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腦極體
大模型正如火如荼,下一個AI風口就來了。
如果你關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會等行業(yè)峰會,以及英偉達、微軟、谷歌、特斯拉和國內科技大廠的最新發(fā)布會,除了“大模型”,應該會聽到另一個高頻詞——具身智能。
所謂具身智能Embodied AI ,指的是有身體并支持物理交互的智能體。
簡單來說,就是讓AGI從數字世界走向實體世界,落地在機器人、機械臂、無人車、無人機,讓實體世界中的機器人/仿真人具有智能,像人一樣與環(huán)境交互感知,執(zhí)行各種各樣的任務。
從這個角度看,其實很多人都已經見過或者玩過具身智能產品了。索尼的機器狗AIBO,軟銀的服務機器人pepper,還有波士頓動力的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這些具身智能產品,曾是不少人的童年回憶,或者科幻恐懼。
雖然技術概念很超前,但這些產品的市場表現,其實并不太理想,技術落地難、產品被停產、企業(yè)被轉賣,都不算新聞。
因此也有人認為,具身智能作為AI的終極形態(tài)之一,只是一些大廠推動的營銷概念。
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具身智能的這一波熱度,是機器人的“冷飯熱炒”嗎?
下一個AI風口
古話說得好,遇到問題,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么。
有必要先探討一下,具身智能真的火了嗎?
目前來看,AI學術界和工業(yè)界,確實已經將“具身智能”,作為下一個風口。
學術層面,不少科學家提出推論,大模型的技術路徑打通之后,下一個突破是具身智能。
圖靈獎得主、上海期智研究院院長姚期智認為,人工智能領域下一個挑戰(zhàn)將是實現“具身通用人工智能”,即如何構建能夠通過自我學習掌握各種技能并執(zhí)行現實生活中的種種通用任務的高端機器人。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張鈸院士,也在某產業(yè)智能論壇上提出,隨著基礎模型的突破,通用智能機器人(具身智能)是未來的發(fā)展方向。
(張鈸院士的公開發(fā)言現場)
產業(yè)層面,谷歌、微軟、特斯拉等科技公司近日都相繼公布了自家的具身智能產品,國內頭部科技大廠如華為、京東,也開始將自身在具身智能領域的相關布局,向大眾布道。前不久印發(fā)的《北京市機器人產業(yè)創(chuàng)新發(fā)展行動方案(2023-2025年)(征求意見稿)》,也提出發(fā)展機器人“1+4”產品體系,加緊布局人形機器人研發(fā)與應用。具身智能的產業(yè)化、市場化潛力,正在加速積累。
如前所說,無論是現實生活中的機器狗、機械臂、無人車,還是科幻電影中的人形機器人,具身智能產品早已為大眾所熟悉,但市場表現一直不溫不火。為什么一夜之間成為風口了?
和大模型“兩開花”
這一波具身智能的熱潮,讓我想起了這張梗圖。AGI起于大模型,終于具身智能。
具身智能的概念,可以追溯到1950年,圖靈在論文《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中,提出機器像人一樣能和環(huán)境交互感知,自主規(guī)劃、決策、行動,并具備執(zhí)行能力,是AI的終極形態(tài)。
歷史上的兩次人工智能浪潮,AI智能水平都達不到大眾的預期,具身智能雖然誕生了波士頓動力這樣的“炸裂”,但是作為一種未來概念和獨特案例,并沒有取得有成效的產業(yè)化進展。
當下正在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具身智能的希望重燃,就在于跟大模型“兩開花”。
具體來說,大語言模型讓人們看到了AGI通用智能的希望,而這也讓具身智能有了幾個方面突破的可能性:
1.大模型——更厲害的“大腦”
我們知道,大語言模型和傳統(tǒng)機器學習的區(qū)別,就在于泛化能力強,在復雜任務理解、連續(xù)對話、零樣本推理等方向有了突破進展。這一突破,讓機器人的理解力、連續(xù)決策力、人機交互能力,有了全新的解決思路。
微軟研究院發(fā)布“ChatGPT for Robotics” 文章中提到,大型語言模型 (LLM) 將人的語言快速轉換為機器人的高層控制代碼,從而控制機械臂、無人機等機器人。
