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鏡象娛樂 黃油貓
6月2日,《夢華錄》正式上線騰訊視頻。上線一周不到,《夢華錄》接連拿下“2022年國產(chǎn)劇豆瓣最高開分8.3”“首播至今熱度全網(wǎng)電視劇第一”“播放量破5億”的榮譽,喜提微博熱搜數(shù)十個。截至今日,《夢華錄》豆瓣評分已飆至8.8分。其成功背后,是國產(chǎn)古偶劇的久旱逢甘霖。
返璞歸真,拒絕古裝劇現(xiàn)代化配方
國產(chǎn)古裝劇產(chǎn)業(yè)發(fā)展至今,儼然已經(jīng)形成了獨一套的“現(xiàn)代化配方”:千篇一律的服化道+多此一舉的濾鏡+欲蓋彌彰的配音+略顯反智的情節(jié)。細細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近年來上線的國產(chǎn)古裝劇中,上述四大元素至少占其一,多者甚至可以一口氣集齊。
在“配方劇”獨霸市場的情況下,不僅僅是古偶劇,整個國產(chǎn)古裝劇產(chǎn)業(yè),都苦佳片久矣?!秹羧A錄》的出現(xiàn),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配方劇”的行業(yè)壟斷,為國產(chǎn)古偶劇帶來了一絲“返璞歸真”的意味。
其中最為出挑的,便是劇中“潤物細無聲”般的宋韻文化:從女主角趙盼兒“茶坊坊主”的身份開始,整部劇便一直浸潤在淡雅別致的宋韻之中。
在飲茶之風盛行的宋代,“斗茶”是極具有時代標志的活動。如何點茶、用什么來配茶、如何上茶等等,這些細節(jié)的設置都在劇中呈現(xiàn)地恰如其分。
優(yōu)秀的服化道,是《夢華錄》觀賞性強的先決條件。劇中人物服裝并不算復雜,在符合時代特征的基礎上,劇組放棄了在服裝繁瑣度上作文章以增加服飾精美程度,而是選擇“取巧”,在發(fā)髻裝飾、服裝與人物情緒配色上下功夫,使得整部劇美得精心而又不經(jīng)意。
(扮演輕佻女子引誘周舍時,趙盼兒身著亮眼橙紅色服裝,為其平添一絲風塵之味)
(發(fā)髻上的小蝴蝶結為趙盼兒的可愛增添幾分嬌俏)
劇情“合理至上”,是《夢華錄》服化道得以從眾多古偶劇中脫穎而出的另一關鍵。在已播出的劇集中,女主角睡覺時將發(fā)髻全部散開、女主角逃難時身披麻袋、灰頭土臉等,都一反以往古偶劇中“演員貌美至上”的觀念,盡量貼合劇情。劇中對于細節(jié)的處理還體現(xiàn)在角色受傷時的傷口處理:劇中女主人公趙盼兒眉頭受傷后,后續(xù)劇集中,其額頭由結痂,到輕微疤痕,再到愈合如初,都有著細節(jié)刻畫。
(劇中受傷數(shù)日后的鏡頭仍然展現(xiàn)了趙盼兒眉頭傷口的疤痕)
有實感、符合生活邏輯的劇本,為《夢華錄》沖出古偶重圍增添了一分砝碼。負心男差遣管家欲以八十兩黃金買斷與女主角之間的感情時,女主角短暫悲傷過后,便開口提價至五百兩,穩(wěn)住管家、為自己爭取時間的同時,也避免了人財兩空的局面。
(“五百兩黃金”這一情節(jié)廣受好評)
有人拿武器偷襲女主角時,英雄救美不再是空手接白刃,而是巧妙躲閃、避免受傷。這樣的情節(jié)在劇中比比皆是,“反套路”取代了“反智”,為《夢華錄》主角的形象刻畫也助力不少。
“真誠”,或許可以成為《夢華錄》的另一個關鍵詞。演員原聲配音、選用自然色調濾鏡等,都為角色的詮釋增色不少。誠然,劇中個別演員口齒不清、臺詞功底較差,也成為此番“真誠”為人詬病之處。
女性群像,古偶IP劇本新范式
初具雛形的劇本、IP自帶的粉絲群體是IP劇如此受影視制作方歡迎的主要原因。而其發(fā)展至今,面臨的最大問題是“魔改”現(xiàn)象嚴重。
絕大多數(shù)劇本在改編時,都會對原本故事線進行調整乃至重塑。這樣的風險在于可能會使劇情與原著相去甚遠,原著粉不買賬,甚至被冠以“不尊重原著”的名號?!抖菲粕n穹》的電視劇改編便是如此:相較原著而言,劇版改動過多、主角形象刻畫過于單薄,最終以4.3分的成績慘淡收場。
而同為IP改編的《夢華錄》,其劇本能夠在古偶劇中脫穎而出,與其原著的選擇有著很大的關系。
按照劇本IP來源,可以將現(xiàn)有的古裝IP劇主要分為兩類:以已成型的當代小說、游戲為基礎改編,如《甄嬛傳》《瑯琊榜》《長安十二時辰》等;以某個傳統(tǒng)民間故事、戲曲等為發(fā)散點進行的“再創(chuàng)作”,如《新女駙馬》《薛仁貴傳奇》等。根據(jù)關漢卿元雜劇《趙盼兒風月救風塵》改編的《夢華錄》無疑屬于后者。
