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家電行業(yè)新賽道:傳統(tǒng)、新興、外資品牌都在布局搶跑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家電行業(yè)新賽道:傳統(tǒng)、新興、外資品牌都在布局搶跑

炒菜能否智能化標準化。

文|家電魂 望博齋主

家電是一個創(chuàng)新沒有止境的領域,雖說傳統(tǒng)家電,像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油煙機、微波爐等等都已完成普及,甚至成為生活必需品,但仍然不時有新的家電品出現。一方面這是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科技發(fā)展的結果。

事實確實如此。細心的人都會發(fā)現,近幾年就有像掃地機器人、炒菜機等這樣針對懶人經濟的產品不斷出現,不僅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也被廠商們寄托成為家電未來。其中,炒菜機以引起的爭論最多。

炒菜能否智能化標準化

烹飪智能化、自動化其實早就有之。比如說,電飯煲就是可以自動做主食,像煲米飯、煮粥、蒸紅薯都可以。實際上,電飯煲早就用上觸摸屏,智能化了,有預約功能,不同的米還有不同的烹飪方式,晚上備好材料,早起就能喝上新鮮熱乎粥。

但是,國人的中式餐飲在用火上就非常講究。燉個雞鴨,燉個蹄髈就必須用小火;燜、燴一些半菜半湯的菜就要用文火;煎個豆腐、炸個酥肉、燒個魚啥的就要用中火;爆、炒、涮的時候就一定要用旺火。而且在做菜的過程中,要用顛勺、晃勺等技巧來控制火候。

從國人的烹飪手段來看,由北到南菜系眾多,花樣百出,這就對廚房電器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這烹飪掂勺可是技術活,力度、火候、手法,分毫都不能差。要做到食材均勻翻面,還不能掉出鍋,沒幾年功力根本做不到。

典型的大廚炒菜吐著火舌的灶臺,爆炒的鐵鍋,配上大廚的一顛一晃,鍋中的食材在空中飛舞,炒菜的靈魂——鍋氣就出來了,肉質出膠不硬,青菜脆而不生,看著就好吃。根據這個場景,專業(yè)的菜品研發(fā)團隊、上百位大廚親自品嘗把控,中國菜要的是火候、技法和調味品的精準配比還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這一切要在炒菜機上實現,一方面需要在高科技支持,模仿大廚對顛勺力度、炒菜火侯和炒菜手法,也就是炒菜智能化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炒菜機炒菜的標準化,一是炒菜過程的標準設定;二是炒出來的菜品的標準。標準是炒菜機大規(guī)模普及必須要有的,否則普及將難以落地。

炒菜機普及還有待時日

炒菜機確實是解決Z世代懶得做飯的生活痛點。就解決每天的吃飯問題來說,出去吃成本太高,花錢花時間不說,光排隊就能讓你的就餐體驗大打折扣,往往排到自己的時候已經餓過了。此外,還有在外就餐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等諸多問題,似乎有一臺稱心的炒菜機,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實不然,雖說炒菜機以現代科技完全可以智能化,特別是AI時代,完全可以自我學習,實現各種仿真,進行炒菜機在居家烹飪上的高難度操作,讓炒菜機掌握各種火候,標準化配料,炒制出人們喜歡的菜品,但局限性也是很明顯,感受不到在廚房烹飪的生活樂趣。

再則,以科技的發(fā)達程度,炒菜機智能化、標準化是可以實現的。但要滿足不同地域不同人的口味,特別是很多人懷念的媽媽味道,那是機器再怎么智能也是不可能到,實現個性化還是比較難。恰恰個性化就是炒菜機普及最大的難題和障礙。

因此,炒菜機在市場上出現已經很多年,但是至今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普及的趨勢,有一種叫好不叫座的味道。一方面是在需求上受到觀念的制約,很多人始終認為機器代替不了人;另一方面產品本身還是有一定的缺陷,不能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

另外,性價比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那些數千或上萬元的,對Z世代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能不能承受得起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把炒菜機定位于Z世代,那么一定要考慮價格問題,他們絕不會給廠家去交智商稅。

家電企業(yè)早就有所布局

智能炒菜機作為有望解決“廚房小白不懂烹飪”“打工人沒時間做飯”“廚房空間不足”等關鍵痛點的創(chuàng)新家電產品,是不是能成為下一個潛在爆款賽道呢?其實,很多家電廠家都在思考和探索這一問題。

