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廣汽埃安覺醒:自建電池工廠、換標、股改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廣汽埃安覺醒:自建電池工廠、換標、股改

懟完寧德時代懟華為,完成股改,尋求上市,嘗試高端化,廣汽埃安期待更好的利潤,也開始尋求打造以我為主自己的生態(tài)鏈。

文|智駕網  黃華丹

電池企業(yè)或將淪為加工廠。

在9月3日的泰達汽車論壇期間接受采訪時,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席忠民再放狠話。

受疫情影響,本屆泰達論壇現場人數寥寥,智駕網與席忠民就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及廣汽埃安的定位發(fā)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現在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源頭材料廠商開始找我們主機廠來合作,因為他們覺得可以看到未來的預期?!?/p>

“以后,尾端的需求是可期的,前端是穩(wěn)定的,那么中間它就是加工的制造過程,就是收取加工費?!?/p>

“就和現在鋼板廠一樣,所有的鋼材都是主機廠定了以后發(fā)給他們做,以后電池也可能會是這個模式?!?/p>

在7月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公開抱怨,稱車企是在為電池廠打工,“動力電池成本占到新能源汽車40%-50%,甚至60%,我現在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不甘為寧德時代打工的廣汽索性開始自己做電池。

“電池公司我們剛剛已經成立了,就自己做電池。以前我不敢說這話,得罪人,現在我就敢說了?!?/p>

從今年5月到8月,廣汽埃安連續(xù)四月銷量超過2萬,本土企業(yè)新能源車銷量僅次于比亞迪,8月銷量已超2.7萬輛。這樣的數據,顯然也給了廣汽更進一步介入新能源產業(yè)鏈的信心。

8月16日,廣汽埃安與贛鋒鋰業(yè)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

從曾慶洪始,廣汽近期已多次就供應鏈問題發(fā)聲。

8月13日,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也在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營銷首腦風暴杭州峰會上發(fā)言稱,華為是大牌供應商,價格高,與他們合作沒有議價能力。

而8月下旬,又有媒體爆出廣汽埃安與華為深度合作的項目(AH8車型)已經中止,但隨后埃安出面辟謠表示仍在繼續(xù)。

主機廠與供應商間的矛盾并不罕見,但像廣汽這般頻頻公開吐槽的確實也不多見。

一方面,大概是主機廠近年確實深受供應鏈之苦,另一方面,正在謀求品牌向上的埃安近期動作頻頻,確實也期待更多的關注。

01.從獨立走向上市

9月6日,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順利召開,決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引入戰(zhàn)略協同董事。

從2017年,廣汽新能源品牌注冊成立,到2020年,廣汽新能源改名廣汽埃安,正式成為獨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到 今天,廣汽埃安完成股改,標志著廣汽埃安創(chuàng)新發(fā)展過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意味著埃安在混改進程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從去年底,廣汽埃安開始籌備混改。

今年8月26日,廣汽埃安A輪引戰(zhàn)增資項目正式在廣州產權交易所掛牌。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于8月26日至9月23日正式掛牌期間報名參與增資,進場摘牌。

據稱,本輪廣汽埃安將稀釋約15%的股份引入不超過70家戰(zhàn)略投資者,按增資價格不低于13.23元/每注冊資本,單一投資人投資金額不低于1億元。

廣汽埃安計劃將本次增資擴股募集的資金重點用于新產品開發(fā)、新一代電池、電驅研發(fā)及產業(yè)化建設,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能源生態(tài)及產能擴建等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布局。

按照此次掛牌價格,廣汽埃安A輪投前估值約850億元,融資150億元,投后估值預計超過1000億元。

1000億是什么概念?

截止今日收盤,廣汽集團A股市值為1463億元。而國內新勢力中目前市值最高的是蔚來,美股市值295.91億美元,約合2051.25億元人民幣。小鵬和理想的市值分別為144.11億美元、256.54億美元,分別合人民幣998.97億與1778.34億元。

也就是說,完成A輪引戰(zhàn)后,廣汽埃安市值將超過小鵬,逼近母公司廣汽集團。

此外,廣汽官方表示,本次股改完成后,廣汽埃安將擇機上市,建立起獨立的資本市場平臺。

而其上市的目標是科創(chuàng)板,希望成“新能源汽車科創(chuàng)板第一股”。

此前,威馬、吉利等車企也曾嘗試沖擊科創(chuàng)板,但均以失敗告終。

當被問及何時能上市時,席忠民表示無法確定,但爭取在明年。

02.品牌向上

對埃安而言,混改上市同時也是其走向高端化的一次嘗試。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表示,資本有很大的影響力,當股票上漲時,上億人都會知道這個品牌,這是光靠宣傳無法達到的效果。

