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蝗災”是如何從中國消失的?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蝗災”是如何從中國消失的?

聯(lián)合國預警全球蝗災。

文|正解局

能讓蝗蟲消失的是科技,是生態(tài)。

足球巨星C羅加盟沙特聯(lián)賽后,踢比賽那是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前段時間的一場比賽,讓他倍感壓力。

比賽還沒開始,球場里不光涌進了超熱情的球迷,還有無數(shù)只蝗蟲。

在看臺座椅上、球衣上,甚至C羅的臉上和腦門上都爬滿蝗蟲。

而這只是肆虐蝗災的一個縮影。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就向全球發(fā)出預警,要求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xiàn)糧食危機。

今年2月,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受到蝗災影響,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

蝗蟲,在我國俗稱“螞蚱”,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由于食量巨大且具有遷徙性,一旦大量繁殖形成蝗群,所到之處的農作物將顆粒無存。

2019年到2020年,上千億只沙漠蝗飛過紅海、阿拉伯海,所到之處,遮天蔽日,農田莊稼被啃得光禿禿,引發(fā)巨大饑荒。

蝗蟲的繁殖力很強,幼蟲成長為成蟲僅需20天,蝗蟲群可以隨風每天飛行150公里,一平方公里的成年蝗蟲群每天吞食的食物就相當于3.5萬人的口糧。

最近幾年,肆虐東非的蝗蟲引發(fā)了極為嚴重的“蝗災”,導致當?shù)剞r作物減產甚至絕收,造成嚴重的糧食問題。

2020年聯(lián)合國公布的蝗蟲遷徙路線圖

由于蝗蟲具有高度遷徙性,“沒吃飽”的蝗蟲群還會沿紅海波及亞洲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都深受其害。

奇怪的是,中國最近似乎很少聽見因蝗蟲群造成的災害消息,難道說中國有什么“魔法”可以讓蝗蟲繞道而行么?

要說“掃蝗魔法”,我們還真有!

說起來,中國是幾千年的農業(yè)大國,與蝗蟲是“老相識”了,中國歷朝歷代都經歷過“蝗災”的考驗。

《中國救荒史》書中曾有過統(tǒng)計:

秦漢時期,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時期平均3.5年一次;元代1.6年一次;明清時則平均為2.8年一次。

史書匯總“蝗災”帶來的慘痛景象也被一一記錄下來:

“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p>

“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盡;萬歷十四年飛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寶武界,饑民相食……”

直到民國時期,“蝗災”也依然泛濫。

比如1927年,山東因為久旱出現(xiàn)嚴重蝗災,曾導致六十九個縣遭災,七百余萬人災民忍饑挨餓。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為了消滅蝗蟲,采取了很多辦法,但并不如意。

1952年,剛從國外留學歸來的生態(tài)學家馬世駿被委以重任:根治蝗災。

馬世駿之前在美國一直研究農作物病蟲害,他常年研究的課題就是如何從生態(tài)領域根除蟲害。

過去消滅蝗蟲,要么是人工,要么是噴灑農藥,可治標不治本,加上蝗蟲到處遷徙,根本無法徹底根除。

馬世駿回國后,對古人常說的“旱極而蝗”展開了認真研究。

自古至今,人們發(fā)現(xiàn)往往大旱那年,蝗蟲會繁殖得特別快,覺得是由于蝗蟲把卵產在地下,天旱少雨,蟲卵不會被水淹,所以成活率會極大地提高。

馬世駿教授(左一)在田間進行考察

可馬世駿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干旱時,蝗蟲卵的數(shù)量并沒有顯著提升,但是成活率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于是,他聯(lián)想到影響昆蟲存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真菌。

一般來說,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的真菌,往往對土里的蟲卵產生致命影響,以至于一批蝗蟲卵往往只有不到5%的個體能夠存活到下一次繁殖期。

遺憾的是,真菌對蝗蟲有著致命殺傷力,卻有個怕熱的缺點。

真菌還不是一般的怕熱,人類較少因真菌引發(fā)疾病,就是因為人體的體溫就足以抑制住其滋生。

所以,人類在身體末端溫度較低的位置容易感染真菌病,比如腳氣。

所以,太陽光對真菌來說就非常“可怕”。

天氣干旱,土壤龜裂,陽光直接照射進地縫,殺死了大量真菌,卻不會對蝗蟲卵有任何影響,等于是給蟲卵做了次“全身消毒”,這才極大提升了蟲卵的孵化率。

馬世駿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了千年在我國肆虐的蝗蟲主要是“東亞飛蝗”,這種蝗蟲一般在旱災發(fā)生的第二年形成蝗災。

