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閱讀:

對話高通中國區(qū)董事長孟樸:高通在中國有長期積累,會堅持芯片自研路線

掃一掃下載界面新聞APP

對話高通中國區(qū)董事長孟樸:高通在中國有長期積累,會堅持芯片自研路線

目前在全球大型跨國科技企業(yè)里,高通是在中國市場份額最高的公司,有50%以上的業(yè)務都來自于中國。

攝影:匡達

界面新聞記者 | 崔鵬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高通在上周舉辦的驍龍峰會,集中發(fā)布了新一代驍龍8 Elite移動平臺兩款全新的車載平臺。

這場年度活動結束之后,高通公司中國區(qū)董事長孟樸接受了界面新聞在內的幾家媒體訪談。在采訪中孟樸表示,這是高通驍龍峰會9年來第一次舉辦正式的汽車產品發(fā)布日。

本次發(fā)布過后,高通現在已經完成自研芯片在PC、手機汽車三大智能終端的統(tǒng)一部署這也是其它幾家芯片巨頭暫時沒有完成布局。

對于這一輪AI浪潮,高通準備明顯更早呈現出一種領域全力出擊姿態(tài)。在穩(wěn)定手機這個看家業(yè)務同時,PC汽車業(yè)務也給高通未來的增長賦予更多想象空間。

今年也是高通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目前高通是全球大型跨國科技企業(yè)里,在中國市場份額最高的公司,有50%以上的業(yè)務都來自于中國。

孟樸告訴界面新聞,高通的風格與很多跨國企業(yè)并不一樣,中國產業(yè)有長期合作,而且中國區(qū)完整的業(yè)務實體負責本土市場業(yè)務并向CEO直接匯報。

基于這種長期的客戶和資源積累,他認為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發(fā)展,高通在中國機會越來越多。

高通不會定義AI手機

從去年開始,有越來越多PC和手機制造商在大談AI PC和AI手機的概念,希望能抓住AI這一輪技術浪潮。

在“魚龍混雜”的市場局面下,微軟對AI PC產品有一套自己的定義標準,只有NPU算力達到45TOPS的產品才能達到Copilot+PC的門檻。

而孟樸告訴界面新聞,高通不會對AI手機提出一個標準,他承認生成式AI目前還是非常新興的技術,并非所有的SoC都能支持,用戶可能需要人為區(qū)分一款手機是否為AI手機。

單就本次發(fā)布的驍龍8 Elite平臺而言,已經在與國內的智譜和騰訊等公司在AI方面進行合作。

但他認為AI是一個持續(xù)演進的過程,現在也許有的廠商使用端側AI,有的廠商選擇云端AI,這些只是當下的路線選擇問題,最終所有的手機都將成為AI手機。

“我們今天談到更多的還是旗艦芯片和旗艦手機,它們支持什么樣的端側大模型”,孟樸表示,未來AI手機的門檻會逐步降低,中端甚至低端智能手機上也將搭載端側AI。

自研路線會繼續(xù)走下去

隨著汽車廠商智能化的需求增加,它們越來越希望汽車芯片從開始就跟手機芯片不一樣。這次高通發(fā)布的兩款驍龍平臺,已經有很多細節(jié)與手機SoC有所不同,但在核心架構方面是相通的。

本次內置Oryon的兩款車載平臺推出后,高通正式完成了自研SoC產品線的最后一塊拼圖,在手機、PC和汽車三大智能終端上都有所布局。

這也是高通歷史上第二次執(zhí)行自研戰(zhàn)略。

此前高通就曾基于ARM架構嘗試做自研芯片,但當時的產品相較于ARM公版產品提升并不明顯,但是投入很高,所以最終放棄自研,繼續(xù)使用ARM公版。

而這次高通自研Oryon卻收獲了市場的好評,幕后最大的功臣無疑是前蘋果首席芯片架構師Gerard Williams以及由它擔任聯合創(chuàng)始人的Nuvia公司。

