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2023年,國貨突破原料封鎖的開端之年?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2023年,國貨突破原料封鎖的開端之年?

新規(guī)實行,促使研發(fā)地位越來越高。2022年美妝行業(yè)流行的成分中,哪些具備真正的科技含量?

圖片來源:pexels-Maria Lindsey Content Creator

文|聚美麗 詩 詩

來自疫情和新規(guī)的多重挑戰(zhàn),正在促使法規(guī)監(jiān)管和產品的安全性溯源步入正軌。如今,美妝行業(yè)已經完成了從“流量時代”向“功效時代”的轉變。

回顧2022年,美妝行業(yè)投資風向愈加趨向于理性,化妝品企業(yè)打響了科研人才的“爭奪戰(zhàn)”。在這樣的背景下,功效成分和技術研發(fā)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幾年化妝品行業(yè)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低門檻企業(yè)的生存空間也會進一步被擠壓。

過去一年內,化妝品行業(yè)誕生了不少新的技術概念和原料。有的概念備受爭議,有的則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與此同時,國貨品牌正在將自主創(chuàng)新作為科研板塊的首要內容,以獨家原料建立核心競爭力,在突破原料封鎖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隨著越來越多國貨品牌冒出頭,我們已經看到在某些先進領域上,中國企業(yè)是走在世界前端的?!币晃恍袠I(yè)人士發(fā)出了這樣的心聲。

對此,聚美麗與專業(yè)人士就近期的研發(fā)趨勢進行了相關討論,并在“美妝狠活2023”系列中分為上下兩篇進行盤點。接下來,本文將圍繞近期行業(yè)內關注度較高的成分,總結2022年的熱門成分類型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走向。

國內品牌自主研發(fā)“因字輩”專利成分

關鍵詞:專利成分、品牌核心競爭力

目前市面上的熱門成分中,玻色因、麥角硫因、依克多因等以“因”字結尾的成分已經獲得了成分黨的廣泛認可。其中,由歐萊雅自主研發(fā)的抗衰成分玻色因,至今使用歷史已有20余年。自2020年歐萊雅玻色因的中國專利到期,國貨品牌也開始進軍玻色因市場。

第十四章Chapter XIV創(chuàng)始人梅鶴祥指出:“玻色因能夠在市場上逐漸成為一個知名的原料品牌,一方面是主要因為國際企業(yè)的強大號召力,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應用,玻色因的抗衰老功效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證實。不過,從功效維度來看,玻色因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還有很多比它功效更卓越的成分等待挖掘?!?/p>

為了尋找能夠超越玻色因的功效成分,2022年,國內出現(xiàn)了不少“因字輩”的新秀成分,諸如麥膚因、喜默因、珍白因等由國內品牌自主創(chuàng)新的成分。

不管是喜默因、麥膚因、珍白因 Pro,還是歐萊雅的玻色因,都是品牌自創(chuàng)的原料,用于彰顯出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如化妝品資深研發(fā)工程師巢歸研究院創(chuàng)始人劉學東對“喜默因”的創(chuàng)新性就表示了認可。他認為,喜默因與其它提取的混合物有所不同,通過在極端條件下培養(yǎng)產生更多新的表達,這種研究途徑其實是“從0到1”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找?guī)追N植物提取物進行成分復配,取一個商品名,用獨家成分的噱頭進行宣傳。

“發(fā)明專利從提交申請到最終獲批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因此,專利成分代表著具備一定技術壁壘?!鄙虾鹕锟萍加邢薰究偨浝項钛笠脖硎?。

然而,“復制玻色因的成功”并不是短期內就能做到的一件事。目前國內真正具備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化妝品企業(yè)少之又少。科研組織和目標需要長期規(guī)劃才能產生成果,尤其是一些品牌力不足的新銳企業(yè)來說,大多數并不具備長期布局自主研發(fā)的能力。

“玻色因是一種具備明確結構的單體分子,結構決定功效,因此在功效層面上很清晰,可驗證。但目前國內品牌推出的獨家成分,大多數都是提取物或混合物,成分并不清晰,而且實際效果缺乏市場驗證” ,行業(yè)知名研發(fā)工程師蔣麗剛說道,“各品牌之所以把內部創(chuàng)新命名為各種‘因’,用‘獨家專利’‘自主研發(fā)’作為主要宣傳點,顯然說明了一個問題,是市場部主導了研發(fā),而不是研發(fā)在主導實際創(chuàng)新。這些‘因’只有自己品牌在用,外界拿不到原料,無法客觀評測科學性和功效,更多只能看其自嗨,掀不起多大波瀾?!?/p>

他繼續(xù)說道:“我對創(chuàng)新原料的理念,首先是一定要實實在在,具備扎實的科研基礎,結果可重復可驗證。其次,研發(fā)要在分子水平上和人體功效上認真研究,使用隨機、對照、雙盲以及大樣本等科學手段,研究結果通過論文在嚴肅學術雜志等發(fā)表,接受科學界的監(jiān)督。最終這些成分應用于產品上,讓消費者能夠感知實際帶來的益處?!?/p>

“布局自主創(chuàng)新的專利成分肯定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是還需要具備更多扎實的證據鏈條來支持?!睏钛笠舱f道。

盡管如此,不少業(yè)內人士對于現(xiàn)階段國內品牌布局自主創(chuàng)新仍然持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梅鶴祥表示:“近幾年,受到疫情和國際貿易戰(zhàn)等方面的影響,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現(xiàn)在的國內品牌已經意識到,需要將獨特的技術和原料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凸顯品牌的科技性,建立核心價值,另一方面也能夠改善供應鏈,促進整個行業(yè)的良性運轉?!?/p>

