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康師傅,泡不到年輕人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康師傅,泡不到年輕人

新對手的崛起與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正在從內外兩個方向擠壓這家老牌食品巨頭的生存空間。

攝影:界面新聞 軒然

文|財經新知  馬戎

編輯|月見

被315晚會曝光近一個月,備受爭議的康師傅老壇酸菜方便面再度回歸貨架。

相關報道顯示,在云南昆明家樂福超市和沃爾瑪超市,康師傅老壇酸菜方便面已經打著“放心食用”的口號回歸貨架,附帶的當地市場監(jiān)管局公告顯示,已于3月16日對相關產品進行檢查,未發(fā)現違規(guī)酸菜包,建議康師傅展開自查,從嚴控制原料進貨。

而根據澎湃新聞報道,目前,相關市監(jiān)局文件已經撤除,當地市監(jiān)局表示,正在核查行政建議書為何會在超市出現。而康師傅回應稱,涉事四家工廠生產的老壇酸菜面已經下架并停產,其它工廠的老壇酸菜面可以正常食用。

對康師傅來說,315曝光對老壇酸菜方便面單品的沖擊仍在發(fā)酵。

盡管在少數線下零售場景,老壇酸菜面已經恢復上架,但整個線上場景,包括電商平臺、外賣平臺、社區(qū)團購等均未解除對“老壇酸菜”關鍵詞的屏蔽。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調查結果也表明,絕大部分消費者對老壇酸菜面這一品類仍存心理陰影,并拒絕再度購買。這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老壇酸菜面這一品類的復蘇不會太快。

而對此次恢復產品上架的康師傅來說,單個方便面品類的黑天鵝事件固然影響深遠,但在更大的飲料市場中,新對手的崛起與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正在從內外兩個方向擠壓這家老牌食品巨頭的生存空間。

01、軟飲大戶的煩惱

如果用一句話概述康師傅的現狀,則是成本承壓,外敵環(huán)伺。

長期以來,市場對康師傅的判斷是方便面+軟飲料雙巨頭,擁有長期穩(wěn)定的增長能力。

然而從今年2月下旬開始,康師傅控股的市值增長勢頭被打斷,取而代之的是漫長的股價下挫。相比之下,315晚會的曝光反而未對股價造成明顯波動。

究其原因,除外資整體流出趨勢以外,由于原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康師傅正在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3月28日,康師傅發(fā)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同比增長9.56%達到740.82億人民幣,而凈利潤降至38.02億元,同比下降6.39%,而去年同期,康師傅的凈利潤水平同比增長21.95%。

背后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揚傳遞的壓力。以棕櫚油原料為例,受全球主要植物油供應緊張影響,棕櫚油價格從去年年末開始迅速上漲,至今年3月,價格從4294林吉特每噸上漲至最高7268林吉特每噸。飲料瓶的主要原料聚酯粒同樣出現價格上漲。

作為應對,今年一季度,包括統一、康師傅在內的方便面品牌對旗下產品進行了統一漲價,以康師傅經典袋面和經典桶面為例,其漲幅分別為12%和12.5%。而漲價能否將上游壓力順利向消費者群體轉嫁,仍需通過市場反饋觀察。

另一方面,康師傅的業(yè)績增長對軟飲的依賴程度增強。

在財報中,康師傅引用尼爾森公司數據稱,2021年方便面行業(yè)銷量整體下降4%,銷售額下降2.7%,而飲料行業(yè)銷量同比增長8.8%,銷售額同比增長10.1%。一起一落之間,康師傅不得不將增長方向更多放在飲品業(yè)務上。

整個2021年,康師傅740億的營收額中,方便面只有284.48億元,同比下降3.6%,而飲品業(yè)務營收額高達448.2億元,同比上漲20.18%。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催動下,兩大品類的毛利率分別下降4.94%和2.11%。但由于銷售額提升產生的規(guī)模效應,使飲品占康師傅凈利潤比重提升15.27%。

如果從發(fā)展歷史看,從進入內地市場開始,方便面業(yè)務就是康師傅的立身之本,而飲品更多是借助方便面銷售渠道,以及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的附屬品。