最重要的是,他據此提出“飛蝗爆發(fā)的主因是水、旱災相間發(fā)生”理論。

簡單點說,就是大旱容易導致河流面積萎縮,松軟濕潤的河床成為蝗蟲卵的“天然溫室”。

如果當年雨水不多,又逢“暖冬”,那么蝗蟲卵就可能大規(guī)模存活,次年就容易爆發(fā)“蝗災”。

因此,根據馬世駿提出的“改治結合,根除蝗害”治理策略,我國在飛蝗可能產卵的地區(qū)主動治理河流,加固堤壩,避免因干旱導致大面積的河床裸露,不讓蝗蟲有產卵機會;即便土里已經產下卵,自然環(huán)境中產生的真菌也會將其逐漸消滅。

同時,農業(yè)測報人員繼續(xù)對重點地區(qū)的飛蝗蟲卵進行監(jiān)控和測報,盡可能在其尚未破土前就全部清除。

上世紀50年代,洪澤湖邊的泗洪縣農業(yè)工作人員對重點區(qū)域實施農藥滅蟲

除此之外,我國還在山東、新疆、河北三省修建了三個現(xiàn)代化的治蝗蟲機場,以備不時之需。

這才是我國近幾十年來,蝗災幾乎絕跡的根本原因。

可本地蝗蟲能控制,那些非洲來的“流竄犯”又該怎么辦呢?

中國在千百年與蝗蟲斗爭中,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蝗蟲有諸多天敵,靠它們就能形成一支機動,又有效的“掃蝗大軍”。

其中,就有被稱為“掃蝗戰(zhàn)斗雞”的華北柴雞。

華北柴雞也被稱為“土雞”,是北方地區(qū)飼養(yǎng)的優(yōu)質地方雞種,適應性強,產蛋率高,肉質鮮美。

這種雞腿細腳大,食量驚人,每天就可以消滅近百只蝗蟲。

因此,有人專門訓練了一批“戰(zhàn)斗雞”,專門用來對付“不請自來”的蝗蟲。

正在田間執(zhí)行任務的“戰(zhàn)斗雞”

在訓練員的哨聲中,數(shù)千只柴雞堪稱“戰(zhàn)斗雞群”,能跟隨指令進行掃蕩,平均5天內可以完成1000畝地的“掃蝗”任務,能力杠杠的。

不過“戰(zhàn)斗雞”只適合在草木低矮地方進行戰(zhàn)斗,草木茂盛的地方,就要依靠它們的戰(zhàn)友“掃蝗鴨”了。

所謂“掃蝗鴨”,就是紹興麻鴨,因鴨毛上帶有褐色麻點,故而得名。

比起紀律性較差,還需要人指揮的“戰(zhàn)斗雞”,“掃蝗鴨”幾乎不需要怎么訓練,只需有一只領頭鴨率領,所有鴨子就能分成幾個縱隊直撲“戰(zhàn)場”。

“掃蝗鴨”在作戰(zhàn)過程中,會利用脖頸伸縮捕捉蝗蟲,吃得更快也更多,戰(zhàn)力十分強悍。

能力更強的“掃蝗鴨”

曾有新聞報道,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fā)生“蝗災”時,十萬“掃蝗鴨”被派往受災田地作戰(zhàn)。

“掃蝗鴨”的效果十分顯著,到8月底,新疆至少有近100萬畝的蝗蟲群被它們一掃而空。

這些“戰(zhàn)斗雞”和“掃蝗鴨”,因為吃了蛋白質更豐富的蝗蟲,所以遠比只吃飼料的同類要健壯得多,無論肉質,還是下的蛋,品質都是上乘的佳品,從而給飼養(yǎng)它們的農戶創(chuàng)造了更多收益。

除了這些“本地掃蝗戶”,中國新疆還有一群專門請來的“滅蝗神鳥”——粉紅椋鳥。

粉紅椋鳥形似八哥,但背部及腹部粉紅色,故稱粉紅椋鳥。

粉紅椋鳥是滅蝗鳥類里的“金牌殺手”