《趙盼兒風月救風塵》原本講的便是“女性救女性”的故事?!秹羧A錄》的改編,延續(xù)了這一主旨,以女性向的敘事,塑造了三個個性鮮明且互補的女性角色,以三個女性角色的三條成長線為主,“風月”為輔,展示了女性意識的覺醒。
電視劇中,三個女性角色的三條成長線交織在一起,向觀眾講述了一個“我在宋朝當老板”的故事:成長型角色宋引章,從“一心只曉琵琶事”的渣男受害者,到主動尋求成長的教坊教頭,其代表的是不諳世事的女性在社會中的摸爬滾打。涅槃型角色孫三娘,做得一手好菜,靠殺豬供丈夫做生意后被背叛,跟隨趙盼兒去往東京后決意靠自己。其諳世事、講義氣,是趙盼兒長姐般的存在。創(chuàng)業(yè)圖治型角色趙盼兒,因被未婚夫背叛,來到東京,感受了權力之下自己的弱小,堅持不放棄、最終在東京立足。
(宋引章)
(孫三娘)
“我在宋朝當老板”是《夢華錄》的主線,“美女一起搞事業(yè)”也一直是該劇的營銷熱點?!芭砸庾R覺醒”,或許可以成為該劇的另一亮點:賤籍出身的樂伎宋引章,在劇中遭遇了不少“賤籍羞辱”,其在經(jīng)歷自我懷疑之后偶遇東京花魁張好好,交談之下擺脫了“賤籍自卑”,開始尋求人生定位。
總結三個女性角色的故事線不難發(fā)現(xiàn),她們的“覺醒”都是在遭遇愛情的背叛后發(fā)掘的。這樣的劇本設置或許有些偏頗,但“女性意識覺醒”+“搞事業(yè)”的兩大Buff加成,無疑使得該劇立意升華不少。
以“風月”為輔的《夢華錄》并非不談風月,事實上,“顧盼生輝”CP為《夢華錄》貢獻的話題度遠高于三個女性角色的事業(yè)。但就已播出的劇集而言,《夢華錄》的撒糖并不刻意,男女主情節(jié)設置相對合理,給人以順理成章、水到渠成的觀感。
誠然,《夢華錄》劇本也有硬傷:比如女主角趙盼兒遇到生死攸關的大事時,幾乎總是依靠“金手指”脫身。劇本改編上,相較原著而言,成長型角色宋引章的人物形象過于蠢笨,與原文“自救+求救”的情節(jié)設置有所出入,內涵略有欠缺。
久旱逢甘霖,國產(chǎn)古偶劇何去何從
《夢華錄》分數(shù)如此之高,與其演員配置息息相關。但除去顏值因素,其或許仍可以為古偶劇發(fā)展帶來一些啟示。
古偶劇應當學會“回頭看”。與過去的古偶劇目相比,現(xiàn)在的古偶劇大多制作周期短、出產(chǎn)快、重營銷、輕質量。這樣的制作模式,與韓娛造星有異曲同工之處:產(chǎn)品基數(shù)大,薄利多銷,偶有爆品便可大賺一筆。但呈現(xiàn)在市場中時則弊端盡顯:古偶市場苦好劇久矣,古偶劇普遍評分不高。
想要制作出好的劇目,如何向成功案例學習才是關鍵。
古偶劇,其區(qū)別于普通偶像劇就在于一個“古”字,這也是古裝劇可以從眾多類型劇目中脫穎而出的關鍵。“中國古韻特色”應該是古偶劇的最終落腳點。打造“隱于風韻的歷史厚重感”,可以為古偶劇觀感增色不少。服化道等“外在”應貼合歷史、用心打磨,臺詞、主旨等“內里”應腳踏實地、符合時代特征。此外,演員選角也應盡量貼合古典氛圍,避免出現(xiàn)臉不貼角色、演員在古景中格格不入的情況。
劇本創(chuàng)作上,需要用心打磨,注意內核的升華,拒絕懸浮空洞。原創(chuàng)劇本講求創(chuàng)新、ip改編講究“尊重原著”。作為原創(chuàng)古裝劇本的元老級人物,橫空出世的《還珠格格》,憑借著“輕喜古裝劇”的頭一份,在電視劇史上得以留名。如若創(chuàng)新性難以完成,則腳踏實地也不失為一種選擇:如《紅樓夢》《西游記》這些老ip,故事耳熟能詳,劇目仍被列為經(jīng)典,不單單因其劇本,其對原著細節(jié)的還原度、精細程度也可圈可點。
近年來上線的古偶劇大多內核空洞、工業(yè)化撒糖,觀眾難免審美疲勞。劇本符合當代流行價值觀的同時,古偶劇若想出圈,而不是只掙“快名聲”,需要建立與觀眾的共鳴。對于“古偶劇”而言,以愛情為切入口,是吸引觀眾的巧妙方式,尋求共鳴則是為了提高觀眾留存率:主角的成長路線,是產(chǎn)生共鳴的有效途徑。尤其是“普通人的奮斗史”,這樣的放之四海皆準的故事,對于古偶劇也同樣適用。《御賜小仵作》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該劇講述了少女楚楚如何歷經(jīng)萬難成為獲得皇帝欽賜身份“御賜仵作”的故事)
《夢華錄》的此次“高中”,其中不乏“久旱逢甘霖”式的“報復性消費”所做貢獻。將其劇本放在古裝劇百花齊放的年代,或許只能獲得“普普通通”的評價。但正是這樣一份“普通”,這樣一份“正常”,使得《夢華錄》在近年來的古裝劇中大放異彩。為何“正?!币褜匐y得,或許這才是古裝劇市場真正應該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