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年輕人的新型社交模式,竟然是做地毯?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年輕人的新型社交模式,竟然是做地毯?

現在的年輕人,都開始流行花錢當“紡織工”了?

文|互聯網那些事

進入提前3天才約上的Tufting店,女孩子們忙碌認真的身影,讓我一瞬間以為自己進了紡織廠,直到店員給我?guī)蠂沟哪且豢?,感受更真實了?/p>

“你不會是最后一個知道Tufting的吧?”類似的帖子在小紅書上滿天飛。Instagram上,與之相關的話題就已有超20w+的討論,眾多明星、潮牌、博主都體驗過,就連超模劉雯都緊跟潮流。

怎么現在的年輕人,都開始流行花錢當“紡織工”了?

01 閑來“搞個毛線”?

在門店里,有一整面墻用來擺放各色的毛線,整體裝修溫馨明亮,在“工位”上是一個巨大的簇絨架,將簇絨布固定上后,店員會將你想制作的圖案用投影儀投在布上,把圖案描出來后,然后就可以直接端起“槍”,開始“突突突”。

此“槍”非彼“槍”,專業(yè)一點叫tufting gun,只要用穿針器將毛線穿進槍前端的小孔里,右手握住槍柄,左手握住平衡桿,順著布向上扎扎扎即可。

而我誠然像個剛上崗的小妹,聽著前輩給我指點迷津,看著隔壁“工位”的女生織出一幅虎年生肖圖來,天生要強的我端起“突突槍”橫豎忙活了大半天,盡管腰酸背痛,但在看到自己作品的一剎那,心里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Tufting又叫“簇絨”,是一種制作地毯、保暖服裝的傳統(tǒng)工藝,不僅美觀大氣,還柔軟喜人。Tufting能夠轉型要歸功于DIY藝術家Tim Eads,2018年,他在網上建立了Tufting社區(qū),除了分享教程,還提供器材售賣。

“突突突”的“槍”聲和成品的驚艷,提起了人們對做“藝術家”的暢想。對于整天對著電腦手機消耗腦力視力的年輕人來說,似乎急需一項“體力活兒”來釋放壓力,而回歸現實反倒是件新鮮事。

據廣東第一家Tufting的店主描述,Tufting從去年9月刮進國內,在杭州、溫州等新一線、二線城市走紅,廣州現有30多家tufting門店,其中20多家都在年初涌現。

在大眾點評搜索“tufting”,不止廣州,北京、上海等城市都能找到幾百個條目。

而來店里的基本上是年齡20-30歲的女性,多大學生、公司白領,也有男性顧客,通常是和女朋友一起前來,一般門店最多可以容納10-15人,一般在2-6個小時左右,對于空降的客人一般都要等上1.2個小時。

Tufting能夠走出工廠,也得益于國外一些藝術家的媒體影響力,能將普通傳統(tǒng)工藝用新潮的方式表達出來,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DIY的產業(yè)經濟。

而我們對于DIY的追求從未停止,Tufting不亞于如今的數字油畫,前幾年的《秘密花園》。

一位為時尚、消費品牌提供咨詢業(yè)務的人士分析稱,“繪畫本身就可以解壓,而很多人不知道畫什么怎么畫,而秘密花園是直接給你黑白的底稿,你只要涂色就可以,保證美觀的同時還給了你發(fā)揮想象的空間?!?/p>

而Tufting新鮮的操作同理,這會迫使你沉浸其中,自然地形成與外界隔離的屏障,一樣達到解壓放松的效果。

還有些把Tufting玩明白的,直接花費上千元購買了設備在家實現了“突突突”自由,還有的直接留在店里當起了店員。

拉長維度,小學時期的皮筋手鏈仍歷歷在目,而后越玩越花,十字繡,羊毛氈,陶土......一切花錢就能買到的東西經過自己的雙手成了“無價之寶”。

但Tufting有個bug,人均200元的價格讓一眾大學生望而卻步,沖動消費后的他們亦不會再當回頭客,因為“太累了”。且單次制作時間長,每天接待的客人有限,這極大地限制了客流,也很難挖掘到新客。

先入局的店家們坐不住了,眼看自己孤注一擲的店面正被后來者各種花式打擊,本就少有的客源很快便被搶了去,自己只能留在原地無助的等待......

