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國際美妝巨頭們正迎來新挑戰(zhàn)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國際美妝巨頭們正迎來新挑戰(zhàn)

高增時代結束。

文|化妝品觀察

美妝巨頭們通往持續(xù)增長的旅程正變得霧氣茫茫。

截至2月中旬,歐萊雅、雅詩蘭黛、聯合利華、寶潔、LVMH、資生堂等十一大巨頭都發(fā)布了2023自然年或2024財年Q2業(yè)績,《化妝品觀察》統(tǒng)計發(fā)現:

2023年,十一大國際巨頭美妝業(yè)務總銷售額達8700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增長4.6%。

這是一個略有增長但并不算理想的成績。

2年前,巨頭們美妝個護業(yè)務營收已超9000億。彼時,許多人給出「2022將破萬億」的期待,但現實給了所有市場主體包括巨頭們當頭一棒:快速增長的時代結束,即使強如巨頭,也會被周期所困。

在這之中,雅詩蘭黛、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是有著明顯體感的大公司。2023年,它們集體失速,業(yè)績下滑幅度最高達11.3%。

另一面,市場分化,強者愈強,歐萊雅、LVMH都保持了超7%的增速,前者營收更是超3000億,占據十一大巨頭營收總量的三分之一。

分化越明顯,搶食越激烈,意味著所有人都有肉吃的時代結束了:市場將加速出清,只有適應時代的新趨勢,才能跑到馬拉松的最后。

01 “大眾美妝迎來30年來最好增長”

大眾的超過高端的,便宜的「打敗」貴的,這是正在巨頭身上發(fā)生的現實。

典型如歐萊雅集團。

財報中,歐萊雅顯要點明,「大眾美妝迎來30年來最好增長」,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紐約、NYX等四大主要大眾品牌都取得兩位數增長,其中巴黎歐萊雅營收首超7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42億元)。

更具典型轉折意義的是,歐萊雅集團大眾化妝品業(yè)務取得營收超1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62億元),同比增長8.2%,成為最大的事業(yè)部。

截自歐萊雅財報。標注部分別為大眾化妝品和高端化妝品的銷售額、增速。

2年前,「最大事業(yè)部」這一名頭還屬于高端化妝品部門,當時,高端化妝品部以21.3%的增速讓歐萊雅創(chuàng)下14年來最強增長。但去年,歐萊雅高端化妝品增速僅有2%。

相差十倍的數字,揭露著在消費者「勒緊褲腰帶」的大勢前,曾受高端奢侈美妝重壓的大眾美妝成巨頭新增長點。

美妝業(yè)績增長8.3%的聯合利華亦是如此。財報中,聯合利華特別提及,在包含Dove多芬、Sunsilk夏士蓮、Clear清揚、Vaseline凡士林的美容健康部門中,凡士林實現了兩位數增長,2023年營收超10億歐元。

巨頭們大眾品牌的回春,猶如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發(fā)生的一幕:低價、注重品質、凸顯性價比成為崛起的業(yè)態(tài),主打質量優(yōu)異、價格合理、高性價比、少量 SKU 打造爆款的優(yōu)衣庫由此跑出。

投射至中國美妝產業(yè),這將是屬于高性價比國貨的發(fā)展時刻。不過,這并不是讓所有品牌做低價。一味低價,將卷入沒有利潤的老路子,換一種死法。

對國貨而言,需憑借強大的供應鏈放大低成本優(yōu)勢取得勝利。

02 高端香氛仍有故事可講

與性價比消費崛起相對應的,是以高端香氛為代表的消費升級崛起。即使許多人認為香氛是經濟下行期的偽需求,但香氛市場高增是呈現于巨頭間的共性特征,且短時間內這一趨勢并不會改變。

以美妝業(yè)績創(chuàng)下近5年新高的LVMH為例,2023年,其香水與化妝品部門銷售額首次突破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41億元),同比增長7%。它在財報中提及:

Christian Dior迪奧品牌取得了顯著成功,其香水市場的增長歸因于香水市場如經典香水「Miss Dior 」「J'adore」的成功;

Guerlain嬌蘭旗下Aqua Allegoria系列、L 'Art et la matimire高端香水系列獲得了出色的業(yè)績;

Parfums Givenchy紀梵希亦得益于其香水系列的持續(xù)成功。

「所有地區(qū)的香水和彩妝發(fā)展勢頭尤其強勁,迪奧Sauvage2023年再次成為全球最暢銷香水」,財報中,LVMH不止一次提及香水業(yè)務的強勁表現。

