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BuzzFeed咸魚翻身,只因抱上了ChatGPT的大腿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BuzzFeed咸魚翻身,只因抱上了ChatGPT的大腿

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為內容生產領域帶來先進生產力這個概念。

文|三易生活

人工智能(AI)將會改變世界這件事,如今看來儼然已經毋庸置疑。過去數(shù)年里,著力于計算機視覺和自動駕駛的AI盡管還處于“廟堂之高”的境地,但直到了2022年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出現(xiàn),也使得屬于AI的故事迎來了新的篇章。例如OpenA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2022年尾聲,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表現(xiàn),讓大家見識到了AI技術已經有了改變生活的能力。

然而ChatGPT不僅僅是一個玩具,更具備讓商業(yè)公司“逆天改命”的能力。日前有消息顯示,有“美版今日頭條”之稱的美國數(shù)字媒體公司BuzzFeed也加入到了此次硅谷的裁員大軍中,宣布裁掉12%的員工,但該公司的股價卻在5天內大漲250%,因為在公布裁員消息的同時,BuzzFeed還宣布計劃采用ChatGPT協(xié)助創(chuàng)作個性化內容。

BuzzFeed CEO喬納·佩雷蒂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透露,人工智能將在公司運營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由AI創(chuàng)造的內容將從研發(fā)階段轉變?yōu)楹诵臉I(yè)務的一部分,該公司將基于ChatGPT在用戶互動欄目“Quizzes”中創(chuàng)建面對用戶的個性測驗,并根據(jù)用戶反應生成個性化的文本內容。

顯而易見,用AI撰寫內容是原本處于風雨飄搖中的BuzzFeed“咸魚翻身”的關鍵。作為一個誕生于2006年的聚合內容網(wǎng)站,BuzzFeed在成立的前十年里幾乎只能用不溫不火來形容。畢竟在美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內容賽道中,谷歌和Facebook儼然是兩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而基于谷歌的搜索和Facebook的分享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滿足了大量美國用戶的相關需求。

再加上更加嚴格的版權保護讓“信息流+內容”這個組合的天花板更低,以至于投資者并不看好BuzzFeed的信息流模式。就在2021年12月上市前夕,BuzzFeed還曾遭遇94%的融資被投資者撤回的窘境,僅在公開發(fā)行中籌集到了1600萬美元。而更為雪上加霜的是,隨著2022年市場環(huán)境的改變,美國在線廣告市場進入下行通道,也使得依賴廣告收入的BuzzFeed幾乎站到了懸崖邊。

而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為內容生產領域帶來先進生產力這個概念。長期以來,內容生產領域是完全圍繞“人”來進行,BuzzFeed本身的發(fā)展歷程就是這一事實的明證。早期,創(chuàng)始人喬納·佩雷蒂為BuzzFeed采用的內容推送機制就是以算法為核心,其向用戶發(fā)送的內容鏈接,就是基于用戶對鏈接點擊的上升速度來排序。

然而喬納·佩雷蒂很快發(fā)現(xiàn),人工編輯在篩選熱門內容上的效果更為出色,導致BuzzFeed是一個典型的人力密集、而非技術密集型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顯然這并不酷。但ChatGPT的加入則讓BuzzFeed在資本市場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畢竟自動化的AI寫作能夠解放人力、降低企業(yè)的運營成本,而這一點在工業(yè)界也早已被證實。

那么問題就來了,基于ChatGPT、或者說大型語言模型真的能夠完成內容生產嗎?答案是可行的,但完全取代人類暫時并沒有希望。

其實早在數(shù)年前,由AI生產的內容就已經在網(wǎng)絡中泛濫,例如車轱轆話反復說的“XXX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吧”這類AI寫作,可以說是侮辱人工智能。但如今以ChatGPT為代表、這類動輒擁有成百上千億參數(shù)的神經網(wǎng)絡模型,顯然已經完全不同。