這種鳥是遷徙性候鳥,冬季棲息在歐洲東部及亞洲中西部,五月便遷徙到中國新疆西部繁衍生息。

別看粉紅椋鳥個頭不大,可因為天生愛吃蝗蟲,每天能捕食近200只蝗蟲,遠超自身體重,是滅蝗鳥類中的“金牌殺手”。

由于粉紅椋鳥是一種遷徙性鳥類,不會自己筑巢,因此新疆草原及林業(yè)部門為了留住它們,在許多地方堆砌大量用來修筑堤壩的石塊,用來吸引粉紅椋鳥。

同時,這里還會豎立提示牌,提醒來往車輛和人群,避免驚嚇鳥群。

新疆伊寧每年都有例行的筑巢引鳥行動,至今已經吸引了20多萬只粉紅椋鳥在此筑巢產卵,幫助當?shù)胤婪读硕啻慰赡艹霈F(xiàn)的大規(guī)?!盎葹摹?。

可以說,中國這三支動物“掃蝗大軍”,足以讓任何蝗蟲瑟瑟發(fā)抖。

事實上,我國的“掃蝗”成功,不僅僅是靠這些盡職的動物,很大程度是與科技進步息息相關的。

2014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lián)合多家研究機構,共同繪制出了飛蝗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發(fā)現(xiàn)長途遷徙以及大規(guī)模群居造成災害的蝗蟲基因組。

過去的“蝗災”爆發(fā)時,人們常常采用直接噴灑農藥的辦法進行滅蝗,但這種方式對農作物以及以蝗蟲為食的鳥類,都造成了直接傷害。

而這項研究的成功,使得消滅和控制“蝗災”,開發(fā)更高效、更低毒的新型農藥成為可能。

中國科學家通過對蝗蟲基因圖譜研究,已經開發(fā)出更高效、更低毒的新型農藥。

目前,我國已經開展了最新型的滅蝗實驗,可以讓蝗蟲感染一種叫做“蝗蟲病毒”的致病菌,這種病毒可以在蝗蟲之間互相傳播,10天后,就能徹底殺滅感染病毒的蝗蟲,這種方法要比其他手段更有效果。

可以說,中國現(xiàn)在很少聽見“蝗災”,完全是因為農業(yè)科技進步,采取生物和基因技術,才徹底控制住歷史上連綿不絕的蝗蟲災害。

不過,中國有人在想方設法“掃蝗”,還有人靠養(yǎng)殖蝗蟲致富。

沒辦法,對于啥都敢吃的中國人,蝗蟲也是一種美味。

不過,蝗蟲可不能生吃。

因為活的蝗蟲體內含有氫氰酸,這是一種有毒物質,輕則拉肚子,重則中毒身亡。

因此,蝗蟲在我國南方地區(qū)都是燒熟了吃,什么“油炸蝗蟲”、“紅燒蝗蟲”、“烤蝗蟲”等,均為歷史悠久的“珍饈野味”,據說營養(yǎng)價值還挺高。

由于現(xiàn)在蝗蟲少了,有些地區(qū)便開始飼養(yǎng)蝗蟲,成蟲市場價高達每斤20元,對許多農戶來說,也是擋不住的誘惑。

當然,相信很多人覺得吃不吃蝗蟲無所謂,卻擔心外來的蝗蟲還會不會造成大范圍的“蝗災”。

可以肯定地說,不必擔心!

現(xiàn)在我國不僅“掃蝗”徹底,還有著成熟的蝗蟲監(jiān)測機制,能夠時刻關注境內境外的蝗蟲繁殖動態(tài)。

即便某些地區(qū)還有可能會發(fā)生小規(guī)模的“蝗災”,但隨著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逐漸完備,完全可以控制,曾經的大“蝗災”造成的饑荒年代已一去不復還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蝗災”是如何從中國消失的?