南京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市場總監(jiān)王婷同樣認為:“以前我們更多地滿足于改善最直接的皮膚表現(xiàn),皮膚問題背后的發(fā)生機制和基礎科學掌握地并不十分牢固,或者說多維度、多因素(跨學科)的挖掘不足。”

至于國內品牌獨家成分,她認為,每家企業(yè)都有自己的技術積累,方向各不相同,并不局限于原料公司還是品牌公司,關鍵要看企業(yè)基礎科學的積累和發(fā)展有沒有由量變引起質變,不能簡單地為了‘獨家’而‘獨家’。

“因此,我更傾向于具備講科學故事的能力和實力,加固品牌技術的護城河,提高產品表現(xiàn),樹立品牌的產品調性,才能提高消費者忠誠度。”王婷說道。

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百花齊放”

關鍵詞:合成生物學、重組膠原蛋白

作為一種代表中國原創(chuàng)科技力的原料,2022年重組膠原蛋白的熱度持續(xù)上升。先是重組膠原蛋白的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于8月份正式落地實施,隨后,國內的頭部膠原蛋白企業(yè)也開始擴大版圖。巨子生物、創(chuàng)爾生物和錦波生物三家企業(yè)先后沖刺IPO,打響了一場關于“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的戰(zhàn)爭。

與此同時,國外知名企業(yè)也在持續(xù)加碼重組膠原蛋白,比如,資生堂投資了專注于重組膠原蛋白的創(chuàng)健醫(yī)療;贏創(chuàng)于中國正式上市了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新原料。

重組膠原蛋白是一類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的原料,能夠克服動物源膠原蛋白的病毒風險和免疫原性風險。目前,市面上重組膠原蛋白產品的宣稱各不相同,有的宣稱“100%人源膠原蛋白”,有的是“全人源膠原蛋白”,有的是“人源化膠原蛋白”。不同宣稱的背后,是基于不同類型膠原蛋白基因序列和結構而引發(fā)的技術博弈。

在不同的重組膠原蛋白類型中,重組人膠原蛋白載體表達產率和生物活性最優(yōu),其次為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但是前者未能突破生產技術瓶頸,目前市面上的產品類型以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為主。

以巨子生物和錦波生物為例,兩家企業(yè)主營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產技術都是采用合成生物學工藝,結合基因工程,通過基因編輯的手段改造菌株,使其發(fā)酵產生與人膠原蛋白相同的分子片段。

不過,他們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也存在技術差異。錦波生物主打重組人源化Ⅲ型膠原蛋白,宣稱100%與人同源,具備完整的三螺旋結構,主要用于膠原蛋白的填充植入;巨子生物宣稱的是“全長”Ⅰ、Ⅱ、Ⅲ型重組膠原蛋白,由來自天然人膠原蛋白的短氨基酸序列作為重復單元進行多次重復構成。

關于國內企業(yè)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異同,知乎答主“趙大熊”曾總結,不同的膠原蛋白產品既有共通點:①酵母菌發(fā)酵(因為成本相對低,容易大規(guī)模生產);②產品中有一段或幾段肽鏈序列,跟人膠原中的某一段序列相同。這些類人源序列往往作為它們的核心功能序列;③基本都能組裝成三螺旋結構。

但同時,他們也有很大的差別點:①所選的類人源的核心功能序列完全不同。②是否具有水溶性;③肽鏈長度、分子量大小都不一樣。

現(xiàn)階段來看,重組膠原蛋白產業(yè)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甚至有人認為該原料有望成為下一個透明質酸。

然而,目前重組膠原蛋白存在的缺陷也十分明顯:一方面,盡管國內企業(yè)都在宣稱“100%人體同源”,但實際上以現(xiàn)階段的技術并不能達到全人源的目的,同時,企業(yè)難以自證重組膠原蛋白是否具備穩(wěn)定的三螺旋結構;另一方面,重組膠原蛋白由于分子量較大,其皮膚吸收率也受到了不少質疑。

蔣麗剛直言道:“《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年版)》是官方規(guī)定,其中第5.11透皮吸收小結中,若化學合成的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結構單元,通過共價鍵鏈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00道爾頓,且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000道爾頓的低聚體含量少于10%,結構和性質穩(wěn)定的聚合物(具有較高生物活性的原料除外),可不考慮透皮吸收?!?/p>

“因此,重組膠原蛋白的分子量通常在幾萬至幾十萬道爾頓,難以突破健康皮膚的屏障。該原料的真正價值可能更多是在于醫(yī)療上用于傷口愈合以及有創(chuàng)面的醫(yī)美類產品應用。此外,與透明質酸這種純物質不同的是,目前市面上正常銷售的重組膠原蛋白濃度較低,通常只有幾百ppm,其在護膚品中更多發(fā)揮的應該是其具備的保濕作用。且在化妝品領域使用,重組膠原和來自如魚,豬的動物膠原,其功效比較目前也鮮見報導?!?/p>

為了明確護膚靶點,線粒體成為研究熱點

關鍵詞:精準護膚、線粒體、麥角硫因

1954年由哈曼(Harman)提出的氧化自由基學說認為,線粒體是細胞及機體衰老的主要原因。線粒體是為細胞提供ATP能量的主要場所,細胞90%以上的ROS與自由基都由線粒體產生,其調控著氧化應激、炎癥等多種生物功能。

