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燃次元 張 琳
編輯|曹 楊
“駕駛越野車,在環(huán)島路海邊的沙灘上行駛。加速、漂移,甚至還會沖入海水中,激起大片的水花”“穿越沙漠和無人區(qū)的視頻,越野車所經(jīng)之處揚起陣陣黃沙”……短視頻平臺上,類似上述內容的視頻并不少見,且常常讓很多年輕人看得心馳神往。
隨著社交平臺的助推,越野車(即Off-Road Vehicles。文中提到的越野車,指越野汽車,不包括越野摩托車)原本小眾的圈子,在逐漸大眾化的同時,也慢慢地成為了越來越多人選擇的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截至燃次元發(fā)稿,抖音上,與“越野車”相關話題的播放量累計47.2億次。其中,僅“越野車改裝”的話題就有2億次播放量,除此之外,話題“硬派越野車”“四驅越野車”的播放量均破億次。
在小紅書上搜索“越野車”,“越野車越野視頻”“越野車推薦”“越野車穿搭”等話題下,網(wǎng)友的討論“聲”同樣此起彼伏。不僅有越野車愛好者分享著硬派越野車款式,還有網(wǎng)友分享適合跑越野的地形。
圖/抖音越野車相關話題播放量、小紅書上越野車相關筆記(左、右),來源/燃次元截圖
越野車的走紅,與人們消費能力的提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中國汽車流通協(xié)會、汽車俱樂部分會秘書長張士立表示,隨著國民經(jīng)濟水平的逐年提升與消費者對汽車文化、精神生活的追求,各類型汽車俱樂部車友會涌現(xiàn),具有冒險與挑戰(zhàn)精神的汽車越野文化對年輕人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重新激活了國內越野車市場的藍海。
藍海之下,是國產(chǎn)車企品牌在越野車型領域的不斷發(fā)力。
據(jù)燃次元不完全統(tǒng)計,2019年,北汽獨立了越野車部門。2020年,長城汽車集團發(fā)布了全新子品牌——坦克,專注越野車領域,并于去年4月將坦克品牌獨立出來。
今年年初,奇瑞汽車也傳出了要進軍越野車市場的消息,并亮相了首款硬派SUV——捷途T-X概念車。公開信息顯示,預計T序列下的首款量產(chǎn)車將于2023 年上市。
除此之外,包括東風集團、比亞迪、吉利汽車等在內的車企,紛紛推出新能源越野車。
今年7月上旬,吉利正式發(fā)布全新品牌雷達(RADAR),覆蓋中型純電皮卡、全尺寸純電皮卡、全尺寸新能源越野SUV等多款車型。同月,東風M品牌被曝將推兩款新能源越野車。2個月后,東風猛士逆行者500系列上市。
而更早之外,比亞迪也表示,將推出全新高端品牌,首款產(chǎn)品定位于新能源硬派越野車。公開內容顯示,比亞迪相關負責人曾表示,該車型的定價將在百萬元以上。
張士立指出,過去國內做越野車的企業(yè)少,車型也少,即便生產(chǎn)出來的少數(shù)車型也是價格貴配置低,駕駛舒適度也不夠高,所以導致很多消費者提車之后還要投入費用進行改裝,這就進一步增加了用車成本和購車門檻。
“但隨著近幾年相關產(chǎn)業(yè)鏈的成熟,似乎打開了越野車低價高配的大門,也進一步帶動了越野車的市場?!?/p>
如張士立所說,中信證券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是中國越野車市場的元年,我國的越野車滲透率有望在2025年達到3%,其中15-40萬元區(qū)間的車型擴容將最為明顯。
不難看出,隨著越來越多的車企布局,越野車市場正從小眾走向大眾。但群雄逐鹿,最后國內越野車江湖究竟誰主沉浮,或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去驗證。
01 年輕人愛上越野車
多年越野愛好者林安,對越野車的熱愛不但豐富了他的愛好,還改變了他的職業(yè)。如今的林安,是一名成熟的二手車經(jīng)銷商。
