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用一頓飯錢換一條生命,很值得”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用一頓飯錢換一條生命,很值得”

救助流浪貓的義工為何從事這份工作?為何最終要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yè)?

文|顯微故事 馬孔多

編輯 | 李夢然

著名作家黃宗潔在《它鄉(xiāng)何處》這本書中寫道:

“動物之于人,是露珠里的光,絕望里的力量,是我們對于愛這個詞所能動員的,所有想象的可能?!?/p>

如今生活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熱衷于飼養(yǎng)寵物,他們的寵物大多是大多花錢從寵物店或者網(wǎng)絡(luò)上購買。

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街頭,在巷尾,在草叢,在公園里,無數(shù)個流浪貓流浪狗卻沒有受到關(guān)注,它們失去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它們該何去何從?

本期顯微故事,把目光聚焦在救助流浪貓的義工身上:

他們?yōu)楹螐氖逻@份工作?為何最終要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yè)?答案就在這個拯救生命的故事里。

以下是關(guān)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奶奶走了,貓也丟了

小豆子是奶奶上集市賣菜,在菜市場撿的。她是一只中華田園貓,黑色鼻頭,身體孱弱,在熱鬧的人群中亂竄,只為尋找一點點能吃的食物。

小豆子來到奶奶的菜攤前,奶奶看她可憐,就把自己帶的玉米遞給她吃,但小豆子不吃,她好像知道這是奶奶一天的干糧,她不舍得吃,于是就嗅嗅地上的爛菜葉,一點一點地咀嚼。

這只貓一直蹲守在奶奶的菜攤前,直到奶奶賣完菜。奶奶決定要養(yǎng)這只貓,她把它帶回家,給她取名叫“小豆子”。

剛開始,陳逸秋不喜歡這只貓,覺得她長得很土,毛色看起來臟兮兮的。兩只爪子有皮膚病,光禿禿的,嘴里甚至有口炎,口腔內(nèi)充血發(fā)紅,有嚴重潰瘍,叫起來就散發(fā)出難聞的腐敗氣味。

奶奶讓陳逸秋帶小豆子去醫(yī)院,陳逸秋明確拒絕。她認為,“在一個畜生身上花錢很不值當”。

奶奶又遞給陳逸秋一千元,態(tài)度很堅決地說,“用我的錢,不用你的?!?/p>

奶奶平時很節(jié)省,就連去縣城,都舍不得坐兩塊錢的公交,而是蹬一個半小時三輪車蹬到縣城,這一千塊錢,奶奶得賣兩個月的蔬菜。

陳逸秋跟奶奶說,這只土貓并不值得花錢治療,有那個閑錢,還不如一家人去吃點好的買點衣服。奶奶卻說,一頓飯錢能救活一條生命,很值呀。

在陳逸秋七歲的時候,父親在工地上給人做工,一根鋼管掉下來,從他的胸膛穿過一截,送去醫(yī)院沒救回來,施工方賠了幾萬塊就撇得一干二凈。母親獨自撫養(yǎng)了陳逸秋兩年,后來遠嫁到四川,就再也沒聯(lián)系過陳逸秋。

從九歲開始,陳逸秋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祖孫兩人靠著賣菜和村里補助金為生。在小豆子來到這個特殊的家庭后,陳逸秋感覺自己的寵愛被一只貓分去了一半。