除了能夠促進生成ATP和改善線粒體等功能的天然提取物之外,某些常見的單體活性成分也被發(fā)現(xiàn)具有線粒體靶向的作用,而且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2021年發(fā)表在《中國化妝品》上的文章《線粒體是精準護膚的黃金靶點》中曾提到,研究表明,煙酰胺可減少人類原代成纖維細胞中線粒體ROS的產生,并延長其復制壽命;輔酶Q10可防止線粒體自噬,使細胞恢復健康;白藜蘆醇可通過增加細胞器生物合成和減少ROS產生,直接改善線粒體功能,發(fā)揮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

此外,還有具備線粒體ROS淬滅能力的肌肽,其能夠調控線粒體過氧化物酶、脂肪氧化酶、NADPH 氧化酶、細胞色素P450等物質的生成,維持氧化還原平衡。

“隨著精準護膚理念的推進,市場更青睞于靶點明確、安全有效的產品和成分,線粒體靶向成為了一個研究熱點,尤其是麥角硫因等熱門成分,已經受到了市場和行業(yè)的廣泛認可?!睏钛笳f道。

如在眾多具備線粒體靶向作用的抗氧化成分中,麥角硫因是少數被發(fā)現(xiàn)能夠直接穿透進入線粒體、清除ROS的成分之一。該成分一直以來被廣泛應用在國際品牌的高端抗衰線中。2022年,隨著麥角硫因逐漸走向平價化,其應用也越來越普遍。

經過科學驗證,麥角硫因可通過轉運蛋白OCTN1跨膜轉運,并激活抗氧化總開關NRF2發(fā)揮獨特的抗氧化功能,清除自由基,從而抑制DNA損傷,減少脂質過氧化,防護UV損傷。此外,由于該成分能夠通過線粒體調節(jié)細胞能量,因而在配方中,麥角硫因不僅可以保護其他成分的穩(wěn)定性,還可以促進細胞對活性成分的吸收,更容易做到成分之間的協(xié)同增效。

在國內品牌和企業(yè)的不斷推動下,麥角硫因的合成技術路徑創(chuàng)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麥角硫因的傳統(tǒng)制備工藝主要分為三種:天然提取、化學合成和生物發(fā)酵,但這些方式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因此,不少企業(yè)開始轉向合成生物學技術制備麥角硫因,從而克服原料的量產、純度、質量等難題,打破了麥角硫因原料價格昂貴的現(xiàn)狀。比如,上海麥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其基于真菌合成麥角硫因的原理,通過高通量酶定向進化技術合成了高收率、高純度的麥角硫因,并大幅度降低了原料的成本。

△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制備麥角硫因(圖片由上海麥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團提供)

此外,合成生物公司中科欣揚也突破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據介紹,他們通過對細胞硫元素循環(huán)進行優(yōu)化,構建麥角硫因細胞工廠,將麥角硫因全球最高單位產量提升4倍。

NMN、外泌體等新事物仍有待探索

關鍵詞:備案原料、安全性和功效性

自新規(guī)實施以來,國內化妝品新原料備案的增速正在上升。據統(tǒng)計,2022全年內,通過備案的新原料數量共有42個。

其中,來自美國賽勝公司的明星抗衰成分補骨脂酚于9月份通過新原料備案,正式進入國內化妝品原料目錄。

此外,來自食品保健領域的備案新原料β 煙酰胺單核苷酸(NMN)引起了熱議。2022年內共有三家公司的NMN產品獲得了國家藥監(jiān)局備案。1月和6月,余姚萊孚斯本的NMN兩次通過了化妝品新原料備案;3月份,康盈紅莓獲得了NMN的新原料備案;5月,深圳維琪的NMN也通過了新原料備案。

截圖自藥監(jiān)局

此外,華熙生物在報告中也曾提到,他們已經通過合成生物平臺完成NMN等物質的產業(yè)轉化??梢哉f,NMN在2022年上半年迎來了高光時刻。

然而,11月份,F(xiàn)DA(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公開表示,β-NMN不能作為膳食補充劑銷售,這則新聞再次將NMN推向輿論風口。

“NMN是一種標準的線粒體靶向原料,它是線粒體中一種重要輔酶NAD+(可以調控細胞能量轉化)的合成前體,通過提高NAD+水平來體現(xiàn)對抗衰老的作用,”楊洋說道?!安贿^,目前世界上對NMN的研究數據主要集中在口服領域,在皮膚應用上,NMN的而臨床數據過于缺乏,因此我個人并不看好這個成分,但我對于這種線粒體靶向的作用機理是比較認同的?!?/p>

蔣麗剛對NMN的安全性表示認可。他說道:“能夠在監(jiān)管部門公示的化妝品新原料,安全性應該是可靠的,因為監(jiān)管部門管的是安全,而不是功效。NMN是經過備案的新原料,分子結構清晰,作為保健品服用已有一段歷史,安全性不會存在大的問題,但其在皮膚上的功效,缺乏市場驗證,目前的證據還不夠充分?!?/p>

梅鶴祥同樣認為:“從目前NMN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這個原料具備一定藥理活性,但目前并沒有制藥企業(yè)開發(fā)NMN原料,這也證明,目前NMN的功效和應用價值仍然不夠明朗?!?/p>

與NMN類似、飽受爭議的成分還有外泌體?!巴饷隗w”是近年來醫(yī)美領域的主要關鍵詞之一,2022年,外泌體的應用也從輕醫(yī)美轉向了化妝品。

9月6日,“中山市場監(jiān)管”公眾號發(fā)布了《消費警示丨“外泌體化妝品”是個偽概念》一文,并指出外泌體在醫(yī)學及化妝品領域的應用效果并未受到廣泛認可,相關應用試驗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短短數月內,外泌體就經歷了從爆火到被官方打假的戲劇性時刻,相關護膚產品備案相繼被注銷。

