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領先的原創(chuàng)財經(jīng)媒體,上海報業(yè)集團 | 界面新聞于2023年12月13日星期三在上海中心大廈2樓大宴會廳3(浦東新區(qū)陸家嘴銀城中路501號)舉辦了2023【界面財經(jīng)盛典】,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原美聯(lián)儲高級經(jīng)濟學家胡捷發(fā)表主題演講:全球化2.0——地緣沖突重塑世界經(jīng)濟格局。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zhàn)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學術支持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
以下為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實踐教授、原美聯(lián)儲高級經(jīng)濟學家胡捷主旨演講實錄:
胡捷:大家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在界面財經(jīng)講臺上跟大家分享我這段時間的觀察,題目是:全球化2.0——地緣沖突重塑世界經(jīng)濟格局。
全球經(jīng)濟在經(jīng)歷著巨大轉型過程,我用一個事件標志轉型,大家知道轉型本身不完全僅僅是由于事件導致的,但是它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這個標志是2022年2月24號發(fā)生的俄烏沖突,看上去只是一個地區(qū)沖突,但是它的象征意義非常強,這個事件本身以及背后所隱含的深遠變化可能會持續(xù)很多年。
這個事件是兩個國家的地區(qū)沖突,我們把今天話題從兩個國家本身情況做一個展開。先看俄烏兩國當時在世界經(jīng)濟版圖的地位,GDP角度看兩個國家占比不是太大,排名第11和第71,看上去似乎是無足輕重的國家。從全球世界貿易格局來看,似乎這兩個國家也不是那么重要,俄國也好,烏克蘭也好,在整個世界貿易格局中占比只是個位數(shù)的百分點上,大家知道中國是第一。
從剛才兩個大的經(jīng)濟指標看,似乎這兩個國家不那么重要,從分項看是比較有影響力的,比較重要的三個分項是:能源、糧食、礦產(chǎn)。紅色代表烏克蘭,藍色代表俄羅斯。這一個分項看比較重要,特別是能源,俄羅斯占比比較大,它的波動會影響整個世界經(jīng)濟格局。
接下來看三個品類在世界經(jīng)濟的地位,首先看能源,俄國的能源出口占世界總貿易額的12%,天然氣占21%,這是很高的占比。俄國能源對于世界各國的影響,這里做一個列表,歐盟對它的依賴一度非常高,1/3以上。美國本質上講是不依賴于它的,美國的能源完全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可以出口。只是階段性的一些政策原因導致,沖突前有一些俄國進口。中國有16%的進口額來自于俄羅斯,如果進口總額是100%的話,16%來自于俄羅斯。
接下來看糧食,這兩個國家在世界格局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但是從總量來看,他們也不是那么重要。糧食產(chǎn)量一個是排名第4,一個是排名第9,但是看進出口他們的總量并不是太大,他們肯定不是進口大國,列表上沒有他們。從出口上看,如果僅看總量似乎他們也不那么重要,在出口排名中他們也沒有排在前10,是不是意味著他們不重要呢?也不完全是。還是看三個他們比較重要的產(chǎn)品:大麥、小麥、玉米,這三項他們各自都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小麥而言,俄羅斯排名第3,烏克蘭排名第9,大麥一個第1,一個第7,玉米烏克蘭比較重要排名第9,俄羅斯不太重要。所以糧食上也有3個品種,他們在市場中還是有比較重要的地位的。
接下來看這三個產(chǎn)品的出口情況,小麥俄羅斯出口第1,烏克蘭第5,這個比較重要。大麥是小品種,但是他們排名很靠前,第2和第1,玉米一個第4,一個第11。他們還是比較重要的出口國。
這是大概背景,我們先了解兩個國家在整個經(jīng)濟格局中的地位,接下來是今天話題重點,他們兩個國家的沖突對世界格局的沖突在哪里?作為象征的全球化2.0到底意味著什么?