奶奶很喜歡這只貓。每次去鎮(zhèn)上賣菜,她都會把小豆子放在三輪車后面,小豆子也不亂跑,乖乖地坐著。

奶奶平時不怎么吃肉,自從小豆子來到家里,她每次賣完菜,等一兩個小時等到豬肉攤收攤,就去懇求老板送點剩下的肉皮、肉渣,回家煮熟給小豆子吃。

陳逸秋念大二時,奶奶在山上干活,不小心從山坡上跌落下來,等了好久,才被人發(fā)現(xiàn)送到縣醫(yī)院。

親戚給陳逸秋打電話,她趕緊跟輔導員請假,收拾行李從昆明趕回老家。陳逸秋剛踏進家門,就聽見小豆子在角落里一直哀傷地叫。

這樣的叫聲,陳逸秋從來沒聽它叫過。她忽然對這只小貓有了惻隱之心,她懂得小貓是在思念逝去的奶奶。

奶奶跟父親一樣,在不經(jīng)意間離開人世。陳逸秋沒能見到奶奶最后一面,她不知道奶奶倒在山坡之下,有沒有想跟她說的話,有沒有交代什么事情。

母親不知從哪兒聽來了消息,從江蘇趕回來,跟陳逸秋一起操辦奶奶的喪事。陳逸秋這才知道,母親去的是江蘇,而不是四川。

老家辦白事,按照習俗,需要宴請全村人吃席。陳逸秋和母親,還有幾個親戚操辦了五桌酒席。村里人席間吃飯時,有說有笑,根本不像是在參加一場喪事。

陳逸秋難過地回到自己屋內(nèi),過了一會兒,小豆子跟了過來。

這段時間,小豆子明顯瘦了。陳逸秋去酒席間,夾了一碗肉,這些肉奶奶生前都不曾舍得吃。陳逸秋把碗放在地上,給小豆子吃,小豆子也不吃,一個勁地叫喚。

白事辦完,母親提出要帶陳逸秋回江蘇,原來母親改嫁后,沒有再生育。陳逸秋現(xiàn)在孤身一人,只好答應母親。

但是,陳逸秋想要把小豆子帶走,等她出發(fā)前,去找小豆子時,小豆子卻不見了。在陳逸秋的請求下,母親答應再逗留三天。這三天里,陳逸秋找遍了村子,都找不到小豆子。

這只貓就好像跟著奶奶一起去了很遠的地方。

三天后,公交車停在了村口。母親把行李箱拎上車子,陳逸秋跟在后面,不停地張望,似乎在等著小豆子跟過來。

可是,奇跡并沒有發(fā)生。

救助流浪貓,就是救助自己

陳逸秋去了江蘇后,心里一直想著小豆子。

有時候,在外面走路,草叢中突然出現(xiàn)幾只流浪貓,陳逸秋下意識里就在想,小豆子會不會就在里面?又轉(zhuǎn)念一想,老家離江蘇幾千公里,小豆子不可能出現(xiàn)在這座城市。

陳逸秋看著這些流浪貓,覺得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跟它們一樣,也是在這個世界流浪。

無意中,她加入一個救助流浪貓的小團隊,這之后她慢慢理解了奶奶的那句話,一頓飯拯救一條生命很值。

在陳逸秋的印象中,她永遠忘不掉自己救助的第一只貓。

剛見到這只貓的時候,它掉進了水溝里,爬不上來。陳逸秋眼看著貓要凍死了,就顧不上水溝臟亂臭,像個男孩子一樣,立馬跳進水溝里,把貓撈了起來。

陳逸秋所在的這個救助團隊,是附近愛寵人士自發(fā)建立起來的,不盈利,無收入,靠著大家每個月出點公益金維持運轉(zhuǎn)。

他們與一家當?shù)毓骖I(lǐng)養(yǎng)基地合作,這些流浪動物得到救助后,先是送去合作寵物醫(yī)院檢查和醫(yī)治,再進行絕育,最后送到領(lǐng)養(yǎng)中心,等待被主人領(lǐng)養(yǎng)。

每逢周末,陳逸秋跟她的小伙伴們,都拎著航空箱,奔波在街頭巷尾,尋找那些流浪在外的小貓們。

這份工作并不好做,救助時,被貓抓傷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去打狂犬疫苗,每個人一年下來也要花費小一千元。

在陳逸秋救助的流浪貓中,有的是被遺棄的,有的是一生下來就是個“流二代”,有的被人故意打殘,然后扔掉。

有一次,陳逸秋被一只挺著大肚子的白色母貓吸引住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只母貓帶回基地。

這只白貓警惕性很高,看到陳逸秋想要抓它,就沖著陳逸秋低吼。陳逸秋拿著網(wǎng)兜,想要網(wǎng)住它,白貓一下子躲過,跳上墻頭,跑了。

陳逸秋跟小伙伴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追,跟著它來到了它的“家”——在一個大水缸后面。那里還有四五只大約四個月月齡的小貓,這很可能也是白貓的孩子。

在流浪貓中,這樣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很多貓生了一胎,很可能會接著生,于是很多個小貓來到世間,成為面臨食物匱乏、疾病的“流二代”。