與NMN不同的是,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外泌體缺乏更多安全性和副作用的相關研究。

蔣麗剛認為:“外泌體、生物干細胞這類物質,起作用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分子結構或作用機理都不清楚,來源和安全性也說不清楚,沒有經過嚴謹的隨機、對照、雙盲以及大樣本的功效論證,現(xiàn)階段基本屬于概念炒作,被國家藥監(jiān)局喊停是必然的?!?/p>

“化妝品的第一要求是安全,外泌體和生長因子等物質比較相似,存在不可控的副作用。這類原料如果想要在市場立足,應當有企業(yè)站出來,基于足夠的安全性、功效性的研究,制定皮膚應用相關標準,證據足夠充分才能得到藥監(jiān)局的認可?!睏钛笳f道。

“外泌體和NMN都具備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果作為化妝品活性成分,到底如何保持其活性,確保能夠有效起作用的皮膚適用濃度是多少,如何確保該成分能夠到達指定的皮膚靶點,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蓖蹑谜f道。

諸如外泌體、NMN等新事物的出現(xiàn),由于仍然處在研究初期階段,再加上市場跟風現(xiàn)象導致亂象叢生,伴隨著爭議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兩種成分具備良好的應用前景。

“從外泌體的作用途徑來看,它可以通過配體和受體相互結合,將外泌體內部的有效成分傳遞到皮膚的靶向細胞中,從而起到更好的作用,這樣的生物活性的表達路徑其實是很有潛力的一個方向,只是研究人員需要就外泌體的標準、功效機理和皮膚安全性給予更多更清晰的研究?!眲W東說道。

植提VS純物質,“兩派”爭執(zhí)不休

關鍵詞:植物提取物、中草藥

美業(yè)顏究院數據顯示,“東方草本”成分有望引領2022下半年原料市場發(fā)展,在2022年7月份的原料增長趨勢中,有8款原料成分脫穎而出,分別是:山茶油、無花果、松茸菌菇、馬齒筧、藥用層孔菌、油橄欖等天然植物提取物。

此外,據蔣麗剛介紹,2022年比較熱門的植物提取物有油橄欖葉提取物和KAVA-KAVA(卡瓦胡椒根提取物),這兩種植物類成分均具備舒緩、抗敏的作用,后續(xù)或許異槲皮素等黃酮類成分可能會是熱點。

由于植物提取物中的成分過于復雜,在有效組分研究和作用機理探索上通常難度更大,對配方技術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植物提取物被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是一種“玄學”成分。

不過,植物提取物仍然是未來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共收載3400余種已使用化妝品用植物原料,其中不乏很多來自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的成分。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國內品牌借助中國特色植物資源樹立起行業(yè)形象,并打造出產品核心競爭力,比如相宜本草的紅景天、薇諾娜的馬齒莧和青刺果,等等。

梅鶴祥表示:“現(xiàn)階段,國內企業(yè)在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的研究上并未達成共識,且未形成合力,尚未形成行業(yè)準入意識。深入挖掘中草藥成分并設立這類原料的行業(yè)標準,需要企業(yè)們集中力量,加強跨學科合作,建立促進該產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則應盡快提上日程?!?/p>

“短期內來看,總體上很難再有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原料,維A醇、麥角硫因等都是屬于經過完整研究驗證的純分子,所以我認為,相比于提取物或者發(fā)酵產物這類說不清道不明的物質,未來還是會回到純分子的創(chuàng)新道路上,尋找精確分子的方向,短期可以是挖掘已使用原料目錄里被遺忘的‘千里馬’,長期當然是有目的性的分子創(chuàng)造。”蔣麗剛說道。

劉學東對此也表示認同:“在已有的原料目錄中,植物提取物是一個值得深挖的方向。但目前對于大多數植物提取物來說,并沒有經過深入的功效研究。很多植物提取物中都包含了高應用價值的有效成分,比如,松茸中的麥角硫因、靈芝中的靈芝三萜等,這類成分僅僅被當做概念從植物提取物中割離出來,但還有很多未知功效沒有研究透徹?!?/p>

從2022年引發(fā)行業(yè)關注的成分來看,其中具備創(chuàng)新性的新事物,通常由于研究數據缺乏而受到爭議。因此,新原料對于大多數國內品牌來說,仍然是一個未知且具有風險的領域。目前,在現(xiàn)有成分的研究基礎上,深入挖掘更多的功效可能性,將成為國內品牌的主要研究內容。

不過,行業(yè)上下游已經逐漸意識到自主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相信經過時間的沉淀,未來國內企業(yè)將逐步掌握屬于自己的技術,真正樹立起國貨自信。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2023年,國貨突破原料封鎖的開端之年?

新規(guī)實行,促使研發(fā)地位越來越高。2022年美妝行業(yè)流行的成分中,哪些具備真正的科技含量?