例如,康師傅早期的冰紅茶等核心品類不是來源于自研,而是對標統一的防御產品。在更早進入內地市場的渠道優(yōu)勢下,康師傅飲品往往能比統一更快完成鋪設。

這一照搬成熟產品,并以渠道優(yōu)勢后來居上的策略,一方面為康師傅積累了競爭壁壘,在整個含糖飲料時代,競爭對手都無法擺脫產品被復刻的沖擊;另一方面,康師傅的研發(fā)基因也在這一進程中淡化。

截至2021年,康師傅在即飲茶市場的份額高達43.4%,位于行業(yè)首位。但在果汁、即飲咖啡和包裝水市場,這一數據不足20%。隨著氣泡水和代糖產品的崛起,康師傅與統一這對老對手,越來越在新的市場中表現出無力感。

02、無糖之戰(zhàn)輸了嗎?

從2021年開始,元氣森林正式對農夫山泉的終端優(yōu)勢發(fā)起挑戰(zhàn),圍繞終端冰柜的C位陳列權,兩大飲料巨頭已經展開“巷戰(zhàn)”。

在2020年10月的經銷商大會上,元氣森林創(chuàng)始人唐彬森大談“把經銷商當自己人”。為此,元氣森林提供了遠超其它品牌的冰柜投放優(yōu)惠——半年內合格返還90%押金。

此外,對售價90元每箱的氣泡水,元氣森林提供低于50元的進價,這意味著零售商將從中大幅獲利,并更多進貨元氣森林氣泡水。

農夫山泉則針對性地殺入元氣森林冰柜,網傳資料顯示,農夫山泉對旗下產品放進元氣森林冰柜的零售商,每放一瓶送一瓶長白雪礦泉水,最高48瓶。

背后是元氣森林向多SKU品牌的轉變,唐彬森在經銷商大會上表示,2021年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

在飲料賽道中,越是SKU豐富、橫跨飲用水、茶飲料、果汁、汽水、咖啡等主要品類的品牌,越是傾向于用終端冰柜投放的方式進行“集團軍”作戰(zhàn)。原因在于,單個產品覆蓋終端只能對消費者輸出單品心智,而冰柜的整體亮相將向消費者輸出品牌心智。

對康師傅來說,這是一個危險信號——以元氣森林的異軍突起為代表,快消品迭代被提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速度,新興對手的品類豐富度已經足夠填充一整個冰柜,一款冰紅茶和綠茶橫跨數十年的時代正在一去不復返。

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代表,快消品牌的核心產品,往往與品牌有強相關的特點。在含糖飲料時代,康師傅憑借渠道優(yōu)勢快速搶占了消費者心智,但也形成品牌與含糖茶品類過度綁定的弊端。

而在市場變革面前,康師傅顯得動作遲緩。在2020年5月,康師傅推出了兩款無糖茶參與市場競爭,到2021年3月,代糖冰紅茶在天貓首發(fā)。

結果是,無糖茶產品很快在終端渠道中消失,而代糖冰紅茶基本站穩(wěn)了腳跟。

時至今日,在天貓康師傅飲品旗艦店,銷量最高的仍然是冰紅茶、綠茶、無糖冰紅茶等傳統產品,含糖茶仍然是康師傅飲品的絕對主力。

類似的故事也發(fā)生在老對手統一身上,小茗同學、阿薩姆奶茶等含糖茶構成了統一天貓渠道的C位產品。

究其原因,從消費者角度看,統一、康師傅代表了傳統含糖茶時代,盡管產品本身不斷通過更換代言人、接入熱門IP的方式進行營銷,但產品本身的老化已經不可避免。

而對于代糖冰紅茶來說,其自身是含糖冰紅茶的替代品,是對代糖產品來勢洶洶的自我防御,目的是在代糖時代延續(xù)傳統品類壽命。對于變革加速的前沿市場來說,守成有余,進取不足。

早在1994年,康師傅曾嘗試以蜜豆奶和清涼茶產品進軍內地高端飲料市場,但出現了銷量不佳及產品積壓。為此,康師傅快速調整產品結構,將產品重心轉向低端市場。

這為康師傅躋身中國飲料巨頭奠定了基礎。但從康師傅2021年財報看,公司戰(zhàn)略已確定為鞏固大眾消費基本盤,嘗試向高端中產市場擴張。曾經以高端方便面打開中國市場的品牌,已經有了老態(tài)龍鐘的跡象。