我們把俄烏沖突看成世界2.0與1.0的分水嶺,時間有爭議,為了思維簡潔性不妨這么看。俄烏沖突作為一個標志點的后果是什么呢?近期后果是能源與糧食供應鏈的破損,直接結果是大家看到的兩年左右時間歐美的高通脹,因為能源價格上升以后促發(fā)一系列的問題,連鎖反應下來就是歐美高通脹。遠期后果全球化2.0以此為標志登場。什么是全球化2.0呢?我理解是基于價值觀的全球化,整個世界經(jīng)濟格局將基于文明價值觀重整,這是我基本觀點,而俄烏沖突是重整的分水嶺。
回顧一下全球化1.0是什么?如果一個國家考慮對外關系有三個重要因素的話,我們列為:安全、價值、利益。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里是這樣的情況,國家A和國家B,不太覺得安全和價值受到更大挑戰(zhàn)和威脅,因此更多注意力放在利益上,就是經(jīng)濟利益,只要經(jīng)濟利益有重合,就可以在全球化分工中進行合作。似乎安全和價值在國與國關系考量中并不那么重要了,因為他們覺得這是可以理所當然的放在一邊的話題,雖然可能不同甚至可能有摩擦,但是似乎不太影響整個格局和游戲規(guī)則,只要有利益就可以做生意,這是1.0的意思。
隨著俄烏沖突發(fā)生,世界分成了三個非常明顯的陣營,簡化看以當時俄烏沖突之后聯(lián)合國舉行一個譴責決議的投票結果,大概可以看出世界格局的三個陣營,一是同情烏克蘭一方141個國家,以俄羅斯為代表的,俄羅斯、白俄羅斯、北朝鮮、敘利亞、厄立特里亞,按第三陣營是所謂中立方,比較有代表性的是金磚四國。這個陣營預示著未來全球化價值觀與安全觀壓倒利益觀的全球化。
第一陣營的情況是68%的全世界的GDP產(chǎn)出,第二陣營是以俄羅斯為代表的不到2%的GDP五個國家,第三個是中立方占30%GDP。這是從經(jīng)濟看三個陣營力量對比。如果全球化2.0走到極端的話,牽扯大家的就是一點經(jīng)濟利益,這個經(jīng)濟利益如果沒有安全觀和價值觀上相當程度的和諧的話,利益之間的糾葛就變得非常脆弱??梢哉f在這樣的背景下,全球化2.0倏然而至。
在這種大的觀察視角下,我們看一下這個事件對整個經(jīng)濟格局的影響。先看對“烏鎮(zhèn)”的影響,就是對同情烏克蘭一方陣營的影響,三個品類:原材料、能源、糧食。原材料出口在整個圖片中是比較重要的,糧食價格隨著俄烏沖突發(fā)生一段時間是飆升的,但是其實糧食的總產(chǎn)量和總量來說,其實俄烏在世界占比不大,所以糧食價格上升很快平復了。但是這有一個過程,平復過程中產(chǎn)生了大家擔心,當時世界各國紛紛限制了自己的出口,以至于大家對未來會不會發(fā)生世界性的饑荒有一定憂慮,當時所謂的G7組織對全球可能發(fā)生饑荒發(fā)出了警示。
這張圖是經(jīng)濟學人雜志,相對比較權威嚴肅的雜志,對當時糧食緊張進行的分析。這個分析提到,糧食問題是常年困擾世界的問題,每年都有饑荒,但是從總量上看全產(chǎn)出的糧食可以養(yǎng)活150億人,現(xiàn)在只有80億剛到。實際上饑荒問題產(chǎn)生并不是糧食總量不足導致的,也不會因為局部供給出現(xiàn)波動產(chǎn)生根本影響。因為俄烏沖突實際上更多是一個助因,糧食價格上漲也好,糧食波動之后導致的饑荒也好,是疊加在了常年的饑荒、災害、戰(zhàn)爭、政治動蕩導致的。因此這個觀察視角,俄烏供給在糧食供應鏈上的波動并不會對世界產(chǎn)生根本的沖擊。
再看能源,俄烏沖突之后,這個價格就上升了,俄國出口占12%的份額,這個波動會產(chǎn)生非常明顯的干擾?!盀蹑?zhèn)”在這樣能源波動背景下會面臨非常兩難決策的選擇。一是脫鉤,一是不脫鉤,不脫鉤有其他憂慮,而脫鉤有直接的當下痛苦。當時歐盟對俄國依賴大概1/3在能源上。最終權衡下也在一定意義上出乎很多人分析的預料之外,最后歐盟決定跟俄國脫鉤,如此之大的依賴度達到的結果是什么?一年不到的時間,從1/3到0,這是目前的現(xiàn)狀。基本上“烏鎮(zhèn)”對于俄羅斯的能源依賴已經(jīng)變成0了,這會帶來很大痛苦,一是價格波動,一是短期斷供問題,成本非常高。盡管有這樣大的困難最后看到的結果是,“烏鎮(zhèn)”對俄羅斯能源基本擺脫了。
