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賣掉酒店,拯救新華聯 ?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賣掉酒店,拯救新華聯 ?

“地產+文旅”的商業(yè)模式是否為最優(yōu)解?

文|酒管財經

編輯|阿鰍

保大還是保???

在這個問題上,新華聯文化旅游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公司流動性存在風險,控股股東債券頻頻違約······資金上“捉襟見肘”的新華聯試圖通過出售非景區(qū)酒店及商業(yè)的大宗物業(yè)去化,加速實現現金回流。

按照其規(guī)劃,10家酒店將被擺上貨架,包括北京新華聯麗景灣國際酒店、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等。上述資產包以及部分商業(yè)預計可售價值超100億元。

《酒管財經》注意到,新華聯的資金狀況已經影響到酒旅業(yè)務的正常開展。公司重點在建工程蕪湖鳩茲古鎮(zhèn)和株洲麗景灣酒店的工程進度緩慢。銀川新華聯喜來登大酒店即將拍賣,起拍價為4.46億元,較評估價下探近2億元。

結合新華聯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的債務違約狀況,上述出售行為尚不足扭轉全局。而參考近期行業(yè)內多家地產企業(yè)出售文旅項目的動作,也不禁讓行業(yè)思考:“地產+文旅”的模式是不是文旅產業(yè)發(fā)展的最優(yōu)解?

非景區(qū)酒店被擺上貨架

“公司將繼續(xù)全力推進非景區(qū)酒店及商業(yè)的大宗物業(yè)去化,加速實現現金回流,以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截至 2021 年年末,擬對外轉讓的酒店、商業(yè)等大宗資產預計可售價值逾 100 億元?!?月27日,新華聯在回復中國證監(jiān)會問詢時如此表述。

截至2022年4月15日,新華聯旗下已開業(yè)的酒店共計16家,景區(qū)酒店共計6家。另外還有6家自營客棧。

這意味著,新華聯可供出售的非景區(qū)酒店數量為10家。

據《酒管財經》不完全統(tǒng)計,上述非景區(qū)酒店包括北京新華聯麗景灣國際酒店、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銀川新華聯瑞景酒店、西寧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銀川新華聯喜來登酒店等。

另據新華聯此前公告顯示,包括北京新華聯麗景溫泉酒店、唐山新華聯鉑爾曼酒店等也在可供出售之列。

《酒管財經》注意到,位于銀川的銀川新華聯喜來登酒店,將于6月13日10時至14日10時止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開拍賣涉案財產。該酒店評估價為6.37億元,一拍起拍價為4.45億元。

事實上,新華聯出售酒店的消息早已在業(yè)內傳出。

行業(yè)自媒體“旅界”在今年3月的報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表述,“上海新華聯索菲特酒店并購估值18億元,北京順義新華聯麗景溫泉酒店并購估值18億元,北京麗景灣國際酒店并購估值16億元?!?/p>

在去年5月,該平臺還披露,“彼時上海新華聯索菲特酒店在酒店交易網上標價23億元,掛出4個月后調整為21億元,如今并購估值降至18億元,卻依然難尋買家?!?/p>

上述很多酒店處于黃金收獲期。譬如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于2016年開業(yè),經營時間為6年。北京順義新華聯麗景溫泉酒店、西寧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均于2015年開業(yè),經營時間為7年。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酒店的黃金收獲期是開業(yè)后6至20年,酒店開業(yè)后6年甚至更多時間財務虧損是正常的。

按照這一推算,被新華聯擺上貨架的多個酒店即將迎來黃金收獲期。

出售非景區(qū)酒店,新華聯實屬無奈之舉。

當下的新華聯經營形式不容樂觀。截至2021年底,新華聯資產負債率為 89.94%,2022 年 3 月末資產負債率為 90.89%。

債務是一大難題。截至 2021 年末,新華聯有息債務余額為 191.11 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債務金額 97.75 億元,逾期債務金額為30.45 億元。

公司現金流緊張。截至 2021 年末,公司貨幣資金為 23.09 億元,可動用的貨幣資金為 10.38 億元。

這一處境也影響了公司酒旅在建工程的進度。

該公司重要在建工程蕪湖鳩茲古鎮(zhèn)和株洲麗景灣酒店的工程進度緩慢。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流動資金嚴重短缺。