該公司由三位蘋果前高管創(chuàng)立,2021年被高通以14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也是目前負責Oryon芯片自研的團隊。

自研芯片能讓高通擺脫對ARM設計的依賴,在愈發(fā)激烈的芯片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自主權。

“我們從自研上能實現更好的性能,我覺得高通還會繼續(xù)走這條路?!?/span>

端側AI對PC非常重要

今年PC市場最大的贏家毫無疑問是高通。

全球所有主流PC制造商已經推出了基于高通處理器AI PC相關產品,一時間“Windows On ARM”的陣營重回競爭行列。

“PC市場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是“Win-tel”聯盟的概念,但微軟這次發(fā)布Copilot+ PC,是Windows新品的發(fā)布第一次選擇英特爾芯片,而是全部基于高通芯片,這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事情?!?/span>

但不可否認,X86平臺在軟件生態(tài)上有著長久的優(yōu)勢,ARM陣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拔覀冋诤臀④浺黄鹬С稚鷳B(tài)建設,把很多軟件做成ARM原生”,包括很多軟件的轉譯以及中文化,都是高通中國區(qū)要做的事情。

長期客戶做定制化

最近幾年,中國的手機廠商都在轉型做高端產品,在折疊屏和攝像模組上投入大量研發(fā)資金和市場宣發(fā),智能手機的競爭維度看起來已經越來越窄。

AI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競爭態(tài)勢,為手機廠商帶來更多的競爭維度。目前各大手機廠商都已經推出了很多終端側AI功能,比如AI照片編輯、照片生成、實時轉譯和寫作助手等。這些應用有些來自于廠商自研,有些來自于第三方開發(fā)者的貢獻。

孟樸告訴界面新聞,高通推出AI Hub的初衷就是讓開發(fā)者能夠基于不同型號驍龍芯片支持的終端,去做不同的AI應用開發(fā)。

他透露稱,手機廠商發(fā)布第一批旗艦產品的時候,很多工作都是提前6個月甚至12個月就開始做的,高通也會陪著這些客戶的工程師進行優(yōu)化和適配工作。

“這個過程可以看做是一個定制化過程”,孟樸表示,每家廠商用的大模型都不一樣,客戶有自己喜歡的合作方,所以這個定制化過程必不可少,有些類似于針對不同處理器平臺搭建軟件生態(tài)的工作。

AI Hub在這個過程中為開發(fā)者提供了面向驍龍平臺的豐富AI模型,高通還在密切跟蹤各種新模型,并對它們進行優(yōu)化,“去年7B的模型已經是最小規(guī)模了,而今年我們甚至能看到1B和3B參數的模型”。

高通做汽車業(yè)務有優(yōu)勢

孟樸認為,高通進入汽車市場,相較于競品而言有自己的優(yōu)勢。

高通是做手機業(yè)務起家,進入中國市場非常早,當時市場上有上百家手機企業(yè),高通需要對它們進行支持,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如何適應不同廠商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高通積累起應對大量客戶需求的支持能力,面對中國智能汽車的發(fā)展浪潮有所準備?!笆謾C商業(yè)我們有許多客戶50%的業(yè)務在海外市場,我們也希望能夠推動中國的車廠將產品帶到全球市場?!?/span>

同時,在幾年前高通就在為新業(yè)務的增長做布局,包括人員和資源儲備。

孟樸表示,疫情期間高通是外企中少有的保持兩位數人員增長的公司,“不能等到國內市場(汽車)業(yè)務需求起來了,我們在做準備。”

過去三年多,高通支持了中國50多個汽車品牌發(fā)布超過160款車型,短期內支持大量客戶發(fā)布產品,對任何芯片平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

高通

4.8k
  • 高通宣布推出全球首款5G Advanced FWA平臺
  • 高通命名新產品品牌“躍龍”

評論

暫無評論哦,快來評價一下吧!

