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尹清露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夜叉渡河》

中信出版社·中信·回聲 / 中信·鏡像 2023-5
青年新銳作家路魆1993年生于廣東肇慶,小說曾發(fā)表于《人民文學》《收獲》《鐘山》《花城》等雜志?!兑共娑珊印肥锹肤q的最新幻想現(xiàn)實主義短篇集,收錄了十篇與符號相關的作品——神話、卦象、雕塑或是動物,它們從寓言中來,并構筑出一個讓人感到陌生卻又似曾相識的世界。小說題材涉及歷史神話、民間傳說和鉛黃電影等,其中有現(xiàn)代版的“變形記”,也有因癡迷于斐波那契曲線而引發(fā)的懸案。
同名短篇發(fā)生在南方小鎮(zhèn),開始于作者的一次懊悔的經(jīng)歷:祖父臨終的那天午后,路魆短暫離開去游泳,當他回來時,祖父已經(jīng)過世。在小說中,主角李艮變成了夜叉的化身,他在河邊犯下錯誤,招致了兄弟和父親的死。代表“惡”的夜叉逐漸生出懺悔之心,背著患有胃癌爺爺渡河送往其出生地,卻覺得背上越來越沉,也因此明白了肉身的沉重。正如路魆在作品自述中所寫:“夜叉是一個神話形象,是一個精神行動的符號……頑固的本性無法在一夜之間站到自己的對立面去。不對舊的自我進行否定,不脫一層皮,做不到徹底的改變?!?/p>
《黑塞書信集》

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紀文景 2023-4
黑塞是20世紀最偉大的文學家之一,但鮮為人知的是,他一生中除了創(chuàng)作小說詩歌和散文,還留下了上萬封信件。一部分是寫給父母、妻兒和姐姐的,還有一部分寫給同時代的大家,如茨威格和托馬斯·曼。從這些信件中,我們可以看到黑塞對個體與集體、文學、時事、戰(zhàn)爭的觀察與見解。德國蘇爾坎普出版社于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陸續(xù)將黑塞的書信出版。
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教授謝瑩瑩從中挑選了278封進行譯介,希望為中文世界讀者呈現(xiàn)黑塞的個人成長與發(fā)展——他從小想做詩人,卻因為神學院的教育死板而數(shù)次逃學,被父母送往精神病院療養(yǎng),他備受折磨,由此領悟到“要像席勒那樣說的:我是人,有個性有人格的人”,這一立場貫穿了黑塞的三次婚姻、與友人們的交往,以及從一戰(zhàn)到二戰(zhàn)的反思。謝瑩瑩在序言中說:“我們見到走在深淵邊緣的黑塞,也見到充滿愛和希望的黑塞,見到不斷埋怨與滿是憤怒的黑塞,也見到溫柔幽默的黑塞,但也可以說,我們見到的黑塞只有一個,那就是畢生尋找自我、堅守自我、成為自我的黑塞?!?/p>
《非物:生活世界的變革》

東方出版中心 2023-5
就在理論家們注目于“物”或者“物質(zhì)性”,以此反思人類中心主義的局限時,德國哲學家韓炳哲卻提出:從智能手機到人工智能,我們?nèi)諠u生活在一個“非物”的世界,重要的不再是身體,而是信息和圖像,信息是無根的,它僅僅飄浮在空中。這導致了相當嚴重的后果——我們不停地搜索,卻沒獲得真正的知識;不斷獲得粉絲,卻難以建立持久的友誼;留下大量數(shù)據(jù),卻形成不了穩(wěn)固的回憶。
在《非物》中,韓炳哲用一如既往簡潔的文風,對信息時代的日常生活進行了批判。在他看來,物品蘊含著人性的成分,具有穩(wěn)定人類生活的魔力,然而這種魔力正在消失。更為吊詭的是,批評人們對消費物的占有曾經(jīng)是反資本主義的一環(huán),但是現(xiàn)在的人甚至不再占有,而是將一切存儲在“云端”并時刻取用,這形成了最新形態(tài)的資本主義,也扭曲和變形了當下的世界。如同書中所寫:“世界正逐漸變得不可觸及,霧氣彌漫,鬼氣森森?!比绾瓮黄莆锏睦Ь常闶沁@本小書延展開來的命題。
《無盡的盛宴:飲宴人類學與考古學》

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新民說 2023-5
融入一個社會最好的方式便是出席當?shù)氐呢S盛晚宴,宴會在人類歷史上居于核心,飯局也如同社會的小小縮影——別忘了,耶穌指認叛徒猶大的名場景就出現(xiàn)在一次晚宴上。
在本書中,英國倫敦大學人類學系高級研究員香里·奧康納結合了人類學、考古學和歷史學方法,對美索不達米亞、亞述、波斯、古希臘、蒙古、中國商代和日本平安時期的飲宴場景進行考察,寫出了一部探究古代飲宴活動的歷史人類學專著。與大多食物研究將重點放在歐洲不同,本書把目光投向東方,彌補了過往的研究缺口。在書中,讀者可以看到宴會如何成為展示階級和地位的競技場、談判的舞臺,甚至是取悅神明、創(chuàng)造與毀滅個人身份的地方。從古至今,雖然食物與宗教的關聯(lián)有所減弱,宴會也不再是皇家貴族的專屬,但它的社會功能承襲了下來,為今人提供了諸多啟發(fā)。
《跨學科:人文學科的誕生、危機與未來》