比如說,美國科技媒體CNET自從去年11月就引入AI來創(chuàng)作內容,但直到今年1月才在相關內容中提示,“這篇文章是由AI引擎來創(chuàng)作(或協(xié)助寫作)”。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三個月時間里,AI已經在讀者的眼皮子底下創(chuàng)作了近80篇內容,但讀者卻并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不僅如此,近日甚至有消息稱ChatGPT通過了美國大學的法律和商業(yè)研究生考試。

但如今以國際機器學習會議ICML為代表的各類研究機構和大學,都對研究人員、學生使用ChatGPT嚴防死守,就足以證明當下的先進大規(guī)模語言模型(例如ChatGPT)生成的文本,確實已經有了實際價值。事實上,ChatGPT這類大型語言模型非常匹配BuzzFeed的業(yè)務。大家不妨設想一下,今日頭條的特點是什么?不就是量大管飽的內容,以及主要用來滿足用戶對新鮮事的好奇心,主打的就是接地氣。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BuzzFeed與今日頭條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屬于“小白文”,用戶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發(fā)時間,并不追求有深度、有思想,而這恰恰就是ChatGPT擅長的東西。別看ChatGPT能敲代碼、寫小說,但本質上它是從1750億個參數(shù)組成的數(shù)據(jù)庫中,圍繞用戶輸入的關鍵詞將內容進行排列組合、再生成內容,之所以給人以新鮮感,靠的是人腦顯然很難裝下1750億個數(shù)據(jù)。

沒有創(chuàng)造力無疑是ChatGPT的缺陷,但就像前文中所說的那樣,BuzzFeed的業(yè)務并不需要創(chuàng)新,而要的是觀點鮮明、邏輯通順的內容,這就恰恰是ChatGPT的優(yōu)勢所在。所以用ChatGPT來代替淺層次的人工編輯工作,極有可能是大有可為的。更何況ChatGPT用排列組合來生產內容,還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版權限制,進一步壓縮BuzzFeed的內容成本。

所以這樣一看,擁抱ChatGPT的BuzzFeed是不是就給市場講了個“性感的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BuzzFeed咸魚翻身,只因抱上了ChatGPT的大腿

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為內容生產領域帶來先進生產力這個概念。

文|三易生活

人工智能(AI)將會改變世界這件事,如今看來儼然已經毋庸置疑。過去數(shù)年里,著力于計算機視覺和自動駕駛的AI盡管還處于“廟堂之高”的境地,但直到了2022年AIGC(人工智能生成內容)的出現(xiàn),也使得屬于AI的故事迎來了新的篇章。例如OpenA推出的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2022年尾聲,就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表現(xiàn),讓大家見識到了AI技術已經有了改變生活的能力。

然而ChatGPT不僅僅是一個玩具,更具備讓商業(yè)公司“逆天改命”的能力。日前有消息顯示,有“美版今日頭條”之稱的美國數(shù)字媒體公司BuzzFeed也加入到了此次硅谷的裁員大軍中,宣布裁掉12%的員工,但該公司的股價卻在5天內大漲250%,因為在公布裁員消息的同時,BuzzFeed還宣布計劃采用ChatGPT協(xié)助創(chuàng)作個性化內容。

BuzzFeed CEO喬納·佩雷蒂在給員工的備忘錄中透露,人工智能將在公司運營中發(fā)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由AI創(chuàng)造的內容將從研發(fā)階段轉變?yōu)楹诵臉I(yè)務的一部分,該公司將基于ChatGPT在用戶互動欄目“Quizzes”中創(chuàng)建面對用戶的個性測驗,并根據(jù)用戶反應生成個性化的文本內容。

顯而易見,用AI撰寫內容是原本處于風雨飄搖中的BuzzFeed“咸魚翻身”的關鍵。作為一個誕生于2006年的聚合內容網(wǎng)站,BuzzFeed在成立的前十年里幾乎只能用不溫不火來形容。畢竟在美國的互聯(lián)網(wǎng)內容賽道中,谷歌和Facebook儼然是兩座不可逾越的大山,而基于谷歌的搜索和Facebook的分享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滿足了大量美國用戶的相關需求。