03、渠道之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在當前市場新一輪的“冰柜大戰(zhàn)”中,農夫山泉與元氣森林分別作為守擂者與攻擂者,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角。

而在此之前,統一和康師傅一度是冰柜投放的主力軍。有數據顯示,康師傅及百事中國的聯盟在國內市場冰柜投放數僅次于可口可樂,位于行業(yè)第二位。

此外,康師傅擁有國內食品飲料行業(yè)中最強大的渠道網絡,截至2020年末,康師傅的終端零售網點超過400萬個,而同期娃哈哈、達利為300萬左右,農夫山泉、統一為200萬左右。

對康師傅來說,這意味著更低的銷售及管理費用率,以及更快的存貨周轉效率。借助遍布全國的渠道網絡,品牌新產品可以迅速完成鋪設。

但這并不意味著,康師傅的渠道優(yōu)勢不可打破,在高端市場側重的便利店、電商等新興渠道,康師傅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讓位給新興品牌。

首先,康師傅高度依賴傳統經銷商渠道,興業(yè)證券數據顯示,經銷商創(chuàng)造了康師傅80%的銷售額,而線上等現代渠道僅占20%。與此對應的,是更低的經銷商質量。從渠道看,康師傅對傳統商超、下沉市場銷售終端的覆蓋率極高,但單個網點的產出更低。

其次,在電商渠道,康師傅的優(yōu)勢不復存在。盡管從2012年起,康師傅便與天貓達成合作,但其線上銷量始終面臨增長瓶頸,而公司的戰(zhàn)略也更關注線下渠道的控制能力。從2018年11月開始,康師傅分別與阿里、京東、蘇寧、騰訊等企業(yè)簽約,目的是推動零售網點的供應鏈、營銷、決策數字化,以提升精準營銷能力。

此外,在連鎖便利店等高線城市新興渠道中,康師傅正在被高端品牌擠出市場。究其原因,中高端飲品更契合相應終端提升客單價的需求,而追求大眾消費的康師傅產品更多面向下沉市場,缺少在高端零售場景的競爭力。

而這意味著在新興零售場景中,康師傅正在掉隊,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電商渠道零售額年度復合增長率高達26%,而便利店為5%,而快消品的品類創(chuàng)新更多在這些場景中發(fā)生,盡管在下沉市場的貨架上,康師傅仍然占據即飲茶品類的C位位置,但在無糖飲料、代糖飲料、功能性飲料等增量市場中,康師傅的話語權不復當初。

最后,從渠道讓利角度看,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等品牌均選擇以更高的渠道利潤推動終端覆蓋能力,而康師傅和統一傳統飲料單品的經銷商毛利低于相關品類。

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消費者對于年輕化、個性化飲品的訴求正在快速增長,對此,康師傅更多選擇從營銷角度發(fā)力,如讓傳統品類與當紅藝人、綜藝、游戲及動漫IP聯動營銷,而對產品結構的升級步履維艱。

截至目前,在無糖賽道,康師傅更多依賴無糖百事可樂和無糖冰紅茶等傳統單品切入,而對高端產品尚未打開局面。去年6月,百事中國推出對標元氣森林氣泡水的微笑趣泡產品,并邀請肖戰(zhàn)代言。但從消費者反饋看,代言人效應起到了產品破圈的主要作用,而能否長期占據消費者心智仍需觀察。

對康師傅來說,產品升級的時間窗口已不寬裕,在高端消費領域,康師傅賴以成功的渠道優(yōu)勢不再明顯,更多考驗研發(fā)能力和市場需求把握。如何擠占新興渠道份額,將是康師傅在未來要解決的問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康師傅

3.8k
  • 康師傅:“刀刃向內”撕開方便面新戰(zhàn)場
  • 康師傅控股:2024年公司股東應占溢利37.3億元,同比增長19.8%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康師傅,泡不到年輕人