它們長大之后,又會不停繁殖,更多可憐的小貓流落在外。這也是為什么陳逸秋他們在把流浪貓送去領(lǐng)養(yǎng)中心之前,就必須先給它們絕育的原因。

在無數(shù)次救助過程中,陳逸秋也見證了無數(shù)只被人遺棄的寵物貓,這其中不乏一些布偶貓、英美短、藍貓、暹羅貓這樣的品種。

它們大多身上帶病,或者肢體殘疾,主人不想過多地花錢去醫(yī)治,索性丟到野外,讓它們自生自滅。

對于這樣的事見得多了,陳逸秋開始覺得把這些小家伙救起來、送到領(lǐng)養(yǎng)中心、再送出去,又會讓它們面臨著流浪野外的困境。

團隊小伙伴們安慰陳逸秋,跟她說也有很多主人很愛自己的小寵物。陳逸秋確實見過這樣的人,這些像奶奶一樣的人,能夠帶給陳逸秋繼續(xù)做救助的力量。

陳逸秋記得,有個阿姨丟了一只矮腳貓,她在附近張貼了很多尋貓啟事,酬謝金漸漸從三千元上升到一萬元。

有些人沖著酬金來的,帶來了其他的矮腳貓,阿姨一眼就看出這不是自己養(yǎng)的那只。還有一些人帶了幾只白色流浪貓過來,想騙阿姨的錢,阿姨看著小貓可憐,給了一千多塊錢,買下來了。

但是,那只兩個巴掌大的小矮腳貓,跟奶奶的小豆子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找了兩個多月也沒找到。

在參加救助前,陳逸秋始終放不下奶奶和小豆子,她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孑然一身,失去了奶奶,失去了溫暖。

在救了十幾只小貓后,陳逸秋漸漸從心理上戰(zhàn)勝了孤獨和焦慮,她熱衷于這份公益事業(yè),她期待看到自己救起的小貓被好心人領(lǐng)養(yǎng)回家的畫面。

在此之中,小貓們得到了拯救,陳逸秋自己也得到了救贖。

一場不被理解的“營救”

在一次救助過程中,陳逸秋也發(fā)現(xiàn)了一小撮專門偷貓賣貓的小團伙。

有一戶人家從陳逸秋這里領(lǐng)養(yǎng)了一只藍貓。她記得,那只藍貓救起來的時候,有一條腿是斷的,醫(yī)生檢查了說不像是自己摔的,更像是被人故意打斷的。

這家人領(lǐng)養(yǎng)了這只藍貓后,精心照料了一段時間,藍貓的腿剛好,結(jié)果,在一個晚上被人偷走了。

陳逸秋專門調(diào)查過那群人。

他們偷貓的目的,歸根結(jié)底就是賣貓。有的是拿到寵物市場賣掉,有的是賣到兩廣,這些地方有些餐廳專門做貓肉狗肉給人吃。

陳逸秋合作的那家領(lǐng)養(yǎng)基地,有一段時間也是莫名其妙地每天丟失幾只小貓小狗,負責人剛開始認為可能是大門沒關(guān)牢,小動物偷偷跑出去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有人在半夜里翻墻進來偷貓犬。

負責人趕緊報警,但是那家基地地處郊區(qū),又沒有錢安裝監(jiān)控設(shè)備,警察始終找不到小偷。

有一次,陳逸秋半夜里接到電話,有人正在偷貓。陳逸秋趕緊叫上小伙伴,到達現(xiàn)場后,那個男人正要拎著航空箱跑路。

對方是個比陳逸秋高半截的漢子,陳逸秋不知從哪兒來的力氣,一腳就往他屁股上踢。

那個男人也不是吃素的,丟掉航空箱,一個巴掌就扇了過來。陳逸秋立馬頭暈目眩,踉踉蹌蹌地倒在地上。男人又拎起航空箱跑起來。陳逸秋的小伙伴們一邊叫著,一邊跟著后面追。

陳逸秋在地上坐了好一會兒,摸摸鼻子,流血了,下意識從口袋里掏出手機報警。等自己清醒過來后,又朝著男人逃跑的方向追去。事后,警察抓住了這個男人,從他口袋里還搜出了一把水果刀。