圖片來源:pexels-Maria Lindsey Content Creator

文|聚美麗 詩 詩

來自疫情和新規(guī)的多重挑戰(zhàn),正在促使法規(guī)監(jiān)管和產品的安全性溯源步入正軌。如今,美妝行業(yè)已經完成了從“流量時代”向“功效時代”的轉變。

回顧2022年,美妝行業(yè)投資風向愈加趨向于理性,化妝品企業(yè)打響了科研人才的“爭奪戰(zhàn)”。在這樣的背景下,功效成分和技術研發(fā)的地位已經越來越重要。這也意味著,接下來幾年化妝品行業(yè)的競爭會更加激烈,低門檻企業(yè)的生存空間也會進一步被擠壓。

過去一年內,化妝品行業(yè)誕生了不少新的技術概念和原料。有的概念備受爭議,有的則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與此同時,國貨品牌正在將自主創(chuàng)新作為科研板塊的首要內容,以獨家原料建立核心競爭力,在突破原料封鎖的道路上邁出了關鍵的一步。

“隨著越來越多國貨品牌冒出頭,我們已經看到在某些先進領域上,中國企業(yè)是走在世界前端的?!币晃恍袠I(yè)人士發(fā)出了這樣的心聲。

對此,聚美麗與專業(yè)人士就近期的研發(fā)趨勢進行了相關討論,并在“美妝狠活2023”系列中分為上下兩篇進行盤點。接下來,本文將圍繞近期行業(yè)內關注度較高的成分,總結2022年的熱門成分類型以及未來的發(fā)展走向。

國內品牌自主研發(fā)“因字輩”專利成分

關鍵詞:專利成分、品牌核心競爭力

目前市面上的熱門成分中,玻色因、麥角硫因、依克多因等以“因”字結尾的成分已經獲得了成分黨的廣泛認可。其中,由歐萊雅自主研發(fā)的抗衰成分玻色因,至今使用歷史已有20余年。自2020年歐萊雅玻色因的中國專利到期,國貨品牌也開始進軍玻色因市場。

第十四章Chapter XIV創(chuàng)始人梅鶴祥指出:“玻色因能夠在市場上逐漸成為一個知名的原料品牌,一方面是主要因為國際企業(yè)的強大號召力,另一方面,經過多年的應用,玻色因的抗衰老功效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證實。不過,從功效維度來看,玻色因只能算是中規(guī)中矩,還有很多比它功效更卓越的成分等待挖掘。”

為了尋找能夠超越玻色因的功效成分,2022年,國內出現(xiàn)了不少“因字輩”的新秀成分,諸如麥膚因、喜默因、珍白因等由國內品牌自主創(chuàng)新的成分。

不管是喜默因、麥膚因、珍白因 Pro,還是歐萊雅的玻色因,都是品牌自創(chuàng)的原料,用于彰顯出品牌的核心競爭力。如化妝品資深研發(fā)工程師巢歸研究院創(chuàng)始人劉學東對“喜默因”的創(chuàng)新性就表示了認可。他認為,喜默因與其它提取的混合物有所不同,通過在極端條件下培養(yǎng)產生更多新的表達,這種研究途徑其實是“從0到1”的過程。而不是簡單地找?guī)追N植物提取物進行成分復配,取一個商品名,用獨家成分的噱頭進行宣傳。

“發(fā)明專利從提交申請到最終獲批至少需要一年半的時間,因此,專利成分代表著具備一定技術壁壘?!鄙虾鹕锟萍加邢薰究偨浝項钛笠脖硎?。

然而,“復制玻色因的成功”并不是短期內就能做到的一件事。目前國內真正具備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化妝品企業(yè)少之又少??蒲薪M織和目標需要長期規(guī)劃才能產生成果,尤其是一些品牌力不足的新銳企業(yè)來說,大多數并不具備長期布局自主研發(fā)的能力。

“玻色因是一種具備明確結構的單體分子,結構決定功效,因此在功效層面上很清晰,可驗證。但目前國內品牌推出的獨家成分,大多數都是提取物或混合物,成分并不清晰,而且實際效果缺乏市場驗證” ,行業(yè)知名研發(fā)工程師蔣麗剛說道,“各品牌之所以把內部創(chuàng)新命名為各種‘因’,用‘獨家專利’‘自主研發(fā)’作為主要宣傳點,顯然說明了一個問題,是市場部主導了研發(fā),而不是研發(fā)在主導實際創(chuàng)新。這些‘因’只有自己品牌在用,外界拿不到原料,無法客觀評測科學性和功效,更多只能看其自嗨,掀不起多大波瀾?!?/p>

他繼續(xù)說道:“我對創(chuàng)新原料的理念,首先是一定要實實在在,具備扎實的科研基礎,結果可重復可驗證。其次,研發(fā)要在分子水平上和人體功效上認真研究,使用隨機、對照、雙盲以及大樣本等科學手段,研究結果通過論文在嚴肅學術雜志等發(fā)表,接受科學界的監(jiān)督。最終這些成分應用于產品上,讓消費者能夠感知實際帶來的益處?!?/p>

“布局自主創(chuàng)新的專利成分肯定是未來的一個趨勢,但是還需要具備更多扎實的證據鏈條來支持?!睏钛笠舱f道。

盡管如此,不少業(yè)內人士對于現(xiàn)階段國內品牌布局自主創(chuàng)新仍然持有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梅鶴祥表示:“近幾年,受到疫情和國際貿易戰(zhàn)等方面的影響,原料價格不斷上漲,現(xiàn)在的國內品牌已經意識到,需要將獨特的技術和原料掌握在自己手中,一方面凸顯品牌的科技性,建立核心價值,另一方面也能夠改善供應鏈,促進整個行業(yè)的良性運轉?!?/p>

南京盛德百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術市場總監(jiān)王婷同樣認為:“以前我們更多地滿足于改善最直接的皮膚表現(xiàn),皮膚問題背后的發(fā)生機制和基礎科學掌握地并不十分牢固,或者說多維度、多因素(跨學科)的挖掘不足?!?/p>

