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酒訊 甘深
從1949年作為新中國第一家國營釀酒廠成立,到歷經11年未圓夢資本市場,一起股權轉讓,令紅星股份再度站在“聚光燈”之下。
5月23日,距離北京首都酒業(yè)有限公司(下稱“首都酒業(yè)”)擬轉讓40%股權信批披露還有三天時間。5天前,首都酒業(yè)40%股權亮相北京產權交易所,轉讓方為北京北控京泰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控京泰”),轉讓底價為1212萬元。據酒訊了解,轉讓方北控京泰旗下還擁有北京紅星股份有限公司45%股份。此次“清倉式轉讓”讓沉溺許久的“京酒”第二股紅星上市路再次進入公眾視野。
從與“紅星”“龍徽”等品牌納入首都酒業(yè)謀求集體上市失敗,到因中介機構被立案調查致使大豪股份中止收購,紅星股份終難在資本市場找到一席棲息之地。資本市場“姍姍來遲”的紅星股份回首70年前,卻是二鍋頭行業(yè)內的“老師傅”。而如今,紅星股份在二鍋頭品類中,卻發(fā)生了身份轉變,從“引導者”逐漸變?yōu)椤白汾s者”。
圖片來源:酒訊易予拍攝
01 未完待續(xù)上市路
據天眼查顯示,目前紅星股份44%股權由北京京泰投資管理中心(以下簡稱“京泰投資”)持有;另外55%的股權由北京一輕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一輕控股”)持有,另外1%的股權由北京鴻運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京泰投資和一輕控股均為國資企業(yè)。前者是紅星股份的二股東,其全資子公司北控京泰也是首都酒業(yè)的二股東,持股40%。后者是紅星股份的控股股東,其全資子公司北京一輕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京一輕”)也是首都酒業(yè)的控股股東,持股60%。
此次股權轉讓,或被視作為紅星股份再度曲線接觸資本市場的方法。酒訊以問詢函方式聯系首都酒業(yè)、紅星股份,但截至發(fā)稿前,未獲回復。
對此,知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向酒訊表示:“此次轉讓對首都酒業(yè)和紅星股份或都有良性影響,可能是進一步讓紅星股份上市的一種途徑。”
2011年2月,首都酒業(yè)的成立就被業(yè)界視為紅星股份在謀求上市主體。同年,紅星股份迎來改制,成為首都酒業(yè)的主要組成部分。按首都酒業(yè)的預期,集團會在2012年借殼上市;若不能借殼上市則在3年內登陸A股市場。不巧的是,受塑化劑事件與“禁酒令”等影響,2014年首都酒業(yè)上市計劃擱置,紅星股份亦未實現與資本對接。
圖片來源:北京產權交易所截圖
時隔6年,紅星股份“放棄了”首都酒業(yè)這艘共同沖向資本市場的大船,轉身走向身處危險邊緣的大豪科技。2020年,紅星股份重新覓到機會,擬通過借殼大豪科技實現曲線上市。次年8月,因律師事務所被立案調查未結案,大豪科技跨界收購紅星項目被叫停,上市日程再次被拉長。
白酒營銷專家肖竹青也進一步對酒訊分析,“最近多家擬上市公司都被終止,說明國家對整個酒業(yè)上市的門檻和要求越來越高,紅星股份上市也將面臨更嚴格審查。整個酒業(yè)上市必須練好內功,以面對苛刻的審核?!?/p>
02 低毛利率泥潭
從大豪科技意圖收購紅星股份時披露的數據上看,看似為收購下定決心提升業(yè)績,實則卻為實現對賭而過度保守。2021年-2024年,紅星股份承諾實現歸母凈利潤為3.47億元、3.81億元、4.21億元和4.51億元,目標數額均低于2020年的4.92億元,每年平均增幅亦不足10%。
與其他19家白酒上市企業(yè)相比,按照2020年業(yè)績來排名,紅星股份營收位列白酒板塊第14名,凈利潤位列第13名。與此同時,白酒行業(yè)分化與集中仍在加劇,上市酒企前十名創(chuàng)造了絕大多數營收與利潤,其中次高端酒企凈利潤增速居前,低端酒企增長乏力,紅星股份毛利率低于同業(yè)水平。
根據公開數據顯示,2020年1-11月,紅星股份毛利率僅為52.93%。當面對白酒行業(yè)毛利率70.29%的平均水平時,紅星股份的底氣也并不是很足。
毛利率較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則在于紅星股份營收主要來源于低檔產品。酒訊在梳理中發(fā)現,紅星股份產品目前仍以中低端產品為主,企業(yè)體量較小,即使想依靠市場拓展、產品結構升級和費用優(yōu)化加速增長,壓力亦不小。根據大豪科技向上交所提交的回復文件顯示,紅星股份低、中、高檔產品占總營收比例分別為84.41%、14.92%、0.67%,由于產品定價相對較低,導致毛利空間也較其他高價酒偏低。
在肖竹青看來,過去紅星競爭對手主要是順鑫農業(yè)、牛欄山二鍋頭,隨著“茅五洋瀘汾”一線品牌渠道下沉,更多區(qū)域酒廠轉型做光瓶酒,紅星股份未來將面臨非常慘烈的競爭,在全國各地都遭遇當地區(qū)域酒廠的圍追堵截。
圖片來源:紅星官方
03 1+1+N等于幾
盡管在曲線上市之路上狂奔的紅星股份依然努力登錄資本市場,但與同品類上市公司的差距并不是一個IPO能夠解決的。若想借由上市打一場漂亮的翻身仗,對于紅星股份而言也并非是一件易事。
并不是紅星股份不夠努力,而是行業(yè)競爭太過于激烈。
酒訊注意到,在品牌力不夠的情況下,雖然紅星股份構建起“1+1+N”的生產經營新格局,實施“一高一低”雙品牌戰(zhàn)略,以“紅星高照”為高端品牌,以“紅星”為大眾品牌,布局高端化、全國化以謀求破局,但成效卻并不理想。
具體來看,“紅星高照”的產品價格在700-800元左右,但紅星股份在該價格帶的組織優(yōu)勢和品質優(yōu)勢不足,靠品牌號召力進行競爭的難度較大。培育高端產品和形象尚需時日,為保住當前市場,紅星股份只能繼續(xù)加碼低端光瓶酒,在占比、產能、成本上尋找增長路徑。
近日,酒訊走訪了北京部分終端市場發(fā)現,紅星二鍋頭產品集中在20-30元價格帶,而其他光瓶酒隨著價格帶提升,已形成了40-50元主流價格區(qū)間。另外,從產品品類上來看,終端產品以牛欄山陳釀、玻汾為主,輔之有紅星二鍋頭、老村長等小體量二鍋頭企業(yè)產品。除北京外,在省外市場,無論是商超渠道商,還是夫妻店、餐飲渠道均鮮見紅星二鍋頭身影。
肖竹青對酒訊分析稱,紅星股份想找到增長點破局,一方面要產品走出去,人才引進來,全國化的紅星二鍋頭必須有全國化的人才。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時制宜,才能提升市場反應效率。另一方面,紅星股份需要與時俱進,進行技術提升,提高品牌IP打造的即時性,抬高消費者心目中的價值預期和品牌的心智資源占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