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新響
2024年的雙11已經進入沖刺階段,作為重頭戲的美妝賽道的格局卻悄然發(fā)生著變化。
各大美妝品牌依舊高度依賴頭部主播、達人主播(簡稱:“達播”),自預售期開始,美妝品牌的八成業(yè)績均來自于達播。
但另一方面,頭部主播們的影響力卻紛紛呈下降趨勢,曾經動動小手就能賣出百億GMV的頭部主播,如今只能拿下一半的銷量。
01
今年的雙11,處處都是急切。
首先是平臺的急切,與往年不同,今年的雙11直接“提檔”到了10月14日,就在消費者還沒從國慶調休的余韻中回過勁兒來,緊接而來的雙11大戰(zhàn)已經熱火朝天地拉開了帷幕。
其次是直播的急切,作為直播帶貨行業(yè)的一哥,李佳琦剛從《披荊斬棘的哥哥》下來,立馬就投入到了直播帶貨的火熱氛圍中,甚至比官方10月14日開啟活動的時間,整整提前了近10天,10月5日國慶假期還結束,李佳琦直播間當晚11點就卡起了第一波大促產品看價。
在預售期間,李佳琦直播間GMV破億的品牌多達21個,加購金額同比增長超過20%。
破億品牌雖多,但很多人都知道,頭部主播的風光正在悄然褪去。
直播帶貨賽道正在悄然筑頂,哪怕是頭部直播,也逐漸開始“賣不動貨”了。事實上,李佳琦的頹勢在2023年的雙11期間就已經顯現(xiàn)出來——據《證券日報》報道,去年雙11預售單日直播,李佳琦賣出95億的銷量,較2022年同期下滑超過5成,雖然這個數(shù)字最終被李佳琦方否認,但有行業(yè)內部人士透露,當年的狀況確實不太盡如人意。
而在今年的雙11開售之后,李佳琦依然并沒有公布首日GMV,只留下了眾多上架秒罄的產品名單,以證實風光依舊。
但從整個直播帶貨行業(yè)來看,在今年第二季度,中國直播電商市場的交易規(guī)模同比增速下降至12.6%,為近兩年來最低。與此同時,昔日的“電商王者”淘寶正在被抖音、快手、小紅書等新晉電商平臺搶流,增長乏力。
尤其是在美妝領域,曾經過度依賴頭部主播的美妝品牌也選擇另起爐灶。據業(yè)內人士透露,在今年雙11期間,很多美妝品牌已經放棄跟頭部主播簽訂保價協(xié)議,同時在品牌直播間上線同款產品,消費者可自行選擇購買渠道。
與此同時,平臺之間的角逐越發(fā)激烈。
在9月直播大混戰(zhàn)中,深陷輿論漩渦最中心的抖音,并沒有因為瘋狂小楊哥、東北雨姐等頭部網紅的塌房事件受到過多影響。
作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抖音“補貨”速度奇快無比,在小楊哥、東北雨姐等人塌房之后,抖音上迅速出現(xiàn)了一系列平替直播,正在試圖瓜分他們的市場。
02
7月,因虛假宣傳“退網”的抖音美妝一哥駱王宇在短暫沉寂后,趕在了雙十一前宣布回歸,重啟帶貨,只是成績早已不復巔峰時期,流量不在,雙11期間的GMV在200萬-500萬之間。
在美妝領域,抖音的“新晉”頂流是廣東夫婦,憑借著大額優(yōu)惠、橫掃大牌以及狂贈好禮的宣傳詞,廣東夫婦成功吸引到了廣大消費者的注意——在雙11開啟的前3天,廣東夫婦連播7場,場均GMV1.3億,與第二名、第三名的成績直接拉開斷層。
與此同時,扳倒了瘋狂小楊哥的頭部主播辛巴,已經悄然開啟了自己的雙11之旅,他與快手之間的愛恨情仇、封與被封,豐富到可以寫一本長篇巨著。
歸根到底,是快手尚未找到下一個辛巴,只能含淚咽下苦楚。
這場雙11大賽,看似是三大電商平臺的斗爭,實際格局已經悄然生變,曾經的電商霸主淘寶不得不分出自己盤子里的蛋糕,抖音、快手、拼多多、京東等新舊電商平臺正死死盯住直播帶貨這塊肥肉,誰都想咬下一口。
若是要用一句話來概述今年的雙11,那必定是“漂亮,但又不夠漂亮”。
在頭部主播們紛紛失勢,GMV數(shù)據一年更比一年低的背后,不只是直播電商賽道的筑頂,還有消費者趨勢愈加理性和冷靜的事實。