至于國內品牌獨家成分,她認為,每家企業(yè)都有自己的技術積累,方向各不相同,并不局限于原料公司還是品牌公司,關鍵要看企業(yè)基礎科學的積累和發(fā)展有沒有由量變引起質變,不能簡單地為了‘獨家’而‘獨家’。

“因此,我更傾向于具備講科學故事的能力和實力,加固品牌技術的護城河,提高產品表現(xiàn),樹立品牌的產品調性,才能提高消費者忠誠度?!蓖蹑谜f道。

重組膠原蛋白賽道“百花齊放”

關鍵詞:合成生物學、重組膠原蛋白

作為一種代表中國原創(chuàng)科技力的原料,2022年重組膠原蛋白的熱度持續(xù)上升。先是重組膠原蛋白的醫(yī)藥行業(yè)標準于8月份正式落地實施,隨后,國內的頭部膠原蛋白企業(yè)也開始擴大版圖。巨子生物、創(chuàng)爾生物和錦波生物三家企業(yè)先后沖刺IPO,打響了一場關于“重組膠原蛋白第一股”的戰(zhàn)爭。

與此同時,國外知名企業(yè)也在持續(xù)加碼重組膠原蛋白,比如,資生堂投資了專注于重組膠原蛋白的創(chuàng)健醫(yī)療;贏創(chuàng)于中國正式上市了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的新原料。

重組膠原蛋白是一類具有更好生物相容性的原料,能夠克服動物源膠原蛋白的病毒風險和免疫原性風險。目前,市面上重組膠原蛋白產品的宣稱各不相同,有的宣稱“100%人源膠原蛋白”,有的是“全人源膠原蛋白”,有的是“人源化膠原蛋白”。不同宣稱的背后,是基于不同類型膠原蛋白基因序列和結構而引發(fā)的技術博弈。

在不同的重組膠原蛋白類型中,重組人膠原蛋白載體表達產率和生物活性最優(yōu),其次為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但是前者未能突破生產技術瓶頸,目前市面上的產品類型以重組人源化膠原蛋白為主。

以巨子生物和錦波生物為例,兩家企業(yè)主營的重組膠原蛋白生產技術都是采用合成生物學工藝,結合基因工程,通過基因編輯的手段改造菌株,使其發(fā)酵產生與人膠原蛋白相同的分子片段。

不過,他們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也存在技術差異。錦波生物主打重組人源化Ⅲ型膠原蛋白,宣稱100%與人同源,具備完整的三螺旋結構,主要用于膠原蛋白的填充植入;巨子生物宣稱的是“全長”Ⅰ、Ⅱ、Ⅲ型重組膠原蛋白,由來自天然人膠原蛋白的短氨基酸序列作為重復單元進行多次重復構成。

關于國內企業(yè)的重組膠原蛋白產品異同,知乎答主“趙大熊”曾總結,不同的膠原蛋白產品既有共通點:①酵母菌發(fā)酵(因為成本相對低,容易大規(guī)模生產);②產品中有一段或幾段肽鏈序列,跟人膠原中的某一段序列相同。這些類人源序列往往作為它們的核心功能序列;③基本都能組裝成三螺旋結構。

但同時,他們也有很大的差別點:①所選的類人源的核心功能序列完全不同。②是否具有水溶性;③肽鏈長度、分子量大小都不一樣。

現(xiàn)階段來看,重組膠原蛋白產業(yè)正處于蓬勃發(fā)展的階段,甚至有人認為該原料有望成為下一個透明質酸。

然而,目前重組膠原蛋白存在的缺陷也十分明顯:一方面,盡管國內企業(yè)都在宣稱“100%人體同源”,但實際上以現(xiàn)階段的技術并不能達到全人源的目的,同時,企業(yè)難以自證重組膠原蛋白是否具備穩(wěn)定的三螺旋結構;另一方面,重組膠原蛋白由于分子量較大,其皮膚吸收率也受到了不少質疑。

蔣麗剛直言道:“《化妝品安全評估技術導則(2021年版)》是官方規(guī)定,其中第5.11透皮吸收小結中,若化學合成的由一種或一種以上結構單元,通過共價鍵鏈接,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大于1000道爾頓,且相對分子質量小于1000道爾頓的低聚體含量少于10%,結構和性質穩(wěn)定的聚合物(具有較高生物活性的原料除外),可不考慮透皮吸收?!?/p>

“因此,重組膠原蛋白的分子量通常在幾萬至幾十萬道爾頓,難以突破健康皮膚的屏障。該原料的真正價值可能更多是在于醫(yī)療上用于傷口愈合以及有創(chuàng)面的醫(yī)美類產品應用。此外,與透明質酸這種純物質不同的是,目前市面上正常銷售的重組膠原蛋白濃度較低,通常只有幾百ppm,其在護膚品中更多發(fā)揮的應該是其具備的保濕作用。且在化妝品領域使用,重組膠原和來自如魚,豬的動物膠原,其功效比較目前也鮮見報導?!?/p>

為了明確護膚靶點,線粒體成為研究熱點

關鍵詞:精準護膚、線粒體、麥角硫因

1954年由哈曼(Harman)提出的氧化自由基學說認為,線粒體是細胞及機體衰老的主要原因。線粒體是為細胞提供ATP能量的主要場所,細胞90%以上的ROS與自由基都由線粒體產生,其調控著氧化應激、炎癥等多種生物功能。