母親聽說后,心有余悸,讓陳逸秋不要再去做這個工作了,又沒有錢,每個月還要倒貼錢進去。陳逸秋跟母親吵起來,讓她不要管。

陳逸秋來到江蘇后,她跟母親的關(guān)系一直很微妙——兩人之間根本不像是母女,而像是住在一起的室友。

母親不理解陳逸秋為何如此關(guān)心這些小動物,而不聽自己媽媽的話。陳逸秋心里卻是清楚的,她看到這些流浪的小動物們,會想到奶奶,也會想到自己。

在一次猛烈的家庭爭吵中,陳逸秋帶著自己的東西搬走了。她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看著空蕩蕩的房間,心里很想很想也去領(lǐng)養(yǎng)一只貓。

每當此時,陳逸秋總會想起小豆子,她覺得如果再去領(lǐng)養(yǎng)一只貓的話,會產(chǎn)生一種對小豆子的背叛心理。

因此,這么多年下來,陳逸秋始終沒有勇氣去領(lǐng)養(yǎng)小貓。她心里永遠有一處位置是留給小豆子,留給奶奶的。

在那次偷盜事件發(fā)生后,陳逸秋組織公益捐贈,給基地安裝了監(jiān)控探頭,還在墻上安裝了電網(wǎng)。

陳逸秋搬出去后,去領(lǐng)養(yǎng)基地的頻率更加頻繁。每次陳逸秋打車去基地前,在離目的地大約2公里的地方,就讓司機把她放下來,她走到基地去?,F(xiàn)在他們對基地的位置很保密,以防此類偷盜事件再次發(fā)生。

在這里,她認識了很多小家伙,愛吃蘋果皮的串串狗雪糕,喜歡睡懶覺的橘貓咪咪,沒有安全感、喜歡沖人狂吠的泰迪毛毛,也有很多小伙伴認識陳逸秋,看見她來了,立馬沖上來求抱抱。

陳逸秋看到自己救助的生命又重新活躍起來,身心得到放松。

盡管陳逸秋所做的一切不被很多人理解,但她感到這些都是富有意義的,她將把這份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一直堅持做下去。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用一頓飯錢換一條生命,很值得”

救助流浪貓的義工為何從事這份工作?為何最終要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yè)?

文|顯微故事 馬孔多

編輯 | 李夢然

著名作家黃宗潔在《它鄉(xiāng)何處》這本書中寫道:

“動物之于人,是露珠里的光,絕望里的力量,是我們對于愛這個詞所能動員的,所有想象的可能?!?/p>

如今生活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熱衷于飼養(yǎng)寵物,他們的寵物大多是大多花錢從寵物店或者網(wǎng)絡(luò)上購買。

可是,我們也應該看到,在街頭,在巷尾,在草叢,在公園里,無數(shù)個流浪貓流浪狗卻沒有受到關(guān)注,它們失去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它們該何去何從?

本期顯微故事,把目光聚焦在救助流浪貓的義工身上:

他們?yōu)楹螐氖逻@份工作?為何最終要把這份工作當成事業(yè)?答案就在這個拯救生命的故事里。

以下是關(guān)于他們的真實故事:

奶奶走了,貓也丟了

小豆子是奶奶上集市賣菜,在菜市場撿的。她是一只中華田園貓,黑色鼻頭,身體孱弱,在熱鬧的人群中亂竄,只為尋找一點點能吃的食物。

小豆子來到奶奶的菜攤前,奶奶看她可憐,就把自己帶的玉米遞給她吃,但小豆子不吃,她好像知道這是奶奶一天的干糧,她不舍得吃,于是就嗅嗅地上的爛菜葉,一點一點地咀嚼。

這只貓一直蹲守在奶奶的菜攤前,直到奶奶賣完菜。奶奶決定要養(yǎng)這只貓,她把它帶回家,給她取名叫“小豆子”。

剛開始,陳逸秋不喜歡這只貓,覺得她長得很土,毛色看起來臟兮兮的。兩只爪子有皮膚病,光禿禿的,嘴里甚至有口炎,口腔內(nèi)充血發(fā)紅,有嚴重潰瘍,叫起來就散發(fā)出難聞的腐敗氣味。

奶奶讓陳逸秋帶小豆子去醫(yī)院,陳逸秋明確拒絕。她認為,“在一個畜生身上花錢很不值當”。

奶奶又遞給陳逸秋一千元,態(tài)度很堅決地說,“用我的錢,不用你的。”