02 毛線團也“憂慮”

除了顧客復購率不高以外,成本高是一類“網紅門店”的痛點。

據廣東第一家Tufting店主介紹:門店通常開在核心商圈附近的開放式小區(qū)、商住兩用大樓或者是創(chuàng)意園區(qū)里,通常需要承擔較高租金。且為了給予客戶體驗感,店鋪還需招聘培養(yǎng)員工,人力成本開支不少。

但好在Tufting店鋪的整體投入成本和美甲店、餐飲店相比還算小的,像毛線、gun、投影等均價不過百,也不需要考驗店家自身的技術含量。

我粗略以人均300的價格來算,每天最多接待兩輪客人也就是12人,再按照工作日無休計算,一個月的收入在6-8萬元左右,減去房租以及一系列耗材、人工成本,每月凈利潤在3萬元左右,這給所有Tufting店家能否快速回本打上了問號。

北京“玩?zhèn)€毛線”的宋老板說:“我們在全北京的銷量榜單上,一般都是第四、第五的水平,但都還沒回本,可見別的店是什么水平,”宋老板屬于最早入局的那一批,因此口碑較好,收費也較高。

“老顧客10%都沒到,我覺得大家還是圖個新鮮感,像這類絨絨毯也不適合擺太多,做那么多干嗎用?”

Tufting利用的是人們的好奇心及炫耀的心理引流,但網紅店“一次性消費”始終是個難題,對于消費者來說,Tufting是一項“重體驗,低實用”的活動,當好奇心被滿足時,也意味著這群客戶的流失。

因此不少門店正在尋求差異化,譬如除了可以做地毯,還能做手拿包、手機殼和鏡框等,并且引入時下流行的時尚元素,間店面做成“打卡”風格,便于客戶出片的同時起到宣傳作用。

中國人喜歡做手工深受中國傳統(tǒng)工藝和民族民間工藝的熏陶,不僅僅是中國,斯里蘭卡、摩洛哥、印度、日本等國家都有著不可小視的工藝品市場,而DIY 已由傳統(tǒng)民間手工逐步擴大化,我國手工藝品的市場背景下仍未發(fā)展成熟。

根據上海、北京等主要DIY市場調研顯示,消費人群正在擴大,但受局限較大,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DIY商品同質化較高。Tufting之所以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剛被挖掘,發(fā)展?jié)摿薮?,早入局的商家們避免了DIY 市場同質化的問題,但成功的案例必會有跟隨者,很快Tufting也要面臨僵局。

第二,缺乏品牌體系化經營。與眾多DIY店面一樣,Tufting商家多為廣泛經營,對手工沒有任何專業(yè)的了解,也沒有專業(yè)的生產體系,無論是經營還是供貨,都混亂不堪。

第三,受眾購買力低。根據去年長沙互動手工藝管大學生消費報告,有50%的用戶更傾向于低廉價位的手工DIY商品,而能購買150元以上的手工DIY商品的用戶只有5%左右。

對于Tufting的發(fā)展前景,宋老板認為:“這東西肯定有過氣的時候,但一年內至少沒問題,若是不火了就再搞新項目,永遠跟著年輕人的市場做。”

再者Tufting能大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社交性比較強,很多店家反應是情侶或閨蜜來打卡,它是一種共同的情感體驗,是新型的社交模式,加上很多女生會把自己的Tufting作品拿到社交媒體上去曬,很符合現在的“曬文化”。

而Tufting起源于19世紀的美國佐治亞州,是地毯機械化的一大發(fā)展,而如今已有近300余年的歷史,被藝術家挖掘出價值的它印證了一句話:時尚是個輪回。

不停輪回著的那些經典時尚元素,比如格紋,正是因為符合人們的審美而且不易過時,才得以一次又一次重獲新生,而我們能看到的,都是經過時代的檢驗留下來的,這是“幸存者偏差”。

撇除幸存者偏差,《通用設計法則》中提到一個心理學原理是:感官記憶比文字記憶更深刻。如果一樣新東西可以讓我們聯想到一些以前的東西的話,我們會更加愿意接受新的事物。

如此一想,似乎自己那一段“在廠”經歷也是一場新潮與復古結合的精神旅行,柔軟的毛線團與強勁的Tufting gun沖擊的突突聲,似乎將全身心的壓力都釋放在了這一塊簇絨布上。

參考:

手工DIY市場調研報告——第一文檔網

tufting是什么,你不會是最后一個知道的吧?——界面新聞

“玩”毛線成新時尚 年輕人為“親手體驗”買單——光明網

連劉雯都愛上的“Tufting”,真的有這么火嗎?——設計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年輕人的新型社交模式,竟然是做地毯?