除了能夠促進生成ATP和改善線粒體等功能的天然提取物之外,某些常見的單體活性成分也被發(fā)現(xiàn)具有線粒體靶向的作用,而且受到了廣泛的認可。

2021年發(fā)表在《中國化妝品》上的文章《線粒體是精準護膚的黃金靶點》中曾提到,研究表明,煙酰胺可減少人類原代成纖維細胞中線粒體ROS的產生,并延長其復制壽命;輔酶Q10可防止線粒體自噬,使細胞恢復健康;白藜蘆醇可通過增加細胞器生物合成和減少ROS產生,直接改善線粒體功能,發(fā)揮抗氧化及抗衰老作用。

此外,還有具備線粒體ROS淬滅能力的肌肽,其能夠調控線粒體過氧化物酶、脂肪氧化酶、NADPH 氧化酶、細胞色素P450等物質的生成,維持氧化還原平衡。

“隨著精準護膚理念的推進,市場更青睞于靶點明確、安全有效的產品和成分,線粒體靶向成為了一個研究熱點,尤其是麥角硫因等熱門成分,已經受到了市場和行業(yè)的廣泛認可?!睏钛笳f道。

如在眾多具備線粒體靶向作用的抗氧化成分中,麥角硫因是少數被發(fā)現(xiàn)能夠直接穿透進入線粒體、清除ROS的成分之一。該成分一直以來被廣泛應用在國際品牌的高端抗衰線中。2022年,隨著麥角硫因逐漸走向平價化,其應用也越來越普遍。

經過科學驗證,麥角硫因可通過轉運蛋白OCTN1跨膜轉運,并激活抗氧化總開關NRF2發(fā)揮獨特的抗氧化功能,清除自由基,從而抑制DNA損傷,減少脂質過氧化,防護UV損傷。此外,由于該成分能夠通過線粒體調節(jié)細胞能量,因而在配方中,麥角硫因不僅可以保護其他成分的穩(wěn)定性,還可以促進細胞對活性成分的吸收,更容易做到成分之間的協(xié)同增效。

在國內品牌和企業(yè)的不斷推動下,麥角硫因的合成技術路徑創(chuàng)新成為一個熱門話題。麥角硫因的傳統(tǒng)制備工藝主要分為三種:天然提取、化學合成和生物發(fā)酵,但這些方式都存在各自的缺陷。

因此,不少企業(yè)開始轉向合成生物學技術制備麥角硫因,從而克服原料的量產、純度、質量等難題,打破了麥角硫因原料價格昂貴的現(xiàn)狀。比如,上海麥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介紹,其基于真菌合成麥角硫因的原理,通過高通量酶定向進化技術合成了高收率、高純度的麥角硫因,并大幅度降低了原料的成本。

△利用合成生物學技術制備麥角硫因(圖片由上海麥角硫因生物科技集團提供)

此外,合成生物公司中科欣揚也突破傳統(tǒng)的生產方式。據介紹,他們通過對細胞硫元素循環(huán)進行優(yōu)化,構建麥角硫因細胞工廠,將麥角硫因全球最高單位產量提升4倍。

NMN、外泌體等新事物仍有待探索

關鍵詞:備案原料、安全性和功效性

自新規(guī)實施以來,國內化妝品新原料備案的增速正在上升。據統(tǒng)計,2022全年內,通過備案的新原料數量共有42個。

其中,來自美國賽勝公司的明星抗衰成分補骨脂酚于9月份通過新原料備案,正式進入國內化妝品原料目錄。

此外,來自食品保健領域的備案新原料β 煙酰胺單核苷酸(NMN)引起了熱議。2022年內共有三家公司的NMN產品獲得了國家藥監(jiān)局備案。1月和6月,余姚萊孚斯本的NMN兩次通過了化妝品新原料備案;3月份,康盈紅莓獲得了NMN的新原料備案;5月,深圳維琪的NMN也通過了新原料備案。

截圖自藥監(jiān)局

此外,華熙生物在報告中也曾提到,他們已經通過合成生物平臺完成NMN等物質的產業(yè)轉化??梢哉f,NMN在2022年上半年迎來了高光時刻。

然而,11月份,F(xiàn)DA(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公開表示,β-NMN不能作為膳食補充劑銷售,這則新聞再次將NMN推向輿論風口。

“NMN是一種標準的線粒體靶向原料,它是線粒體中一種重要輔酶NAD+(可以調控細胞能量轉化)的合成前體,通過提高NAD+水平來體現(xiàn)對抗衰老的作用,”楊洋說道。“不過,目前世界上對NMN的研究數據主要集中在口服領域,在皮膚應用上,NMN的而臨床數據過于缺乏,因此我個人并不看好這個成分,但我對于這種線粒體靶向的作用機理是比較認同的?!?/p>

蔣麗剛對NMN的安全性表示認可。他說道:“能夠在監(jiān)管部門公示的化妝品新原料,安全性應該是可靠的,因為監(jiān)管部門管的是安全,而不是功效。NMN是經過備案的新原料,分子結構清晰,作為保健品服用已有一段歷史,安全性不會存在大的問題,但其在皮膚上的功效,缺乏市場驗證,目前的證據還不夠充分?!?/p>

梅鶴祥同樣認為:“從目前NMN的研究現(xiàn)狀來看,這個原料具備一定藥理活性,但目前并沒有制藥企業(yè)開發(fā)NMN原料,這也證明,目前NMN的功效和應用價值仍然不夠明朗?!?/p>