不過,新華聯并未將景區(qū)酒店擺上貨架,可見其對文旅板塊仍存希望。

目前,新華聯的文旅項目包括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古鎮(zhèn)、蕪湖新華聯鳩茲古鎮(zhèn)、西寧新華聯童夢樂園、長沙銅官窯古鎮(zhèn)、西寧新華聯童夢樂園、四川新華聯閬中古城四大旅游景區(qū)等。

新華聯在2016年將“文旅”寫進公司名稱當中,不過該公司主營收入仍為商品房銷售。在2021年,公司營收86億中,商品房銷售占據78%,文旅綜合行業(yè)營收占比僅為14.09%。

更加重要的是,公司經營未見明顯好轉。新華聯2020 年、2021 年、2022 年一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均為負,文旅板塊毛利率連續(xù)兩年為負,房地產板塊計提大額存貨減值準備。

新華聯方面表示,在文旅業(yè)務方面,會擴大二銷品類、發(fā)展夜游經濟、豐富體驗項目等提升景區(qū)內涵及景區(qū)運營水平的措施,改善招商品質、推進酒景融合等,促進公司文旅板塊的運營和業(yè)績的提升。

新華聯控股危機背后的“地產+文旅”困局

上市公司新華聯是新華聯集團的核心資產之一。

成立于1990年的新華聯集團,旗下業(yè)務涵蓋文旅與地產、礦業(yè)、石油、化工、新能源、投資、金融、陶瓷、酒業(yè)等多個產業(yè)。

目前,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yè)100余家,其中包括12家控股、參股上市公司。新華聯控股旗下擁有3家上市子公司,新華聯之外的兩家分別為東岳集團和新絲路文旅。

2020年,新華聯集團營收破千億,位居當年湖南省民營企業(yè)百強榜首。

新華聯控股創(chuàng)始人傅軍推崇“籃子論”,“不主張大型民營企業(yè)只搞一個產業(yè),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多元化投資讓新華聯控股一度獲得巨額收益,譬如投資金六福和華致酒行。但也有很多投資并不理想,譬如投資樂視汽車、共享單車、團貸網等。

危機在2020年顯現。該年,新華聯控股四次觸及債券違約,總額超過28億元。截至2021年底,新華聯控股債務到期未償還金額為204.34億元。截至2022年4月28日,新華聯控股債務到期未償還金額為214.28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新華聯控股是上市公司新華聯的控股股東。

新華聯控股持有新華聯股份數量 116,027.26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1.17%,全部被司法輪候凍結。若其所持凍結的股份被司法處置,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新華聯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更。

根據媒體報道,新華聯控股債委會聘請的中介機構所出具的盡調報告及債務化解整體方案已初步定稿,待新華聯控股實現司法集中管轄后,新華聯控股將推進整體債務化解方案的落實。同時,新華聯控股也正在與多家機構進行引戰(zhàn)工作的溝通洽談,引戰(zhàn)工作在推進過程中。

不難看出,僅僅依靠旗下幾家酒店的資產出售,很難彌補新華聯控股的巨大債務。但后者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新華聯的文旅業(yè)務的經營節(jié)奏。

若放眼整個行業(yè),因母公司經營“暴雷”波及旗下文旅業(yè)務的案例比比皆是。

河南地產企業(yè)建業(yè)旗下的兩個文旅項目已經完成股權變更,當地國資介入;傳言融創(chuàng)旗下的深圳冰雪文旅城項目股權轉讓正在洽談階段;藍光發(fā)展1元甩賣15億資產,包括文旅項目天津小站鎮(zhèn)“稻米俠”主題樂園······

文旅業(yè)務向來都是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經營前期需母公司持續(xù)輸血。這也導致很多文旅項目最終走向一個終點:母公司出現經營問題,文旅項目被拋售草草收尾。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能“獨立”的文旅產業(yè),要想獲得良性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賣掉酒店,拯救新華聯 ?

“地產+文旅”的商業(yè)模式是否為最優(yōu)解?

文|酒管財經

編輯|阿鰍

保大還是保???