科蒂同樣如是。2023年,科蒂美妝業(yè)務營收達60.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2億元),同比增長超10%。

對此,Coty 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 Sue Nabi 介紹:「Burberry Goddess 香水的銷售結果超出了我們所有的預期,并創(chuàng)下了新紀錄。與此同時,Boss Bottled Elixir、Gucci Flora Gorgeous Magnolia 以及 Chloé Atelier des Fleurs 系列的新產品,推動了我們的七大香水品牌在2024財年上半年的兩位數百分比增長」。

在她看來,在世界范圍內,作為「負擔得起的奢侈品」和「一種自我表達的形式」,香水、化妝品等繼續(xù)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對于中高收入消費者來說尤其如此,這也帶來了奢華美容產品的持續(xù)出色表現。

03 外資在中國開始賣不動了

除卻品類和品牌,從區(qū)域市場來看,國際美妝品牌在中國皆出現賣不動的趨勢。

以美妝業(yè)績增長4.75%的寶潔為例,旗下品牌SK-II在大中華區(qū)的銷售額下降了3.4%。

雅詩蘭黛由于在中國大陸雙11期間銷售額下降,抵消了中國香港和其他市場的強勁增長,最終在亞太市場的營收減少了8%。

韓妝下滑趨勢更為嚴峻。愛茉莉太平洋由于品牌更新、頻道庫存減少等原因在中國市場2023年的銷售額下降了20%左右;LG生活健康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減少了19.6%。

即使是業(yè)績高增的歐萊雅也顯現增速放緩問題。2023年,歐萊雅北亞受到中國大陸市場疲軟和旅游業(yè)重置的影響,業(yè)績出現了負增長。即使中國區(qū)業(yè)績仍維持5.4%的增長,但相比2021年超20%的增速,增速放緩五倍之多。即使將2020年0.27%的增速與2021年合并考慮,2023的增速也較大幅度下滑。

一面失守中國,一面搶奪中國。眾多巨頭們在財報中都披露2024重振中國市場的舉措:如繼續(xù)搶占中國線上渠道尤其是抖音;提升線下轉化效率;加碼中國科技企業(yè)的投資。

04 2024,人才爭奪將愈演愈烈

數字之外,透過巨頭們的財報,與以往顯著不同的一點是:巨頭們正企圖通過組織變革煥發(fā)「新芽」。

最為引起市場轟動的,莫過于雅詩蘭黛集團在財報中披露「作為2025和2026財年利潤恢復計劃的一部分,將裁員3%~5%,預計會波及1800-3000名員工」。

而之所以做出這一重大決定,是預計裁員以及更廣泛的重組計劃將推動營業(yè)利潤增加11億-14億美元。

除雅詩蘭黛降本增效的顯現動作不同,2023年,歐萊雅、LVMH等國際巨頭皆更換了高管以適應業(yè)績發(fā)展。

比如LVMH先后引進了多位在美妝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高管,包括引進前歐萊雅中國CEO斯鉑涵上任集團美妝部門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引進在歐萊雅有同樣工作經歷的Philippe Farnier、Giulio Bergamaschi分別擔任迪奧香水業(yè)務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和帕爾瑪之水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

更為重磅的是,歐萊雅換掉了中國主副帥,選擇原歐萊雅集團旅游零售總裁Vincent Boinay接替Fabrice Megarbane費博瑞,擔任歐萊雅中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和總經理;原中國區(qū)高檔化妝品部總經理馬曉宇擔任中國區(qū)副CEO,分管歐萊雅中國區(qū)業(yè)務。

此外,資生堂、科蒂、聯合利華、花王等先后更換了集團總裁兼任CEO和中國區(qū)CEO、高端美妝部首席執(zhí)行官、首席執(zhí)行官、集團董事和中國區(qū)總裁。

無一例外,巨頭們不再寄希望于無窮盡的增長,而是聚焦自身,通過提高管理和經營效率換取更高的利潤。

「為什么偉大的公司會走向衰???」,《基業(yè)長青》作者柯林斯的回答是:企業(yè)的衰敗從「因為成功而傲慢」開始,與之而來的是 「無紀律的擴張」。

國際美妝巨頭們,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危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國際美妝巨頭們正迎來新挑戰(zhàn)

