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杭溫高鐵能否成為民營資本控股高鐵運營新樣本?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杭溫高鐵能否成為民營資本控股高鐵運營新樣本?

作為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民營資本控股的杭溫高鐵如何運營,如何盈利備受關注。

杭溫高鐵首趟始發(fā)列車從杭州西站開出  范易成攝

界面新聞記者 | 范易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9月6日,杭州至義烏至溫州高鐵(以下簡稱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杭州西至溫州北最快1小時27分可達,進一步完善了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和長三角城際鐵路網。

作為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全國第二條開通的民營資本控股高鐵,杭溫高鐵(義烏至溫州段)是民營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次探索,如何建設運營,后期如何盈利等問題備受關注。

杭溫高鐵自杭州市桐廬東站引出,途經金華市、臺州市、溫州市,引入溫州北站,通過既有杭深鐵路延伸至溫州南站,正線全長27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桐廬東、浦江、義烏、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溫州北、溫州南等9座車站,其中浦江、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為新建車站,桐廬東、義烏、溫州北、溫州南為改擴建車站。

杭溫高鐵開通首日  范易成攝

杭溫高鐵分兩期建設,一期為義烏至溫州段,總投資約383億元,于2020年6月全線開工建設,民營資本投資占51%;二期為杭州至義烏段,總投資約 98.06 億元,于2021年9月全線開工建設,由浙江交通集團、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金華市鐵投公司分別按照60.6%、23.7%、15.7%的股比投資建設。一期義烏至溫州段即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

2015年,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銀監(jiān)會、國家鐵路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及,支持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等多種投資方式建設和運營鐵路,向社會資本開放鐵路所有權和經營權。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運用特許經營、股權合作等方式,通過運輸收益、相關開發(fā)收益等方式獲取合理收益。

2016年,國家發(fā)改委公布首批8個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浙江有兩個項目上榜,分別是杭紹臺城際鐵路和杭州至溫州鐵路。

2018年6月,浙江省政府與百盛聯(lián)合集團簽署杭溫鐵路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協(xié)議,同年10月,由民營社會資本方(百盛聯(lián)合集團)出資51%,國鐵集團、浙江省、溫州市、金華市、臺州市分別出資15%、13.6%、10.2%、8.58%、1.62%,成立百盛聯(lián)合杭溫鐵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盛杭溫公司”)。

百盛聯(lián)合集團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專注于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的民營企業(yè),在基建、新基建和基建服務等領域為社會提供投建營一體化服務,先后投資建設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界面新聞記者從百盛杭溫公司獲悉,項目委托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建設和運營,由百盛聯(lián)合集團牽頭百盛杭溫公司負責工程總承包。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杭溫高鐵總體負責人王維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杭溫高鐵一期采用“社會資本投資+工程總承包+委托代建”的全新鐵路建設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yè)主導+行業(yè)協(xié)同+市場運作”的合力共建格局,是一次建設模式的創(chuàng)新。

據《杭溫鐵路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PPP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杭溫高鐵一期采用“建設—擁有—運營—移交”模式(BOOT)運作,合作期為34年,其中建設期4年、運營期30年。運營期滿后,項目將移交給政府。

百盛聯(lián)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葉自力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項目在市場化開放、投融資改革、建設模式優(yōu)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民營方、政府方和鐵路方共同推進高鐵項目建設這一模式將為其他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提供經驗和樣板。

據介紹,BOOT模式與“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的最大差別在于所有權。在30年運營期中,鐵路的所有權歸民企控股的項目公司所有,到期后再轉交政府。這種模式能讓企業(yè)有較長經營周期來收回投資,在融資上更有利,有更大機會實現(xiàn)盈利。

在收入的構成方面,百盛杭溫公司副總經理李久有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未來運營的收入主要來自線路使用費、使用者付費和缺口補助。

所謂線路使用費是指:鐵路運輸企業(yè)在使用鐵路線路進行列車運營時支付給鐵路線路所有者的費用?!芭c使用者付費相比,線路使用費是‘大頭’?!?李久有表示,此外,在杭溫高鐵運營期間,政府與社會資本方風險共擔,如果實際開行對數沒有達到一定標準,政府會給予一定的可行性缺口補助。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土開發(fā)與地區(qū)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沛霖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過去,鐵路行業(yè)的運價管制和線路調配權管制是制約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運營的重要行政壁壘。為此,杭溫高鐵項目在線路設計布局上接入杭州西站,有效規(guī)避可能的線路調配限制,增強了運營自主性。

同時,他也表示,盡管杭溫高鐵在運營管理上實現(xiàn)了諸多創(chuàng)新,但在實際操作中仍需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特別是對于民營資本的深度參與,未來如何確保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仍將是一大挑戰(zhàn)。

杭溫高鐵并非在黑暗中摸索,中國第一條民資控股高鐵,杭臺高鐵已開通運營滿兩周年,今年一季度運送旅客超235萬人次,同比增長161%。

2016年,中國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將杭紹臺高鐵(杭臺高鐵舊名)列為首批社會資本投資示范項目之一。此次改革,明確了民資入鐵項目后續(xù)運營、盈利、退出等機制。