新對手的崛起與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正在從內外兩個方向擠壓這家老牌食品巨頭的生存空間。

攝影:界面新聞 軒然

文|財經新知  馬戎

編輯|月見

被315晚會曝光近一個月,備受爭議的康師傅老壇酸菜方便面再度回歸貨架。

相關報道顯示,在云南昆明家樂福超市和沃爾瑪超市,康師傅老壇酸菜方便面已經打著“放心食用”的口號回歸貨架,附帶的當地市場監(jiān)管局公告顯示,已于3月16日對相關產品進行檢查,未發(fā)現違規(guī)酸菜包,建議康師傅展開自查,從嚴控制原料進貨。

而根據澎湃新聞報道,目前,相關市監(jiān)局文件已經撤除,當地市監(jiān)局表示,正在核查行政建議書為何會在超市出現。而康師傅回應稱,涉事四家工廠生產的老壇酸菜面已經下架并停產,其它工廠的老壇酸菜面可以正常食用。

對康師傅來說,315曝光對老壇酸菜方便面單品的沖擊仍在發(fā)酵。

盡管在少數線下零售場景,老壇酸菜面已經恢復上架,但整個線上場景,包括電商平臺、外賣平臺、社區(qū)團購等均未解除對“老壇酸菜”關鍵詞的屏蔽。

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調查結果也表明,絕大部分消費者對老壇酸菜面這一品類仍存心理陰影,并拒絕再度購買。這意味著,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老壇酸菜面這一品類的復蘇不會太快。

而對此次恢復產品上架的康師傅來說,單個方便面品類的黑天鵝事件固然影響深遠,但在更大的飲料市場中,新對手的崛起與原材料價格的上漲,正在從內外兩個方向擠壓這家老牌食品巨頭的生存空間。

01、軟飲大戶的煩惱

如果用一句話概述康師傅的現狀,則是成本承壓,外敵環(huán)伺。

長期以來,市場對康師傅的判斷是方便面+軟飲料雙巨頭,擁有長期穩(wěn)定的增長能力。

然而從今年2月下旬開始,康師傅控股的市值增長勢頭被打斷,取而代之的是漫長的股價下挫。相比之下,315晚會的曝光反而未對股價造成明顯波動。

究其原因,除外資整體流出趨勢以外,由于原材料價格的快速上漲,康師傅正在陷入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3月28日,康師傅發(fā)布的2021年財報顯示,全年營收同比增長9.56%達到740.82億人民幣,而凈利潤降至38.02億元,同比下降6.39%,而去年同期,康師傅的凈利潤水平同比增長21.95%。

背后是上游原材料價格上揚傳遞的壓力。以棕櫚油原料為例,受全球主要植物油供應緊張影響,棕櫚油價格從去年年末開始迅速上漲,至今年3月,價格從4294林吉特每噸上漲至最高7268林吉特每噸。飲料瓶的主要原料聚酯粒同樣出現價格上漲。

作為應對,今年一季度,包括統一、康師傅在內的方便面品牌對旗下產品進行了統一漲價,以康師傅經典袋面和經典桶面為例,其漲幅分別為12%和12.5%。而漲價能否將上游壓力順利向消費者群體轉嫁,仍需通過市場反饋觀察。

另一方面,康師傅的業(yè)績增長對軟飲的依賴程度增強。

在財報中,康師傅引用尼爾森公司數據稱,2021年方便面行業(yè)銷量整體下降4%,銷售額下降2.7%,而飲料行業(yè)銷量同比增長8.8%,銷售額同比增長10.1%。一起一落之間,康師傅不得不將增長方向更多放在飲品業(yè)務上。

整個2021年,康師傅740億的營收額中,方便面只有284.48億元,同比下降3.6%,而飲品業(yè)務營收額高達448.2億元,同比上漲20.18%。在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因素催動下,兩大品類的毛利率分別下降4.94%和2.11%。但由于銷售額提升產生的規(guī)模效應,使飲品占康師傅凈利潤比重提升15.27%。

如果從發(fā)展歷史看,從進入內地市場開始,方便面業(yè)務就是康師傅的立身之本,而飲品更多是借助方便面銷售渠道,以及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的附屬品。

