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徐魯青
界面新聞編輯 | 姜妍
《美棠來信:我們一家人》
在我們熟悉的《平如美棠》里,87歲的饒老先生在妻子美棠去世后,有半年時間,他無以排遣,每日睡前醒后,都是難過,只好去二人曾經(jīng)去過的地方、結(jié)婚的地方,到處坐坐看看,聊以安慰。后來終于決定畫下兩人的故事,他覺得死是沒有辦法的事,但畫下來的時候,人還能存在。于是,他一筆一筆,從美棠童年畫起......
本書則收錄了饒平如收到的來自妻子美棠和孩子的71封家書,那時,饒平如下放安徽,毛美棠留在上海照顧家庭,不久,家中年長的孩子們也去江西下鄉(xiāng)。分散在各地的家庭成員,連接他們親情的,是一封封往來兩地的家書。他們互相匯報生活近況,通報生活上遇到的困難,給對方出謀劃策,家書支撐他們度過了三地分散的艱難時期,也是那個年代一個普通中國家庭生活的側(cè)寫。
《寧愿天真》
呂克·貝松1959年生于法國巴黎,幼年的理想是做一名潛水運動員和航海家,但是17歲時的一次潛水事故打破了他的童年夢想,那年,他正式宣告:“我明天不去學校了,我要去巴黎,拍電影。”
“我的學習一塌糊涂。我想要學習的是外面的生活,而不是怎么將屁股粘在椅子上。在學校,我沒有交到朋友,大家覺得我太古怪了。只有潛入大海我才感到自在,但這個樂趣被一位粗魯的醫(yī)生下了永久禁令。”
他托關系、偷摸翻墻、假扮群演,用盡辦法進到拍攝現(xiàn)場偷師,在狀況頻出的片場從打雜做到導演助理,同時不斷寫劇本、不斷被拒,直到終于能拍自己的電影。1983年,貝松的電影處女作《最后的戰(zhàn)斗》問世,這部多次獲獎的黑白、寬銀幕的無聲科幻片,據(jù)說是23歲的他用3法郎6蘇拍成的。本書是呂克·貝松唯一的自傳,這個無學歷、無經(jīng)驗、無背景、做著電影夢的人,經(jīng)歷了怎樣的童年,又是如何沖進電影殿堂、拍出一部又一部經(jīng)典的?
《身后無遺物》
“我五十多歲時度過了快樂的更年期,現(xiàn)在六十多,感覺人生在褪色。老去這件事,實在太寂寞了。”
2012年,57歲的日本詩人伊藤比呂美發(fā)現(xiàn)自己進入了更年期,她在報紙上開設專欄,以《閉經(jīng)記》為題連載兩年,記錄下了這一時期的生活與身體。她賦俳句悼念逝去的月經(jīng):“經(jīng)血啊,淅淅瀝瀝無精打采,透著寂寞。”她也在衰老中看到新生,“美還是不美,都去他的。變老意味著自由,全新的自由。”
后來伊藤比呂美進入了六十歲,父母不在了,母親住院四年離去,在為母親整理遺物時她感慨“給父母送終和青春期一樣,是人生必經(jīng)的過程”。她發(fā)現(xiàn)母親只擁有一點東西,于是也希望可以如母親般身后不留一物地死去。這本書里,她還記錄了丈夫去世后所感受到的無邊寂寞,以及獨自生活的不便,她以日記般的筆調(diào),淡然地敘述經(jīng)歷的生離死別與衰老。
《大慶:為了石油的建設》
驅(qū)車駛向大慶油田,沿著高速公路前行,可以看到一些低層工業(yè)建筑逐漸出現(xiàn)。許多油井矗立在廢棄的公共建筑和由單層磚房、土坯房組成的村莊之中。
從20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在這片叫薩爾圖的地區(qū),城市建設已經(jīng)停止,讓位給石油生產(chǎn)。移址建設城市東西兩翼的決定,保存了這里六七十年代石油城鎮(zhèn)的原始景觀,留下了逐漸衰敗的博物館般的歷史遺存。
這本書是關于大慶油田這座模范城市如何成為時代工業(yè)地標的故事。作者侯麗是哈佛大學設計研究生院的老師,也是一位“油二代”,她在書中一方面透過大慶城市的設計與建設,折射出新中國前三十年歷史環(huán)境變化及政治路線選擇;另一方面通過女規(guī)劃師曉華的個人經(jīng)歷,講述她在大慶的工作、生活與大歷史中的個體抉擇。
