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業(yè),是一條沒有盡頭的道路,只有勇者才能持續(xù)走下去。
深夜退網,羅永浩又有了新的方向。
6月12日深夜,羅永浩發(fā)文稱:一眨眼快十三年了,過得真快啊。明天我就退出微博和所有的社交平臺,再次埋頭去創(chuàng)業(yè)。
實際上,過去幾年羅永浩的爭議一直很大,也時不時會因為“欠債”問題登上熱搜。
三年還完6個億的欠款,讓大部分人都對他豎起了大拇指。但行業(yè)“冥燈”的帽子,也讓外界對他“敬而遠之”。有勇氣重新來過,是一種智慧。不管結果如何,找到人生的方向,找到人生的意義,這比什么都重要。
根據新浪科技報道,羅永浩未來創(chuàng)業(yè)的方向屬于AR領域。羅永浩認為AR是下一代的計算平臺,想在AR時代搶先做出一個像2007年iPhone+iOS一樣的東西,成為下一個平臺上類似蘋果一樣的公司。
為什么經歷了數次失敗,羅永浩還有這么宏大的目標?還依舊選擇了“死磕”蘋果?那么,羅永浩這次創(chuàng)業(yè)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羅永浩曾經說過,“如果不是因為欠了別人的債,我創(chuàng)業(yè)永遠不會把賺錢當成第一位的考量”。這句話放在現在的語境,也毫不違和。
作為一個話題人物,持續(xù)創(chuàng)業(yè)者,羅永浩本身就自帶流量,在當下的創(chuàng)業(yè)環(huán)境當中,持續(xù)地關注大概率會獲得資本的加持,也能增加談判的籌碼,這就是他的底氣。
羅永浩曾在一檔節(jié)目中表示:“如果以賺錢本身為目的的話,這個公司不一定能發(fā)展得特別大,特別了不起,但是賺錢其實沒有什么太大的難度?!?/p>
他進一步解釋到,在經歷了這幾年的魔鬼訓練之后,去做其他事情,如果首要目的是賺錢,其實還挺容易的。
2021年7月,羅永浩發(fā)表了一篇《“我現在終于知道,羅永浩做啥啥失敗,為啥還有投資人持續(xù)給他投資了……”》的文章,文章中羅永浩表示,他并沒有做啥啥失敗,投資人持續(xù)給他投資,就是投他這個人,投他這份理想主義。
因此,本次羅永浩在創(chuàng)業(yè)應該也不會太擔心項目的資金問題。
實際上,進軍AR羅永浩在去年年底就開始做鋪墊了,我相信在啟動之前,他就已經拉好了投資。2021年11月5日凌晨5點,羅永浩就在微博上表示,“我們的下一個創(chuàng)業(yè)項目是一家所謂的元宇宙公司”。
作為未來互聯網行業(yè)的確定性風口,元宇宙項目是一個全球科技互聯網巨頭角逐的戰(zhàn)場,那么從硬件軟件兩個層面,蘋果、Meta、谷歌等企業(yè)均進行了比較深層次的布局。
對于此次創(chuàng)業(yè),羅永浩認為自己在產品層面有把握勝出。但是同時他也明白,在這種平臺級的戰(zhàn)爭當中,僅靠好產品是不夠的,因此他也做好了被大公司收購的準備。最后他還給自己留了一條退路就是做AR時代的華米OV。
我認為,夢想值得被尊重,敢于探索和挑戰(zhàn)也是我們這一代人能夠崛起的最大原因,不被權威壓倒,不被外界定義,才是破圈最重要的保證。
在新能源汽車領域,我們跑出了比亞迪、蔚來汽車、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等諸多汽車品牌,在超越的道路上,這些車企用了不到十年時間就超越了奔馳、大眾、寶馬這樣的全球汽車巨頭。我們堅信未來的超越還將繼續(xù),雖然我們依舊面臨諸多困難。
羅永浩曾說過,自己還完債之后就會回到科技行業(yè)。6月7日,羅永浩宣布將退出“交個朋友”管理層,工作重點轉移至AR項目上。同時,他也表示不會完全離開公司,未來依舊會在交個朋友進行每月兩三場的直播。
三年多的時間,一百多場直播,還完了6億的債務,成為某音的直播帶貨一哥。僅2021年一年,交個朋友就創(chuàng)造了50億的實際支付銷售額。直播兩年,交個朋友在全平臺的GMV達到了100億元,這就是羅永浩的能力。
從羅永浩過往的經歷來看,實際上他更“適合”知識付費、文化傳播、以及演講之類的工作,在這些行業(yè),他也能做出更成功的事情。但是從夢想的角度,我們應該去支持這種行為,不服輸的品質遠遠要比某件事情的成功更為重要。
切入AR賽道機遇固然很重要,但是挑戰(zhàn)更多。例如財大氣粗的蘋果,今年的頭顯設備又因為散熱問題沒有解決而延遲發(fā)布;深耕AR領域的龍頭企業(yè)HTC依舊沒能依靠AR設備重新崛起;全球元宇宙龍頭Meta也因為各種技術上的問題深陷泥潭,所以,羅永浩未來面臨的困境并不會少于上述企業(yè)。
綜合而言,要想成為全球的明星企業(yè),要的不僅僅只是情懷,扎實地做好基本功,研究好產品,用產品征服用戶,這才是未來唯一能走通的路。因此,羅永浩當下“退網”則是沉心做產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