現在的年輕人,都開始流行花錢當“紡織工”了?

文|互聯網那些事

進入提前3天才約上的Tufting店,女孩子們忙碌認真的身影,讓我一瞬間以為自己進了紡織廠,直到店員給我?guī)蠂沟哪且豢蹋惺芨鎸嵙恕?/p>

“你不會是最后一個知道Tufting的吧?”類似的帖子在小紅書上滿天飛。Instagram上,與之相關的話題就已有超20w+的討論,眾多明星、潮牌、博主都體驗過,就連超模劉雯都緊跟潮流。

怎么現在的年輕人,都開始流行花錢當“紡織工”了?

01 閑來“搞個毛線”?

在門店里,有一整面墻用來擺放各色的毛線,整體裝修溫馨明亮,在“工位”上是一個巨大的簇絨架,將簇絨布固定上后,店員會將你想制作的圖案用投影儀投在布上,把圖案描出來后,然后就可以直接端起“槍”,開始“突突突”。

此“槍”非彼“槍”,專業(yè)一點叫tufting gun,只要用穿針器將毛線穿進槍前端的小孔里,右手握住槍柄,左手握住平衡桿,順著布向上扎扎扎即可。

而我誠然像個剛上崗的小妹,聽著前輩給我指點迷津,看著隔壁“工位”的女生織出一幅虎年生肖圖來,天生要強的我端起“突突槍”橫豎忙活了大半天,盡管腰酸背痛,但在看到自己作品的一剎那,心里的成就感不言而喻。

Tufting又叫“簇絨”,是一種制作地毯、保暖服裝的傳統(tǒng)工藝,不僅美觀大氣,還柔軟喜人。Tufting能夠轉型要歸功于DIY藝術家Tim Eads,2018年,他在網上建立了Tufting社區(qū),除了分享教程,還提供器材售賣。

“突突突”的“槍”聲和成品的驚艷,提起了人們對做“藝術家”的暢想。對于整天對著電腦手機消耗腦力視力的年輕人來說,似乎急需一項“體力活兒”來釋放壓力,而回歸現實反倒是件新鮮事。

據廣東第一家Tufting的店主描述,Tufting從去年9月刮進國內,在杭州、溫州等新一線、二線城市走紅,廣州現有30多家tufting門店,其中20多家都在年初涌現。

在大眾點評搜索“tufting”,不止廣州,北京、上海等城市都能找到幾百個條目。

而來店里的基本上是年齡20-30歲的女性,多大學生、公司白領,也有男性顧客,通常是和女朋友一起前來,一般門店最多可以容納10-15人,一般在2-6個小時左右,對于空降的客人一般都要等上1.2個小時。

Tufting能夠走出工廠,也得益于國外一些藝術家的媒體影響力,能將普通傳統(tǒng)工藝用新潮的方式表達出來,在某種程度上帶動了DIY的產業(yè)經濟。

而我們對于DIY的追求從未停止,Tufting不亞于如今的數字油畫,前幾年的《秘密花園》。

一位為時尚、消費品牌提供咨詢業(yè)務的人士分析稱,“繪畫本身就可以解壓,而很多人不知道畫什么怎么畫,而秘密花園是直接給你黑白的底稿,你只要涂色就可以,保證美觀的同時還給了你發(fā)揮想象的空間?!?/p>

而Tufting新鮮的操作同理,這會迫使你沉浸其中,自然地形成與外界隔離的屏障,一樣達到解壓放松的效果。

還有些把Tufting玩明白的,直接花費上千元購買了設備在家實現了“突突突”自由,還有的直接留在店里當起了店員。

拉長維度,小學時期的皮筋手鏈仍歷歷在目,而后越玩越花,十字繡,羊毛氈,陶土......一切花錢就能買到的東西經過自己的雙手成了“無價之寶”。

但Tufting有個bug,人均200元的價格讓一眾大學生望而卻步,沖動消費后的他們亦不會再當回頭客,因為“太累了”。且單次制作時間長,每天接待的客人有限,這極大地限制了客流,也很難挖掘到新客。

先入局的店家們坐不住了,眼看自己孤注一擲的店面正被后來者各種花式打擊,本就少有的客源很快便被搶了去,自己只能留在原地無助的等待......