下載界面新聞

微信公眾號

微博

對話高通中國區(qū)董事長孟樸:高通在中國有長期積累,會堅持芯片自研路線

目前在全球大型跨國科技企業(yè)里,高通是在中國市場份額最高的公司,有50%以上的業(yè)務都來自于中國。

攝影:匡達

界面新聞記者 | 崔鵬

界面新聞編輯 | 文姝琪

高通在上周舉辦的驍龍峰會,集中發(fā)布了新一代驍龍8 Elite移動平臺兩款全新的車載平臺。

這場年度活動結束之后,高通公司中國區(qū)董事長孟樸接受了界面新聞在內的幾家媒體訪談。在采訪中孟樸表示,這是高通驍龍峰會9年來第一次舉辦正式的汽車產品發(fā)布日。

本次發(fā)布過后,高通現在已經完成自研芯片在PC手機汽車三大智能終端的統(tǒng)一部署,這也是其它幾家芯片巨頭暫時沒有完成布局。

對于這一輪AI浪潮,高通準備明顯更早,呈現出一種領域全力出擊姿態(tài)。在穩(wěn)定手機這個看家業(yè)務同時,PC汽車業(yè)務也給高通未來的增長賦予更多想象空間

今年也是高通進入中國市場30周年,目前高通是全球大型跨國科技企業(yè)里,在中國市場份額最高的公司,有50%以上的業(yè)務都來自于中國。

孟樸告訴界面新聞,高通的風格與很多跨國企業(yè)并不一樣中國產業(yè)有長期合作,而且中國區(qū)完整的業(yè)務實體,負責本土市場業(yè)務并向CEO直接匯報。

基于這種長期的客戶和資源積累,他認為隨著生成式AI技術的發(fā)展,高通在中國機會越來越多

高通不會定義AI手機

從去年開始,有越來越多PC和手機制造商在大談AI PC和AI手機的概念,希望能抓住AI這一輪技術浪潮。

在“魚龍混雜”的市場局面下,微軟對AI PC產品有一套自己的定義標準,只有NPU算力達到45TOPS的產品才能達到Copilot+PC的門檻。

而孟樸告訴界面新聞,高通不會對AI手機提出一個標準,他承認生成式AI目前還是非常新興的技術,并非所有的SoC都能支持,用戶可能需要人為區(qū)分一款手機是否為AI手機。

單就本次發(fā)布的驍龍8 Elite平臺而言,已經在與國內的智譜和騰訊等公司在AI方面進行合作。

但他認為AI是一個持續(xù)演進的過程,現在也許有的廠商使用端側AI,有的廠商選擇云端AI,這些只是當下的路線選擇問題,最終所有的手機都將成為AI手機。

“我們今天談到更多的還是旗艦芯片和旗艦手機,它們支持什么樣的端側大模型”,孟樸表示,未來AI手機的門檻會逐步降低,中端甚至低端智能手機上也將搭載端側AI。

自研路線會繼續(xù)走下去

隨著汽車廠商智能化的需求增加,它們越來越希望汽車芯片從開始就跟手機芯片不一樣。這次高通發(fā)布的兩款驍龍平臺,已經有很多細節(jié)與手機SoC有所不同,但在核心架構方面是相通的。

本次內置Oryon的兩款車載平臺推出后,高通正式完成了自研SoC產品線的最后一塊拼圖,在手機、PC和汽車三大智能終端上都有所布局。

這也是高通歷史上第二次執(zhí)行自研戰(zhàn)略。

此前高通就曾基于ARM架構嘗試做自研芯片,但當時的產品相較于ARM公版產品提升并不明顯,但是投入很高,所以最終放棄自研,繼續(xù)使用ARM公版。

而這次高通自研Oryon卻收獲了市場的好評,幕后最大的功臣無疑是前蘋果首席芯片架構師Gerard Williams以及由它擔任聯合創(chuàng)始人的Nuvia公司。