早在2004年,還在上大學的林安就被圖書館汽車雜志封面的越野車所吸引,其中一篇講述“切諾基文化”的文章更是令他印象深刻。機緣巧合下,大四快畢業(yè)的林安,遇到了“切諾基文化”文章的作者,更巧的是,對方正好想出手那輛切諾基。就這樣,林安以2.5萬元的價格買下了心心念念的“小切”。
圖/林安駕駛切諾基途徑青藏線,來源/林安供圖
和很多玩越野車的人一樣,林安很快就不再滿足于普通的爬山、越野和穿越,開始挑戰(zhàn)難度更大的路況,如布滿彈坑的炮兵基地和坦克基地等,以尋找更刺激的越野體驗。而彼時,“小切”的性能也不再能滿足林安的需要,越野車的漫漫改裝路就此開始。
“改裝和維修費用前前后后花了大概17萬元左右。”林安表示,切諾基是很多越野愛好者的入門車輛,而和自己一樣,花幾萬元買車,再花十幾萬元甚至幾十萬元改裝的人不在少數(shù)。
而改裝,也是越野車愛好者最“燒錢”的操作之一。
林安直言,越野車又被稱之為“有錢人的玩具”,“玩車的很多都條件比較好,一臺普普通通的越野車素車(素車,指未經(jīng)改裝的越野車),價格大概在30-40萬元,但為了獲得更高的性能,玩家一般都會選擇改裝,改裝費用就沒有上限了?!?/p>
“換句話說,玩越野車就是為了改裝?!绷职哺嬖V燃次元,能夠稱得上越野車“發(fā)燒友”的玩家,基本上都對改裝很癡迷,這部分人群大概占到了越野車消費人群的20%左右。“因為更在乎性能,更追求極致體驗,所以會不斷‘燒錢’升級。另外80%的人群只能算得上是越野車愛好者或者說是向往者,除了越野還要兼顧日常使用?!?/p>
馬鑫就是林安口中眾多越野車愛好者之一。
今年1月才買了人生第一臺越野車的馬鑫,對越野車的喜愛源自于擁有越野車的朋友的一次邀約體驗。
“在‘所行皆坦途’后,我果斷被‘種草’了?!瘪R鑫直言,除此之外,近兩年,社交平臺上和越野車相關視頻的增多,讓他覺得越野車比普通的SUV能去的地方多得多,“跑更野的地方,看更美的風景,越看心越癢,最終還是決定買一輛?!?/p>
馬鑫入手的是一輛長城炮越野皮卡,“我住在北京五環(huán)外,皮卡可以不用搖號兒,直接上牌兒就能開?!背松下贩奖悖谔暨x越野車時馬鑫更關注的是出廠時有沒有被改裝,“有些改裝是不合規(guī)的,如果出廠時就改裝好了,可以減少很多后期的麻煩?!?/p>
對于非越野車“發(fā)燒友”的馬鑫而言,越野車最大頭的花銷是油耗,“盡管我買的是混動越野車,比純燃油越野車油耗少一點,但如果出去玩,一天的油費也還是要300元左右?!?/p>
入圈后,馬鑫發(fā)現(xiàn)圈子里很多和他一樣的越野小白?!吧缃黄脚_的傳播讓大家越來越了解越野文化,也更羨慕這種生活方式,但有些人買了越野車后并不越野,只是單純?yōu)榱舜胶团恼蘸每?。”馬鑫直言,“我提了車就去穿越了沙漠,但和我同時提車的朋友,因為心疼車況,只在市內跑,從沒開出去玩過?!?/p>
事實上,愛上越野,不僅豐富了馬鑫的生活,還讓他收獲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越野圈有句俗語,‘一個人不越野’,玩越野車是有風險的活動,無論是穿越還是爬山,都極具挑戰(zhàn)性。有些地方車不小心陷進去之后僅靠自己的力量根本出不來,所以越野一般都是群體活動,通常大家都會選擇加入越野車群或俱樂部?!?/p>
相較于馬鑫因越野車結識了更多朋友,越野車對林安的影響則更大。
林安告訴燃次元,就是因為喜歡玩越野車,自己當起了汽車銷售,后來又成為了二手車經(jīng)銷商,“一方面認為二手車是個有發(fā)展前景的行業(yè),另一方面,也方便自己玩車。我后期玩的越野車,都是自己收來的車,基于此,我的花費也就少了很多?!?/p>
截至目前,林安換過的越野車大概有40-50輛,切諾基、帕杰羅、牧馬人、豐田霸道……越野圈內公認的、性能不錯的車型他基本都開過,但在車輛的購買和改裝上的花費不過70多萬元。
02 機會很多