品牌向上似乎已是近幾年多家傳統車企的必修課。眼看著蔚來、理想、高合等新勢力品牌直指BBA腹地的產品與售價,從模仿、合資、性價比路線起步的傳統車企們不可謂不著急。

比如長安推出阿維塔,東風推出嵐圖,上汽推出飛凡、智己等品牌,均是傳統車企向上的嘗試。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上遙遙領先的比亞迪更是計劃推出價格上探至百萬的高端豪華品牌。

廣汽自然也不例外。

席忠民表示,廣汽埃安之所以在此時提出要做高端化,是因為“我們做好了這個準備”。

首先,是組織機構上的研產銷一體化,為高端的研發(fā)打下了基礎。

“為什么研產銷一體化?因為這樣研發(fā)的人才能更知道銷售的需求,才不會脫節(jié),你研發(fā)的必須是客戶需求的東西?!?/p>

提到研發(fā)與客戶需求之間的關系,席忠民也舉了個例子。在開發(fā)車機系統應用時,研發(fā)人員以為微信與抖音會受歡迎,但后臺數據的反饋卻顯示用戶對此并不買單,反倒是并不被看好的卡拉OK功能火了。

“這種時候,我們把產品快速迭代掉就好了。這考的是技術研發(fā)能力,還有市場洞察能力和用戶體驗。”

第二方面是平臺。目前,廣汽埃安正在研發(fā)其第三代GEP平臺。據稱,新一代平臺的量產車型將于2023年推出,覆蓋轎車、SUV、MPV 車型。

據古惠南透露,GEP 3.0將基于星靈架構,這套架構可以為廣汽埃安系列產品提供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以及智能化場景快速開發(fā)與迭代等多維度的功能,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

這是廣汽埃安做高端化的兩個支架。

目前廣汽埃安旗下車型包括AION S,Y,S Plus,V和LX ,其中AION S,Y和S Plus均為20萬以內車型,AION V售價區(qū)間18.76-26.98萬,AION LX售價區(qū)間28.66-46.96萬。

在車型上,埃安已經開始向高端化上探。

席忠民表示,正是在產業(yè)鏈、工廠,以及車型產品上都做好了準備,埃安才開始談高端化的規(guī)劃。

而關于高端化,現場一位記者提了個直白的問題:“這兩年車企都在說高端化,是不是其實就是為了多賺錢?”

當然是為了更好的利潤空間。

包括廣汽多次發(fā)聲吐槽供應商同樣也是利潤問題。

從性價比起家的國產品牌們,吃夠了低利潤的苦。近期有報道稱,2021年,國產品牌普遍單車利潤在五千元以內。具體到各家企業(yè),上汽集團約為4489元,東風汽車集團是4103元,廣汽集團3425元,吉利、長城、比亞迪則在3275.6-5250.6元之間。

而跨國車企中,豐田、大眾、通用的單車利潤均超過1萬元,BBA單車利潤更是達到22600-42038元之間,特斯拉每賣一輛也凈賺37575元。

高端化意味著更多的利潤空間,也就有更多的發(fā)展可能。

對廣汽埃安來說,雖然目前整體月銷量已穩(wěn)超兩萬,但大部分均為20萬以內車型,且B端網約車占比偏高。而作為其向上嘗試的AION LX,從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AION LX銷量僅1267輛。

網友評論,埃安不換標永遠高端不了。

席忠民也表示,用老的車標去打高端產品并不合適,所以廣汽埃安正在計劃更換LOGO。

當然,高端化并不只是上市、換標就能實現的,除了品質保障,高端化同時還需要設計、科技、品牌效應各方面的加成。

03.供應鏈之苦

回過來再看廣汽多次似是針對供應商的發(fā)聲,其本質也是對利潤空間的訴求,是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的話語權之爭。

掌握話語權的一方,自然能拿到更高的利潤。

當然,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雙方都在哭窮。曾慶洪說廣汽在為寧德時代打工,寧德時代則表示自己利潤也少得可憐,收入都進了上游礦產商的腰包。