高增時代結束。

文|化妝品觀察

美妝巨頭們通往持續(xù)增長的旅程正變得霧氣茫茫。

截至2月中旬,歐萊雅、雅詩蘭黛、聯合利華、寶潔、LVMH、資生堂等十一大巨頭都發(fā)布了2023自然年或2024財年Q2業(yè)績,《化妝品觀察》統(tǒng)計發(fā)現:

2023年,十一大國際巨頭美妝業(yè)務總銷售額達8700億元人民幣,較2022年同期增長4.6%。

這是一個略有增長但并不算理想的成績。

2年前,巨頭們美妝個護業(yè)務營收已超9000億。彼時,許多人給出「2022將破萬億」的期待,但現實給了所有市場主體包括巨頭們當頭一棒:快速增長的時代結束,即使強如巨頭,也會被周期所困。

在這之中,雅詩蘭黛、資生堂、愛茉莉太平洋、LG生活健康是有著明顯體感的大公司。2023年,它們集體失速,業(yè)績下滑幅度最高達11.3%。

另一面,市場分化,強者愈強,歐萊雅、LVMH都保持了超7%的增速,前者營收更是超3000億,占據十一大巨頭營收總量的三分之一。

分化越明顯,搶食越激烈,意味著所有人都有肉吃的時代結束了:市場將加速出清,只有適應時代的新趨勢,才能跑到馬拉松的最后。

01 “大眾美妝迎來30年來最好增長”

大眾的超過高端的,便宜的「打敗」貴的,這是正在巨頭身上發(fā)生的現實。

典型如歐萊雅集團。

財報中,歐萊雅顯要點明,「大眾美妝迎來30年來最好增長」,巴黎歐萊雅、美寶蓮紐約、NYX等四大主要大眾品牌都取得兩位數增長,其中巴黎歐萊雅營收首超7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542億元)。

更具典型轉折意義的是,歐萊雅集團大眾化妝品業(yè)務取得營收超15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1162億元),同比增長8.2%,成為最大的事業(yè)部。

截自歐萊雅財報。標注部分別為大眾化妝品和高端化妝品的銷售額、增速。

2年前,「最大事業(yè)部」這一名頭還屬于高端化妝品部門,當時,高端化妝品部以21.3%的增速讓歐萊雅創(chuàng)下14年來最強增長。但去年,歐萊雅高端化妝品增速僅有2%。

相差十倍的數字,揭露著在消費者「勒緊褲腰帶」的大勢前,曾受高端奢侈美妝重壓的大眾美妝成巨頭新增長點。

美妝業(yè)績增長8.3%的聯合利華亦是如此。財報中,聯合利華特別提及,在包含Dove多芬、Sunsilk夏士蓮、Clear清揚、Vaseline凡士林的美容健康部門中,凡士林實現了兩位數增長,2023年營收超10億歐元。

巨頭們大眾品牌的回春,猶如日本在「失去的三十年」發(fā)生的一幕:低價、注重品質、凸顯性價比成為崛起的業(yè)態(tài),主打質量優(yōu)異、價格合理、高性價比、少量 SKU 打造爆款的優(yōu)衣庫由此跑出。

投射至中國美妝產業(yè),這將是屬于高性價比國貨的發(fā)展時刻。不過,這并不是讓所有品牌做低價。一味低價,將卷入沒有利潤的老路子,換一種死法。

對國貨而言,需憑借強大的供應鏈放大低成本優(yōu)勢取得勝利。

02 高端香氛仍有故事可講

與性價比消費崛起相對應的,是以高端香氛為代表的消費升級崛起。即使許多人認為香氛是經濟下行期的偽需求,但香氛市場高增是呈現于巨頭間的共性特征,且短時間內這一趨勢并不會改變。

以美妝業(yè)績創(chuàng)下近5年新高的LVMH為例,2023年,其香水與化妝品部門銷售額首次突破80億歐元(約合人民幣641億元),同比增長7%。它在財報中提及:

Christian Dior迪奧品牌取得了顯著成功,其香水市場的增長歸因于香水市場如經典香水「Miss Dior 」「J'adore」的成功;

Guerlain嬌蘭旗下Aqua Allegoria系列、L 'Art et la matimire高端香水系列獲得了出色的業(yè)績;

Parfums Givenchy紀梵希亦得益于其香水系列的持續(xù)成功。

「所有地區(qū)的香水和彩妝發(fā)展勢頭尤其強勁,迪奧Sauvage2023年再次成為全球最暢銷香水」,財報中,LVMH不止一次提及香水業(yè)務的強勁表現。

