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李如嘉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4月19日,百度Apollo迎來七周年。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智能駕駛事業(yè)群組(IDG)負責人王云鵬發(fā)布了上任后首封內部信。
信中提到,汽車的“電動化”發(fā)展趨勢已定,“智能化”才剛剛開場。L2+高階智能輔助駕駛已進入規(guī)?;瘧玫男掳l(fā)展階段,沖刺在即,百度Apollo要全力以赴打好四場仗。
其一是,要用大模型重構自動駕駛技術棧,百度將完成自動駕駛基礎模型(AD-FM)的構建,重構技術和產品。其次,蘿卜快跑要加速毛利轉正,跑通商業(yè)模式。1億公里的測試和運營里程之后,接下來的目標就是1個億的收入、1個億的利潤。此外,智駕和智艙產品要做到用戶體驗和性價比領先,以及百度地圖要繼續(xù)壓強創(chuàng)新,尋找到差異化競爭路徑,市場份額跑贏大盤。
去年11月,百度通過內部郵件宣布新一輪干部晉升及輪崗,百度副總裁、自動駕駛事業(yè)部總經理王云鵬晉升為集團副總裁,并擔任百度IDG負責人,向CEO匯報。這也是百度IDG時隔6年后換帥。
王云鵬2012年4月加入百度,并于2018年起擔任自動駕駛事業(yè)部負責人。圍繞自動駕駛業(yè)務,王云鵬帶領團隊先后參與建設北京Apollo Park、組織研發(fā)第六代量產無人車Apollo RT6,以及建設自動駕駛出行平臺蘿卜快跑。
2013年,百度開始了對自動駕駛技術的探索,2017年4月,百度在上海車展正式對外發(fā)布“Apollo計劃",在國內是最早一批布局自動駕駛的公司。然而在十年的高強度投入下,智能駕駛業(yè)務的商業(yè)化落地卻進程緩慢。
“有不少人調侃我們,說百度自動駕駛起個大早趕個晚集?!?/span>在今年的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王云鵬也對此進行了回應,“前半句話沒有錯,百度投入自動駕駛起步最早、投入最大,我們不僅開放源代碼,還為行業(yè)培養(yǎng)很多人才。但是后半句不對,因為經過這么多年艱苦奮斗,自動駕駛剛剛見到曙光,真正的大集還沒有開始。”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IDG換帥意味著百度希望對于自動駕駛業(yè)務的商業(yè)化提速。王云鵬在內部信中提到的四場仗,也無一例外都與商業(yè)化掛鉤。
王云鵬透露,自動駕駛領域,百度已經實現(xiàn)了無人駕駛從封閉測試場、到開放道路、到示范區(qū)、再到城市的突破。4月4日,百度在中國復雜城市道路測試和運營里程超過了1億公里。蘿卜快跑在武漢,已經從22年經開區(qū)的13平方公里,擴大到覆蓋3000平方公里770萬人口,運營時間也從最初早九晚五的平峰時段,拓展到了7x24小時全時段運營,每天單量已經超過武漢全城網(wǎng)約車市場的1%,并且還在快速增長。
面對汽車價格戰(zhàn)的壓力,2023年百度率先量產了國內首個純視覺智駕方案,BOM(物料)成本降低了25%,并將進一步下探,智駕覆蓋360城。
生活出行領域,今年一季度,百度地圖打車日均訂單比去年翻一番,酒旅預訂的用戶超去年同期3倍。與此同時,百度地圖“AI向導”用戶規(guī)模累計破億,日均提供超干萬次對話。
他還特別提到,百度即將發(fā)布全新手車一體產品,將幫助3億汽車丟掉手機支架。
除了信中提到的內容,按照此前發(fā)布的計劃,Apollo的第六代量產無人車RT6也量產在即,量產車成本從原先的100-200萬元,已壓縮至25萬元,降低至業(yè)界的1/10,百度預期將在蘿卜快跑平臺使用RT6進行實際測試,未來可以在全國部署上萬輛。
百度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李彥宏去年在百度世界大會上亦表示,未來的AI原生應用一定是多模態(tài)的,在信息世界之外,一定會重構物理世界,自動駕駛就是大模型重構物理世界的一個典型應用。大模型會讓百度的自動駕駛能力超越經驗系統(tǒng),更聰明處理復雜場景,實現(xiàn)更廣泛的時空覆蓋。
目前,百度地圖團隊已經將視覺大模型應用到制圖領域。可以預見,未來智能駕駛也將是百度AI落地的重要拼圖之一。百度的智能駕駛業(yè)務已經來到了量產和商業(yè)化的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