奶奶平時很節(jié)省,就連去縣城,都舍不得坐兩塊錢的公交,而是蹬一個半小時三輪車蹬到縣城,這一千塊錢,奶奶得賣兩個月的蔬菜。

陳逸秋跟奶奶說,這只土貓并不值得花錢治療,有那個閑錢,還不如一家人去吃點好的買點衣服。奶奶卻說,一頓飯錢能救活一條生命,很值呀。

在陳逸秋七歲的時候,父親在工地上給人做工,一根鋼管掉下來,從他的胸膛穿過一截,送去醫(yī)院沒救回來,施工方賠了幾萬塊就撇得一干二凈。母親獨自撫養(yǎng)了陳逸秋兩年,后來遠嫁到四川,就再也沒聯(lián)系過陳逸秋。

從九歲開始,陳逸秋就跟著奶奶一起生活,祖孫兩人靠著賣菜和村里補助金為生。在小豆子來到這個特殊的家庭后,陳逸秋感覺自己的寵愛被一只貓分去了一半。

奶奶很喜歡這只貓。每次去鎮(zhèn)上賣菜,她都會把小豆子放在三輪車后面,小豆子也不亂跑,乖乖地坐著。

奶奶平時不怎么吃肉,自從小豆子來到家里,她每次賣完菜,等一兩個小時等到豬肉攤收攤,就去懇求老板送點剩下的肉皮、肉渣,回家煮熟給小豆子吃。

陳逸秋念大二時,奶奶在山上干活,不小心從山坡上跌落下來,等了好久,才被人發(fā)現(xiàn)送到縣醫(yī)院。

親戚給陳逸秋打電話,她趕緊跟輔導員請假,收拾行李從昆明趕回老家。陳逸秋剛踏進家門,就聽見小豆子在角落里一直哀傷地叫。

這樣的叫聲,陳逸秋從來沒聽它叫過。她忽然對這只小貓有了惻隱之心,她懂得小貓是在思念逝去的奶奶。

奶奶跟父親一樣,在不經(jīng)意間離開人世。陳逸秋沒能見到奶奶最后一面,她不知道奶奶倒在山坡之下,有沒有想跟她說的話,有沒有交代什么事情。

母親不知從哪兒聽來了消息,從江蘇趕回來,跟陳逸秋一起操辦奶奶的喪事。陳逸秋這才知道,母親去的是江蘇,而不是四川。

老家辦白事,按照習俗,需要宴請全村人吃席。陳逸秋和母親,還有幾個親戚操辦了五桌酒席。村里人席間吃飯時,有說有笑,根本不像是在參加一場喪事。

陳逸秋難過地回到自己屋內(nèi),過了一會兒,小豆子跟了過來。

這段時間,小豆子明顯瘦了。陳逸秋去酒席間,夾了一碗肉,這些肉奶奶生前都不曾舍得吃。陳逸秋把碗放在地上,給小豆子吃,小豆子也不吃,一個勁地叫喚。

白事辦完,母親提出要帶陳逸秋回江蘇,原來母親改嫁后,沒有再生育。陳逸秋現(xiàn)在孤身一人,只好答應母親。

但是,陳逸秋想要把小豆子帶走,等她出發(fā)前,去找小豆子時,小豆子卻不見了。在陳逸秋的請求下,母親答應再逗留三天。這三天里,陳逸秋找遍了村子,都找不到小豆子。

這只貓就好像跟著奶奶一起去了很遠的地方。

三天后,公交車停在了村口。母親把行李箱拎上車子,陳逸秋跟在后面,不停地張望,似乎在等著小豆子跟過來。

可是,奇跡并沒有發(fā)生。

救助流浪貓,就是救助自己

陳逸秋去了江蘇后,心里一直想著小豆子。

有時候,在外面走路,草叢中突然出現(xiàn)幾只流浪貓,陳逸秋下意識里就在想,小豆子會不會就在里面?又轉(zhuǎn)念一想,老家離江蘇幾千公里,小豆子不可能出現(xiàn)在這座城市。