在這個問題上,新華聯文化旅游發(fā)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華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前者。

公司流動性存在風險,控股股東債券頻頻違約······資金上“捉襟見肘”的新華聯試圖通過出售非景區(qū)酒店及商業(yè)的大宗物業(yè)去化,加速實現現金回流。

按照其規(guī)劃,10家酒店將被擺上貨架,包括北京新華聯麗景灣國際酒店、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等。上述資產包以及部分商業(yè)預計可售價值超100億元。

《酒管財經》注意到,新華聯的資金狀況已經影響到酒旅業(yè)務的正常開展。公司重點在建工程蕪湖鳩茲古鎮(zhèn)和株洲麗景灣酒店的工程進度緩慢。銀川新華聯喜來登大酒店即將拍賣,起拍價為4.46億元,較評估價下探近2億元。

結合新華聯控股股東新華聯控股的債務違約狀況,上述出售行為尚不足扭轉全局。而參考近期行業(yè)內多家地產企業(yè)出售文旅項目的動作,也不禁讓行業(yè)思考:“地產+文旅”的模式是不是文旅產業(yè)發(fā)展的最優(yōu)解?

非景區(qū)酒店被擺上貨架

“公司將繼續(xù)全力推進非景區(qū)酒店及商業(yè)的大宗物業(yè)去化,加速實現現金回流,以改善公司資產負債結構。截至 2021 年年末,擬對外轉讓的酒店、商業(yè)等大宗資產預計可售價值逾 100 億元。”5月27日,新華聯在回復中國證監(jiān)會問詢時如此表述。

截至2022年4月15日,新華聯旗下已開業(yè)的酒店共計16家,景區(qū)酒店共計6家。另外還有6家自營客棧。

這意味著,新華聯可供出售的非景區(qū)酒店數量為10家。

據《酒管財經》不完全統(tǒng)計,上述非景區(qū)酒店包括北京新華聯麗景灣國際酒店、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銀川新華聯瑞景酒店、西寧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銀川新華聯喜來登酒店等。

另據新華聯此前公告顯示,包括北京新華聯麗景溫泉酒店、唐山新華聯鉑爾曼酒店等也在可供出售之列。

《酒管財經》注意到,位于銀川的銀川新華聯喜來登酒店,將于6月13日10時至14日10時止在淘寶網司法拍賣網絡平臺公開拍賣涉案財產。該酒店評估價為6.37億元,一拍起拍價為4.45億元。

事實上,新華聯出售酒店的消息早已在業(yè)內傳出。

行業(yè)自媒體“旅界”在今年3月的報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表述,“上海新華聯索菲特酒店并購估值18億元,北京順義新華聯麗景溫泉酒店并購估值18億元,北京麗景灣國際酒店并購估值16億元?!?/p>

在去年5月,該平臺還披露,“彼時上海新華聯索菲特酒店在酒店交易網上標價23億元,掛出4個月后調整為21億元,如今并購估值降至18億元,卻依然難尋買家?!?/p>

上述很多酒店處于黃金收獲期。譬如上海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于2016年開業(yè),經營時間為6年。北京順義新華聯麗景溫泉酒店、西寧新華聯索菲特大酒店均于2015年開業(yè),經營時間為7年。

華美顧問機構首席知識官、高級經濟師趙煥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酒店的黃金收獲期是開業(yè)后6至20年,酒店開業(yè)后6年甚至更多時間財務虧損是正常的。

按照這一推算,被新華聯擺上貨架的多個酒店即將迎來黃金收獲期。

出售非景區(qū)酒店,新華聯實屬無奈之舉。

當下的新華聯經營形式不容樂觀。截至2021年底,新華聯資產負債率為 89.94%,2022 年 3 月末資產負債率為 90.89%。

債務是一大難題。截至 2021 年末,新華聯有息債務余額為 191.11 億元,其中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債務金額 97.75 億元,逾期債務金額為30.45 億元。