聯(lián)合國預警全球蝗災。

文|正解局

能讓蝗蟲消失的是科技,是生態(tài)。

足球巨星C羅加盟沙特聯(lián)賽后,踢比賽那是完全不費吹灰之力。

不過,前段時間的一場比賽,讓他倍感壓力。

比賽還沒開始,球場里不光涌進了超熱情的球迷,還有無數(shù)只蝗蟲。

在看臺座椅上、球衣上,甚至C羅的臉上和腦門上都爬滿蝗蟲。

而這只是肆虐蝗災的一個縮影。

聯(lián)合國糧農組織就向全球發(fā)出預警,要求高度戒備當前正在肆虐的“蝗災”,防止被入侵國家出現(xiàn)糧食危機。

今年2月,西非、東非和南亞20多個國家受到蝗災影響,多國宣布進入緊急狀態(tài)。

蝗蟲,在我國俗稱“螞蚱”,是世界上最具破壞性的害蟲之一,由于食量巨大且具有遷徙性,一旦大量繁殖形成蝗群,所到之處的農作物將顆粒無存。

2019年到2020年,上千億只沙漠蝗飛過紅海、阿拉伯海,所到之處,遮天蔽日,農田莊稼被啃得光禿禿,引發(fā)巨大饑荒。

蝗蟲的繁殖力很強,幼蟲成長為成蟲僅需20天,蝗蟲群可以隨風每天飛行150公里,一平方公里的成年蝗蟲群每天吞食的食物就相當于3.5萬人的口糧。

最近幾年,肆虐東非的蝗蟲引發(fā)了極為嚴重的“蝗災”,導致當?shù)剞r作物減產甚至絕收,造成嚴重的糧食問題。

2020年聯(lián)合國公布的蝗蟲遷徙路線圖

由于蝗蟲具有高度遷徙性,“沒吃飽”的蝗蟲群還會沿紅海波及亞洲國家,包括印度、巴基斯坦都深受其害。

奇怪的是,中國最近似乎很少聽見因蝗蟲群造成的災害消息,難道說中國有什么“魔法”可以讓蝗蟲繞道而行么?

要說“掃蝗魔法”,我們還真有!

說起來,中國是幾千年的農業(yè)大國,與蝗蟲是“老相識”了,中國歷朝歷代都經歷過“蝗災”的考驗。

《中國救荒史》書中曾有過統(tǒng)計:

秦漢時期,蝗災平均8.8年一次;兩宋時期平均3.5年一次;元代1.6年一次;明清時則平均為2.8年一次。

史書匯總“蝗災”帶來的慘痛景象也被一一記錄下來:

“夏,蝗,東自海,西盡河隴,群飛蔽天,旬日不息;所至,草木葉及畜毛靡有孑遺,餓殍枕道?!?/p>

“嘉靖三十九年蝗食禾苗殆盡;萬歷十四年飛蝗蔽空;清朝康熙三十四年蝗起寶武界,饑民相食……”

直到民國時期,“蝗災”也依然泛濫。

比如1927年,山東因為久旱出現(xiàn)嚴重蝗災,曾導致六十九個縣遭災,七百余萬人災民忍饑挨餓。

新中國成立后,中國為了消滅蝗蟲,采取了很多辦法,但并不如意。

1952年,剛從國外留學歸來的生態(tài)學家馬世駿被委以重任:根治蝗災。

馬世駿之前在美國一直研究農作物病蟲害,他常年研究的課題就是如何從生態(tài)領域根除蟲害。

過去消滅蝗蟲,要么是人工,要么是噴灑農藥,可治標不治本,加上蝗蟲到處遷徙,根本無法徹底根除。

馬世駿回國后,對古人常說的“旱極而蝗”展開了認真研究。

自古至今,人們發(fā)現(xiàn)往往大旱那年,蝗蟲會繁殖得特別快,覺得是由于蝗蟲把卵產在地下,天旱少雨,蟲卵不會被水淹,所以成活率會極大地提高。

馬世駿教授(左一)在田間進行考察

可馬世駿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干旱時,蝗蟲卵的數(shù)量并沒有顯著提升,但是成活率確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于是,他聯(lián)想到影響昆蟲存活率的一個重要因素——真菌。