陳逸秋看著這些流浪貓,覺得自己現(xiàn)在的處境跟它們一樣,也是在這個世界流浪。

無意中,她加入一個救助流浪貓的小團隊,這之后她慢慢理解了奶奶的那句話,一頓飯拯救一條生命很值。

在陳逸秋的印象中,她永遠忘不掉自己救助的第一只貓。

剛見到這只貓的時候,它掉進了水溝里,爬不上來。陳逸秋眼看著貓要凍死了,就顧不上水溝臟亂臭,像個男孩子一樣,立馬跳進水溝里,把貓撈了起來。

陳逸秋所在的這個救助團隊,是附近愛寵人士自發(fā)建立起來的,不盈利,無收入,靠著大家每個月出點公益金維持運轉(zhuǎn)。

他們與一家當?shù)毓骖I(lǐng)養(yǎng)基地合作,這些流浪動物得到救助后,先是送去合作寵物醫(yī)院檢查和醫(yī)治,再進行絕育,最后送到領(lǐng)養(yǎng)中心,等待被主人領(lǐng)養(yǎng)。

每逢周末,陳逸秋跟她的小伙伴們,都拎著航空箱,奔波在街頭巷尾,尋找那些流浪在外的小貓們。

這份工作并不好做,救助時,被貓抓傷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去打狂犬疫苗,每個人一年下來也要花費小一千元。

在陳逸秋救助的流浪貓中,有的是被遺棄的,有的是一生下來就是個“流二代”,有的被人故意打殘,然后扔掉。

有一次,陳逸秋被一只挺著大肚子的白色母貓吸引住了,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把這只母貓帶回基地。

這只白貓警惕性很高,看到陳逸秋想要抓它,就沖著陳逸秋低吼。陳逸秋拿著網(wǎng)兜,想要網(wǎng)住它,白貓一下子躲過,跳上墻頭,跑了。

陳逸秋跟小伙伴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追,跟著它來到了它的“家”——在一個大水缸后面。那里還有四五只大約四個月月齡的小貓,這很可能也是白貓的孩子。

在流浪貓中,這樣的現(xiàn)象并不少見。很多貓生了一胎,很可能會接著生,于是很多個小貓來到世間,成為面臨食物匱乏、疾病的“流二代”。

它們長大之后,又會不停繁殖,更多可憐的小貓流落在外。這也是為什么陳逸秋他們在把流浪貓送去領(lǐng)養(yǎng)中心之前,就必須先給它們絕育的原因。

在無數(shù)次救助過程中,陳逸秋也見證了無數(shù)只被人遺棄的寵物貓,這其中不乏一些布偶貓、英美短、藍貓、暹羅貓這樣的品種。

它們大多身上帶病,或者肢體殘疾,主人不想過多地花錢去醫(yī)治,索性丟到野外,讓它們自生自滅。

對于這樣的事見得多了,陳逸秋開始覺得把這些小家伙救起來、送到領(lǐng)養(yǎng)中心、再送出去,又會讓它們面臨著流浪野外的困境。

團隊小伙伴們安慰陳逸秋,跟她說也有很多主人很愛自己的小寵物。陳逸秋確實見過這樣的人,這些像奶奶一樣的人,能夠帶給陳逸秋繼續(xù)做救助的力量。

陳逸秋記得,有個阿姨丟了一只矮腳貓,她在附近張貼了很多尋貓啟事,酬謝金漸漸從三千元上升到一萬元。

有些人沖著酬金來的,帶來了其他的矮腳貓,阿姨一眼就看出這不是自己養(yǎng)的那只。還有一些人帶了幾只白色流浪貓過來,想騙阿姨的錢,阿姨看著小貓可憐,給了一千多塊錢,買下來了。

但是,那只兩個巴掌大的小矮腳貓,跟奶奶的小豆子一樣,消失得無影無蹤,找了兩個多月也沒找到。

在參加救助前,陳逸秋始終放不下奶奶和小豆子,她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孑然一身,失去了奶奶,失去了溫暖。

在救了十幾只小貓后,陳逸秋漸漸從心理上戰(zhàn)勝了孤獨和焦慮,她熱衷于這份公益事業(yè),她期待看到自己救起的小貓被好心人領(lǐng)養(yǎng)回家的畫面。

在此之中,小貓們得到了拯救,陳逸秋自己也得到了救贖。

一場不被理解的“營救”