高端的,低端的,最后都混作一談。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參與雙11活動的美妝品牌、數(shù)量均已達到歷年來的最高峰。
美妝品牌浩如煙海,各路人馬爭相入局——為了搶占市場,很多美妝品牌甚至將雙11的預售宣傳提前至9月中旬,早早地開始布局,亂花迷人眼,但除了低價,美妝品牌們已經很少有能打出的王牌了。
03
盡管各大美妝品牌對價格問題避而不談,認為低價會影響品牌調性,但在市場面前,他們依舊選擇了迎合。以李佳琦直播間為例,各大美妝品牌均推出了“買正裝送正裝”活動,以較高力度的折扣吸引消費者。
“這在前兩年的大促中是不常見的,以往都是買正裝送小樣,如果有送正裝的品牌,主播都會當個噱頭大吹特吹。”消費者小楊表示,今年買正裝送正裝成了常態(tài)。
在抖音直播間內,廣東夫婦、賈乃亮、琦兒Leo等主播紛紛加大力度,強調大折扣、大力度、大品牌,各大主播的口號依舊是“今年部分品牌的折扣力度將創(chuàng)下史上最低”,并無新意。
隨著直播格局生變,精明的美妝品牌們也在搖擺,有的品牌會選擇在幾個頭部主播處投放資源,加大力度;而更多的品牌選擇了全方位覆蓋,名氣稍遜一籌的達人主播逐漸分走了市場的大半江山,無論消費者點開哪個平臺的直播間,都能看到相關品牌。
有業(yè)內人士坦言,隨著直播帶貨賽道的逐漸筑頂,類似李佳琦這樣的超頭部主播影響力雖然依舊很強,但美妝市場飽和,品牌投放很難重復昔日的爆發(fā)增長。押寶單一主播,已經不是明智之選。
事實上,直播帶貨之間的廝殺不停,美妝行業(yè)已經悄悄洗了牌。
在過去的幾年間,頭部主播將國貨美妝品牌推向巔峰的故事,層出不窮,最出名的莫過于李佳琦與花西子。事實上,李佳琦捧紅的美妝品牌,還有薇諾娜——2021年雙11期間,李佳琦帶領美妝品牌薇諾娜走向了巔峰時刻,預售首日的銷售額突破7億大關。
在最風光的時候,薇諾娜的市值一度突破千億。
只是,在今年的雙11期間,經歷了投資人、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高管出走的薇諾娜早已風光不再,雖然李佳琦依舊為其賣力吆喝,但薇諾娜的成績已經不復昔日盛景,其背后母公司的市值也縮水超過80%。
天貓數(shù)據顯示,國貨美妝品牌珀萊雅位列第一,外資美妝品牌緊隨其后,只是國貨品牌上榜數(shù)量較2023年的8個減少至5個。而在李佳琦的直播間,銷量第一的美妝品牌是可復美,薇諾娜早已掉到了第15名。
美妝品牌們已經悄然運營起了自己的直播間,降低運營成本,避免過度依賴頭部主播。有頭部國貨美妝品牌相關負責人對媒體表示,集團旗下部分品牌的自營直播間流量可與頭部主播相媲美,他們也會控制品牌投放直播間的費用。
在看不到的地方,美妝品牌們割韭菜的刀已經悄然落了地。
04
過去,頭部主播憑借強大的粉絲基礎和帶貨能力,成為美妝品牌爭相合作的對象。借助主播的流量,品牌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曝光量和銷量。
然而,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與市場競爭的白熱化,品牌逐漸意識到,過度依賴頭部主播可能帶來諸多弊端。首先,品牌形象可能會因為頻繁出現(xiàn)在直播間而變得廉價,削弱其高端定位。其次,頭部主播的高傭金和低價促銷策略壓縮了品牌的利潤空間,導致長期的品牌價值受損。
在這樣的態(tài)勢下,美妝品牌與頭部主播之間的關系正在悄然改變。
越來越多的美妝品牌選擇回歸自主渠道建設,強化品牌自身的社群運營和內容營銷。與此同時,頭部主播的議價能力和影響力也在逐步減弱,市場正在均值回歸。
美妝品牌的廝殺還在繼續(xù),只是,后半場不再屬于主播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