例如,康師傅早期的冰紅茶等核心品類不是來源于自研,而是對標統一的防御產品。在更早進入內地市場的渠道優(yōu)勢下,康師傅飲品往往能比統一更快完成鋪設。

這一照搬成熟產品,并以渠道優(yōu)勢后來居上的策略,一方面為康師傅積累了競爭壁壘,在整個含糖飲料時代,競爭對手都無法擺脫產品被復刻的沖擊;另一方面,康師傅的研發(fā)基因也在這一進程中淡化。

截至2021年,康師傅在即飲茶市場的份額高達43.4%,位于行業(yè)首位。但在果汁、即飲咖啡和包裝水市場,這一數據不足20%。隨著氣泡水和代糖產品的崛起,康師傅與統一這對老對手,越來越在新的市場中表現出無力感。

02、無糖之戰(zhàn)輸了嗎?

從2021年開始,元氣森林正式對農夫山泉的終端優(yōu)勢發(fā)起挑戰(zhàn),圍繞終端冰柜的C位陳列權,兩大飲料巨頭已經展開“巷戰(zhàn)”。

在2020年10月的經銷商大會上,元氣森林創(chuàng)始人唐彬森大談“把經銷商當自己人”。為此,元氣森林提供了遠超其它品牌的冰柜投放優(yōu)惠——半年內合格返還90%押金。

此外,對售價90元每箱的氣泡水,元氣森林提供低于50元的進價,這意味著零售商將從中大幅獲利,并更多進貨元氣森林氣泡水。

農夫山泉則針對性地殺入元氣森林冰柜,網傳資料顯示,農夫山泉對旗下產品放進元氣森林冰柜的零售商,每放一瓶送一瓶長白雪礦泉水,最高48瓶。

背后是元氣森林向多SKU品牌的轉變,唐彬森在經銷商大會上表示,2021年是元氣森林的產品大年。

在飲料賽道中,越是SKU豐富、橫跨飲用水、茶飲料、果汁、汽水、咖啡等主要品類的品牌,越是傾向于用終端冰柜投放的方式進行“集團軍”作戰(zhàn)。原因在于,單個產品覆蓋終端只能對消費者輸出單品心智,而冰柜的整體亮相將向消費者輸出品牌心智。

對康師傅來說,這是一個危險信號——以元氣森林的異軍突起為代表,快消品迭代被提升至一個前所未有的新速度,新興對手的品類豐富度已經足夠填充一整個冰柜,一款冰紅茶和綠茶橫跨數十年的時代正在一去不復返。

以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為代表,快消品牌的核心產品,往往與品牌有強相關的特點。在含糖飲料時代,康師傅憑借渠道優(yōu)勢快速搶占了消費者心智,但也形成品牌與含糖茶品類過度綁定的弊端。

而在市場變革面前,康師傅顯得動作遲緩。在2020年5月,康師傅推出了兩款無糖茶參與市場競爭,到2021年3月,代糖冰紅茶在天貓首發(fā)。

結果是,無糖茶產品很快在終端渠道中消失,而代糖冰紅茶基本站穩(wěn)了腳跟。

時至今日,在天貓康師傅飲品旗艦店,銷量最高的仍然是冰紅茶、綠茶、無糖冰紅茶等傳統產品,含糖茶仍然是康師傅飲品的絕對主力。

類似的故事也發(fā)生在老對手統一身上,小茗同學、阿薩姆奶茶等含糖茶構成了統一天貓渠道的C位產品。

究其原因,從消費者角度看,統一、康師傅代表了傳統含糖茶時代,盡管產品本身不斷通過更換代言人、接入熱門IP的方式進行營銷,但產品本身的老化已經不可避免。

而對于代糖冰紅茶來說,其自身是含糖冰紅茶的替代品,是對代糖產品來勢洶洶的自我防御,目的是在代糖時代延續(xù)傳統品類壽命。對于變革加速的前沿市場來說,守成有余,進取不足。