該公司由三位蘋果前高管創(chuàng)立,2021年被高通以14億美元的金額收購,也是目前負責Oryon芯片自研的團隊

自研芯片能讓高通擺脫對ARM設計的依賴,在愈發(fā)激烈的芯片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多自主權。

“我們從自研上能實現更好的性能,我覺得高通還會繼續(xù)走這條路?!?/span>

端側AI對PC非常重要

今年PC市場最大的贏家毫無疑問是高通

全球所有主流PC制造商已經推出了基于高通處理器AI PC相關產品,一時間“Windows On ARM”的陣營重回競爭行列

“PC市場這么多年來一直都是“Win-tel”聯盟的概念,但微軟這次發(fā)布Copilot+ PC,是Windows新品的發(fā)布第一次選擇英特爾芯片,而是全部基于高通芯片,這是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事情?!?/span>

但不可否認,X86平臺在軟件生態(tài)上有著長久的優(yōu)勢ARM陣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拔覀冋诤臀④浺黄鹬С稚鷳B(tài)建設,把很多軟件做成ARM原生”,包括很多軟件的轉譯以及中文化,都是高通中國區(qū)要做的事情。

長期客戶做定制化

最近幾年,中國的手機廠商都在轉型做高端產品,在折疊屏和攝像模組上投入大量研發(fā)資金和市場宣發(fā),智能手機的競爭維度看起來已經越來越窄。

AI的出現改變了這種競爭態(tài)勢,為手機廠商帶來更多的競爭維度。目前各大手機廠商都已經推出了很多終端側AI功能,比如AI照片編輯、照片生成、實時轉譯和寫作助手等。這些應用有些來自于廠商自研,有些來自于第三方開發(fā)者的貢獻。

孟樸告訴界面新聞,高通推出AI Hub的初衷就是讓開發(fā)者能夠基于不同型號驍龍芯片支持的終端,去做不同的AI應用開發(fā)。

他透露稱,手機廠商發(fā)布第一批旗艦產品的時候,很多工作都是提前6個月甚至12個月就開始做的,高通也會陪著這些客戶的工程師進行優(yōu)化和適配工作。

“這個過程可以看做是一個定制化過程”,孟樸表示,每家廠商用的大模型都不一樣,客戶有自己喜歡的合作方,所以這個定制化過程必不可少,有些類似于針對不同處理器平臺搭建軟件生態(tài)的工作。

AI Hub在這個過程中為開發(fā)者提供了面向驍龍平臺的豐富AI模型,高通還在密切跟蹤各種新模型,并對它們進行優(yōu)化,“去年7B的模型已經是最小規(guī)模了,而今年我們甚至能看到1B和3B參數的模型”。

高通做汽車業(yè)務有優(yōu)勢

孟樸認為,高通進入汽車市場,相較于競品而言有自己的優(yōu)勢。

高通是做手機業(yè)務起家,進入中國市場非常早,當時市場上有上百家手機企業(yè),高通需要對它們進行支持,在產品設計階段就要考慮如何適應不同廠商的需求。

在這個過程中,高通積累起應對大量客戶需求的支持能力,面對中國智能汽車的發(fā)展浪潮有所準備?!笆謾C商業(yè)我們有許多客戶50%的業(yè)務在海外市場,我們也希望能夠推動中國的車廠將產品帶到全球市場?!?/span>

同時,在幾年前高通就在為新業(yè)務的增長做布局,包括人員和資源儲備。

孟樸表示,疫情期間高通是外企中少有的保持兩位數人員增長的公司,“不能等到國內市場(汽車)業(yè)務需求起來了,我們在做準備?!?/span>

過去三年多,高通支持了中國50多個汽車品牌發(fā)布超過160款車型,短期內支持大量客戶發(fā)布產品,對任何芯片平臺來說都是一種考驗。

 

未經正式授權嚴禁轉載本文,侵權必究。