據了解,在家電行業(yè)投資涉足炒菜機的企業(yè)有兩類,一類是傳統(tǒng)家電企業(yè)。在原營產品品類上已十分成熟,不可能再有新的增量,只能想辦法挖掘新品類以維持繼續(xù)增長;像美的、九陽、蘇泊爾、愛仕達、科沃斯,甚至方太等都在炒菜機上有過嘗試。當然,很多品牌是以子品牌來嘗試,比如科沃斯旗下的子品牌——添可,方太旗下的米博等。

另一類是新的資本投資者欲進入家電領域,顯然傳統(tǒng)產品品類已沒有空間,只能找像炒菜機、掃地機、美容儀等這樣的新興品類。其中知名的有捷賽、美善品。此外,還有有一些是外資品牌來搶奪中國市場的,如德瑪仕、NGNL.W等等。

未來,肯定是這三種勢力來搶占炒菜機市場賽道,但不同的勢力會有不同的策略。傳統(tǒng)家電品牌先布局,待市場成熟后再發(fā)力;新晉品牌專業(yè)化布局,產品線可以拉的很長,探索路上沒有后路,只能一往無前;外資品牌憑借品牌與技術優(yōu)勢,率先收割市場,待國內品牌長驅直入之時,也就是他們見好就收之際。

根據奧維云網(AVC)預測數據,2024年線上炒菜機零售額規(guī)模為2.9億元,同比增長33%;零售量規(guī)模為13.9萬臺,同比增長54.2%。雖然看起來增長率很高,但這是基于基數很低的高增長率。

可預見的是,現在還是炒菜機的導入期、爆發(fā)前夜,距離全面爆發(fā)還缺少觀念轉變、需求高漲的支持。欲在炒菜機賽道有所作為的家電廠商,提前布局、洞悉需求、加速研發(fā)是當務之急,搶占行業(yè)先機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家電行業(yè)新賽道:傳統(tǒng)、新興、外資品牌都在布局搶跑

炒菜能否智能化標準化。

文|家電魂 望博齋主

家電是一個創(chuàng)新沒有止境的領域,雖說傳統(tǒng)家電,像彩電、冰箱、洗衣機、空調、油煙機、微波爐等等都已完成普及,甚至成為生活必需品,但仍然不時有新的家電品出現。一方面這是人們追求品質生活的必然;另一方面也是科技發(fā)展的結果。

事實確實如此。細心的人都會發(fā)現,近幾年就有像掃地機器人、炒菜機等這樣針對懶人經濟的產品不斷出現,不僅成為人們關注的熱點,也被廠商們寄托成為家電未來。其中,炒菜機以引起的爭論最多。

炒菜能否智能化標準化

烹飪智能化、自動化其實早就有之。比如說,電飯煲就是可以自動做主食,像煲米飯、煮粥、蒸紅薯都可以。實際上,電飯煲早就用上觸摸屏,智能化了,有預約功能,不同的米還有不同的烹飪方式,晚上備好材料,早起就能喝上新鮮熱乎粥。

但是,國人的中式餐飲在用火上就非常講究。燉個雞鴨,燉個蹄髈就必須用小火;燜、燴一些半菜半湯的菜就要用文火;煎個豆腐、炸個酥肉、燒個魚啥的就要用中火;爆、炒、涮的時候就一定要用旺火。而且在做菜的過程中,要用顛勺、晃勺等技巧來控制火候。

從國人的烹飪手段來看,由北到南菜系眾多,花樣百出,這就對廚房電器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這烹飪掂勺可是技術活,力度、火候、手法,分毫都不能差。要做到食材均勻翻面,還不能掉出鍋,沒幾年功力根本做不到。

典型的大廚炒菜吐著火舌的灶臺,爆炒的鐵鍋,配上大廚的一顛一晃,鍋中的食材在空中飛舞,炒菜的靈魂——鍋氣就出來了,肉質出膠不硬,青菜脆而不生,看著就好吃。根據這個場景,專業(yè)的菜品研發(fā)團隊、上百位大廚親自品嘗把控,中國菜要的是火候、技法和調味品的精準配比還是可以實現的。