02 毛線團也“憂慮”

除了顧客復購率不高以外,成本高是一類“網紅門店”的痛點。

據廣東第一家Tufting店主介紹:門店通常開在核心商圈附近的開放式小區(qū)、商住兩用大樓或者是創(chuàng)意園區(qū)里,通常需要承擔較高租金。且為了給予客戶體驗感,店鋪還需招聘培養(yǎng)員工,人力成本開支不少。

但好在Tufting店鋪的整體投入成本和美甲店、餐飲店相比還算小的,像毛線、gun、投影等均價不過百,也不需要考驗店家自身的技術含量。

我粗略以人均300的價格來算,每天最多接待兩輪客人也就是12人,再按照工作日無休計算,一個月的收入在6-8萬元左右,減去房租以及一系列耗材、人工成本,每月凈利潤在3萬元左右,這給所有Tufting店家能否快速回本打上了問號。

北京“玩?zhèn)€毛線”的宋老板說:“我們在全北京的銷量榜單上,一般都是第四、第五的水平,但都還沒回本,可見別的店是什么水平,”宋老板屬于最早入局的那一批,因此口碑較好,收費也較高。

“老顧客10%都沒到,我覺得大家還是圖個新鮮感,像這類絨絨毯也不適合擺太多,做那么多干嗎用?”

Tufting利用的是人們的好奇心及炫耀的心理引流,但網紅店“一次性消費”始終是個難題,對于消費者來說,Tufting是一項“重體驗,低實用”的活動,當好奇心被滿足時,也意味著這群客戶的流失。

因此不少門店正在尋求差異化,譬如除了可以做地毯,還能做手拿包、手機殼和鏡框等,并且引入時下流行的時尚元素,間店面做成“打卡”風格,便于客戶出片的同時起到宣傳作用。

中國人喜歡做手工深受中國傳統(tǒng)工藝和民族民間工藝的熏陶,不僅僅是中國,斯里蘭卡、摩洛哥、印度、日本等國家都有著不可小視的工藝品市場,而DIY 已由傳統(tǒng)民間手工逐步擴大化,我國手工藝品的市場背景下仍未發(fā)展成熟。

根據上海、北京等主要DIY市場調研顯示,消費人群正在擴大,但受局限較大,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第一,DIY商品同質化較高。Tufting之所以能在市場中脫穎而出是因為它剛被挖掘,發(fā)展?jié)摿薮螅缛刖值纳碳覀儽苊饬薉IY 市場同質化的問題,但成功的案例必會有跟隨者,很快Tufting也要面臨僵局。

第二,缺乏品牌體系化經營。與眾多DIY店面一樣,Tufting商家多為廣泛經營,對手工沒有任何專業(yè)的了解,也沒有專業(yè)的生產體系,無論是經營還是供貨,都混亂不堪。

第三,受眾購買力低。根據去年長沙互動手工藝管大學生消費報告,有50%的用戶更傾向于低廉價位的手工DIY商品,而能購買150元以上的手工DIY商品的用戶只有5%左右。

對于Tufting的發(fā)展前景,宋老板認為:“這東西肯定有過氣的時候,但一年內至少沒問題,若是不火了就再搞新項目,永遠跟著年輕人的市場做?!?/p>

再者Tufting能大火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它的社交性比較強,很多店家反應是情侶或閨蜜來打卡,它是一種共同的情感體驗,是新型的社交模式,加上很多女生會把自己的Tufting作品拿到社交媒體上去曬,很符合現在的“曬文化”。

而Tufting起源于19世紀的美國佐治亞州,是地毯機械化的一大發(fā)展,而如今已有近300余年的歷史,被藝術家挖掘出價值的它印證了一句話:時尚是個輪回。

不停輪回著的那些經典時尚元素,比如格紋,正是因為符合人們的審美而且不易過時,才得以一次又一次重獲新生,而我們能看到的,都是經過時代的檢驗留下來的,這是“幸存者偏差”。

撇除幸存者偏差,《通用設計法則》中提到一個心理學原理是:感官記憶比文字記憶更深刻。如果一樣新東西可以讓我們聯想到一些以前的東西的話,我們會更加愿意接受新的事物。

如此一想,似乎自己那一段“在廠”經歷也是一場新潮與復古結合的精神旅行,柔軟的毛線團與強勁的Tufting gun沖擊的突突聲,似乎將全身心的壓力都釋放在了這一塊簇絨布上。

參考:

手工DIY市場調研報告——第一文檔網

tufting是什么,你不會是最后一個知道的吧?——界面新聞

“玩”毛線成新時尚 年輕人為“親手體驗”買單——光明網

連劉雯都愛上的“Tufting”,真的有這么火嗎?——設計癖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