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新聞記者 | 董子琪
界面新聞編輯 | 黃月
最近播出的兩檔脫口秀節(jié)目《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和《喜劇之王單口季》密集地展現(xiàn)了中式脫口秀的現(xiàn)狀。貧窮青年、職場“廢物”的自我畫像是眾多段子都具有的要素。
觀眾稱贊何廣智對于貧困生活有著細致的體會。他的段子在這些年中有所發(fā)展,當年講的是租到地鐵盡頭的房子——沒有共享單車、可能有野生動物出沒,不過還好有法律——如今變成了在上海置業(yè),但他買不起兩萬塊的懶人沙發(fā)。何廣智善于在尋常事件中不斷抖翻笑料,呈現(xiàn)出困頓、苦楚、尷尬交織的情緒。在名牌家具商場逛街“硬裝”的倔強,也會令熟悉脫口秀的觀眾們想起華裔脫口秀演員歐陽吉米從“在乎性價比的亞洲人”的角度吐槽美式有機食品的虛偽。他恨那些有機牧場養(yǎng)殖的雞,它們可以自由地奔跑在牧場中,而他只能蝸居在一室戶里。
窮鬼視角更好笑。究竟窮到什么地步、有什么具體表現(xiàn),是與多人合租還是吃臨期食品,都需要演員調(diào)用想象力和修辭,最好能夠一語雙關、妙語連珠。比較理想的例子是像廣智那樣從軟裝(裝修)到硬裝(裝腔作勢)的對照,而不是生硬的諧音和逗趣。歐陽吉米的一室戶笑話跟幾年前邱瑞的北京郊區(qū)租房經(jīng)歷一樣好笑,而且兩者都已超越了現(xiàn)實。在歐陽吉米的故事里,一室戶是不怕鬧鬼的,因為租客一無所有,搬走就可以了;邱瑞的一室戶是鉆石戶型,共有十二面墻壁,因此是“家徒十二壁”。
在窮鬼笑話之外,觀眾也會從行業(yè)凋敝、股票虧損、房子爛尾的“倒霉蛋”那里找到些許安慰。這些笑話中頗有一些新奇的詞語和比喻,幫助人們咀嚼本來難以下咽的事實。像是N+1裁員補償是“人生的第一桶金”(呼蘭);高層房屋爛尾,顧客買到的相當于“制空權”(偉大爺),以及一個男人如果對被腰斬的股票不言放棄,就意味著對被截肢的妻子也不離不棄,相信她會自己“長回來”(小海)。
令觀眾覺得好笑的,大概不是危險的赤貧狀態(tài),還是相對不合理的物價和難以持續(xù)的體面生活。就像毛冬吐槽上海的物價不合理,是從一位剛剛進城的“土老帽”的角度發(fā)牢騷,怨言也是針對講究的時尚生活、手撕面包和手沖咖啡的,而不是針對草根生活本身。生活方式的段子還包括對互聯(lián)網(wǎng)流行的大眾心理學的冒犯,比如上網(wǎng)十分鐘,就確診了配得感缺失、沒有鈍感力、高敏感人等等癥狀(于祥宇)。這大概和美式脫口秀演員Sheng Wang的開市客(Costco)和歐陽吉米的全食超市(Whole Foods Market)笑話更為接近:購買開市客褲子的人是那些真的“豁出去的人”,沒有一個亞洲人會去全食買東西,他們不會為氛圍感買單。聽懂這些笑話是需要前文本的,比如說你對這些品牌和服務很熟悉,或不假思索地這樣時尚生活過。
演員中比較特殊的可能是外賣員南瓜。從事基層工作的演員有很多,但多數(shù)講述的是白領工作里的“bullshit job”。比如在硅谷大廠當程序員的昭陽和上海前HR門腔,分別講述了他們是如何一方面覺得職場套路毫無必要,又一方面將冠冕堂皇的話語運用自如的,“不要問我為公司做了什么,而要問公司發(fā)沒發(fā)現(xiàn)我沒做什么?!保ㄕ殃枺┻@非常符合“bullshit job”概念中對外聲張和自我欺騙的內(nèi)涵。
巧合的是,兩位演員在臺上都提到了裁員、失業(yè)的經(jīng)過。向老板開炮也成為了一種職場笑話的風氣,炮火日趨猛烈:老板是吸血鬼、老板會畫餅,老板像狗一樣亂叫。這可能屬于米蘭·昆德拉贊成的幽默的意義之一,對看起來完美無缺的世界發(fā)笑,可以讓人們從太多毋庸置疑的意義中解脫。