而在談到電池問題時,席忠民表示,現在其實是原材料廠商在找主機廠合作,因為可以看到產能的預期。言下之意,主機廠在原材料廠商這里又有著一定的話語權。原材料,電池廠,主機廠,原材料,互相咬合,像一個能自循環(huán)的莫比烏斯環(huán)。

據一名自身采購人員表示,在供應問題上,采購需要考慮的是產品的質量,供貨期以及價格。在質量達標的基礎上,確保供貨期,其次才是價格。

對主機廠來說,首先需要保障的是供應鏈的可靠性,然后是價格,是利潤空間。

席忠民表示,目前廣汽埃安已經成立了自己的電池公司。

8月25日,廣汽集團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21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綠擎電池公司的議案》,同意設立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yè)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預計至2025年建成26.8GWh產線。

此外,會議還通過了《關于巨灣技研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的議案》,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的建設,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

“但這并不表示埃安要完全自己生產電池?!毕颐癖硎?。

在電池供應方面,埃安將有三條路線,一是建立合資公司,二是采購,三是自研。

廣汽自己的電池公司,既能展示自身技術實力,提升品牌形象,同時也是一種保底策略,有自建為保障,一方面避免供應鏈風險,一方面也能和供應商談到更好的價格,擴大利潤空間。

而在礦產方面,席忠民表示,埃安并不會自己去開礦,但會采用投資的方式,以確保原材料供應。

追求利潤是企業(yè)的正義。對任何一家企業(yè)而言,活下來之后的追求自然是活得更好。目前來看,廣汽埃安已逐漸打開銷量,追求高端化和更高的利潤是水到渠成的選擇。我們且期待更多優(yōu)秀的產品上市。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廣汽集團

6.9k
  • 廣汽汽車進入巴哈馬市場
  • 廣汽昊鉑全國首家直營交付中心將在上海開業(yè)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廣汽埃安覺醒:自建電池工廠、換標、股改

懟完寧德時代懟華為,完成股改,尋求上市,嘗試高端化,廣汽埃安期待更好的利潤,也開始尋求打造以我為主自己的生態(tài)鏈。

文|智駕網  黃華丹

電池企業(yè)或將淪為加工廠。

在9月3日的泰達汽車論壇期間接受采訪時,廣汽埃安副總經理席忠民再放狠話。

受疫情影響,本屆泰達論壇現場人數寥寥,智駕網與席忠民就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及廣汽埃安的定位發(fā)展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

“現在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是,源頭材料廠商開始找我們主機廠來合作,因為他們覺得可以看到未來的預期?!?/p>

“以后,尾端的需求是可期的,前端是穩(wěn)定的,那么中間它就是加工的制造過程,就是收取加工費?!?/p>

“就和現在鋼板廠一樣,所有的鋼材都是主機廠定了以后發(fā)給他們做,以后電池也可能會是這個模式?!?/p>

在7月的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公開抱怨,稱車企是在為電池廠打工,“動力電池成本占到新能源汽車40%-50%,甚至60%,我現在不是在給寧德時代打工嗎?”

不甘為寧德時代打工的廣汽索性開始自己做電池。

“電池公司我們剛剛已經成立了,就自己做電池。以前我不敢說這話,得罪人,現在我就敢說了?!?/p>

從今年5月到8月,廣汽埃安連續(xù)四月銷量超過2萬,本土企業(yè)新能源車銷量僅次于比亞迪,8月銷量已超2.7萬輛。這樣的數據,顯然也給了廣汽更進一步介入新能源產業(yè)鏈的信心。

8月16日,廣汽埃安與贛鋒鋰業(yè)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議。

從曾慶洪始,廣汽近期已多次就供應鏈問題發(fā)聲。

8月13日,廣汽埃安副總經理肖勇也在第十九屆中國汽車營銷首腦風暴杭州峰會上發(fā)言稱,華為是大牌供應商,價格高,與他們合作沒有議價能力。

而8月下旬,又有媒體爆出廣汽埃安與華為深度合作的項目(AH8車型)已經中止,但隨后埃安出面辟謠表示仍在繼續(xù)。

主機廠與供應商間的矛盾并不罕見,但像廣汽這般頻頻公開吐槽的確實也不多見。

一方面,大概是主機廠近年確實深受供應鏈之苦,另一方面,正在謀求品牌向上的埃安近期動作頻頻,確實也期待更多的關注。

01.從獨立走向上市

9月6日,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創(chuàng)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順利召開,決議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并引入戰(zhàn)略協同董事。