在一次救助過程中,陳逸秋也發(fā)現(xiàn)了一小撮專門偷貓賣貓的小團伙。

有一戶人家從陳逸秋這里領(lǐng)養(yǎng)了一只藍貓。她記得,那只藍貓救起來的時候,有一條腿是斷的,醫(yī)生檢查了說不像是自己摔的,更像是被人故意打斷的。

這家人領(lǐng)養(yǎng)了這只藍貓后,精心照料了一段時間,藍貓的腿剛好,結(jié)果,在一個晚上被人偷走了。

陳逸秋專門調(diào)查過那群人。

他們偷貓的目的,歸根結(jié)底就是賣貓。有的是拿到寵物市場賣掉,有的是賣到兩廣,這些地方有些餐廳專門做貓肉狗肉給人吃。

陳逸秋合作的那家領(lǐng)養(yǎng)基地,有一段時間也是莫名其妙地每天丟失幾只小貓小狗,負責人剛開始認為可能是大門沒關(guān)牢,小動物偷偷跑出去了,后來才發(fā)現(xiàn)是有人在半夜里翻墻進來偷貓犬。

負責人趕緊報警,但是那家基地地處郊區(qū),又沒有錢安裝監(jiān)控設(shè)備,警察始終找不到小偷。

有一次,陳逸秋半夜里接到電話,有人正在偷貓。陳逸秋趕緊叫上小伙伴,到達現(xiàn)場后,那個男人正要拎著航空箱跑路。

對方是個比陳逸秋高半截的漢子,陳逸秋不知從哪兒來的力氣,一腳就往他屁股上踢。

那個男人也不是吃素的,丟掉航空箱,一個巴掌就扇了過來。陳逸秋立馬頭暈目眩,踉踉蹌蹌地倒在地上。男人又拎起航空箱跑起來。陳逸秋的小伙伴們一邊叫著,一邊跟著后面追。

陳逸秋在地上坐了好一會兒,摸摸鼻子,流血了,下意識從口袋里掏出手機報警。等自己清醒過來后,又朝著男人逃跑的方向追去。事后,警察抓住了這個男人,從他口袋里還搜出了一把水果刀。

母親聽說后,心有余悸,讓陳逸秋不要再去做這個工作了,又沒有錢,每個月還要倒貼錢進去。陳逸秋跟母親吵起來,讓她不要管。

陳逸秋來到江蘇后,她跟母親的關(guān)系一直很微妙——兩人之間根本不像是母女,而像是住在一起的室友。

母親不理解陳逸秋為何如此關(guān)心這些小動物,而不聽自己媽媽的話。陳逸秋心里卻是清楚的,她看到這些流浪的小動物們,會想到奶奶,也會想到自己。

在一次猛烈的家庭爭吵中,陳逸秋帶著自己的東西搬走了。她在公司附近租了一間房子,看著空蕩蕩的房間,心里很想很想也去領(lǐng)養(yǎng)一只貓。

每當此時,陳逸秋總會想起小豆子,她覺得如果再去領(lǐng)養(yǎng)一只貓的話,會產(chǎn)生一種對小豆子的背叛心理。

因此,這么多年下來,陳逸秋始終沒有勇氣去領(lǐng)養(yǎng)小貓。她心里永遠有一處位置是留給小豆子,留給奶奶的。

在那次偷盜事件發(fā)生后,陳逸秋組織公益捐贈,給基地安裝了監(jiān)控探頭,還在墻上安裝了電網(wǎng)。

陳逸秋搬出去后,去領(lǐng)養(yǎng)基地的頻率更加頻繁。每次陳逸秋打車去基地前,在離目的地大約2公里的地方,就讓司機把她放下來,她走到基地去?,F(xiàn)在他們對基地的位置很保密,以防此類偷盜事件再次發(fā)生。

在這里,她認識了很多小家伙,愛吃蘋果皮的串串狗雪糕,喜歡睡懶覺的橘貓咪咪,沒有安全感、喜歡沖人狂吠的泰迪毛毛,也有很多小伙伴認識陳逸秋,看見她來了,立馬沖上來求抱抱。

陳逸秋看到自己救助的生命又重新活躍起來,身心得到放松。

盡管陳逸秋所做的一切不被很多人理解,但她感到這些都是富有意義的,她將把這份工作當成自己的事業(yè)一直堅持做下去。

本文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授權(quán)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quán)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