再加上更加嚴格的版權保護讓“信息流+內容”這個組合的天花板更低,以至于投資者并不看好BuzzFeed的信息流模式。就在2021年12月上市前夕,BuzzFeed還曾遭遇94%的融資被投資者撤回的窘境,僅在公開發(fā)行中籌集到了1600萬美元。而更為雪上加霜的是,隨著2022年市場環(huán)境的改變,美國在線廣告市場進入下行通道,也使得依賴廣告收入的BuzzFeed幾乎站到了懸崖邊。

而扯起ChatGPT的“虎皮”,BuzzFeed也就靠上了AIGC為內容生產領域帶來先進生產力這個概念。長期以來,內容生產領域是完全圍繞“人”來進行,BuzzFeed本身的發(fā)展歷程就是這一事實的明證。早期,創(chuàng)始人喬納·佩雷蒂為BuzzFeed采用的內容推送機制就是以算法為核心,其向用戶發(fā)送的內容鏈接,就是基于用戶對鏈接點擊的上升速度來排序。

然而喬納·佩雷蒂很快發(fā)現(xiàn),人工編輯在篩選熱門內容上的效果更為出色,導致BuzzFeed是一個典型的人力密集、而非技術密集型的互聯(lián)網(wǎng)企業(yè),顯然這并不酷。但ChatGPT的加入則讓BuzzFeed在資本市場有了更多的想象空間,畢竟自動化的AI寫作能夠解放人力、降低企業(yè)的運營成本,而這一點在工業(yè)界也早已被證實。

那么問題就來了,基于ChatGPT、或者說大型語言模型真的能夠完成內容生產嗎?答案是可行的,但完全取代人類暫時并沒有希望。

其實早在數(shù)年前,由AI生產的內容就已經在網(wǎng)絡中泛濫,例如車轱轆話反復說的“XXX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一起了解吧”這類AI寫作,可以說是侮辱人工智能。但如今以ChatGPT為代表、這類動輒擁有成百上千億參數(shù)的神經網(wǎng)絡模型,顯然已經完全不同。

比如說,美國科技媒體CNET自從去年11月就引入AI來創(chuàng)作內容,但直到今年1月才在相關內容中提示,“這篇文章是由AI引擎來創(chuàng)作(或協(xié)助寫作)”。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在三個月時間里,AI已經在讀者的眼皮子底下創(chuàng)作了近80篇內容,但讀者卻并沒有發(fā)現(xiàn)異常。不僅如此,近日甚至有消息稱ChatGPT通過了美國大學的法律和商業(yè)研究生考試。

但如今以國際機器學習會議ICML為代表的各類研究機構和大學,都對研究人員、學生使用ChatGPT嚴防死守,就足以證明當下的先進大規(guī)模語言模型(例如ChatGPT)生成的文本,確實已經有了實際價值。事實上,ChatGPT這類大型語言模型非常匹配BuzzFeed的業(yè)務。大家不妨設想一下,今日頭條的特點是什么?不就是量大管飽的內容,以及主要用來滿足用戶對新鮮事的好奇心,主打的就是接地氣。

在某種意義上來說,BuzzFeed與今日頭條中的大部分內容都屬于“小白文”,用戶閱讀的目的就是打發(fā)時間,并不追求有深度、有思想,而這恰恰就是ChatGPT擅長的東西。別看ChatGPT能敲代碼、寫小說,但本質上它是從1750億個參數(shù)組成的數(shù)據(jù)庫中,圍繞用戶輸入的關鍵詞將內容進行排列組合、再生成內容,之所以給人以新鮮感,靠的是人腦顯然很難裝下1750億個數(shù)據(jù)。

沒有創(chuàng)造力無疑是ChatGPT的缺陷,但就像前文中所說的那樣,BuzzFeed的業(yè)務并不需要創(chuàng)新,而要的是觀點鮮明、邏輯通順的內容,這就恰恰是ChatGPT的優(yōu)勢所在。所以用ChatGPT來代替淺層次的人工編輯工作,極有可能是大有可為的。更何況ChatGPT用排列組合來生產內容,還有望在一定程度上規(guī)避版權限制,進一步壓縮BuzzFeed的內容成本。

所以這樣一看,擁抱ChatGPT的BuzzFeed是不是就給市場講了個“性感的故事”。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