從2017年,廣汽新能源品牌注冊成立,到2020年,廣汽新能源改名廣汽埃安,正式成為獨立運營的新能源汽車品牌。

到 今天,廣汽埃安完成股改,標志著廣汽埃安創(chuàng)新發(fā)展過程中的又一個里程碑,也意味著埃安在混改進程中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從去年底,廣汽埃安開始籌備混改。

今年8月26日,廣汽埃安A輪引戰(zhàn)增資項目正式在廣州產權交易所掛牌。符合條件的投資者可于8月26日至9月23日正式掛牌期間報名參與增資,進場摘牌。

據稱,本輪廣汽埃安將稀釋約15%的股份引入不超過70家戰(zhàn)略投資者,按增資價格不低于13.23元/每注冊資本,單一投資人投資金額不低于1億元。

廣汽埃安計劃將本次增資擴股募集的資金重點用于新產品開發(fā)、新一代電池、電驅研發(fā)及產業(yè)化建設,智能駕駛、智能座艙、能源生態(tài)及產能擴建等核心技術的研發(fā)和產業(yè)化布局。

按照此次掛牌價格,廣汽埃安A輪投前估值約850億元,融資150億元,投后估值預計超過1000億元。

1000億是什么概念?

截止今日收盤,廣汽集團A股市值為1463億元。而國內新勢力中目前市值最高的是蔚來,美股市值295.91億美元,約合2051.25億元人民幣。小鵬和理想的市值分別為144.11億美元、256.54億美元,分別合人民幣998.97億與1778.34億元。

也就是說,完成A輪引戰(zhàn)后,廣汽埃安市值將超過小鵬,逼近母公司廣汽集團。

此外,廣汽官方表示,本次股改完成后,廣汽埃安將擇機上市,建立起獨立的資本市場平臺。

而其上市的目標是科創(chuàng)板,希望成“新能源汽車科創(chuàng)板第一股”。

此前,威馬、吉利等車企也曾嘗試沖擊科創(chuàng)板,但均以失敗告終。

當被問及何時能上市時,席忠民表示無法確定,但爭取在明年。

02.品牌向上

對埃安而言,混改上市同時也是其走向高端化的一次嘗試。

廣汽埃安總經理古惠南曾表示,資本有很大的影響力,當股票上漲時,上億人都會知道這個品牌,這是光靠宣傳無法達到的效果。

品牌向上似乎已是近幾年多家傳統車企的必修課。眼看著蔚來、理想、高合等新勢力品牌直指BBA腹地的產品與售價,從模仿、合資、性價比路線起步的傳統車企們不可謂不著急。

比如長安推出阿維塔,東風推出嵐圖,上汽推出飛凡、智己等品牌,均是傳統車企向上的嘗試。在新能源汽車銷量上遙遙領先的比亞迪更是計劃推出價格上探至百萬的高端豪華品牌。

廣汽自然也不例外。

席忠民表示,廣汽埃安之所以在此時提出要做高端化,是因為“我們做好了這個準備”。

首先,是組織機構上的研產銷一體化,為高端的研發(fā)打下了基礎。

“為什么研產銷一體化?因為這樣研發(fā)的人才能更知道銷售的需求,才不會脫節(jié),你研發(fā)的必須是客戶需求的東西。”

提到研發(fā)與客戶需求之間的關系,席忠民也舉了個例子。在開發(fā)車機系統應用時,研發(fā)人員以為微信與抖音會受歡迎,但后臺數據的反饋卻顯示用戶對此并不買單,反倒是并不被看好的卡拉OK功能火了。

“這種時候,我們把產品快速迭代掉就好了。這考的是技術研發(fā)能力,還有市場洞察能力和用戶體驗?!?/p>

第二方面是平臺。目前,廣汽埃安正在研發(fā)其第三代GEP平臺。據稱,新一代平臺的量產車型將于2023年推出,覆蓋轎車、SUV、MPV 車型。

據古惠南透露,GEP 3.0將基于星靈架構,這套架構可以為廣汽埃安系列產品提供包括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以及智能化場景快速開發(fā)與迭代等多維度的功能,實現硬件即插即用、軟件常用常新。