公司現金流緊張。截至 2021 年末,公司貨幣資金為 23.09 億元,可動用的貨幣資金為 10.38 億元。

這一處境也影響了公司酒旅在建工程的進度。

該公司重要在建工程蕪湖鳩茲古鎮(zhèn)和株洲麗景灣酒店的工程進度緩慢。主要原因正是因為流動資金嚴重短缺。

不過,新華聯并未將景區(qū)酒店擺上貨架,可見其對文旅板塊仍存希望。

目前,新華聯的文旅項目包括長沙新華聯銅官窯古鎮(zhèn)、蕪湖新華聯鳩茲古鎮(zhèn)、西寧新華聯童夢樂園、長沙銅官窯古鎮(zhèn)、西寧新華聯童夢樂園、四川新華聯閬中古城四大旅游景區(qū)等。

新華聯在2016年將“文旅”寫進公司名稱當中,不過該公司主營收入仍為商品房銷售。在2021年,公司營收86億中,商品房銷售占據78%,文旅綜合行業(yè)營收占比僅為14.09%。

更加重要的是,公司經營未見明顯好轉。新華聯2020 年、2021 年、2022 年一季度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凈利潤均為負,文旅板塊毛利率連續(xù)兩年為負,房地產板塊計提大額存貨減值準備。

新華聯方面表示,在文旅業(yè)務方面,會擴大二銷品類、發(fā)展夜游經濟、豐富體驗項目等提升景區(qū)內涵及景區(qū)運營水平的措施,改善招商品質、推進酒景融合等,促進公司文旅板塊的運營和業(yè)績的提升。

新華聯控股危機背后的“地產+文旅”困局

上市公司新華聯是新華聯集團的核心資產之一。

成立于1990年的新華聯集團,旗下業(yè)務涵蓋文旅與地產、礦業(yè)、石油、化工、新能源、投資、金融、陶瓷、酒業(yè)等多個產業(yè)。

目前,集團擁有全資、控股、參股企業(yè)100余家,其中包括12家控股、參股上市公司。新華聯控股旗下擁有3家上市子公司,新華聯之外的兩家分別為東岳集團和新絲路文旅。

2020年,新華聯集團營收破千億,位居當年湖南省民營企業(yè)百強榜首。

新華聯控股創(chuàng)始人傅軍推崇“籃子論”,“不主張大型民營企業(yè)只搞一個產業(yè),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

多元化投資讓新華聯控股一度獲得巨額收益,譬如投資金六福和華致酒行。但也有很多投資并不理想,譬如投資樂視汽車、共享單車、團貸網等。

危機在2020年顯現。該年,新華聯控股四次觸及債券違約,總額超過28億元。截至2021年底,新華聯控股債務到期未償還金額為204.34億元。截至2022年4月28日,新華聯控股債務到期未償還金額為214.28億元。

需要注意的是,新華聯控股是上市公司新華聯的控股股東。

新華聯控股持有新華聯股份數量 116,027.26 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61.17%,全部被司法輪候凍結。若其所持凍結的股份被司法處置,可能導致上市公司新華聯實際控制人發(fā)生變更。

根據媒體報道,新華聯控股債委會聘請的中介機構所出具的盡調報告及債務化解整體方案已初步定稿,待新華聯控股實現司法集中管轄后,新華聯控股將推進整體債務化解方案的落實。同時,新華聯控股也正在與多家機構進行引戰(zhàn)工作的溝通洽談,引戰(zhàn)工作在推進過程中。

不難看出,僅僅依靠旗下幾家酒店的資產出售,很難彌補新華聯控股的巨大債務。但后者卻實實在在影響著新華聯的文旅業(yè)務的經營節(jié)奏。

若放眼整個行業(yè),因母公司經營“暴雷”波及旗下文旅業(yè)務的案例比比皆是。

河南地產企業(yè)建業(yè)旗下的兩個文旅項目已經完成股權變更,當地國資介入;傳言融創(chuàng)旗下的深圳冰雪文旅城項目股權轉讓正在洽談階段;藍光發(fā)展1元甩賣15億資產,包括文旅項目天津小站鎮(zhèn)“稻米俠”主題樂園······

文旅業(yè)務向來都是投資大、回報周期長,經營前期需母公司持續(xù)輸血。這也導致很多文旅項目最終走向一個終點:母公司出現經營問題,文旅項目被拋售草草收尾。

從這個角度來講,不能“獨立”的文旅產業(yè),要想獲得良性發(fā)展,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