2017年,浙江省政府與復星牽頭的民營資本聯(lián)合體簽署投資合同,明確由民營企業(yè)絕對控股,各股東共同組建項目公司,即杭紹臺鐵路有限公司,負責杭臺高鐵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等工作,合作期滿后將項目資產無償移交給政府。

最終,杭臺高鐵由杭紹臺鐵路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控股股東為復星集團牽頭的浙商民營聯(lián)合體,占股51%,國鐵集團占比15%,浙江省政府占比13.6%,紹興和臺州市政府合計占比20.4%。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開通兩年多來,杭臺高鐵圖定列車從每日17.5對增至28.5對,節(jié)假日最高開行30.5對。客流從第一年的500萬、第二年的1000多萬,到目前累計客流近4000萬人次。兩年來對紹興和臺州沿線旅游業(yè)的貢獻率約4%,對沿線地區(qū)新增就業(yè)人口的貢獻率約為3%,對GDP貢獻率約為2%。

杭臺高鐵有效帶動了社會資本投資,為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了新模式,也成了杭溫高鐵可以參照的案例。

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深化改革讓民營企業(yè)獲得更多市場機會。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規(guī)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規(guī)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拓寬民間投資空間。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特別提出“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

在葉自力看來,單純靠政府投資去拉動社會經濟發(fā)展,力量終究是有限的。讓民間資本參與進來,能形成一個良性的投資結構,還能讓社會各方更加關注全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拔覀兿Mㄟ^杭溫高鐵這一項目,進一步帶動民營企業(yè)投資重大基礎設施的熱情,找到市場活力與鐵路規(guī)范有效的結合點,讓民營投資成為各方主體共建共贏的促進劑。”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高級工程師楊秀志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杭溫高鐵推動了長三角一體化及浙江高質量發(fā)展。同時,它的成功建成,對于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投資,拓寬鐵路投融資渠道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杭溫高鐵能否成為民營資本控股高鐵運營新樣本?

作為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民營資本控股的杭溫高鐵如何運營,如何盈利備受關注。

杭溫高鐵首趟始發(fā)列車從杭州西站開出  范易成攝

界面新聞記者 | 范易成

界面新聞編輯 | 彭朋

9月6日,杭州至義烏至溫州高鐵(以下簡稱杭溫高鐵)正式開通運營,杭州西至溫州北最快1小時27分可達,進一步完善了浙江省“1小時”交通圈和長三角城際鐵路網。

作為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全國第二條開通的民營資本控股高鐵,杭溫高鐵(義烏至溫州段)是民營資本參與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又一次探索,如何建設運營,后期如何盈利等問題備受關注。

杭溫高鐵自杭州市桐廬東站引出,途經金華市、臺州市、溫州市,引入溫州北站,通過既有杭深鐵路延伸至溫州南站,正線全長27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全線設桐廬東、浦江、義烏、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溫州北、溫州南等9座車站,其中浦江、橫店、磐安、仙居、楠溪江為新建車站,桐廬東、義烏、溫州北、溫州南為改擴建車站。

杭溫高鐵開通首日  范易成攝

杭溫高鐵分兩期建設,一期為義烏至溫州段,總投資約383億元,于2020年6月全線開工建設,民營資本投資占51%;二期為杭州至義烏段,總投資約 98.06 億元,于2021年9月全線開工建設,由浙江交通集團、杭州市交通投資集團、金華市鐵投公司分別按照60.6%、23.7%、15.7%的股比投資建設。一期義烏至溫州段即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

2015年,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銀監(jiān)會、國家鐵路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其中提及,支持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等多種投資方式建設和運營鐵路,向社會資本開放鐵路所有權和經營權。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運用特許經營、股權合作等方式,通過運輸收益、相關開發(fā)收益等方式獲取合理收益。

2016年,國家發(fā)改委公布首批8個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浙江有兩個項目上榜,分別是杭紹臺城際鐵路和杭州至溫州鐵路。

2018年6月,浙江省政府與百盛聯(lián)合集團簽署杭溫鐵路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協(xié)議,同年10月,由民營社會資本方(百盛聯(lián)合集團)出資51%,國鐵集團、浙江省、溫州市、金華市、臺州市分別出資15%、13.6%、10.2%、8.58%、1.62%,成立百盛聯(lián)合杭溫鐵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百盛杭溫公司”)。

百盛聯(lián)合集團成立于1986年,是一家專注于基礎設施投資、建設和運營的民營企業(yè),在基建、新基建和基建服務等領域為社會提供投建營一體化服務,先后投資建設了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界面新聞記者從百盛杭溫公司獲悉,項目委托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建設和運營,由百盛聯(lián)合集團牽頭百盛杭溫公司負責工程總承包。