南京大學出版社·守望者 2023-5
“Discipline”既指特定的學科,也指用肉體或其他懲罰規(guī)訓士兵,所以,學科這個詞從一開始就涉及知識和權力的關系。這層歷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哲學,亞里士多德在學科之間建立起清晰的等級關系,也自此留下了知識專門化的弊病;大學的綜合教育曾經(jīng)試圖對此做出改變,然而,啟蒙價值觀對于理性的追求又發(fā)展出了更專業(yè)化的學科劃分。
人文學科關注的本來就是人類凌亂、無邊界的狀態(tài),當舊的思維過時,就需要重新組織知識結構,如何克服和反轉知識的權力關系,便成為了跨學科的目的。“跨學科”的說法在今天很常見,但很少有人進行過詳細探討。本書作者、文化史學者喬·莫蘭審視了歷史上有關跨學科的定義和爭論,具體介紹了來自文化研究、社會學、人類學、哲學、地理學以及自然科學等領域的跨學科視角,并探討了女性主義、酷兒理論、精神分析、生態(tài)批評等,希望為這一新興領域打開新的話語空間。
《逢澤陸》

新星出版社·讀庫漫編室 2023-5
逢澤陸是一個奇怪的女孩:正值十四歲青春期,敏感冷淡又擰巴,她喜歡假哭,討厭小動物。但如果知道她來自哪里,一切就不奇怪了。逢澤生活在一個看似完美卻充滿裂痕的東京中產(chǎn)之家,控制欲極強的媽媽為了照顧女兒而中斷事業(yè),爸爸賺了很多錢卻逃避家庭責任。某天,小陸試圖掐死一只小鳥,感到震驚的媽媽開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最終決定送女兒去關西生活。熱情的關西會逐漸改變小陸嗎?一部細膩的成長故事由此展開。
這部漫畫榮獲2015年的手冢治蟲文化獎漫畫大獎,作者是出生于1974年的日本漫畫新秀星余里子。這個名字對中國讀者來說可能頗為陌生,但她在日本網(wǎng)絡連載的漫畫《今日的貓村小姐》于2020年改編為電視短劇,獲得過很多關注?!斗隄申憽繁徽J為是一部“復雜多情”的作品,女主角并不像少女漫畫中那樣完美和討喜,卻真實地折射著現(xiàn)實中女孩那些纖細又丑陋的心思,也讓讀者得以思考原生家庭帶來的痕跡。
《炙熱的你:關于了不起的女性更年期的一切》

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 2023-6
如今,女性擁有更長的壽命,可以在外婆的年紀穿運動鞋或者看搖滾演唱會,但是對于更年期的醫(yī)學認知卻停留在上世紀80年代的水平——絕經(jīng)似乎讓人感到沮喪,人們對此諱莫如深……這并不奇怪,畢竟涉及身體的決定,往往是由男性占大多數(shù)的醫(yī)學委員會躲在科學大門后做出的。
本書作者、婦科醫(yī)生者希拉·德利茲希望通過三十余年的從業(yè)經(jīng)歷,揭露以男性為主導的醫(yī)學界對于更年期的誤解,幫助女性更積極地應對更年期。這是一本寫給所有女性的健康提示,曾在歐洲掀起一波對于女性健康與女性覺醒的探討熱潮。德利茲告訴我們,絕經(jīng)會帶來情緒暴躁,甚至是尿失禁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但是體內(nèi)激素的波動也意味著浴火重生。跟隨書中給出的計劃和提示,讀者最終將明白,更年期并不是什么人生的深秋,而應該是人生的燦爛盛夏。
《追求精確》

中國財政經(jīng)濟出版社·湛廬文化 2023-5
為了表達技術的先進程度,“精確”是重要的形容詞,就像《三體》中那個無堅不摧的水滴,它代表著人類與外星文明無法跨越的技術鴻溝??梢哉f,精確從源頭上定義并不斷塑造著現(xiàn)代世界,如果沒有對精確的重視,制造業(yè)的崛起就不可能發(fā)生。
本書是一部250年精密制造的滄桑巨變史。歷史學家西蒙·溫切斯特帶領讀者回到工業(yè)時代的起源,從英國北威爾士的鑄造廠到數(shù)字時代的技術發(fā)展,公差一步步從0.1無限逼近于零,也讓今日的人工智能和芯片技術成為可能。精密制造為人類帶來巨大福祉,它的驅(qū)動力之一正是軍事需求。精密制造的背后,從始至終都上演著創(chuàng)新與停滯、理想主義與功利主義的競賽,也涌動著企業(yè)在管理文化上的較量。在AI進入越來越多的領域、人類命運變得愈加不確定的今天,我們或許應該重思精確的兩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