與白領的辦公室段子不同,南瓜講的是當外賣員的生活。過去送外賣時,敲門遇到同齡人大學生正在歡聲笑語地戀愛、享受生活,他會倍感失落,而如今外賣隊伍里也多了不少大學生,這彌補了他心頭的不平,他覺得自己“相當于少走四年彎路”。這個笑話的犀利程度或許被低估了:它緊密地結合了南瓜外賣員的身份,又沒有滑向憤怒和控訴——正如韓裔作家凱茜·派克·洪所說的那樣,幽默是通向地下世界的密碼。如果說脫口秀不僅是插科打諢,而是冒犯的藝術,這也是南瓜對于“享受好生活的人本來就更優(yōu)秀”的敘事的冒犯。就像許多講美式脫口秀的亞裔和非裔演員,既然身處透明的地獄之中,那就通過冒犯主流敘事來予以反擊。
跟倒霉蛋段子相似,今年的許多段子都轉(zhuǎn)向了三本、大專、工廠擰螺絲、小區(qū)當保安??忌先镜难輪T自稱是“六邊形廢物”。工廠的笑話也更加內(nèi)部:因為擰螺絲流水線沒有時間思考,所以轉(zhuǎn)行去當保安,保安什么都不用做,只用簡單地陪伴;當了電工對于說脫口秀有好處,只有維修過電路才知道什么叫“紅線”不能碰(向超)。大專笑話也很有諷刺的效果:上了大專,不好找工作,“這要工作有學歷,要學歷有工作的”。大專相對技校是學院派,但找到的工作又都是當日能上崗(趙越)。這些表達都體現(xiàn)了諷刺的核心——熟練地表里不一、內(nèi)外相歧。
熟練展現(xiàn)出表里不一的還有echo,對生活在大山、“安全意識缺乏”的父母表達謝意的時候,她惡狠狠地瞪大了眼睛。對于那些名校畢業(yè)或是研究生高學歷的演員,講講自己畢業(yè)后的生活窘迫是頗為討巧的做法。譬如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yè)的演員吳鼎講自己在北京租到一個陽光房隔間,狠狠撂出一句“天之驕子,活活燙死”。
在眾多演員中,最與眾不同的是法醫(yī)王耀繁。他的段子屬于經(jīng)典人體笑話,像是小孩愛玩大腸模型,像是朋友總是吸煙但不用擔心肺病,因為他會因為肥胖先死于心臟病。這些笑話都調(diào)動了人體、器官和死亡的要素。人體笑話其實很常見,屎尿屁、乳汁、大腸、心臟甚至死人和骨灰都可以成為笑料,郭德綱和方清平等人都有類似的段子。屎尿屁能瞬間令莊嚴肅穆的氛圍倒塌,這指向了笑的惡魔性。文化批評家伊格爾頓將死亡和好笑聯(lián)系在一起,因為死亡能夠摧毀一切價值,好笑也能夠扭曲意義、攪亂等級以及混同身份,因此笑從未遠離過死亡與墳墓。王耀繁的優(yōu)勢在于,他是一個人體專家,故事與他的身份非常貼合。
脫口秀與相聲有什么不同嗎?德云社演員閻鶴祥的表演證實了喜劇形式的更迭,他吐槽自己的師傅非常“封建”,讓他年紀輕輕“寡婦失業(yè)”,還說當單口卷出師承、行規(guī)、大褂時,那也算完了。事實上,師承、行規(guī)都還只是最淺表的區(qū)別,更深層的分歧出自現(xiàn)實感和價值觀,比方說“寡婦失業(yè)”的設定在相聲里頭能作為一般的、默認的背景,在脫口秀里就變成了嘲諷的對象、可以再翻上一層的段子。
不過,當講究師承、貫口的相聲與窮鬼、潮流生活、職場生活、不肖之女同時出現(xiàn)在一個節(jié)目上,確實給人一種時空錯亂的感覺。因為在前一類的喜劇中,后一類的許多演員還不被允許“上桌”。閻鶴祥的表現(xiàn)也說明了段子的現(xiàn)實性是重要的,人不能總活在過去,現(xiàn)掛最令觀眾興奮。不過,就像賈科梅蒂的一段藝評所說的,現(xiàn)實主義不等于貧困主義,得有足夠的力量和想象,才能向真實的復雜和未知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