早在1994年,康師傅曾嘗試以蜜豆奶和清涼茶產品進軍內地高端飲料市場,但出現了銷量不佳及產品積壓。為此,康師傅快速調整產品結構,將產品重心轉向低端市場。

這為康師傅躋身中國飲料巨頭奠定了基礎。但從康師傅2021年財報看,公司戰(zhàn)略已確定為鞏固大眾消費基本盤,嘗試向高端中產市場擴張。曾經以高端方便面打開中國市場的品牌,已經有了老態(tài)龍鐘的跡象。

03、渠道之戰(zhàn)一觸即發(fā)

在當前市場新一輪的“冰柜大戰(zhàn)”中,農夫山泉與元氣森林分別作為守擂者與攻擂者,成為市場競爭的主角。

而在此之前,統一和康師傅一度是冰柜投放的主力軍。有數據顯示,康師傅及百事中國的聯盟在國內市場冰柜投放數僅次于可口可樂,位于行業(yè)第二位。

此外,康師傅擁有國內食品飲料行業(yè)中最強大的渠道網絡,截至2020年末,康師傅的終端零售網點超過400萬個,而同期娃哈哈、達利為300萬左右,農夫山泉、統一為200萬左右。

對康師傅來說,這意味著更低的銷售及管理費用率,以及更快的存貨周轉效率。借助遍布全國的渠道網絡,品牌新產品可以迅速完成鋪設。

但這并不意味著,康師傅的渠道優(yōu)勢不可打破,在高端市場側重的便利店、電商等新興渠道,康師傅的市場份額正在逐步讓位給新興品牌。

首先,康師傅高度依賴傳統經銷商渠道,興業(yè)證券數據顯示,經銷商創(chuàng)造了康師傅80%的銷售額,而線上等現代渠道僅占20%。與此對應的,是更低的經銷商質量。從渠道看,康師傅對傳統商超、下沉市場銷售終端的覆蓋率極高,但單個網點的產出更低。

其次,在電商渠道,康師傅的優(yōu)勢不復存在。盡管從2012年起,康師傅便與天貓達成合作,但其線上銷量始終面臨增長瓶頸,而公司的戰(zhàn)略也更關注線下渠道的控制能力。從2018年11月開始,康師傅分別與阿里、京東、蘇寧、騰訊等企業(yè)簽約,目的是推動零售網點的供應鏈、營銷、決策數字化,以提升精準營銷能力。

此外,在連鎖便利店等高線城市新興渠道中,康師傅正在被高端品牌擠出市場。究其原因,中高端飲品更契合相應終端提升客單價的需求,而追求大眾消費的康師傅產品更多面向下沉市場,缺少在高端零售場景的競爭力。

而這意味著在新興零售場景中,康師傅正在掉隊,從2015年到2020年,中國電商渠道零售額年度復合增長率高達26%,而便利店為5%,而快消品的品類創(chuàng)新更多在這些場景中發(fā)生,盡管在下沉市場的貨架上,康師傅仍然占據即飲茶品類的C位位置,但在無糖飲料、代糖飲料、功能性飲料等增量市場中,康師傅的話語權不復當初。

最后,從渠道讓利角度看,元氣森林、農夫山泉等品牌均選擇以更高的渠道利潤推動終端覆蓋能力,而康師傅和統一傳統飲料單品的經銷商毛利低于相關品類。

隨著國內經濟增長,消費者對于年輕化、個性化飲品的訴求正在快速增長,對此,康師傅更多選擇從營銷角度發(fā)力,如讓傳統品類與當紅藝人、綜藝、游戲及動漫IP聯動營銷,而對產品結構的升級步履維艱。

截至目前,在無糖賽道,康師傅更多依賴無糖百事可樂和無糖冰紅茶等傳統單品切入,而對高端產品尚未打開局面。去年6月,百事中國推出對標元氣森林氣泡水的微笑趣泡產品,并邀請肖戰(zhàn)代言。但從消費者反饋看,代言人效應起到了產品破圈的主要作用,而能否長期占據消費者心智仍需觀察。

對康師傅來說,產品升級的時間窗口已不寬裕,在高端消費領域,康師傅賴以成功的渠道優(yōu)勢不再明顯,更多考驗研發(fā)能力和市場需求把握。如何擠占新興渠道份額,將是康師傅在未來要解決的問題。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