科蒂同樣如是。2023年,科蒂美妝業(yè)務營收達60.0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32億元),同比增長超10%。

對此,Coty 集團首席執(zhí)行官 Sue Nabi 介紹:「Burberry Goddess 香水的銷售結果超出了我們所有的預期,并創(chuàng)下了新紀錄。與此同時,Boss Bottled Elixir、Gucci Flora Gorgeous Magnolia 以及 Chloé Atelier des Fleurs 系列的新產品,推動了我們的七大香水品牌在2024財年上半年的兩位數百分比增長」。

在她看來,在世界范圍內,作為「負擔得起的奢侈品」和「一種自我表達的形式」,香水、化妝品等繼續(xù)贏得消費者的青睞。對于中高收入消費者來說尤其如此,這也帶來了奢華美容產品的持續(xù)出色表現。

03 外資在中國開始賣不動了

除卻品類和品牌,從區(qū)域市場來看,國際美妝品牌在中國皆出現賣不動的趨勢。

以美妝業(yè)績增長4.75%的寶潔為例,旗下品牌SK-II在大中華區(qū)的銷售額下降了3.4%。

雅詩蘭黛由于在中國大陸雙11期間銷售額下降,抵消了中國香港和其他市場的強勁增長,最終在亞太市場的營收減少了8%。

韓妝下滑趨勢更為嚴峻。愛茉莉太平洋由于品牌更新、頻道庫存減少等原因在中國市場2023年的銷售額下降了20%左右;LG生活健康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同比減少了19.6%。

即使是業(yè)績高增的歐萊雅也顯現增速放緩問題。2023年,歐萊雅北亞受到中國大陸市場疲軟和旅游業(yè)重置的影響,業(yè)績出現了負增長。即使中國區(qū)業(yè)績仍維持5.4%的增長,但相比2021年超20%的增速,增速放緩五倍之多。即使將2020年0.27%的增速與2021年合并考慮,2023的增速也較大幅度下滑。

一面失守中國,一面搶奪中國。眾多巨頭們在財報中都披露2024重振中國市場的舉措:如繼續(xù)搶占中國線上渠道尤其是抖音;提升線下轉化效率;加碼中國科技企業(yè)的投資。

04 2024,人才爭奪將愈演愈烈

數字之外,透過巨頭們的財報,與以往顯著不同的一點是:巨頭們正企圖通過組織變革煥發(fā)「新芽」。

最為引起市場轟動的,莫過于雅詩蘭黛集團在財報中披露「作為2025和2026財年利潤恢復計劃的一部分,將裁員3%~5%,預計會波及1800-3000名員工」。

而之所以做出這一重大決定,是預計裁員以及更廣泛的重組計劃將推動營業(yè)利潤增加11億-14億美元。

除雅詩蘭黛降本增效的顯現動作不同,2023年,歐萊雅、LVMH等國際巨頭皆更換了高管以適應業(yè)績發(fā)展。

比如LVMH先后引進了多位在美妝領域有著豐富經驗的高管,包括引進前歐萊雅中國CEO斯鉑涵上任集團美妝部門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引進在歐萊雅有同樣工作經歷的Philippe Farnier、Giulio Bergamaschi分別擔任迪奧香水業(yè)務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和帕爾瑪之水新任首席執(zhí)行官。

更為重磅的是,歐萊雅換掉了中國主副帥,選擇原歐萊雅集團旅游零售總裁Vincent Boinay接替Fabrice Megarbane費博瑞,擔任歐萊雅中國法定代表人、董事長和總經理;原中國區(qū)高檔化妝品部總經理馬曉宇擔任中國區(qū)副CEO,分管歐萊雅中國區(qū)業(yè)務。

此外,資生堂、科蒂、聯合利華、花王等先后更換了集團總裁兼任CEO和中國區(qū)CEO、高端美妝部首席執(zhí)行官、首席執(zhí)行官、集團董事和中國區(qū)總裁。

無一例外,巨頭們不再寄希望于無窮盡的增長,而是聚焦自身,通過提高管理和經營效率換取更高的利潤。

「為什么偉大的公司會走向衰敗?」,《基業(yè)長青》作者柯林斯的回答是:企業(yè)的衰敗從「因為成功而傲慢」開始,與之而來的是 「無紀律的擴張」。

國際美妝巨頭們,顯然已經意識到了危機。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