隨著國內消費者消費能力的提高,以及國產(chǎn)車企品牌陸續(xù)推出帶有越野元素的SUV車型后,如哈弗H9、上汽大通MAXUS D90 Pro等,越野車文化開始在國內走紅,并逐漸從小眾文化,變成一種大眾觸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與此同時,互聯(lián)網(wǎng)的助力也加速了越野車的“破圈”速度。正如上述馬鑫曾提到,在各大短視頻平臺,和越野車改裝和測評相關的視頻越來越多,“開著越野車跋山涉水、穿越泥潭、強悍越野的精彩視頻,在展示速度與激情的同時,也收獲了更多點贊和轉發(fā)?!?/p>
多重因素作用下,像林安與馬鑫一樣,喜愛越野車的消費者越來越多。
來源/燃次元拍攝
在南京從事二手車交易工作的吳銘對燃次元表示,以前購買二手越野車的消費者,基本都是越野發(fā)燒友。但近兩年,伴隨著近郊游和自駕游的興起,購買二手越野車的人群中,多了一些“新手”,他們或有自駕需求或是女性消費者。
“在與這些消費者的溝通中,我了解到,他們大部分是被一些看起來很‘燃’的越野視頻種草的。事實上,城市SUV完全能滿足近郊游的路況需求。”
與此同時,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進口越野車品牌在二手車交易市場還是掀起了“加價購買”但“一車難求”的盛況。
事實上,隨著“國六”排放標準(國家第六階段機動車污染物排放標準)的實施,很多曾經(jīng)在國內紅極一時的進口越野車不得不退出中國市場。吳銘直言,“國六”排放標準實施后,像一汽豐田旗下普拉多這種“國五”平行進口越野車就很難再進入中國市場,但消費者需求還在,這就導致普拉多、尼桑途樂和三菱帕杰羅等進口品牌的二手越野車越來越搶手,交易價格也水漲船高。
除了二手交易,越野的火熱也在一定程度上也帶火了越野改裝行業(yè)。今年9月,北交所就迎來了“汽車越野改裝第一股”,杭州天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成功上市(以下簡稱“天銘科技”)。
而進口越野車空出的市場,剛好成為國產(chǎn)車企進入這一賽道的機會。尤其是在2020年,北京越野、長城汽車、上汽大通等品牌紛紛沖擊越野車市場。其中,長城汽車旗下多個子品牌涉足越野車市場,尤其是在去年4月,獨立出來的坦克品牌更是只發(fā)力越野賽道。
與此同時,今年以來,包括東風集團、吉利汽車、比亞迪集團等車企品牌,也均表示將推出新能源越野車。
而市場反饋也給了車企布局越野車較大的信心。北汽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2021年北汽越野共計售車3.2萬輛,其中“北京BJ40”單車銷量接近2.25萬輛。長城汽車官方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9月,坦克品牌銷售12612輛,同比增長57.24%,1-9月,坦克品牌累計銷售89187輛,同比增長69.65%。
張立新表示,從數(shù)據(jù)上分析,首先,隨著換購時代的到來,采購越野車的車主大都是家庭第二臺車,還有年輕消費群體逐漸成為汽車的主力消費人群且越野項目本身就算是一項高消費的運動。其次,越野車型銷量增長的同時,國內SUV的部分品牌銷量在下滑。由此可見,越野車型成為了部分城市SUV的消費平替品。
03 挑戰(zhàn)很大
然而,即便如此,與轎車以及SUV相比,越野車仍偏“小眾”。
天銘科技發(fā)布的《國內越野絞盤龍頭,改裝市場空間仍大》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硬派越野車銷量占整體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僅為0.9%;相比之下,美國越野車市場規(guī)模近百萬級別,狹義越野車市場滲透率約7%。