與NMN類似、飽受爭議的成分還有外泌體?!巴饷隗w”是近年來醫(yī)美領域的主要關鍵詞之一,2022年,外泌體的應用也從輕醫(yī)美轉向了化妝品。

9月6日,“中山市場監(jiān)管”公眾號發(fā)布了《消費警示丨“外泌體化妝品”是個偽概念》一文,并指出外泌體在醫(yī)學及化妝品領域的應用效果并未受到廣泛認可,相關應用試驗仍處于臨床研究階段。短短數月內,外泌體就經歷了從爆火到被官方打假的戲劇性時刻,相關護膚產品備案相繼被注銷。

與NMN不同的是,業(yè)內人士普遍認為,外泌體缺乏更多安全性和副作用的相關研究。

蔣麗剛認為:“外泌體、生物干細胞這類物質,起作用的部分到底是什么,分子結構或作用機理都不清楚,來源和安全性也說不清楚,沒有經過嚴謹的隨機、對照、雙盲以及大樣本的功效論證,現(xiàn)階段基本屬于概念炒作,被國家藥監(jiān)局喊停是必然的?!?/p>

“化妝品的第一要求是安全,外泌體和生長因子等物質比較相似,存在不可控的副作用。這類原料如果想要在市場立足,應當有企業(yè)站出來,基于足夠的安全性、功效性的研究,制定皮膚應用相關標準,證據足夠充分才能得到藥監(jiān)局的認可。”楊洋說道。

“外泌體和NMN都具備一定的生物活性,如果作為化妝品活性成分,到底如何保持其活性,確保能夠有效起作用的皮膚適用濃度是多少,如何確保該成分能夠到達指定的皮膚靶點,都是需要思考的問題?!蓖蹑谜f道。

諸如外泌體、NMN等新事物的出現(xiàn),由于仍然處在研究初期階段,再加上市場跟風現(xiàn)象導致亂象叢生,伴隨著爭議也是不可避免的。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兩種成分具備良好的應用前景。

“從外泌體的作用途徑來看,它可以通過配體和受體相互結合,將外泌體內部的有效成分傳遞到皮膚的靶向細胞中,從而起到更好的作用,這樣的生物活性的表達路徑其實是很有潛力的一個方向,只是研究人員需要就外泌體的標準、功效機理和皮膚安全性給予更多更清晰的研究?!眲W東說道。

植提VS純物質,“兩派”爭執(zhí)不休

關鍵詞:植物提取物、中草藥

美業(yè)顏究院數據顯示,“東方草本”成分有望引領2022下半年原料市場發(fā)展,在2022年7月份的原料增長趨勢中,有8款原料成分脫穎而出,分別是:山茶油、無花果、松茸菌菇、馬齒筧、藥用層孔菌、油橄欖等天然植物提取物。

此外,據蔣麗剛介紹,2022年比較熱門的植物提取物有油橄欖葉提取物和KAVA-KAVA(卡瓦胡椒根提取物),這兩種植物類成分均具備舒緩、抗敏的作用,后續(xù)或許異槲皮素等黃酮類成分可能會是熱點。

由于植物提取物中的成分過于復雜,在有效組分研究和作用機理探索上通常難度更大,對配方技術的要求也更高,因此,植物提取物被不少業(yè)內人士認為是一種“玄學”成分。

不過,植物提取物仍然是未來的主要研究方向。目前,《已使用化妝品原料目錄(2021年版)》共收載3400余種已使用化妝品用植物原料,其中不乏很多來自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的成分。

事實上,已經有不少國內品牌借助中國特色植物資源樹立起行業(yè)形象,并打造出產品核心競爭力,比如相宜本草的紅景天、薇諾娜的馬齒莧和青刺果,等等。

梅鶴祥表示:“現(xiàn)階段,國內企業(yè)在中國特色植物資源的研究上并未達成共識,且未形成合力,尚未形成行業(yè)準入意識。深入挖掘中草藥成分并設立這類原料的行業(yè)標準,需要企業(yè)們集中力量,加強跨學科合作,建立促進該產業(yè)發(fā)展的規(guī)則應盡快提上日程?!?/p>

“短期內來看,總體上很難再有突破性的創(chuàng)新原料,維A醇、麥角硫因等都是屬于經過完整研究驗證的純分子,所以我認為,相比于提取物或者發(fā)酵產物這類說不清道不明的物質,未來還是會回到純分子的創(chuàng)新道路上,尋找精確分子的方向,短期可以是挖掘已使用原料目錄里被遺忘的‘千里馬’,長期當然是有目的性的分子創(chuàng)造?!笔Y麗剛說道。

劉學東對此也表示認同:“在已有的原料目錄中,植物提取物是一個值得深挖的方向。但目前對于大多數植物提取物來說,并沒有經過深入的功效研究。很多植物提取物中都包含了高應用價值的有效成分,比如,松茸中的麥角硫因、靈芝中的靈芝三萜等,這類成分僅僅被當做概念從植物提取物中割離出來,但還有很多未知功效沒有研究透徹?!?/p>

從2022年引發(fā)行業(yè)關注的成分來看,其中具備創(chuàng)新性的新事物,通常由于研究數據缺乏而受到爭議。因此,新原料對于大多數國內品牌來說,仍然是一個未知且具有風險的領域。目前,在現(xiàn)有成分的研究基礎上,深入挖掘更多的功效可能性,將成為國內品牌的主要研究內容。

不過,行業(yè)上下游已經逐漸意識到自主創(chuàng)新的重要性,相信經過時間的沉淀,未來國內企業(yè)將逐步掌握屬于自己的技術,真正樹立起國貨自信。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