《群眾 : 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書寫與想象》
作為社會性動物,人類趨于聚集,但歷史上社會精英大多質(zhì)疑這種群體。這本書指出,在中國的“現(xiàn)代”時刻,權威知識分子試圖將人群轉(zhuǎn)變?yōu)椤叭罕姟薄粋€自然、順從地為實現(xiàn)國家進步目標而努力的群體。中國從王朝帝國到民族國家的轉(zhuǎn)變中,群眾作為中心概念,不但成為文學家和藝術家不斷建構(gòu)的對象,也通過建構(gòu)獲得了超越個人的主體含義。
此前關于群眾話語的討論大多集中在文學中的群眾形象,且大多集中在20世紀初的國民性討論與革命集體主義的流行。而本書則從文學、革命哲學、心理學等角度,挖掘出跨國互動,試圖勾勒現(xiàn)代中國“群眾”話語的脈絡。
《古跡入門:圖解臺灣經(jīng)典古建筑(增訂版)》
中國臺灣地區(qū)現(xiàn)有古跡超過1000處,包括臺北孔廟、鹿港龍山寺、林本源庭園……有三百多年前荷蘭人所建的城堡,也有明清時代的古宅、寺廟、城郭,當然也有近代的建筑。
從明鄭時期到清代的兩百多年中,閩粵漢人入墾臺灣島的平原地帶,并與少數(shù)民族通婚,宅第、寺廟增多,建筑質(zhì)量也較高。到了日據(jù)時期,隨著社會與經(jīng)濟之嬗變,臺灣地區(qū)的寺廟建筑形塑出自身的特質(zhì),表現(xiàn)出細致多彩的華麗風格。庶民生活的市鎮(zhèn)、街屋,因為接觸世界各地的現(xiàn)代運動,也融合了西洋與日本特色。
《古跡入門》最早在1999年發(fā)行,由從事中國古建筑研究50余年的建筑學家李乾朗,聯(lián)合年輕的建筑學者俞怡萍完成,其中精選了25處不可錯過的古建筑,以剖面、透視、鳥瞰等手法表現(xiàn)出來。
《第一次:30件開創(chuàng)性作品的藝術史》
一位中年女性舒適地坐在扶手椅中閱讀著報紙,這能夠被稱為第一幅女性主義繪畫嗎?似乎存在一些更具挑戰(zhàn)性的作品,比如為了爭取英國婦女選舉權的斗爭,她們公然違抗法律、破壞倫敦國家美術館的一件作品,甚至還有一起公開的自殺事件。
然而在19世紀70年代后期的巴黎,瑪麗·卡薩特的《閱讀費加羅報》實際上是一張激進的宣言,在那個時代,所謂的“體面”女性甚至不能獨自外出,更不用說對政治或時事表現(xiàn)出興趣了。若一位女性試圖通過閱讀報紙來了解世界的變化,她很可能遭遇公開的敵意。
真正的歷史往往是一些簡單的“第一次”的故事,比如藝術史上第一次描繪微笑的作品是如何出現(xiàn)的?第一幅女性主義作品是什么?第一幅反戰(zhàn)作品呢?這本書中,藝術史學者尼克·特倫德通過30件作品,試圖揭示藝術家是如何創(chuàng)作出這些“第一次”的。為什么這些“第一次”非常重要?它們對后世有怎樣的影響?
《世界盡頭的小小書店》
在馬納普里湖對面,山坡路和家街的轉(zhuǎn)角處,坐落著兩間漆成鮮艷的五顏六色的小小書店。書店周圍植物環(huán)繞,小動物在房前屋后嬉鬧奔跑。
故事從新西蘭最南部峽灣的偏遠村莊馬納普里開始,七十歲時,露絲·肖在這里開了兩間小小的書店,當成退休后的“消遣”。每年9月末至第二年4月中旬,她都是一大早就打開兩間書店的門,周末也不例外,書店上面寫著廣告語“新西蘭最小書店”。
露絲·肖十七歲那年被性侵,此后她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曾接連失去丈夫與剛剛生下的兒子,也曾失去所有希望,嘗試自殺后被送進精神病院。三十八歲那年,她回到新西蘭,并與自己的初戀蘭斯重逢,終于逐漸擁有了幸福而充實的生活。七十一歲時,他們一起在馬納普里開了屬于他們的小小書店,給來來往往的顧客遠超出書的愉快和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