“不得不承認,本土越野車文化發(fā)展時間較短?!庇袠I(yè)內人士表示,因行業(yè)準入門檻較高,國內越野車市場份額一度被路虎、JEEP、豐田、奔馳等進口品牌車企牢牢掌控。與此同時,越野車的價格相對較高,也被很多消費者認為是奢侈生活方式的代表。
與此同時,吳銘直言,部分購買二手越野車的消費者中,并沒有強烈的越野需求,這就導致他們在經(jīng)歷過一兩次旅行后,就又將車賣出,“越野車駕駛笨重、舒適性較差且油耗高,且對駕駛技術要求也高,這些都是擺在普通消費者面前的門檻,也是越野車‘出圈難’的客觀原因。畢竟如果單就旅行的話,舒適性還是大多數(shù)消費者購車的首要因素。”
吳銘進一步解釋道,因為越野屬于圈層活動,二手越野也基本上都是在圈子內交易,真正流通到二手車交易市場的并不多?!斑@或許也是越野車在二手市場交易量上有所提升,但遠沒達到激增程度的原因。”
張士立分析表示,越野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發(fā)展還面臨非常多的挑戰(zhàn)。一方面,中國的汽車產(chǎn)品依然是工具性為主導方向,汽車的休閑娛樂產(chǎn)業(yè)尚不夠發(fā)達,越野文化的發(fā)展也因此顯得更為單薄。另一方面,消費者就算購買了越野車,真正能夠體驗越野樂趣的場地少之甚少,且條件非常有限。最后,越野文化的普及,越野技術的培訓等在國內汽車市場也較為空缺。
吳銘補充道,大多數(shù)玩越野的“發(fā)燒友”都喜歡挑戰(zhàn)高難度的路段,一旦越野車的性能參數(shù)滿足不了駕駛者高難度的挑戰(zhàn),那結果就是要么改裝要么換掉。
“所以,越野車愛好者最關注的并非是越野車的品牌,而是性能。”吳銘舉例表示,比如豐田的穿越者、帕杰羅V97、超級維特拉(中東版)、豐田4Runner、豐田FJ等都是越野性能很強且很穩(wěn)定的車型,這幾款車型的售價基本都在30-45萬元左右,給國產(chǎn)越野車帶來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眳倾懼毖?。
事實上,不管是性能還是產(chǎn)品質量,都是消費者選擇愛車的首要因素。一位坦克300的體驗車主向燃次元透露,在一次輕度越野的行駛過程中,自己駕駛的坦克300在途徑較為崎嶇的路面時竟然出現(xiàn)了拋錨。
來源/燃次元拍攝
后來在了解的過程中,該車主才知道,原來坦克300底盤的油管是裸露在外面的,一旦碰到較為崎嶇的路面或者是有石頭、鉤子等,就很容易把油管扯斷刮壞,從而導致車輛拋錨。
那次不愉快的“事故”之后,該車主便和坦克品牌說了再見,“作為定位硬派越野的品牌,坦克在底盤上的防護缺少底板,在包括我在內的多位車主都會認為是不是坦克在設計和質量上欠考究。”
除此之外,河南一家汽車改裝廠的負責人劉琦對燃次元表示,實際上,新能源車企更多的是蹭“硬派越野”的概念,外觀上像越野車,性能上比城市SUV有所提升,但比起真正的越野車的越野性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玩越野車的車主很少選擇用新能源越野車去越野,新能源越野車爬陡坡的時候,即便電機的動能足夠支撐,但傳動軸的轉速也還是不夠。而且越野本身對車輛的挑戰(zhàn)和損傷都很大,新能源車的維修成本太高?!?/p>
然而,即便挑戰(zhàn)很大,張士立還是很看好國產(chǎn)越野車的發(fā)展,“無論是近些年火爆的阿拉善盛會,還是各品牌越野汽車俱樂部組織的越野活動,都在不斷促進越野文化的生根發(fā)芽?!?/p>
張士立同時指出,隨著國內越野俱樂部、越野活動、專業(yè)越野比賽,以及中國品牌越野車的蓬勃發(fā)展,國內越野車必將迎來更廣闊的發(fā)展空間。
參考資料:
《新能源車企“盯上”硬派越野:硬剛百萬元內霸道和路虎?》,來源:懂懂筆記;
《自主的新商機:發(fā)力小眾市場?》,來源:蓋世汽車。
部分內文配圖來源于燃次元拍攝。
*文中林安、馬鑫、吳銘、劉琦均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