說,進軍NFT遭到許多用戶吐槽,但Wombo仍然是家具備高成長性和價值潛力的公司。筆者對其后續(xù)的融資和發(fā)展,還是比較看好。
當然在口碑維護上,這家年輕的公司還得需要足夠重視。在如今的社交媒體時代,群眾的力量無比強大。輿論風波下,一款APP可以迅速火遍全網,也能曇花一現。
參考資料
Online tools to create mind-blowing AI art
Wombo推文
Making it by faking it: Toronto’s Wombo becomes viral sensation by bringing deepfake technology to the masses
WOMBO AI: Trinity’s app co-founders on their path to suc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