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杭溫高鐵總體負責人王維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杭溫高鐵一期采用“社會資本投資+工程總承包+委托代建”的全新鐵路建設模式,形成了“政府引導+企業(yè)主導+行業(yè)協(xié)同+市場運作”的合力共建格局,是一次建設模式的創(chuàng)新。

據《杭溫鐵路國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和PPP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杭溫高鐵一期采用“建設—擁有—運營—移交”模式(BOOT)運作,合作期為34年,其中建設期4年、運營期30年。運營期滿后,項目將移交給政府。

百盛聯(lián)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葉自力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項目在市場化開放、投融資改革、建設模式優(yōu)化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創(chuàng)新,民營方、政府方和鐵路方共同推進高鐵項目建設這一模式將為其他重大基礎設施項目提供經驗和樣板。

據介紹,BOOT模式與“建設—運營—移交”(BOT)模式的最大差別在于所有權。在30年運營期中,鐵路的所有權歸民企控股的項目公司所有,到期后再轉交政府。這種模式能讓企業(yè)有較長經營周期來收回投資,在融資上更有利,有更大機會實現(xiàn)盈利。

在收入的構成方面,百盛杭溫公司副總經理李久有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未來運營的收入主要來自線路使用費、使用者付費和缺口補助。

所謂線路使用費是指:鐵路運輸企業(yè)在使用鐵路線路進行列車運營時支付給鐵路線路所有者的費用。“與使用者付費相比,線路使用費是‘大頭’?!?李久有表示,此外,在杭溫高鐵運營期間,政府與社會資本方風險共擔,如果實際開行對數沒有達到一定標準,政府會給予一定的可行性缺口補助。

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國土開發(fā)與地區(qū)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李沛霖此前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過去,鐵路行業(yè)的運價管制和線路調配權管制是制約社會資本進入鐵路建設運營的重要行政壁壘。為此,杭溫高鐵項目在線路設計布局上接入杭州西站,有效規(guī)避可能的線路調配限制,增強了運營自主性。

同時,他也表示,盡管杭溫高鐵在運營管理上實現(xiàn)了諸多創(chuàng)新,但在實際操作中仍需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特別是對于民營資本的深度參與,未來如何確保各方利益得到合理保障,仍將是一大挑戰(zhàn)。

杭溫高鐵并非在黑暗中摸索,中國第一條民資控股高鐵,杭臺高鐵已開通運營滿兩周年,今年一季度運送旅客超235萬人次,同比增長161%。

2016年,中國國家發(fā)展改革委將杭紹臺高鐵(杭臺高鐵舊名)列為首批社會資本投資示范項目之一。此次改革,明確了民資入鐵項目后續(xù)運營、盈利、退出等機制。

2017年,浙江省政府與復星牽頭的民營資本聯(lián)合體簽署投資合同,明確由民營企業(yè)絕對控股,各股東共同組建項目公司,即杭紹臺鐵路有限公司,負責杭臺高鐵的投資、建設、運營、維護等工作,合作期滿后將項目資產無償移交給政府。

最終,杭臺高鐵由杭紹臺鐵路有限公司所有,公司控股股東為復星集團牽頭的浙商民營聯(lián)合體,占股51%,國鐵集團占比15%,浙江省政府占比13.6%,紹興和臺州市政府合計占比20.4%。

據不完全統(tǒng)計,開通兩年多來,杭臺高鐵圖定列車從每日17.5對增至28.5對,節(jié)假日最高開行30.5對。客流從第一年的500萬、第二年的1000多萬,到目前累計客流近4000萬人次。兩年來對紹興和臺州沿線旅游業(yè)的貢獻率約4%,對沿線地區(qū)新增就業(yè)人口的貢獻率約為3%,對GDP貢獻率約為2%。

杭臺高鐵有效帶動了社會資本投資,為鐵路投融資體制改革探索了新模式,也成了杭溫高鐵可以參照的案例。

近年來,中國政府不斷深化改革讓民營企業(yè)獲得更多市場機會。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規(guī)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的指導意見》中提出,要統(tǒng)籌發(fā)展和安全,規(guī)范實施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新機制,充分發(fā)揮市場機制作用,拓寬民間投資空間。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促進各種所有制經濟優(yōu)勢互補、共同發(fā)展”,特別提出“推進基礎設施競爭性領域向經營主體公平開放”。

在葉自力看來,單純靠政府投資去拉動社會經濟發(fā)展,力量終究是有限的。讓民間資本參與進來,能形成一個良性的投資結構,還能讓社會各方更加關注全社會的經濟發(fā)展?!拔覀兿Mㄟ^杭溫高鐵這一項目,進一步帶動民營企業(yè)投資重大基礎設施的熱情,找到市場活力與鐵路規(guī)范有效的結合點,讓民營投資成為各方主體共建共贏的促進劑。”

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運輸部高級工程師楊秀志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杭溫高鐵推動了長三角一體化及浙江高質量發(fā)展。同時,它的成功建成,對于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參與鐵路建設投資,拓寬鐵路投融資渠道具有重要示范意義。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