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6歲的趙凱在蘇州河畔的河濱大樓住了四十余年。八十年代初期,他曾為搬進了上海灘屈指可數(shù)的電梯高樓感到無比自豪,但與此同時,他卻絕口不提窗外的蘇州河,因為當時的河水又臟又臭,兩岸更是聲音嘈雜。
九十年代開始,政府對蘇州河的環(huán)境整治逐步深入,尤其近五年,蘇州河納入“一江一河”整體規(guī)劃,中心城區(qū)42公里濱水岸線貫通開放。曾經(jīng)讓行人掩鼻而過的蘇州河如今真真正正地成為了人們可以親近的“后花園”。
來源:上觀新聞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糅合在一起了。
上觀新聞 ·
今年76歲的趙凱在蘇州河畔的河濱大樓住了四十余年。八十年代初期,他曾為搬進了上海灘屈指可數(shù)的電梯高樓感到無比自豪,但與此同時,他卻絕口不提窗外的蘇州河,因為當時的河水又臟又臭,兩岸更是聲音嘈雜。
九十年代開始,政府對蘇州河的環(huán)境整治逐步深入,尤其近五年,蘇州河納入“一江一河”整體規(guī)劃,中心城區(qū)42公里濱水岸線貫通開放。曾經(jīng)讓行人掩鼻而過的蘇州河如今真真正正地成為了人們可以親近的“后花園”。
來源:上觀新聞
評論
下載界面新聞
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糅合在一起了。
上觀新聞 · 2022/06/29 09:27
今年76歲的趙凱在蘇州河畔的河濱大樓住了四十余年。八十年代初期,他曾為搬進了上海灘屈指可數(shù)的電梯高樓感到無比自豪,但與此同時,他卻絕口不提窗外的蘇州河,因為當時的河水又臟又臭,兩岸更是聲音嘈雜。
九十年代開始,政府對蘇州河的環(huán)境整治逐步深入,尤其近五年,蘇州河納入“一江一河”整體規(guī)劃,中心城區(qū)42公里濱水岸線貫通開放。曾經(jīng)讓行人掩鼻而過的蘇州河如今真真正正地成為了人們可以親近的“后花園”。
來源: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