看俄烏沖突對“鵝廠”(俄羅斯陣營)的經(jīng)濟影響,這五個國家經(jīng)濟體量主要體現(xiàn)在俄國占1.4%,基本上俄國跟世界主流經(jīng)濟體處于完全脫鉤狀態(tài),至少對于“烏鎮(zhèn)”而言是這樣的,有凍結資產(chǎn)、限制商業(yè)往來、限制投融資、限制貨幣支付體系使用等。它的GDP開始承受了壓力。2014年的GDP是克里米亞事件發(fā)生的時候,7年增長比較緩慢,2021年從79萬億增長到112萬億盧布,這是比較緩慢的增長。戰(zhàn)爭爆發(fā)的2022年,以盧布計,它的GDP呈下降趨勢,去年下降2.1%,今年在去年基礎上還會下降2.5%,這是按照世界OECD的預測。
俄羅斯的應對選項相對比較有限,目前主要依賴于石油出口,制裁中石油屬于能源出口,屬于網(wǎng)開一面的,目前還在靠這個支撐。隨著“烏鎮(zhèn)”對于它的能源依賴逐漸減弱,會看到它支撐的力度會變低。從盧布走勢上看,可以看到這樣的趨勢。
俄烏沖突對中國的影響,更廣泛的是俄烏沖突對中立方的影響,包括金磚四國的其他三國的影響,印度、南非、巴西。再關注一下對中國經(jīng)濟影響,先看一下我們總的版圖,我們國家是非常外向型的經(jīng)濟,經(jīng)貿往來對我們國家非常重要。首先是東盟、歐盟和美國,占了進出口總額的4成以上。東盟的GDP只是我們的1/5,它怎么會有那么大的進出口額呢?因為它是做轉口貿易的地方,實際上東盟來說,它的重要性應該是排在歐盟和美國之后的,只是要轉這么一道,所以關系上是排名第一的。至于俄羅斯和烏克蘭在我們國家總盤子中不是那么重要,小個位數(shù)。
細說石油,我們對俄國石油進口量比較大,占我們國家進口總額的15%-16%左右,每年上下波動,這是比較重要的事情。大家注意,中國的能源進口是比較大的,我們總消耗額石油70%是進口的,天然氣40%的是進口的,所有進口中對俄國依賴是16%。俄羅斯作為能源輸出國對我們國家來說是比較重要的。
糧食,有20%的總消費額是進口的,從哪些國家進來的呢?第一是巴西第二是美國,烏克蘭和俄羅斯一個占2%,一個1.6%,從糧食關系來說,這兩個國家對我們來說都不重要。
說到幾個單品,他們有幾個角色可以扮演,小麥、大麥、玉米,但是總量都不是那么大就不細說了,這三個品類還有一些經(jīng)貿關系,大麥和玉米相對比較多,大麥比較多的是從烏克蘭進口的,跟俄羅斯來往不太多。
總結下,糧食對這兩個國家的依賴不是太大,能源方面值得細細思量,我們的能源來源比較分散,這是從國家安全角度考慮,這是非常正確的選擇。我們現(xiàn)在對俄羅斯能源進口總額已經(jīng)占到總額16%,這是很高的范圍,跟沙特差不多。因此這個格局下,我自己判斷不能增加太多了,從分散安全的角度上。
總結下,中國的能源和糧食,俄烏兩國并不是不可替代,盡管能源對俄羅斯的依賴比較大,但是全世界范圍來說能源來源比較多,因此不是說非依賴于某一個國家不可。這些看上去雖然是要考量的問題,真正來說不重要,重要的是全球化2.0倏然而至中國如何定位?在這個分水嶺上的選擇,對于未來的影響才是至關重要的。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怎么看?當俄烏沖突發(fā)生之前,我們可能會想象如果俄烏之間有沖突的話,頂多像格魯吉亞事件一樣,像克里米亞事件一樣,就是地域沖突而已。但是這個事件發(fā)生之后,隨后展開的一系列的世界格局演變,對任何一個游戲參與者來說都是影響非常深遠的轉折點,首先這些國家必須面對由于沖突帶來的直接經(jīng)濟后果,比如歐美面對的高通脹,比如供應鏈重組全世界都必須面對的。
我的一個觀察,更重要的是意味著全世界經(jīng)濟一體化過程發(fā)生了轉折,不是逆轉,出現(xiàn)了全新的變化,這個變化中每一個國家都必須思考,到底在這個新格局中如何定位自己?從而在新的游戲當中仍然能夠為自己的國家贏得最大的利益,這是今天我們真正要探討的問題。
實際上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我也沒有答案,只是面對這個情況,也確實做了一些思考。在思考過程中,首先要看一看我們國家有什么優(yōu)勢?我們國家有什么短板?只有把自己的優(yōu)勢和短板有一個非常詳細的了解之后,才有可能做出一個理性的明智的判斷。