以前,由于傳統(tǒng)AI不具備先驗知識,理解力和泛化能力不足,機器人就無法像人一樣擁有常識,必須要將一個指令由人類工程師分解成一連串簡短的程式化程序,然后機器人(機械臂)再一步一步去完成每個動作。
這也使得高級別的具身智能,比如L5自動駕駛、人形機器人、機器狗等,人機交互無法滿足現實中通用智能的需求,廣泛應用的主要是機械臂、履帶式搬運機器人等這類比較機械化的具身智能,只適應某一類設計好的特定任務。
有了大模型之后,機器人終于有了一個強大的“大腦”。
LLM可以幫助機器人更好理解運用到高級語義知識,自動化地分析自己的任務并拆分成具體的動作,這樣與人類、與物理環(huán)境的互動更加自然,機器人也就顯得更加智能了。
舉個例子,讓機器人倒一杯水,人類自動就會繞開室內的障礙物,但傳統(tǒng)方式下,機器人并不具備“遇到障礙物水會打翻”這樣的常識,經常會做錯事,而大模型驅動的具身智能,就可以更好地理解這些知識,自動分解任務,不再需要工程師或者主人一步步地指導。
2.多模態(tài)——更豐富的“小腦”
“具身”所相對的概念是“離身”(Disembodiment),從中可以看到,具身智能的實現依賴于身體的感知,不能脫離身體而單獨存在。
人類具有眼耳鼻舌身意,說明對于物理世界的充分感知和理解,是意識和智慧的來源。而傳統(tǒng)AI更多的是被動觀測,主要是“看”(計算機視覺)和“讀”(文本NLP),這就使得智能體Agent缺乏對外部環(huán)境的通用感知能力。
以自動駕駛為例,無人車也是具身智能的載體,需要通過傳感器、機器視覺、激光雷達等多種方式來感知物理世界的變化,成本昂貴,效果也不是很理想,至今依然沒能實現L3級別的自動駕駛量產。
多模態(tài)大模型,可以積累和分析2D&3D視覺、LiDAR激光、Voice聲音等多維信息,基于真實交互,為具身大模型積累高質量數據數據,深度理解并轉化為機器指令,來控制機器人的行為。
有了感知能力更豐富的“小腦”,具身智能自然也就能更好的理解物理世界。
3.精準決策——更靈活的軀干。
試想一下,如果一輛無人車,行駛過程中道路上突然沖出一個物體,它只能等著人類來判斷“當前是什么情況”,下達指令“應該干什么”,那黃花菜都涼了,萬一沖出來的是人,那實在是太危險太不可靠了。
傳統(tǒng)的機器人訓練往往采取pffline離線模式,一旦遇到訓練環(huán)境中沒有出現過的問題,就可能掉鏈子,需要收集數據再重新迭代優(yōu)化,這個過程的效率很低,也減慢了具身智能在現實中落地的速度。
大模型時代,具身智能模型的訓練與測試,與云服務相結合,可以在云上虛擬仿真場景下,進行端到端的實時訓練與測試,快速完成端側迭代與開發(fā),這就大大加速了具身智能體的進化速度。
具身智能體在模擬出來的場景中無數次地嘗試、學習、反饋、迭代,積累對物理世界的深度理解,產生大量交互數據,再通過與真實環(huán)境的不斷交互積累經驗,全面提升在復雜世界的自動移動、復雜任務的泛化能力,展現在具身載體上,就是機器人可以更好地適應環(huán)境,更靈活地運用機械“軀干”來進行人機交互。
一句話總結,和大模型“兩開花”,將通用人工智能落地(Embodiment物理身體),為具身智能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
能抓老鼠才是好貓
理論歸理論,實踐歸實踐。我們總說能抓住老鼠的才是好貓,那么實現具身智能,究竟有幾種“抓老鼠”的方式呢?
目前,主要以兩種路線為主:
一種是谷歌、伯克利等為代表的“未來派”,主打的是“一步到位”。
具體來說,這類研發(fā)機構是從具身智能的終極目標出發(fā),希望從當下到終點,尋找一個端到端的技術路徑,所給出的方案,往往采取“緊耦合”的方式,希望一個大模型就能包辦所有,讓機器人完成識別環(huán)境、分解任務、執(zhí)行操作等所有工作,非常難,也非常有未來感。
比如今年三月谷歌推出的PaLM-E,就是一種多模態(tài)具身視覺語言模型(VLM),讓機器人可以基于大模型,來理解圖像、語言等數據,執(zhí)行復雜的指令,而無需重新訓練。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LM Nav,則通過視覺模型、語言模型、視覺語言模型 CLIP等三個大模型,讓機器人在不看地圖的情況下按照語言指令到達目的地。Koushil Sreenath教授的工作,就是推動硬件本體、運動小腦、決策大腦三部分逐漸融合,讓各種四足、雙足,以及人形機器人在真實世界中靈活地運動。