這是廣汽埃安做高端化的兩個支架。

目前廣汽埃安旗下車型包括AION S,Y,S Plus,V和LX ,其中AION S,Y和S Plus均為20萬以內車型,AION V售價區(qū)間18.76-26.98萬,AION LX售價區(qū)間28.66-46.96萬。

在車型上,埃安已經開始向高端化上探。

席忠民表示,正是在產業(yè)鏈、工廠,以及車型產品上都做好了準備,埃安才開始談高端化的規(guī)劃。

而關于高端化,現場一位記者提了個直白的問題:“這兩年車企都在說高端化,是不是其實就是為了多賺錢?”

當然是為了更好的利潤空間。

包括廣汽多次發(fā)聲吐槽供應商同樣也是利潤問題。

從性價比起家的國產品牌們,吃夠了低利潤的苦。近期有報道稱,2021年,國產品牌普遍單車利潤在五千元以內。具體到各家企業(yè),上汽集團約為4489元,東風汽車集團是4103元,廣汽集團3425元,吉利、長城、比亞迪則在3275.6-5250.6元之間。

而跨國車企中,豐田、大眾、通用的單車利潤均超過1萬元,BBA單車利潤更是達到22600-42038元之間,特斯拉每賣一輛也凈賺37575元。

高端化意味著更多的利潤空間,也就有更多的發(fā)展可能。

對廣汽埃安來說,雖然目前整體月銷量已穩(wěn)超兩萬,但大部分均為20萬以內車型,且B端網約車占比偏高。而作為其向上嘗試的AION LX,從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AION LX銷量僅1267輛。

網友評論,埃安不換標永遠高端不了。

席忠民也表示,用老的車標去打高端產品并不合適,所以廣汽埃安正在計劃更換LOGO。

當然,高端化并不只是上市、換標就能實現的,除了品質保障,高端化同時還需要設計、科技、品牌效應各方面的加成。

03.供應鏈之苦

回過來再看廣汽多次似是針對供應商的發(fā)聲,其本質也是對利潤空間的訴求,是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的話語權之爭。

掌握話語權的一方,自然能拿到更高的利潤。

當然,主機廠與供應商之間,雙方都在哭窮。曾慶洪說廣汽在為寧德時代打工,寧德時代則表示自己利潤也少得可憐,收入都進了上游礦產商的腰包。

而在談到電池問題時,席忠民表示,現在其實是原材料廠商在找主機廠合作,因為可以看到產能的預期。言下之意,主機廠在原材料廠商這里又有著一定的話語權。原材料,電池廠,主機廠,原材料,互相咬合,像一個能自循環(huán)的莫比烏斯環(huán)。

據一名自身采購人員表示,在供應問題上,采購需要考慮的是產品的質量,供貨期以及價格。在質量達標的基礎上,確保供貨期,其次才是價格。

對主機廠來說,首先需要保障的是供應鏈的可靠性,然后是價格,是利潤空間。

席忠民表示,目前廣汽埃安已經成立了自己的電池公司。

8月25日,廣汽集團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21次會議上審議通過了《關于設立綠擎電池公司的議案》,同意設立電池公司開展自主電池產業(yè)化建設,項目總投資109億元,預計至2025年建成26.8GWh產線。

此外,會議還通過了《關于巨灣技研建設電池生產基地的議案》,同意參股公司廣州巨灣技研有限公司電池生產基地項目的建設,量產極速充電動力電池的電芯、模組以及PACK系統。

“但這并不表示埃安要完全自己生產電池?!毕颐癖硎?。

在電池供應方面,埃安將有三條路線,一是建立合資公司,二是采購,三是自研。

廣汽自己的電池公司,既能展示自身技術實力,提升品牌形象,同時也是一種保底策略,有自建為保障,一方面避免供應鏈風險,一方面也能和供應商談到更好的價格,擴大利潤空間。

而在礦產方面,席忠民表示,埃安并不會自己去開礦,但會采用投資的方式,以確保原材料供應。

追求利潤是企業(yè)的正義。對任何一家企業(yè)而言,活下來之后的追求自然是活得更好。目前來看,廣汽埃安已逐漸打開銷量,追求高端化和更高的利潤是水到渠成的選擇。我們且期待更多優(yōu)秀的產品上市。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