一般來說,土壤中存在著大量的真菌,往往對土里的蟲卵產生致命影響,以至于一批蝗蟲卵往往只有不到5%的個體能夠存活到下一次繁殖期。

遺憾的是,真菌對蝗蟲有著致命殺傷力,卻有個怕熱的缺點。

真菌還不是一般的怕熱,人類較少因真菌引發(fā)疾病,就是因為人體的體溫就足以抑制住其滋生。

所以,人類在身體末端溫度較低的位置容易感染真菌病,比如腳氣。

所以,太陽光對真菌來說就非?!翱膳隆薄?/p>

天氣干旱,土壤龜裂,陽光直接照射進地縫,殺死了大量真菌,卻不會對蝗蟲卵有任何影響,等于是給蟲卵做了次“全身消毒”,這才極大提升了蟲卵的孵化率。

馬世駿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了千年在我國肆虐的蝗蟲主要是“東亞飛蝗”,這種蝗蟲一般在旱災發(fā)生的第二年形成蝗災。

最重要的是,他據此提出“飛蝗爆發(fā)的主因是水、旱災相間發(fā)生”理論。

簡單點說,就是大旱容易導致河流面積萎縮,松軟濕潤的河床成為蝗蟲卵的“天然溫室”。

如果當年雨水不多,又逢“暖冬”,那么蝗蟲卵就可能大規(guī)模存活,次年就容易爆發(fā)“蝗災”。

因此,根據馬世駿提出的“改治結合,根除蝗害”治理策略,我國在飛蝗可能產卵的地區(qū)主動治理河流,加固堤壩,避免因干旱導致大面積的河床裸露,不讓蝗蟲有產卵機會;即便土里已經產下卵,自然環(huán)境中產生的真菌也會將其逐漸消滅。

同時,農業(yè)測報人員繼續(xù)對重點地區(qū)的飛蝗蟲卵進行監(jiān)控和測報,盡可能在其尚未破土前就全部清除。

上世紀50年代,洪澤湖邊的泗洪縣農業(yè)工作人員對重點區(qū)域實施農藥滅蟲

除此之外,我國還在山東、新疆、河北三省修建了三個現(xiàn)代化的治蝗蟲機場,以備不時之需。

這才是我國近幾十年來,蝗災幾乎絕跡的根本原因。

可本地蝗蟲能控制,那些非洲來的“流竄犯”又該怎么辦呢?

中國在千百年與蝗蟲斗爭中,很早就發(fā)現(xiàn)了蝗蟲有諸多天敵,靠它們就能形成一支機動,又有效的“掃蝗大軍”。

其中,就有被稱為“掃蝗戰(zhàn)斗雞”的華北柴雞。

華北柴雞也被稱為“土雞”,是北方地區(qū)飼養(yǎng)的優(yōu)質地方雞種,適應性強,產蛋率高,肉質鮮美。

這種雞腿細腳大,食量驚人,每天就可以消滅近百只蝗蟲。

因此,有人專門訓練了一批“戰(zhàn)斗雞”,專門用來對付“不請自來”的蝗蟲。

正在田間執(zhí)行任務的“戰(zhàn)斗雞”

在訓練員的哨聲中,數(shù)千只柴雞堪稱“戰(zhàn)斗雞群”,能跟隨指令進行掃蕩,平均5天內可以完成1000畝地的“掃蝗”任務,能力杠杠的。

不過“戰(zhàn)斗雞”只適合在草木低矮地方進行戰(zhàn)斗,草木茂盛的地方,就要依靠它們的戰(zhàn)友“掃蝗鴨”了。

所謂“掃蝗鴨”,就是紹興麻鴨,因鴨毛上帶有褐色麻點,故而得名。

比起紀律性較差,還需要人指揮的“戰(zhàn)斗雞”,“掃蝗鴨”幾乎不需要怎么訓練,只需有一只領頭鴨率領,所有鴨子就能分成幾個縱隊直撲“戰(zhàn)場”。

“掃蝗鴨”在作戰(zhàn)過程中,會利用脖頸伸縮捕捉蝗蟲,吃得更快也更多,戰(zhàn)力十分強悍。

能力更強的“掃蝗鴨”

曾有新聞報道,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fā)生“蝗災”時,十萬“掃蝗鴨”被派往受災田地作戰(zhàn)。

“掃蝗鴨”的效果十分顯著,到8月底,新疆至少有近100萬畝的蝗蟲群被它們一掃而空。

這些“戰(zhàn)斗雞”和“掃蝗鴨”,因為吃了蛋白質更豐富的蝗蟲,所以遠比只吃飼料的同類要健壯得多,無論肉質,還是下的蛋,品質都是上乘的佳品,從而給飼養(yǎng)它們的農戶創(chuàng)造了更多收益。