另一種,是英偉達及大量工業(yè)機器人廠商為代表的“務實派”,主打的是“馬上見效”。
“未來派”一步到位的路線雖然看起來很酷,但耗時漫長,距離產業(yè)可用還比較遙遠,成本昂貴,產業(yè)客戶未必能夠接受。在種種不確定之夏,滿足工業(yè)界需求,就出現了以松耦合來實現具身智能的技術路線。
簡單來說,就是不同任務通過不同模型來實現,分別讓機器人學習概念并指揮行動,把所有的指令分解執(zhí)行,通過大模型來完成自動化調度和協(xié)作,比如語言大模型來學習對話、視覺大模型來識別地圖、多模態(tài)大模型來完成肢體驅動。
這種方式雖然底層邏輯上看還是比較機械,不像人一樣有綜合智能,但成本和可行性上,能讓具身智能更快落地。
哪種路線更優(yōu)?坦率地說,我們認為都有其局限性。
緊耦合的“未來派”,硬科技的含量顯然更高,在突破后很容易和LLM一樣給產業(yè)帶來顛覆式的變革,讓此前的大量工作成為無用功,但問題是商業(yè)化的周期很長,谷歌此前就曾將一門心思在人形機器人的波士頓動力出售,這一輪能堅持多久還是未知數。
松耦合的“務實派”,確實能很快落地產業(yè)應用,但技術壁壘相對不高,隨著AI玩家增多,存量市場逐漸被開發(fā),毛利率必然會在同質化激烈競爭中受到擠壓,商業(yè)前景會很快到達天花板。此前國內某機器人龍頭企業(yè),就因為技術含量不高而折戟科創(chuàng)板,這說明具身智能產業(yè)還是要篤定遠一點的未來,積累硬核科技。
星辰大海與商業(yè)賺錢之間的溝壑,是每一個AI企業(yè)都要穿越的“死亡之谷”。
我們對機器人還有哪些期待?
LLM方興未艾,距離通用智能只是理論可行,究竟如何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探索。從這個角度看,被大模型帶火的具身智能,目前也還留在語言、視覺這兩個經典的AI任務領域,能否進一步突破,前途也很朦朧。
既然如此,為什么學術界和產業(yè)界依然將其作為下一個AI風口來布道呢?原因或許在于以下兩點:
從學術上看,具身智能是行為主義的極致。人工智能的兩大門派:符號主義和聯接主義。聯接主義也叫行為主義,不追求意識的本質,希望用人工神經網絡模擬人的行為,讓機器“看起來像人”,讓人形機器人成為現實,具身智能就是行為主義發(fā)展到極致的表現之一。所以,從學術上倡導向具身智能發(fā)展,是符合技術向前演進的路線的。
從產業(yè)上看,產業(yè)智能化的浪潮,確實讓物理世界和數字世界的交互增多了,只有AI軟件是不夠的,必須要能驅動物理實體,比如工業(yè)場景下的抓拿放,可以取代人工操作的繁瑣和危險,在煤礦井下作業(yè)、港口倉庫搬卸、搬家快遞服務、清理事故現場和救災等領域,由機器人來代替人類,完成一些危重工作。同時,大模型、云計算、邊緣計算等技術相結合,有望大大降低具身智能的研發(fā)和應用成本,這對于機器人產業(yè)的推動作用是巨大的,這時候探索和占坑也有其戰(zhàn)略意義。
當然,現在就投入具身智能,有沒有風險呢?
也是有的。說一個最恐怖的,我們都知道人工智能產業(yè)的發(fā)展,是在符號主義和聯接主義之間做鐘擺運動,如果有一天,鐘擺向另一方擺動,那么已經投入到行為主義這一技術路線的大量市場資源、基礎設施投資、人才儲備等,又該何去何從呢?
更加具體的挑戰(zhàn)也有不少。
比如數據的挑戰(zhàn),具身智能的數據,不同于“紙上談兵”的算法,只能從與物理世界的交互中獲得,具有很大的隱私性、高成本、敏感性,不能批量生產,這就對能力優(yōu)化迭代造成了限制。
再比如,收集來的數據一般是不能直接拿來訓練的,要整理轉換成有意義的語料庫,再讓大模型學習,這個開發(fā)過程是非常繁瑣的,又增加了研發(fā)的成本。
此外,廣大用戶對于具身智能的機器人的安全性要求非常高,如果家政服務機器人將水倒在了插電孔,機器狗摔倒壓住了小朋友,這些故障都是商業(yè)上不可能被接受的,可靠、可用、可市場化的具身智能,目前看還比較遙遠,需要長期投入。這意味著具身智能目前看來依然是大廠的游戲。
無論如何,大模型的普及,大大加快了具身智能的研發(fā)和落地速度。人工智能這個學科誕生以來,人類就希望能像“女媧”一樣,創(chuàng)造出和自己類似的通用機器人。具身智能,就是這個夢想的具體承載方式。
今天,我們終于可以將“具身智能”,作為一個產業(yè)風口來暢想和實現了,能夠見證這件事的發(fā)生,已經十分值得人類為之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