首先看中國的優(yōu)勢是什么?簡而言之就是實力雄厚,如果看整個世界版圖,我們經(jīng)濟總量是全世界排名第2的。剛才姚參事也說到,我們產(chǎn)業(yè)鏈是全世界最強的,我們的人民素質就經(jīng)濟角度而言是最高的。你到其他國家看會有非常深刻的體會等等,這都是我們的優(yōu)勢,所以我們經(jīng)濟體量大,產(chǎn)業(yè)類目全。還要提一點,我們對外往來很深,對外經(jīng)貿總額占GDP的比例30%以上,這在大國當中已經(jīng)是最高的了,小國有比例很高的。因為你跟別人往來,別人對你的依賴就大,這是一個因素。
缺點是,我們經(jīng)濟是進口依賴型經(jīng)濟,外幣依賴型經(jīng)濟,就是關鍵材料和關鍵技術是國外的。外幣依賴,我們做外貿,外貿交易媒介就是外幣。我們進出口總額跟GDP相比是占30%以上??梢妼ν饨?jīng)貿來往是如何重要,這個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要素就是貨幣,在我國的對外貿易中,80%是基于美元、歐元等外幣結算,只有20%是通過人民幣結算。就全球范圍而言,人民幣在國際貿易中的占比是2%到3%,排名第5,美元是40%幾,歐元是30%幾,接下來是英鎊和日元,中國占2-3%。
因此我們對外往來深,既是我們的優(yōu)勢也是我們的短板。具體來說,我們的石油70%是進口,天然氣40%,鐵礦石80%進口。糧食消耗總額20%是進口的,高端芯片100%進口,高端發(fā)動機、新材料、數(shù)控機床、高端的生物醫(yī)藥都是進口的。因此這樣的情況下,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自己的優(yōu)勢和短板。
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如何定位?中央提出,要繼續(xù)對外開放,大門要越開越大。改革開放如長江黃河水不會倒流,我希望是這樣子。具體有兩點,一是內部來說,解放微觀活力,包括減政放權。微觀層面,讓每消費者和企業(yè)家內心充滿希望,只有微觀的細胞級的實體真正有信心,充滿了奮斗的精神和憧憬的時候,這個經(jīng)濟才會有活力;從外部來說,要盡量維持良性環(huán)境,審時度勢,擇善而行,具體是要持續(xù)的深度的融合全球的經(jīng)濟體,這是我們國家中央政府非常明確的決策。與此同時,參與維護完善和升級全球化的游戲規(guī)則。最后一個是持續(xù)推進人民幣的國際化,這是長遠的目標。
今天就借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這么多。謝謝!
盛典最終解釋權歸界面新聞所有
【界面財經(jīng)盛典】組委會聯(lián)系方式 huodong@jiemian.com
【關于梅賽德斯-奔馳】
特別鳴謝本次盛典戰(zhàn)略合作伙伴梅賽德斯-奔馳。身為汽車的發(fā)明者,梅賽德斯-奔馳既是綠色創(chuàng)新的先行者,又是堅定的踐行者。梅賽德斯-奔馳將“可持續(xù)的發(fā)展之道”貫穿于汽車價值鏈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以高度數(shù)字化的汽車生產(chǎn)環(huán)節(jié)實現(xiàn)最大的透明度,從而提升生產(chǎn)效率,向實現(xiàn)碳中和的目標穩(wěn)步前行。同時,梅賽德斯-奔馳立足中國客戶數(shù)字化、生活化的用車需求,不斷迭代客戶體驗生態(tài)。梅賽德斯-奔馳純電EQS最高813公里CLTC純電續(xù)航,給你0焦慮的駕馭松弛感。獨特的弓形車身設計,輔以駕駛艙前置布局及無縫車身,成就創(chuàng)紀錄的0.20Cd超低風阻系數(shù)。與風為伴,馭電而行,當電動與豪華交匯,駕馭自在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