除了這些“本地掃蝗戶”,中國新疆還有一群專門請來的“滅蝗神鳥”——粉紅椋鳥。

粉紅椋鳥形似八哥,但背部及腹部粉紅色,故稱粉紅椋鳥。

粉紅椋鳥是滅蝗鳥類里的“金牌殺手”

這種鳥是遷徙性候鳥,冬季棲息在歐洲東部及亞洲中西部,五月便遷徙到中國新疆西部繁衍生息。

別看粉紅椋鳥個頭不大,可因為天生愛吃蝗蟲,每天能捕食近200只蝗蟲,遠超自身體重,是滅蝗鳥類中的“金牌殺手”。

由于粉紅椋鳥是一種遷徙性鳥類,不會自己筑巢,因此新疆草原及林業(yè)部門為了留住它們,在許多地方堆砌大量用來修筑堤壩的石塊,用來吸引粉紅椋鳥。

同時,這里還會豎立提示牌,提醒來往車輛和人群,避免驚嚇鳥群。

新疆伊寧每年都有例行的筑巢引鳥行動,至今已經吸引了20多萬只粉紅椋鳥在此筑巢產卵,幫助當?shù)胤婪读硕啻慰赡艹霈F(xiàn)的大規(guī)模“蝗災”。

可以說,中國這三支動物“掃蝗大軍”,足以讓任何蝗蟲瑟瑟發(fā)抖。

事實上,我國的“掃蝗”成功,不僅僅是靠這些盡職的動物,很大程度是與科技進步息息相關的。

2014年,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聯(lián)合多家研究機構,共同繪制出了飛蝗的全基因組序列圖譜,發(fā)現(xiàn)長途遷徙以及大規(guī)模群居造成災害的蝗蟲基因組。

過去的“蝗災”爆發(fā)時,人們常常采用直接噴灑農藥的辦法進行滅蝗,但這種方式對農作物以及以蝗蟲為食的鳥類,都造成了直接傷害。

而這項研究的成功,使得消滅和控制“蝗災”,開發(fā)更高效、更低毒的新型農藥成為可能。

中國科學家通過對蝗蟲基因圖譜研究,已經開發(fā)出更高效、更低毒的新型農藥。

目前,我國已經開展了最新型的滅蝗實驗,可以讓蝗蟲感染一種叫做“蝗蟲病毒”的致病菌,這種病毒可以在蝗蟲之間互相傳播,10天后,就能徹底殺滅感染病毒的蝗蟲,這種方法要比其他手段更有效果。

可以說,中國現(xiàn)在很少聽見“蝗災”,完全是因為農業(yè)科技進步,采取生物和基因技術,才徹底控制住歷史上連綿不絕的蝗蟲災害。

不過,中國有人在想方設法“掃蝗”,還有人靠養(yǎng)殖蝗蟲致富。

沒辦法,對于啥都敢吃的中國人,蝗蟲也是一種美味。

不過,蝗蟲可不能生吃。

因為活的蝗蟲體內含有氫氰酸,這是一種有毒物質,輕則拉肚子,重則中毒身亡。

因此,蝗蟲在我國南方地區(qū)都是燒熟了吃,什么“油炸蝗蟲”、“紅燒蝗蟲”、“烤蝗蟲”等,均為歷史悠久的“珍饈野味”,據說營養(yǎng)價值還挺高。

由于現(xiàn)在蝗蟲少了,有些地區(qū)便開始飼養(yǎng)蝗蟲,成蟲市場價高達每斤20元,對許多農戶來說,也是擋不住的誘惑。

當然,相信很多人覺得吃不吃蝗蟲無所謂,卻擔心外來的蝗蟲還會不會造成大范圍的“蝗災”。

可以肯定地說,不必擔心!

現(xiàn)在我國不僅“掃蝗”徹底,還有著成熟的蝗蟲監(jiān)測機制,能夠時刻關注境內境外的蝗蟲繁殖動態(tài)。

即便某些地區(qū)還有可能會發(fā)生小規(guī)模的“蝗災”,但隨著我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治理逐漸完備,完全可以控制,曾經的大“蝗災”造成的饑荒年代已一去不復還了!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lián)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