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王珍
截至8月,匯總一般公共預算及政府性基金的廣義財政收入同比下滑6.0%,預算完成度僅有59.2%??紤]到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偏弱、政府性基金收入持續(xù)負增長,分析師預計,至年末廣義財政收入缺口最高或超2萬億元。
這一趨勢引發(fā)市場擔憂,若無新的收入來源補充,全年廣義財政支出或僅能維持小幅正增長,不利于促進經濟增長。針對當前狀況,市場對于年中(9-10月)財政預算調整的預期逐漸升溫,多家研究機構認為財政預算調整迫在眉睫。
9月10日,財政部部長在向人大常委會報告今年以來預算執(zhí)行情況時,明確指出經濟恢復基礎尚不穩(wěn)固、工業(yè)生產者出廠價格(PPI)持續(xù)下降等因素對財政收入恢復的制約。這一表態(tài)強化了市場對年中預算調整的預期。
民生證券分析師陶川指出,今年以來,財政在“收入偏緊+赤字未擴”的雙重壓力下,已呈現出“頂格”發(fā)力的態(tài)勢。若10月經濟壓力特別是出口形勢惡化,財政支出將面臨更大挑戰(zhàn),屆時人大常委會上調赤字的可能性將顯著提升。他還特別強調,若今年10月新增專項債能基本發(fā)行完畢,將為財政“增量”政策的出臺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建議市場密切關注10月底人大常委會的相關動態(tài)。
財通證券分析師陳興認為,考慮到今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持續(xù)偏弱、政府性基金收入大概率保持在兩位數的負增長水平,預計至年末兩本賬合計收入缺口約1.6萬億元,故存量政策加速落地以及增量政策出臺的必要性仍強。
開源證券分析師何寧指出,截至7月,全國公共財政收入和政府性基金收入均與預算目標存在一定差距,全年財政缺口或超2萬億元。
銀河證券宏觀經濟研究員聶天奇對界面新聞表示,基于當前收入缺口分析,10月底,人大常委會可能會進行預算調整,規(guī)模或達1-2萬億元?!按送猓甑祝▏螅┥侠U利潤和地方存量債務限額釋放作為潛在的資金來源,也能為財政政策的實施提供支持。”他說。
分析師指出,調增國債、增發(fā)特別國債等作為補充財力的有效手段,其空間相對較大,近年來均達到萬億量級。此類預算調整需經人大常委會審批。
歷次中央預算調整均集中在年中,包括1998年、1999年及最近的2023年,均在8月至10月間獲批。這些調整旨在增強基礎設施、環(huán)境保護、技術改造、生態(tài)及防洪治理等領域的投入,特別是針對防洪、治澇、城鄉(xiāng)電網、水土保持、科教設施及災后恢復等關鍵性支出。
中誠信國際研究院研究員閆彥明也表示,在當前經濟增長承壓、內需仍然不足、經營主體預期偏弱的背景下,積極財政需有所作為,可視實際情況研究年內調升財政赤字的可行性。
他指出,二十屆三中全會強調“適當加強中央事權、提高中央財政支出比例”,在地方財政承壓的背景下,可考慮適當增發(fā)國債并轉移地方使用,同時可考慮適度增加地方一般債額度、提高一般債占比,既能緩解地方“三保”(?;久裆?、保工資、保運轉)壓力,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杜絕部分專項債挪用風險。調升的財政赤字可用于加大基層民生補貼、發(fā)放消費券、償還政府拖欠賬款等,進一步助力穩(wěn)預期、提信心、擴內需。
廣發(fā)證券分析師吳棋瀅表示,除調整預算外,還可以在特別國債、新增專項債使用范圍上做文章。比如,將新增專項債用于收購閑置土地和存量住房收儲等,既有助于解決當前庫存問題,也符合政策導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