不過這一切要在炒菜機上實現,一方面需要在高科技支持,模仿大廚對顛勺力度、炒菜火侯和炒菜手法,也就是炒菜智能化的問題;另一方面是炒菜機炒菜的標準化,一是炒菜過程的標準設定;二是炒出來的菜品的標準。標準是炒菜機大規(guī)模普及必須要有的,否則普及將難以落地。

炒菜機普及還有待時日

炒菜機確實是解決Z世代懶得做飯的生活痛點。就解決每天的吃飯問題來說,出去吃成本太高,花錢花時間不說,光排隊就能讓你的就餐體驗大打折扣,往往排到自己的時候已經餓過了。此外,還有在外就餐的環(huán)境、衛(wèi)生等諸多問題,似乎有一臺稱心的炒菜機,一切就可以迎刃而解。

其實不然,雖說炒菜機以現代科技完全可以智能化,特別是AI時代,完全可以自我學習,實現各種仿真,進行炒菜機在居家烹飪上的高難度操作,讓炒菜機掌握各種火候,標準化配料,炒制出人們喜歡的菜品,但局限性也是很明顯,感受不到在廚房烹飪的生活樂趣。

再則,以科技的發(fā)達程度,炒菜機智能化、標準化是可以實現的。但要滿足不同地域不同人的口味,特別是很多人懷念的媽媽味道,那是機器再怎么智能也是不可能到,實現個性化還是比較難。恰恰個性化就是炒菜機普及最大的難題和障礙。

因此,炒菜機在市場上出現已經很多年,但是至今沒有出現大規(guī)模普及的趨勢,有一種叫好不叫座的味道。一方面是在需求上受到觀念的制約,很多人始終認為機器代替不了人;另一方面產品本身還是有一定的缺陷,不能滿足人們個性化的需求。

另外,性價比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那些數千或上萬元的,對Z世代來說不是一個小數字,能不能承受得起也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把炒菜機定位于Z世代,那么一定要考慮價格問題,他們絕不會給廠家去交智商稅。

家電企業(yè)早就有所布局

智能炒菜機作為有望解決“廚房小白不懂烹飪”“打工人沒時間做飯”“廚房空間不足”等關鍵痛點的創(chuàng)新家電產品,是不是能成為下一個潛在爆款賽道呢?其實,很多家電廠家都在思考和探索這一問題。

據了解,在家電行業(yè)投資涉足炒菜機的企業(yè)有兩類,一類是傳統(tǒng)家電企業(yè)。在原營產品品類上已十分成熟,不可能再有新的增量,只能想辦法挖掘新品類以維持繼續(xù)增長;像美的、九陽、蘇泊爾、愛仕達、科沃斯,甚至方太等都在炒菜機上有過嘗試。當然,很多品牌是以子品牌來嘗試,比如科沃斯旗下的子品牌——添可,方太旗下的米博等。

另一類是新的資本投資者欲進入家電領域,顯然傳統(tǒng)產品品類已沒有空間,只能找像炒菜機、掃地機、美容儀等這樣的新興品類。其中知名的有捷賽、美善品。此外,還有有一些是外資品牌來搶奪中國市場的,如德瑪仕、NGNL.W等等。

未來,肯定是這三種勢力來搶占炒菜機市場賽道,但不同的勢力會有不同的策略。傳統(tǒng)家電品牌先布局,待市場成熟后再發(fā)力;新晉品牌專業(yè)化布局,產品線可以拉的很長,探索路上沒有后路,只能一往無前;外資品牌憑借品牌與技術優(yōu)勢,率先收割市場,待國內品牌長驅直入之時,也就是他們見好就收之際。

根據奧維云網(AVC)預測數據,2024年線上炒菜機零售額規(guī)模為2.9億元,同比增長33%;零售量規(guī)模為13.9萬臺,同比增長54.2%。雖然看起來增長率很高,但這是基于基數很低的高增長率。

可預見的是,現在還是炒菜機的導入期、爆發(fā)前夜,距離全面爆發(fā)還缺少觀念轉變、需求高漲的支持。欲在炒菜機賽道有所作為的家電廠商,提前布局、洞悉需求、加速研發(fā)是當務之急,搶占行業(yè)先機有著重要的意義。

本文為轉載內容,授權事宜請聯系原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