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 楊舒鴻吉 徐靈超
2022年7月18日上午,上海東海大橋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管理措施正式開始實施,2輛智能重卡在東海大橋高速進行隊列跟馳“減員化”運營測試。
界面新聞獲悉,這是國內首例在社會道路上開展的“減員化”運營測試,驗證L4級別(編者注:最高級別為L5,即車輛完全自主駕駛)的車隊自動駕駛跟馳技術。
此次實施自動駕駛“減員化”運營測試的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設置在東海大橋雙向最外側三號車道。據(jù)官方通告,自2022年7月18日起,每天每日10時至13時為自動駕駛專用時段,周六、周日和全體公民放假日除外。自動駕駛測試專用道在規(guī)定時段內供自動駕駛測試車輛專用行駛,其他車輛不得駛入,執(zhí)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救護車、實施清障施救作業(yè)的車輛除外。

參與此次測試的是來自上汽友道智途的智能重型卡車。
該企業(yè)技術人員透露,該型智能重卡搭載激光、視覺和毫米波三種不同的傳感器,每一種傳感器都能實現(xiàn)360°超遠距離感知,視覺及激光定位可實現(xiàn)全場景覆蓋,具備多元素的道路特征提取及微小物體的穩(wěn)定識別, 250m內測距測速誤差低于3%,200m內檢測精度能達到10cm。
依托傳感器和自研算法,參與此次測試的智能重卡最終將在此驗證“5G+L4”在社會道路進行隊列跟馳“減員化”運營測試。
何為“減員化”?
上汽友道智途鯤鵬產品線總經(jīng)理李忠欣介紹,“減員化”運營測試就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持續(xù)采集大交通流中的實際場景數(shù)據(jù)不斷進行系統(tǒng)升級,在保障智能重卡隊列行駛性能和編隊穩(wěn)定性基礎上,按照“主駕無人、副駕有人”到“副駕無人、后排有人”再到“車內無人、車外監(jiān)管”的階段性進行測試,開展真實場景下道路無安全員技術驗證。
他還透露,今年運營測試目標是頭尾有安全員、中間三輛無安全員。該技術投入商用后,將形成從臨港集疏運中心-東海大橋-洋山島的全自動化轉運線路。
李忠欣表示,選擇在東海大橋路線上開展自動駕駛測試,是因為它既有一般社會道路,又有高速道路,兩端連接堆場和碼頭,同時還有海洋高濕、高鹽的自然環(huán)境,同時潮汐式車流也與市內道路不同,是一個兼具“普適性”和“獨特性”的絕佳測試路段。
此外,他指出,目前,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先后出臺自動駕駛相關政策,但是在社會道路上進行“減員化”自動駕駛一直得不到相關法律的支持。此次,上海市政府專班、上海臨港自貿區(qū)新片區(qū)、港航公安、高速運管中心以及各養(yǎng)護單位密切配合,在上海進行自動駕駛“減員化”運營測試的先行先試,積累下的經(jīng)驗將加速相關法律、法規(guī)在上海早日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