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雷科技
相信在座的讀者們應該都看了昨晚的小米14系列發(fā)布會,對小米14系列的各項配置都已經了如指掌,但小雷被昨晚雷軍介紹的一項「新」技術給吸引了,也就是在小米14 Pro上首發(fā)的——龍晶玻璃。
簡單來說,龍晶玻璃就是在耐摔性和抗磨性上做得更強的玻璃,能夠在一定情況下減少手機屏幕受損的情況出現,是由小米和國內某家企業(yè)花費大價錢獨家定制出來的,之后我們應該也能在越來越多的小米手機上見到它的身影。
實際上自己「做玻璃」的企業(yè)并非只有小米一家,華為早在去年就在Mate50系列上推出了昆侖玻璃版本,榮耀也在榮耀90系列和X50上用上了硬度更高的巨犀玻璃,魅族也不堪示弱帶來了名為泰坦的超堅硬玻璃。這些玻璃好不好先不說,但光是這個起名就說明國內廠商們都挺會玩的...
國產玻璃們,到底有多狠?
根據小米官方的介紹,龍晶玻璃采用了全新的工藝并借鑒了陶瓷的構成原理,讓玻璃內部的億萬顆納米級晶體牢牢互鎖住,當玻璃的某一處區(qū)域受到沖擊時,其他的結晶能夠有效緩解這股來自外界的沖擊力,從而阻斷裂紋的擴散。
有意思的是,雖說龍晶玻璃內部結構變得更密集也更復雜,但在最重要的透明性上沒有任何影響,這則是得益于內部微晶粒子的直徑足夠小,在均勻分布的情況下,在提升硬度和耐劃性的同時保持超高的透明度。
小米表示龍晶玻璃的維氏硬度達到了860 HV0.025,作為對比iPhone 15系列上的超瓷晶玻璃硬度為814 HV0.025,華為Mate 60系列上的昆侖二代玻璃為830HV0.025。說小米14 Pro是目前市面上最耐摔的手機也不為過。
從原理上來說,無論是小米龍晶、華為昆侖還是蘋果超瓷晶玻璃,其實它們的制造原理都是一樣的,唯一的區(qū)別就在于內部小分子的密度和排列方式。
當然這些都是理論上的表現,實際上用戶摔壞手機的原因五花八門,有些可能摔到地上就碎了,有些可能手機沒拿穩(wěn)直接飛出去摔個稀巴爛,甚者小雷還見過手機磕了一下茶幾,茶幾沒事,手機屏幕碎了的情況。只能說手機廠商們費心費力地研究各種新材質玻璃,到頭來還是盡可能避免摔壞的情況發(fā)生,完全做到摔不壞是不可能的。
在華為的官網上我們也能看到這么一句話「手機作為精密電子產品,跌落仍有損壞風險,請注意避免跌落、碰撞」。
去年華為推出昆侖玻璃時就有部分網友稱,以后的華為手機都不需要用手機膜了,實際上這種言論有一種一棍子打死所有配件廠商的味道。
確實,如今市面上的鋼化膜在技術層面上已經遠遠趕不上這些「新玻璃」,但鋼化膜起碼在受到外界沖擊時能起到一定的緩沖性。更重要的是,手機屏幕上的疏油層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得越來越少,讓屏幕滑動越來越干澀,這時你就會意識到外置保護膜的重要性了。
不過小雷也認可網友的一部分觀點,隨著手機廠商將這項技術普及到更多機型上后,鋼化膜的銷量可能真的會不斷下滑,甚至說成為「上古時代的寶貝」。畢竟榮耀已經將這項技術下放到了定位千元機市場的榮耀X50,之前小雷也實測過一波,榮耀X50的抗摔能力確實遠超預期。
一塊小小的玻璃,背后的力量可不小
那么問題來了,為啥這兩年手機廠商們都開始心照不宣地研發(fā)抗摔玻璃呢?其實這與手機市場的整體環(huán)境分不開關系,現在的智能手機早已進入瓶頸期,像什么處理器、屏幕、電池、充電、影像基本都是大差不差,可以說沒有什么太大的新意,也導致消費者沒有想法去換新機器,這并不利于整個手機市場的發(fā)展。
所以市場還是消費者都需要一些新鮮的東西來激起購買欲,而之前一直被廠商們忽視的屏幕玻璃就成了新的發(fā)力點。當手機廠商們看到華為的昆侖玻璃在市場上大獲成功后,也是紛紛拿出了自家的抗摔玻璃,雖說聽起來有些跟風的意味,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之后拿到的手機會越來越好,產品力越來越足。
搭載一塊高強度耐摔玻璃已經是手機行業(yè)的大勢所趨,這一切背后,小雷認為都是國產廠商在技術側的研發(fā)和深耕,而作為消費者,我們有必要為好產品買單的——這才是核心邏輯。
當然,手機廠商們愿意在這塊小小的玻璃上投入大資金,除了市場的因素外,還有兩個要點也是推動國產抗摔玻璃發(fā)展的原因:
一是有利于消費者,隨著手機屏幕參數的不斷進步,其維修成本也越來越高,就以小雷手上的小米13 Ultra為例,官方給出的換屏價為1160元,這可不是一筆小數目,何況維修后的手機會影響二手價格,這么看來,手機廠商們費心費力地搞防摔玻璃,省錢的還是我們消費者。
事實上,智能手機從誕生起,提高抗摔性的本就是其必然的發(fā)展趨勢。值得一提的是,大多數廠商并不針對這種玻璃進行額外收費,它們應該沒有從中獲得多少商業(yè)利益,更多的好處是讓消費者占了。
二則是能進一步降低手機物料成本,在昆侖玻璃未面世前,幾乎市面上所有的手機使用的都是康寧大猩猩玻璃,作為市面上為數不多能滿足手機廠商需求的企業(yè),康寧大猩猩玻璃的價格也是水漲船高,但無奈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玻璃加工工藝,國產玻璃廠商卻做不出一款「出色」的屏幕玻璃,可以說是一項被卡脖子的技術。
毫無疑問,在手機玻璃面板領域,無論是技術實力還是市場占有率而言,康寧都占據了絕對統(tǒng)治地位。但到了2020年,華為攜手國內廠商鑫景特推出了昆侖玻璃,小米龍晶玻璃也是基于昆侖玻璃的原理進行優(yōu)化升級的,雖說早期的昆侖玻璃在耐摔性上貌似沒能達到消費者對它的期望,但極高的熱度讓越來越多的相關廠商愿意進入到這個市場開始研發(fā)。
也正因如此我們在近兩年見到越來越多的國產抗摔玻璃,小雷也相信之后的OPPO、vivo也會陸續(xù)推出屬于自家的抗摔玻璃,而作為消費者的我們,只需要等待「享?!咕屯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